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达标巩固(人教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8 《天工开物》两则.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2410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达标巩固(人教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8 《天工开物》两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达标巩固(人教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8 《天工开物》两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达标巩固(人教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8 《天工开物》两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达标巩固(人教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8 《天工开物》两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达标巩固(人教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8 《天工开物》两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达标巩固(人教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8 《天工开物》两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达标巩固(人教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8 《天工开物》两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达标巩固(人教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8 《天工开物》两则.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达标巩固(人教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8 《天工开物》两则.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达标巩固(人教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8 《天工开物》两则.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达标巩固(人教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8 《天工开物》两则.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经 典 原 文8天工开物两则一、基础巩固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俟其生芽,撒于田中俟:等到B秧过期老而长节 老:变老C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 绝:断绝D幻出旱稻一种,粳而不粘者 幻:想象解析:D项,幻:变化,培养。答案:D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早者七十日即收获B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C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D大焊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解析:C项,“十七”“十三”不同于现代汉语,在文中的意思分别是“十分之七”和“十分之三”。答案:C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为”,都是动词,制造。B项,“之”,助词,的;

2、代词,指代铁器。C项,“其”,代词,那些;代词,它的。D项,“以”,介词,用;连词,用来。答案:A4下列都是我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功,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B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C魏晋时期北朝孙思邈所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D明末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成就。解析:C项,“孙思邈”应为“贾思勰”。答案:C二、文本研探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治铁凡治铁成器,取已炒熟铁为之。先铸铁成砧,以为受锤之地。谚云:“万器以钳为祖”,非无稽之说也。凡出炉熟铁,名曰毛铁。受锻之时

3、,十耗其三为铁华、铁落。若已成废器未锈烂者,名曰劳铁,改造他器与本器,再经锤锻,十止耗去其一也。凡炉中炽铁用炭,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凡山林无煤之处,锻工先择坚硬条木,烧成火墨(俗名火矢,扬烧不闭穴火),其炎更烈于煤。即用煤炭,也别有铁炭一种。取其火性内攻、焰不虚腾者,与炊炭同形而分类也。凡铁性逐节粘合,涂上黄泥于接口之上,入火挥槌,泥滓成枵而去,取其神气为媒合。胶结之后,非灼红、斧斩,永不可断也。凡熟铁、钢铁已经炉锤,水火未济,其质未坚。乘其出火之时,入清水淬之,名曰健刚、健铁。言乎未健之时,为钢为铁,弱性犹存也。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中华小焊用白铜末,大焊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历岁

4、之久,终不可坚。故大炮西番有锻成者,中国则惟事冶铸也。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十耗其三为铁华、铁落耗:消耗B也别有铁炭一种 别:特别C入清水淬之 淬:浸泡D中国则惟事冶铸也 事:从事解析:B项,别:另外。答案:B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也”,都表示陈述语气。B项,“于”,介词,表比较,比;介词,在。C项,“而”,都表顺承。D项,“者”,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答案:B7下列六句话编成四组,全部属于铁器“粘合”方法的一项是()涂上黄泥于接口之上,入火挥槌,泥滓成枵而去胶结之后,非灼红、斧斩,永不可断也乘其出火之时,入清水淬之

5、西洋诸国别有奇药中华小焊用白铜末,大焊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大炮西番有锻成者 A BC D解析:是说明其牢固情况的,是怎样使铁器坚硬的。这两句说明的不是“粘合”的方法。答案:A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锻造铁器,是用炒过的熟铁为原料,先用铸铁做成砧,作为承受锤打的底座。B炼铁炉中的燃料,要用十分之七的煤炭和十分之三的木炭混合而成。C把要锻造的铁逐节粘合起来,在接口处涂上黄泥,再放在火中烧红后捶打。D熟铁、钢铁经烧红锻打后,其质地不坚。还需要乘出炉时将物料放入清水中淬火。解析:B项,理解错误,原文的意思是“用煤炭的占十分之七,用木炭的占十分之三”。答案:B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

6、代汉语。(1)取其火性内攻、焰不虚腾者,与炊炭同形而分类也。_(2)言乎未健之时,为钢为铁,弱性犹存也。_解析:第(1)句中“同形而分类”的意思是“状相同而种类不同”。第(2)句中翻译的重点是虚词“乎”“为”等。答案:(1)取它燃烧时火势向内、火焰不虚散的优点,与烧饭用的煤形状相同而种类不同。(2)这是说未“健”之前,作为钢和铁还存有软弱的性质。三、深化扩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凌 虚 台 记苏轼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7、。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

8、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选自古文观止)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而都邑之丽山者丽:美丽B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 特:只C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 寻:寻找D是宜名凌虚 名:名字,名称解析:A项,丽:依附,靠近。C项,寻:连续不断。D项,名:命名,称作。答案:B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都邑之丽山者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B以其土筑台以告其从事苏

9、轼C昔者荒草野田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D尝试与公登台而望退而为之记解析:A项,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皆为介词,把,拿;C项,助词,时间词词缀/代词,的情况;D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答案:B12下列关于凌虚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部分点明修凌虚台的原因,在这个地点能登高眺远,“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B“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这是凌虚台得名的原因。C凌虚台的修筑是先用挖水池出来的土筑成高台,然后在台上修筑有高高飞檐的房屋,以便登高远眺。D凌虚台上可以眺望到的秦汉隋唐建筑已经荡然无存,成荒草野田,引起了苏轼

10、的感慨。解析:C项,原文是: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答案:C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从记叙凌虚台入手,娓娓而谈,引人入胜,接着抒发议论,发出“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感叹。B苏轼看似在记凌虚台,实则提醒太守物极必反的道理,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C苏轼借着小小的亭台而感怀古今以小见大,抒发了人事万物的变化无常的感慨,有很深的人生哲理。D文章结尾处写道“盖世有足恃者”,但不直接点出究竟什么是“足恃”的东西,这就使文章更为含蓄而耐人寻味。解析:“实则提醒太守物极必反的道理”说法错误。答案:B14翻译。(1)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

11、不当然者。_答案:虽说事实不会因此而受影响,但情理上说是不应该这样的。(2)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_答案:看到高出于林木之上的山峰,重重叠叠,犹如人在墙外行走,可(在墙内)只能看到他的发髻一样。(3)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_答案:这座土台尚且不能凭着他的坚固与长久保留下来,何况人事方面的得失,官职的变迁呢?参考译文:凌虚台记在终南山下修建州城,住在城里的人,似乎饮食起居都与山分不开。四面的山,没有比终南山更高的;而靠近终南山的城郭,也没有比扶风更近的了。在最靠近山的扶风城来望最高的终南山,按照地势来说,是一定可以望到的。但是扶风太守

12、居住在这里,却不曾知道有山。虽说事实不会因此而受影响,但情理上说是不应该这样的。这就是建筑凌虚台的原因。当它(凌虚台)还没有建筑的时候,扶风太守陈公拄着手杖,穿着鞋,在山下逍遥散步,看着树林上露出的山影,重重叠叠的好像行人们排队在墙外行走,而在墙内只能看到他们的发髻一样。陈公说:“这里一定有奇异的地方。”就派工匠在山前开凿一个方池,用挖出来的土筑成高台,(台)高于屋檐为止。这样一来,登上高台的人,恍惚不知道是台的高,倒以为是山峦跳跃着快速奔腾涌现。陈公说:“这个高台应该称为凌虚台。”他把这个意思告诉了他的下属苏轼,请他写文章记下建台的事情。我答复陈公说:“事物的破败或兴盛、完成或毁坏,是不能预

13、料到的。从前,这里一片荒草野地,霜露遮盖,狐狸、毒蛇出没无常。在那时,哪里知道会有今天的一座凌虚台呢?破败或兴盛、完成或毁坏是交相更替以至无穷无尽的,那么,这个高台将来是否再变成荒草野地,也是不能预知的。我曾经与您登台远望,台的东面是秦穆公时修建的祈年宫、橐泉宫;南面是汉武帝时修建的长杨宫和五柞宫;北面就是隋代修建的仁寿宫、唐代修建的九成宫。猜想它们当时的盛况,那种宏伟奇丽的景象,和坚固而不可动摇的气势,岂只超过土台一百倍呢?但是,经过数代以后,想要看看它们大致的样子,却连破瓦断墙都不存在了,那些宏伟的建筑已经变成长满庄稼的田地和荆棘丛生的荒丘了,何况是这座土台呢?这座土台尚且不能凭着他的坚固与长久保留下来,何况人事方面的得失,官职的变迁呢?如果有的人想要以此向世人夸耀而且感到自足,那就错了。因为世上有足以依靠的东西,而不在于土台的存在或消失。”我向陈公说过之后,回来就写了这篇记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