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6页,15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3、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区域内,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卷 (本卷共计4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
2、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A. 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B. 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 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 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2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 m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A65 m、25 m B65 m、
3、25 m C25 m、25 m D25 m、25 m3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如图所示,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个下落的水滴,缓缓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往下落,而是固定在图中A、B、C、D四个位置不动,一般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g取10 m/s2)A普通光源即可B间歇发光,间隙时间为0.14 sC间歇发光,间隙时间为 0.02sD间歇发光,间隙时间为0.1 s4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如图所示,已知两人手臂上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两个手臂间的夹角为,水和水桶的总重力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4、的是A当为时,B不管为何值,C当时,D越大时,F越小5如图所示,小芳在体重计上完成下蹲动作,下列F-t图像能反应体重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A B C D6质量分别为1kg和2kg的物块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相连,如图所示,今用大小为F=9N的力作用在A上使A、B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匀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8N B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6NC突然撤去F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为0D突然撤去F瞬间,B的加速度大小为07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根固定的水平横杆,横杆左端固定的轻杆与竖直方向成角,轻杆下端连接一小铁球;横杆右端用一根细线悬挂一小铁球,当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细
5、线保持与竖直方向成角,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沿着轻杆方向向上B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C小车可能以加速度gtan向右做匀加速运动D小车可能以加速度gtan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初速度大小为v0,经过时间t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Av0t at2 Bv0t at2 C Dat29. 甲、乙两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在t0时刻两车在同一地点并列同向
6、行驶从t0到tt2的时间内,它们的v 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等于 B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C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 D在tt1时刻,两车的距离最小10.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点相距x4 m,以v02 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在A点处,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g取10 m/s2.由于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A所用的时间是2.25 sB所用的时间是sC划痕长度是4 mD划痕长度是0.5 m第卷 (本卷共计54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
7、小题,共54分,考生根据要求做答。11 .(7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和图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示意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某次实验结果如图丙,图中和分别是F1和F2与AO延长线所成的角度,且+90。保持F1大小不变,逐渐增大直到90,为保证O点位置不变,则在此过程中F2和的大小应。A.F2一直增大,一直增大 B.F2先增大后减小,一
8、直增大C.F2一直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D.F2先增大后减小,先减小后增大12 .(9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第2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_m/s,小车的加速度a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N0.196
9、0.3920.5880.7840.980加速度a/(ms2)0.691.181.662.182.70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丙中作出aF的关系图象(3)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 13. (8分)如图所示,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如果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斜坡的倾角37(sin 370.6,cos 370.8),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0、(1)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2)若由于场地的限制,水平滑道的最大距离BC为L10.0 m,则人在B位置的速度不超过多少?14. (14分) (1)为了行车安全,规定城市里各种车辆的最高行驶速度已知两个最高行驶速度是40 km/h和50 km/h,一个是小汽车的,一个是大卡车的。请你判断一下哪个是小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为什么? (2)为确保校园道路安全,某中学在校路设置的橡胶减速带如图所示,该小汽车正以10 m/s速度行驶在该路段,在离减速带50 m处该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结果以5 m/s的速度通过减速带,通过后立即以2.5 m/s2的加速度加速到原来的速度。汽车可视为质点,减速带的宽
11、度忽略不计。求由于减速带的存在,汽车通过这段距离多用的时间。(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位) 15. (16分)如图,质量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拉至B处。(已知,。取)(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位)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达濠华侨中学2020至2021学年度高一(上)期末质量监测试题物理科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 2A 3B 4C 5D 6B 7C二、多项选择题:8.BCD 9.
12、 BC 10.AD三、非选择题:11 .(1)F (2分) (2)B (2分) (3)C (3分)12 .(1)0.36 (2分) 0.16(2分) (2)如图(图象过原点则0分)(图象不过原点,只要标度合理、标点正确,2分)(3)未计入砝码盘重力,或答:砝码盘的重力不能忽略。(3分)13 (8分)解:(1)在斜坡上滑下,有: (2分)解得加速度大小:a1=2 m/s2 (1分)(2)在水平滑道上,有: (2分) 解得加速度大小:a2=5 m/s2 由逆向思维得: (2分)解得最大速度=10 m/s (1分)14(14分)解: (1)50 km/h是小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1分)因为大卡车的质
13、量比小汽车的质量大,惯性大,运动状态难以改变,最高限度应较小。(2分)(分析小汽车合理同样给分) (2)汽车匀减速有: (2分) 解得减速的时间:=6.7s (1分)(或者: = 0.75m/s2 t1=6.7 s表达式全对2分,答案对1分 )匀加速有: (1分)解得位移大小:=15m (1分) (1分) 解得加速的时间t2=2s (1分)通过的总位移x=x1+x2=65m,(1分)匀速通过这段距离有: (1分) 或者(2分)解得t=6.5s(1分)多用的时间t=t1+t2-t=2.2 s。(1分)15解: (1)受水平拉力过程,有: (2分) 解得: 0= 10m/s2 (2分)解得:=0.5 (1分)(2)设作用的最短时间为,小车先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加速秒,撤去外力后,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减速秒到达B处,速度恰为0,由牛顿定律 匀加速有: (2分) 解得: (1分)匀减速有: (1分) 解得: (1分)匀加速阶段有: (1分) (1分)匀减速阶段,逆向思维有: (1分) (1分)又:(1分)解得:t=1.0s(1分)另解:由于匀加速阶段的末速度即为匀减速阶段的初速度,因此有 (2分) (3分) 解得:t=1.0s(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