收藏 分享(赏)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4.2 小说阅读 小说主题概况与分析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2635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4.2 小说阅读 小说主题概况与分析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4.2 小说阅读 小说主题概况与分析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4.2 小说阅读 小说主题概况与分析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主标题:小说主题的概况与分析副标题:只有把握作品的主题,才能了解作品的价值,因此很重要哦!关键词:命题形式,解题方略,典型示例难度:4重要程度:5内容: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而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的情节、环境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赏小说必须理解、分析、归纳、评价、探究小说的主题。小说主题高考设题方式有二类:概括主题、评价或探究主题。对主题比较单一的文本,往往以概括的形式考查;对主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的文本,往往以评价或探究的形式考查。一、命题形式:“主题”类题目高考常见提问方式

2、:(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3)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4)读完作品后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二、解题方略:(一)、掌握解题思维定向,正确把握主题小说“主题”类题型,不论概括形式,还是评价探究形式,都需要“四从”“一注意”思维:1从题材内容着眼,题材中蕴涵着主题小说的作者选取怎样的题材来反映怎样的生活,来传达怎样的感情,来表现怎样的思想,是在小说创作之前就拟定好的。所以从小说的题材着眼,可以把握小说的主题方向。具体需“二抓”:(1)抓标题。有的小说的

3、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如祝福。(2)抓主要事件。小说叙述的主要事件把人物、环境、作者的看法等都包括其中,把握故事的主要事件,也就确定了小说的主题方向。如面包一文中“偷吃面包”“多分面包”等事件就表现了主题。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在小说中,由于作者浓墨重彩皆泼洒在人物身上,因此,主要人物也就是“主题性人物”。在故事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故事的主角,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在性格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某种典型性格的代表与化身。这种典型性格及其生成发展的历史,是作品主题所要展现的内容。林冲的性格转变就暗示了主题。具体需“二寻一辨”

4、:(1)寻找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要素。因这些要素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主要人物的性格走向和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关联着。(2)寻找作者对人物的介绍评价。作者对人物的介绍评价很明显地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倾向性,蕴涵着作品的主题的重要信息。如第9车厢中“负责摘车厢的那些人也是一些正常人”这一句评价已经蕴涵了作品的主题。(3)辨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如何,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人物,这都和表现主题有关联。如面包一文中对二人是夫妻关系的交待,就暗示了理解、宽容的主题。3从情节发展看主题小说写人不能离开人物活动的形式情节,而情节又是通过一系列具有因果关

5、系的故事来完成的。情节必须以某些矛盾为内容,矛盾怎么发展、怎么解决,无不体现出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具体需要“梳询品”:(1)梳理情节过程。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如对面包文中几个情节的梳理,就有助于把握主题。(2)询问情节设置的原因。小说的魅力在于小说的结构选择,而小说的情节设置往往也体现着主题表现的需要,解答时可以多问一个“为什么”,即“为什么要设计这一情节”。如第9车厢一文可询问“为什么要写第1自然段这一情节”,其答案“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即是主题。(3)品味细节。小说的细节是构成社会环境和人物性格的基本因素,细节

6、描写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和作品主题思想的表达,从而具体生动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因此,从细节切入可以感知作品的主题。如面包一文中,“妻子拿起盘子,并用手指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这一细节就暗示了“宽容”的主题。4从环境看对主题的暗示环境描写最终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在多数情况下,环境描写可能主要是为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动的衬景,但同时也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有时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可以从中揣摩主题。具体需要“一分一抓”:(1)分析环境的特点。小说中的环境为小说的人物提供了活动的背景,怎样的环境生成怎样的性格,怎样的性格决定人物怎样的命运,而小说人物的命运蕴涵作品的主

7、题。分析环境的特点可以窥见人物的性格,进而能揭示主题。如祝福中的祥林嫂的命运。(2)抓背景介绍。小说中故事的发生离不开它的社会土壤,把故事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抓背景时要关注小注或文章后的写作时间。如面包一文后面小注中说本文写的是“二战后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5要注意对小说主题模糊性和多义性的分析一般说来,小说的主题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的特点。在阅读时要观察小说的内容与形式如何导致了主题的模糊。(二)、掌握常用答题模板,规范答案概括主题:通过,赞扬(贬斥)精神(陋习)。评价主题:本文的主题是,理由是。探究主题:总分,即总说作品中流露出的主旨,分点证明。采用小议论

8、文的形式。特别提示:在评价、探究主题时,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在没有认真阅读原文,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导致评价探究缺乏针对性。三、典型示例:(2010广东高考)阅读面包,回答问题。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作品主题,发掘作品的意蕴和人文精神的能力。理解这篇小说,一定不能忽略故事发生的背景。文本后面的注释告诉我们,这篇小说“写的是二战后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由此切入,小说就容易理解了。生活困苦,食物匮乏,丈夫是忍不住饥饿才去偷面包的,而妻子却没有责备丈夫,反而把自己的面包拿出一块来给丈夫。这是一种什么精神?相互理解,难中依存,相濡以沫,充满爱怜,这篇小说要告诉读者的不正是这样一个主题吗?至于分析,则要回到文本中,通过故事情节甚至一些细节来具体剖析。参考答案主题: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宽容、尊重,并无私奉献,才能渡过困境。分析:在深夜的厨房,结婚三十九年的夫妻突然都发现对方“老了”,表现出相互之间的爱怜之情。丈夫偷吃面包后撒谎,是不想增加妻子的精神负担。妻子发现丈夫偷拿面包,本可当场“揭露”,但为了维护丈夫的尊严而替丈夫圆谎。第二天晚餐,妻子善意撒谎,多分给丈夫一片面包,进一步传达了对丈夫的爱,丈夫深感愧疚。(评分细则:概括主题2分,分析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