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一历史学案 1.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1(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26104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一历史学案 1.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1(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 1.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1(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 1.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1(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 1.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1(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 1.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1(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课程标准解读一、明朝的内阁明太祖废丞相制度,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明成祖设立内阁。补充:关于明朝官制设置的材料罢宰相不设,拆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待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自操威柄,学上鲜所参决。讨论:材料反映明朝官制有哪几项变化?这些措施的核心目的是什么?明朝官制变化说明了什么?讲析:“罢宰相不设、拆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是削夺相权,加强集权。说明了明朝专制主义的加强。二、清朝设立军机处雍正帝设军机处。便于集权,

2、办理政务迅速、机密,君主旨意畅通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产物。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设立时间:雍正帝时设立。始设原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职能演变: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央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是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核心。组成:皇帝直接从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谨慎可靠的亲信任军机大臣,人数无定制。特点:清朝特有的机构,组织形式特殊;地位显要,本身无独立性,是皇帝的工作班子,完全听命于皇帝,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办公于内廷,近于皇帝,召见方便,机构精干,人员干练,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补充: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出内阁,

3、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撰拟。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学士掌内制。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爆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军机处有廷奇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而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科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铃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此例自雍正年间始,其格式乃张文和所奏定也。 赵翼檐曝杂记讲析:清初,沿用明朝官制,设立内阁,但职权已低落,一切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议决。康熙十六年(167

4、7年)设南书房,内阁的权力被南书房分去了一部分。雍正年间,在对西北用兵时,为了商议军务,防止泄密,设立了军机处,用来掌握军政大权。军机处的设立,使议政王大臣成为虚衔,内阁只例行公事,成为事务机关。由于军机大臣由皇帝选派的亲信担任,所以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皇权得到空前的加强。三、明清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君主专制,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决策迅速,也容易出现暴政;官吏惟上是从,助长官场因循守旧之风;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造成个人自然权利的流失,近代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妨碍社会进步等。但对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外国侵略有一定意义。典型例题【例题1】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

5、级官制演变的基本史实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 B C D【解析】解答本题注意把握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演变的两条线索:一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是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在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斗争中,中央集权、君权不断得到加强,相权、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答案】A【例题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A B C D【解析】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

6、进入衰落时期,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差距在逐渐拉大,因而可以排除,、与现实相符合。【答案】C大显身手一、单向选择题概念题:1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 B设立了军机处 C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2关于明清时期内阁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明成祖时选翰林院官员以辅助丞相 B明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决策机构C票拟是否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D清初时与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共存3下列机构的职责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A刺史 B太尉 C枢密院 D军机处4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秦朝皇帝直接任命郡县长官 隋唐确立和完善三省

7、六部制 北宋任用文臣做地方长官 明朝废除丞相A B C D5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内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的讲一件事,有的讲两三件事,共计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明朝的措施是: A设立中朝 B设立内阁 C设立殿阁大学士 D设立军机处6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B“率循祖制,咸复旧制”,废内阁,恢复内三院C选调翰林等官员入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咸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7清代一位军

8、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理解及综合题:1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2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A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B

9、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D加强了专制皇权3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政权和财政权明太祖时废除了中书省A B C D 4下列秦始皇建立的政治制度中在我国古代历经2000多年几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皇帝制度 B宰相制度 C郡县制度 D监察制度5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C都有利于国家统一 D体现了权

10、力互相制衡的原则6东汉尚书台、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A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D文臣地位不断提高7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的两千余年间,君臣矛盾侧面反映了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发展状况,通过分散或架空丞相而达到集权的主要是 汉朝 唐朝 明朝 清朝A B C D8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参知政事的设置 丞相制度的废除 军机处的设立 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 B C D9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政权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削弱相权加强君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 B C

11、 D10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不断完善,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积极影响是A发展社会经济 B抵御侵略 C加强交流 D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表现在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二、材料综合运用题1(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13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唐太宗曰:“设官公职,以为民也,当择贤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矣!出自资治通鉴【材料三】

12、(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提举常平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四】 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1382年改称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号“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可立决。明太祖置锦衣卫指挥使,下属南北两镇抚司,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宄外,北镇抚司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北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汉、唐、宋、明四朝的官

13、制特点?(3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采取该措施的目的?(2分)(3)根据以上材料,明朝制度同汉、宋相比有何不同?(2分)这种演变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2分)(4)简述汉、宋、明三朝措施的起到的共同进步作用。(3分)1题:(1)汉朝重视对地方的监察,唐朝重视选贤任能,北宋和明朝削弱地方官的职权。(3分)(2)巩固封建统治。(2分)(3)增设特务机构。(2分)特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社会渐趋衰落。(2分)(4)有利于整顿吏治,防止官吏腐败;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3分)2 (14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

14、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材料二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实录请回答:(1)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结合材料指出这一制度的局限性。(5分) (2)材料二中明太祖对自秦至宋的相关评述正确吗?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说明。

15、明太祖“罢相”的实质是什么?(5分) (3)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同特点?本质上相同吗?请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2(1)皇帝和三省大臣的综合意见。(2分)三省长官都是丞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2分)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上争执不下,影响行政效率。(1分)(2)不正确。(1分)秦朝设置丞相等三公官职,建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较为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秦亡于暴政,而非中央集权制度。(2分)汉唐宋的丞相制度对于巩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发挥了积极作用。(1分)其实质是君主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强化。(1分)(3)权力的制约与平衡。(1分)本质不同。(1分)

16、美国的三权分立是体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特点的。(1分)而三省六部制是体现封建专制统治的。(1分)3中央集权制确立后,其内部存在着哪两种矛盾和斗争?试举例 加以说明。这些矛盾和斗争的发展趋势如何?你如何看待这些变化趋势?解析本题跨度大,需要高度概括要点,首先明确有几个问题,关键找出哪两种矛盾和斗争,再结合史实分析趋势和评价这些变化。做题时应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内容,答题时才能得心应手。答案2矛盾和斗争:(1)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如”七国之乱“、藩镇割据、宋太祖强化中央集等都是这一矛盾的结果和表现。(2)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如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清朝设军机处等都是该矛盾的结果和表现。趋势及评价:(1)中央集权逐步加强。至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元高立行省,封建国家再没有出现大分裂局面。这一趋势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巩固国家政权。(2)皇权空前强化。特别是明清时,通过废丞相,增设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这一趋势使封建制度日趋腐朽,阻碍了社会进步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