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课前自主学习:1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有黄河流域的和,长江流域的和,管理市场贸易的官员是。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唐政府在这里设有,专管对外贸易。2元代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商业大都会。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3唐代商品经济发达,为商业服务的和飞钱问世。课堂合作探究知识点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周时期(1)商朝人善于经商,他们使用的货币主要是海贝、骨贝、石贝、玉贝和铜贝等。(2)商业由官府控制。2春秋战国时期(1)诸侯争霸,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的社
2、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这一时期的范蠡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2)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3秦汉时期(1)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比较艰难,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2)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商业发展。4隋唐时期(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商品流通。(2)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获得发展。(3)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邸店、飞钱相继出现。5宋元时期(1)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2)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3)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4)元代交通发达,有利于商业的繁荣。大都成
3、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6明清时期(1)虽然政府征收沉重的商税,施行种种压制政策,但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2)棉花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越来越大。(4)“商帮”出现,典型的是徽商、晋商。【例1】隋唐时期商业繁荣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统一 B政治清明 C民族融合 D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变式题1】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 ( )A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B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D他的商业活动受到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知识点二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市的变迁(1)宋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
4、一般都在特定地方设市。官府严格管理,市与民居严格分开。(2)宋朝时,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于城市中。“草市”更加普遍,市的经营活动打破限制。 2城市的发展 (1)古代的许多大城市首先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次才是商业中心。(2)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等因素,也催生出一批新兴城市一一工商业繁荣。-【例2】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的历史信息是 (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C宋代已有集原料
5、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变式题2】临安、扬州、登州等城市的兴起,主要是由于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B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 C“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 D“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知识点三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西汉时,开通了海陆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2唐朝时,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3两宋时,贸易范围扩大,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4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明清时期,郑和下西洋进行“贡赐贸易”,之后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只开广州一
6、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例3】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使 B总税务司 C澎湖巡检司 D理藩院【变式题3】 自唐至清,长期作为重要对外贸易港口的城市是 ( ) A扬州 B泉州 C明州 D广州巩固测试1司马迁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史记货殖列传),并引周书的语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 ) A以农为本 B重农轻商 C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D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2宋代城市商业活动与以前朝代相比最大的进步在于
7、 ( )A城市中设有商业交易的专门场所 B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C出现了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文化活动 D白银的广泛使用3战国后期,大商人吕不韦以自己的经济实力,帮助赢政之父秦异人争得王位,后来吕不韦做了秦国的相国。其实质是 ( )A吕不韦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B战国时期的商业非常发达C商品经济的发展已渗人到政治领域 D官商勾结的现象在当时已经出现4商税和海外贸易税收逐渐成为南宋政府的主要财源,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山农经济的衰落C财税政策的调整 D弃农经商的盛行5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不包括 ( )A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C地域性商人团体
8、纷纷涌现 D城市中的坊市界限被打破6“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于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7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 ( )A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B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C他的商业活动受到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D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8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 )A长安城商业发展范围扩大 B长安城内的夜市非常繁华C住宅区内出现了商业活动 D唐政府设立了新的商业区 9北宋初年,假如你到汴京游玩,下列情
9、况不会出现的是( )A可在夜市逗留到三更半夜 B饿了可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C白天可到城郊购买瓷器 D购买商品时使用纸币“交子”10明朝初年,以铜钱,纸币办法定货币,严禁民间使用金银,但终无济于事,“民间交易,唯用金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政令不畅 B金银产量增加 C金银便于携带 D商品流通发展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从北宋到南宋初,为了对商人征税,各地在税务官下设立专栏,对商旅进行严格的盘查。高宗绍兴年间,长江沿岸的税务增加栏头,对商旅进行非法缴租税务专栏人员下面还有许多打手,“设弓罗箭,如待寇至,商旅一到,他们就大打出手,在正常商税之外另有勒索。材料二 南宋之时,不少人已逐步改变了以前人们把工商业称为末业的看法,而认为“士农工商四者皆百姓之本业”,并说这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不可改变的事实。材料三 北宋熙宁年间,岁入缗钱六千万,南宋熙丰年间为六千五百三十缗,略高于北宋。北宋庆历中,每年商税收入为一千九百七十缗,熙丰年间更多一些,约占缗钱的三分之一。一简明宋史请回答: (1)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2)材料二的观点说明了什么? (3)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认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