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1817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43页
《解析》2015届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2015学年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2分)(2014秋姜堰市校级月考)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膜磷脂的合成与内质网有直接关系,膜蛋白的合成与内质网无直接关系B膜磷脂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直接关系,膜蛋白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无直接关系C膜磷脂与膜的流动性无直接关系,膜蛋白与膜的流动性有直接关系D膜磷脂与突触中兴奋的传递有直接关系,膜蛋白与突触中兴奋的传递有直接关系2(2分)(2014秋邵东县校级月考)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h以

2、下说法合理的是()A渗透平衡时S1和S2浓度相等B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细胞核C若S1为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则h的大小与蔗糖溶液浓度无关D若S1为KNO3溶液,S2为蒸馏水,则渗透平衡时不会出现液面差3(2分)(2014秋邵东县校级月考)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变化如图所示,(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总量B图形B的面积表示呼吸

3、作用释放出的CO2量C图形C的面积可表示光照下植物通过其他途径释放的CO2D若降低光照、适当提高温度,则图形B面积变小,图形A面积增大4(2分)(2014秋邵东县校级月考)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每个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放在含有15N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连续进行三次细胞分裂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DNA分子复制3次,产生的DNA中含14N的DNA占B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都含15NC1个染色体形成2条染色单体的同时,DNA也完成了复制D某些细胞在第三次细胞分裂中期可能有2条染色单体的所有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15N5(2分)(2014杭州一模)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释

4、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如图所示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排出细胞外或被细胞利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吞噬泡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则氧气的消耗量会减少C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D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一般都会减弱6(2分)(2015德阳模拟)科学家用含不同浓度NaF的水溶液喂养小白鼠,一段时间后,培养并测量小白鼠红细胞代谢产热量及细胞内的ATP浓度,分别获得产热量曲线和细胞内的ATP浓度数据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N

5、aF浓度(104g/mL)ATP浓度(104gmol/L)A组02.97B组502.73C组1501.40A该实验的测量指标是细胞产热量和细胞内的ATP浓度B高浓度的NaF组产热量峰值和ATP浓度均低于对照组CNaF对细胞代谢产生ATP有抑制作用D该实验采用了空白对照和相互对照7(2分)(2014泰安一模)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对此现象的推断最合理的是()A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开放B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关闭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很快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

6、原D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8(2分)(2014杭州一模)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正在分裂的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的比值,图丙表示该动物某细胞分裂时处于不同阶段的遗传物质或其载体的数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与甲细胞同时产生的极体中不可能含有两个b基因B图甲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3对同源染色体C图乙的CD对应图丙的和D处的细胞能够发生基因重组9(2分)(2014杭州一模)呼吸商(RQ=)可用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O2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如图表示某植物非绿包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单位时间内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根据所给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植物器

7、官细胞呼吸过程中可能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Ba点固定CO2的场所是细胞溶胶或线粒体基质Cb点厌氧呼吸强度最低,最适合贮藏该植物器官Dc点呼吸商为1,说明该植物器官只进行需氧呼吸10(2分)(2014秋邵东县校级月考)某兴趣小组设汁思路如下:用打孔器打出6块滤纸小圆片编号N1N6浸在一块点样瓷板6个凹穴(N1N6,凹穴中滴加等量相应的溶液)中一段时间用镊子将小圆片放在同一淀粉琼脂培养基上的不同位置,37放置30min倒入碘液1min后洗去碘液,观察培养基上相应位置是否产生透明圈(不产生蓝黑色的范围)根据下表结果,相关分析错误的是()编号所加溶液实验现象N1蒸馏水无透明圈N2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蒸馏

8、水透明圈直径较少N3稀盐酸无透明圈N4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盐酸透明圈直径很少N5稀碳酸钠溶液无透明圈N6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碳酸钠溶液透明圈直径最大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H对绿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B设置N1、N3、N5组的目的是排除无酶介质对实验的干扰C该实验说明绿豆淀粉酶在酸性环境中活性较高D若在N4凹穴中再滴加2滴稀碳酸钠溶液后重复该实验,实验结果与不同11(2分)(2014秋邵东县校级月考)如图中图一表示的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棉花植株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二表示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a点所对应的生理活动是4B植物有机物积累的最多的

9、时候是g点Ch点时,CO2的浓度达到最高De点时C5和ATP的含量比d点多12(2分)(2014浙江一模)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图),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PCNA经核糖体合成,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B曲线表明PCNA可能辅助DNA复制CPCNA可能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有关D肺癌病人体内的PCNA含量较正常人高13(2分)(2014秋鸡西期末)一些生物学现象可以用数学模型表示下列对各曲线所表达的生物学含义的描述,正确的是()甲图可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ATP的生成速率与

10、氧气浓度的关系;乙图可表示温室中一天内CO2浓度的变化;丙图可表示酵母菌呼吸时O2浓度和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ATP产生量最大;丁图可表示小鼠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环境温度的关系ABCD14(2分)(2014绍兴县校级模拟)呼吸底物不是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和产生的CO2的体积并不相等,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两套,设为甲、乙,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下列构思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A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在光照下测定O2释放量,乙装置在黑暗下测定CO2释放量B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CO2释放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C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气

11、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D甲装置烧杯中盛放CO2缓冲剂(可吸收和放出CO2),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放死亡种子做对照15(2分)(2014余江县校级二模)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彻底水解成ATP,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B胚乳的营养物质在萌发过程中全都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C在萌发的96120h阶段,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D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h后

12、萌发种子的干重将下降,原因是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16(2分)(2015安徽三模)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实验结果如表(“+”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温度()10152025 30354045适宜光照1217232635262415黑暗+6+11+18+25+35+40+32+20A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B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C由表可知,在适宜光照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D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的形成17

13、(2分)(2012镜湖区校级三模)如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生成速度快C图中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18(2分)(2014秋雁峰区校级月考)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组分时,首先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获得涨破的外膜,经离心后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以下相关

14、说法正确的是()A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物是ATP合成酶,其结构由突出于膜外的疏水头部和嵌入膜内的亲水尾部组成B将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外膜涨破的原理是渗透作用C用离心方法能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原因仅是两个结构的大小不同D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水、丙酮酸、葡萄糖、ATP、核苷酸、氨基酸19(2分)(2014兴国县校级二模)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B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C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D酶1与产物B

15、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20(2分)(2014秋岳阳校级月考)如图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CO2浓度下的CO2净吸收速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B在浓度大于100106后,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两种植物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相关酶的不同C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将植物A和植物B放在密闭的玻璃罩中,植物B正常生活时间长D两条曲线交叉点代表植物A和植物B积累的有机物一样多21(2分)(2012兴庆区校级三模)某地区天气晴朗时,中午12时的光照最强烈,测得大田小麦植株上部叶片光合作用在上午11时左右时速率最高,而下部叶片在中午12时左右时速

16、率最高以下对限制小麦光合作用的主要外部因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11时之前,光照是全部叶片的限制因素B11时至12时之间,上部叶片的限制因素是光照,下部的是二氧化碳C12时之后,光照将成为下部叶片的限制因素D12时,上部叶片的限制因素是二氧化碳22(2分)(2015南昌校级二模)将一新鲜马铃薯块茎切成4根粗细相同且长为5.0cm的小条,再将这4根马铃薯小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分两次(浸入30min和4h)测量每一根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条马铃薯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Bb条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后逐渐复原Cc条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Dd条马铃薯细胞外KNO3溶液浓度增

17、加23(2分)(2013秋海港区校级期末)如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X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重要的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不需要消耗ATPB性激素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Y有关C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D构成细胞膜的Y可以运动,而Z是静止的24(2分)(2015衡阳二模)如图为某种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不具有选择性B图示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低等植物或动物C在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浓缩DrRNA和蛋白质在核仁中合成并

18、组装成核糖体25(2分)(2014郑州一模)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的物质是DB若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和CO2Ca、d表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氨基酸和各种离子都是以该方式出入细胞D若是肝细胞膜,饥饿状态下, C代表的激素会增多,促进物质E转化为物质F,物质F应是葡萄糖26(2分)(2014秋曲阜市期中)图甲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假设甲图

19、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代表的细胞相当于乙图的cd区间B在细胞分裂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de区间C在细胞分裂周期中,可重建与消失的结构应为3,其重建时间为Ob或fh,其余时间消失D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27(2分)(2013秋下城区校级期末)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丙中的即图乙所示结构,图乙取自图甲中的或B图乙所示的结构是合成H并消耗ATP的场所C研究图丙中B过程中物质变化常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D图丙中D中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兴奋传导等

20、28(2分)(2014秋东港区校级月考)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1中a,b阶段均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分别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图2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改变、活性较低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不同的29(2分)(2014秋杭州校级月考)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mL浆糊,再各加入2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振荡后,将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置于0、35、100下约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mL本尼迪特试剂(边

21、加边振荡),用热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实验步骤不正确 温度设置不合理 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A只有正确B只有正确C和正确D都正确30(2分)(2014河南二模)自然界中,与花生相比,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早的环境中,其利用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某科研小组选取玉米和花生为实验材料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下面甲、乙二图中,甲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乙图表示夏季白天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丙图表示植物细胞呼吸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此过程中三碳化合物被NADPH还原B乙图中d曲线表示花生的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

22、,12点到14点变化的原因是气孔关闭引起C乙图17点到18点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光照强度减弱D丙图中4和7属于同一种物质,产生的8大多用于合成ATP二简答题(每空2分每小题10分)31(10分)(2014秋邵东县校级月考)藜是一种耐旱且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耐旱性可变的植物,为了研究干旱对藜干旱诱导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材料用具:若干抗旱的藜种子,培养液,一定量的浓度分别为5%、10%、20%(m/v)PEG(无毒性聚乙二醇),石英砂和塑料盒等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若干抗旱的藜种子,消毒、洗净后放入盛有培养液和石英砂的塑料盒中,在室温下培养至藜幼苗长出34叶第二步,选取数

23、量相等且长势相同的藜幼苗分别放入含有等量的5%、10%、20%(m/v)PEG的培养液继续培养(不考虑培养过程中培养液浓度变化)第三步,在第0、1、3、5、7天分别取相同部位、大小相同且数量相等的叶片,洗净、吸干,测量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产生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用含有等量5%、10%、20%(m/v)PEG的培养液来替代不同干旱程度的土壤来做实验,其优点是(2)实验步骤设计不合理,理由是(3)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前5天不同浓度的PEG是通过影响而导致可溶性蛋白产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帮助藜抵抗干旱环境的作用可能是,增强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32(10分)(2015菏泽二模)研究

24、者选取南瓜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如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研究者用含18O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2)据图分析,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3)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图中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4)研究者分别用12%的氧气和22%的氧气对两组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一段时间后,测得用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另一组,原因是33(10分)(2014秋邵东县校级月考)如

25、图甲为测定种子呼吸方式的两个装置,图乙和图丙为某同学“探究氧气浓度对某种子细胞呼吸的影响”实验结果的不同分析模式回答有关问题:(1)甲图中装置1试管中20%NaOH溶液的作用是,若甲图装置中为水稻种子,装置1着色液左移,装置2着色液不移动时种子的呼吸方式为若为油料作物的种子,同样的呼吸方式时装置1、2着色液均左移,可能的原因是(2)图乙中C点对应的氧气浓度下种子的呼吸方式为(3)图丙中ad四种氧气浓度下,d点氧气浓度为34(10分)(2014秋邵东县校级月考)如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根尖有丝

26、分裂时应选择区细胞,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的准确顺序:,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2)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A图象,发现了赤道板,请你评价他的观察结果:(4)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区细胞,和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填“是”或“不”)发生改变2014-2015学年湖南邵阳市邵东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2分)(2014秋姜堰市校级月考)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膜磷脂的合成与内质网有直接关系,膜蛋白的合成与内质网无直接关系B膜

27、磷脂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直接关系,膜蛋白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无直接关系C膜磷脂与膜的流动性无直接关系,膜蛋白与膜的流动性有直接关系D膜磷脂与突触中兴奋的传递有直接关系,膜蛋白与突触中兴奋的传递有直接关系考点:突触的结构;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原因;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组成细胞膜上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其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解答:解:A、膜蛋白的合成也需要内质网的修饰加工,A错误;B、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B错误;C、膜的流动性与膜磷酸和膜蛋白质都有关,C错误;D、神经递质的释放与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离子的跨膜运输过程

28、分别与膜磷脂和膜蛋白有关,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突触结构考查膜结构和功能2(2分)(2014秋邵东县校级月考)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h以下说法合理的是()A渗透平衡时S1和S2浓度相等B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细胞核C若S1为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则h的大小与蔗糖溶液浓度无关D若S1为KNO3溶液,S2为蒸馏水,则渗透平衡时不会出现液面差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分析:1、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

29、,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渗透平衡时液面差h与浓度差的大小有关,浓度差越大,h越大;蔗糖是不能穿过半透膜是分子,图中由于漏斗内的蔗糖溶液浓度高,因此烧杯中的水分子或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漏斗,使漏斗内液面升高,渗透平衡时h会产生压力与漏斗内因溶液浓度差产生的压力的大小相等,因此漏斗内的浓度仍然大于漏斗外;2、当溶质分子可以穿过半透膜时,水和溶质都自由穿过半透膜,达到渗透平衡后,液面相平;3、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组成解答:解:A、渗透平衡时,两种溶液的浓度是S1浓度S2浓度,A错误;B、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包括的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

30、细胞质,B错误;C、则h的大小与蔗糖溶液浓度有关,蔗糖溶液浓度越大,h越大,C错误;D、半透膜可以让K+、NO3自由通过,渗透平衡时漏斗内外的液面相同,D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渗透作用的原理的理解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2分)(2014秋邵东县校级月考)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变化如图所示,(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总量B图形B的面积表示呼吸作用释放出的CO2量C图形C的面积

31、可表示光照下植物通过其他途径释放的CO2D若降低光照、适当提高温度,则图形B面积变小,图形A面积增大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

32、再增强解答:解:A、根据坐标图分析,A为叶肉细胞吸收外界的CO2,而B+C的总和则是植物自身产生CO2的量,两部分的CO2都会被植物的叶肉细胞所吸收,即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因此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总量,A正确;B、遮光之后,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根据遮光后平稳段的直线的变化趋势可以推出,B的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植物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B正确;C、根据坐标图分析,图形C的面积则表示植物可能通过其他途径产生CO2,C正确;D、题干中提到适宜条件是针对光合作用,所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都会使光合作用减弱,所以A的面积会变小

33、,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要高,所以提高问题会增大呼吸作用的速率,而光照的改变对呼吸作用无影响,所以B的面积会变大,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对图形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光合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要注意,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4(2分)(2014秋邵东县校级月考)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每个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放在含有15N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连续进行三次细胞分裂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DNA分子复制3次,产生的

34、DNA中含14N的DNA占B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都含15NC1个染色体形成2条染色单体的同时,DNA也完成了复制D某些细胞在第三次细胞分裂中期可能有2条染色单体的所有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15N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相关计算:DNA的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则:(1)DNA分子数: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含有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个不含亲代链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2)个(2)脱氧核苷酸链数: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目为2n+1条亲代脱氧核苷酸链为2条新合成脱氧核苷酸链为(2n+12)条(3)如一个DNA分子中含有A

35、为m个,复制n次后,需要游离的A为(2n1)m个解答:解:A、含14N的DNA为含有母链的DNA,1个DNA复制3次,可产生子代DNA分子数为23个,则,产生的DNA中含14N的DNA占,A正确;B、第一次分裂后,每条染色体中的DNA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不含15N、另一条都含有15N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都含15N、另1个DNA分子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15N,B正确;C、间期包括G1、S、G2DNA复制发生在间期的S期,蛋白质合成发生在G1和G2间期结束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正确;D、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每个子代DNA一条链为母链、一条

36、链为子链,不可能出现染色单体的所有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15N,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DNA复制的过程和结果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5(2分)(2014杭州一模)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如图所示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排出细胞外或被细胞利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吞噬泡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则氧气的消耗量会减少C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

37、体,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D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一般都会减弱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分析题图可知,吞噬跑吞噬作用存在膜形态的变化,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氧气进入线粒体后,与还原氢结合形成水,线粒体功能退化,细胞消耗的氧气量减少解答:解:A、吞噬泡噬过程存在于膜的形态变化,体现了膜的流动性特点,A正确;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场所,氧气在线粒体中被消耗,线粒体功能退化,氧气的消耗量减少,B正确;C、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维持了细胞内

38、部环境的相对稳定,C正确;D、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一般都会增强,为细胞提供更多的养分,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分析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和有氧呼吸的过程的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6(2分)(2015德阳模拟)科学家用含不同浓度NaF的水溶液喂养小白鼠,一段时间后,培养并测量小白鼠红细胞代谢产热量及细胞内的ATP浓度,分别获得产热量曲线和细胞内的ATP浓度数据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NaF浓度(104g/mL)ATP浓度(104gmol/L)A组02.97B组502.73C组1501.40A该实验的测量指标

39、是细胞产热量和细胞内的ATP浓度B高浓度的NaF组产热量峰值和ATP浓度均低于对照组CNaF对细胞代谢产生ATP有抑制作用D该实验采用了空白对照和相互对照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分析:细胞呼吸的本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其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掉,另一部分储存在ATP中,供生命活动所需实验对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明力对照的方法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等解答:解:A综合分析表格与曲线可知,该实验测定了用含不同浓度NaF饮水喂养的小白鼠肝脏线粒体代谢热曲线及

40、细胞内的ATP浓度,A正确;B该实验的对照组是A组,B组产热量峰值和ATP浓度均低于A组,C组产热量峰值高于A组而ATP浓度低于A组,B错误;C表格中的数据显示,随着NaF增加,ATP的生成量逐渐降低,说明NaF对细胞代谢产生ATP有抑制作用,C正确;D实验中A组未做处理,做空白对照,B组与C组处理的浓度分别是50104g/mL和100104g/mL的NaF浓度确,二者之间互为对照,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通过对照实验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正确分析曲线、或不能将表格中信息与坐标曲线进行有机的结合,会导致错误选择D7(2分)(2014泰安一模)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

41、,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对此现象的推断最合理的是()A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开放B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关闭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很快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D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分析:由图可以看出,在清水中气孔开放,在蔗糖溶液中气孔关闭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解答:解:由图可以看出,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吸水,气

42、孔开放;A错误B、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但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蔗糖不能进入细胞;B错误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吸水,没有质壁分离,也不会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C错误D、蔗糖溶液中,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8(2分)(2014杭州一模)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正在分裂的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的比值,图丙表示该动物某细胞分裂时处于不同阶段的遗传物质或其载体的数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与甲细胞同时产生的极体中不可能含有两个b基因B图甲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3

43、对同源染色体C图乙的CD对应图丙的和D处的细胞能够发生基因重组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并且该细胞的细胞质分裂是不均等的,因此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该细胞只可能存在X染色体图乙中BC段表示DNA复制,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图丙中表示未复制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表示生殖细胞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与甲细胞同时产生的极体属于第一极体,如果甲细胞中的b是基因突变

44、产生,则第一极体中可含有两个b基因,A错误;B、图甲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C、图乙的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都含两条染色单体,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可对应图丙的和,C正确;D、处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能够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2分)(2014杭州一模)呼吸商(RQ=)可用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O2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如图表示某植物非绿包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单位时间内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根据所给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植

45、物器官细胞呼吸过程中可能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Ba点固定CO2的场所是细胞溶胶或线粒体基质Cb点厌氧呼吸强度最低,最适合贮藏该植物器官Dc点呼吸商为1,说明该植物器官只进行需氧呼吸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呼吸熵越大,吸收的O2量越少,而放出的CO2量越多,说明无氧呼吸越强,而有氧呼吸越弱,b点时氧分压明显高于a点,而a点时几乎不进行有氧呼吸,所以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c点以后表示细胞可能只进行有氧呼吸,但细胞呼吸强度仍随氧分压增大而增大解答:解:A、氧化的底物不一定是葡萄糖,如果仅仅是葡萄糖,呼吸商是1,A正确;B、叶肉细胞既有叶绿体又有线

46、粒体,CO2的固定发生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O2的产生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错误;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分解有机物应最少,b不是厌氧呼吸最低,C错误;D、仅以葡萄糖糖作为有氧呼吸底物时,氧气的吸收量则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呼吸熵=1,而氧化的底物不一定是葡萄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可能进行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本题以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为背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中等10(2分)(2014秋邵东县校级月考)某兴趣小组设汁思路如下:用打孔器打出6块滤纸小圆片编

47、号N1N6浸在一块点样瓷板6个凹穴(N1N6,凹穴中滴加等量相应的溶液)中一段时间用镊子将小圆片放在同一淀粉琼脂培养基上的不同位置,37放置30min倒入碘液1min后洗去碘液,观察培养基上相应位置是否产生透明圈(不产生蓝黑色的范围)根据下表结果,相关分析错误的是()编号所加溶液实验现象N1蒸馏水无透明圈N2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蒸馏水透明圈直径较少N3稀盐酸无透明圈N4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盐酸透明圈直径很少N5稀碳酸钠溶液无透明圈N6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碳酸钠溶液透明圈直径最大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H对绿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B设置N1、N3、N5组的目的是排除无酶介质对实验的干扰C该实

48、验说明绿豆淀粉酶在酸性环境中活性较高D若在N4凹穴中再滴加2滴稀碳酸钠溶液后重复该实验,实验结果与不同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酸碱度,即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H对绿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A正确;

49、B、N1、N3、N5三组实验中没有加入酶,设置N1、N3、N5组的目的是排除无酶介质对实验的干扰,B正确;C、由N4组实验可以看出,绿豆淀粉酶在酸性环境中活性较低,C错误;D、在N4凹穴中再滴加2滴稀碳酸钠溶液后重复该实验,实验结果与不同,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11(2分)(2014秋邵东县校级月考)如图中图一表示的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棉花植株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二表示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a点所对应的生理活动是4B植物有机物积累的最多的时候是g点Ch点时,CO2的浓

50、度达到最高De点时C5和ATP的含量比d点多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据题意分析:当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时,线粒体必须从细胞外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到细胞外;当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不够线粒体消耗,因此不需从细胞外吸收氧气;当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时,叶绿体产生的氧气刚好够线粒体利用;但是当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叶绿体产生的氧气除了供给线粒体利用外,还释放到细胞外解答:解:A、a点表示只进行呼吸作用,故所对应的生理活动是4,A正确;B、g点时净光合速率等于0,g点之前净光合速率大于0,g点之后净光合速率小于于0,故植物有机物积累的最多的时候是g点

51、,B正确;C、c点之后CO2的浓度减少,故c点时CO2的浓度达到最高,C错误;D、与d点相比,e点CO2的吸收减少,CO2固定时消耗的C5减少,故C5含量增多;CO2被C5固定形成的C3减少,C3在还原时消耗的ATP和H减少,故ATP含量增多,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要求,考查了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解题关键是通过强度的对比利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进出表示,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时,叶绿体产生的氧气和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刚好互为利用12(2分)(2014浙江一模)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图),检测

52、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PCNA经核糖体合成,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B曲线表明PCNA可能辅助DNA复制CPCNA可能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有关D肺癌病人体内的PCNA含量较正常人高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分析曲线图:PCNA是蛋白质,其浓度在DNA复制时期(S期)达到最高峰,随着DNA复制完成,PCNA浓度快速下降,说明PCNA与DNA的复制有关,能促进DNA的复制解答:解:A、PCNA与DNA的复制有关,PCNA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而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所以PCNA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A正确;B、PCN

53、A浓度在DNA复制时期(S期)达到最高峰,随着DNA复制完成,PCNA浓度快速下降,说明PCNA与DNA的复制有关,可能辅助DNA复制,B正确;C、由以上分析可知,PCNA的作用是促进DNA复制,而不是促进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C错误;D、癌细胞增殖能力强,细胞周期短,DNA复制次数多,所以癌症患者体内的PCNA含量较正常人高,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PCNA为素材,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增殖、癌细胞的特征等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曲线图,得出PCNA能促进DNA复制的关结论,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13(2分)(2014秋鸡西期末)一些生物学现象可以用数学模型表示下列

54、对各曲线所表达的生物学含义的描述,正确的是()甲图可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ATP的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乙图可表示温室中一天内CO2浓度的变化;丙图可表示酵母菌呼吸时O2浓度和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ATP产生量最大;丁图可表示小鼠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环境温度的关系ABCD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酶的特性;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据图分析,甲图中ATP的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代表无氧呼吸丙图可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关系,氧气浓度为0,无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二氧化碳释放量减少,a点之后,随着氧气浓度增加,

55、有氧呼吸增强,二氧化碳释放量增加丁图中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解答:解:人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所以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正确;温室中白天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二氧化碳浓度不断降低,当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及夜间时,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当12点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二氧化碳浓度应该降低,故乙图不能表示温室中一天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错误;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0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呼吸作用最弱,ATP产生量最小,错误;离体的小鼠细胞内酶活性随着环境温度而改变,如体内细胞则酶的活性不变,正确所以,

56、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种曲线的含义14(2分)(2014绍兴县校级模拟)呼吸底物不是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和产生的CO2的体积并不相等,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两套,设为甲、乙,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下列构思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A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在光照下测定O2释放量,乙装置在黑暗下测定CO2释放量B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CO2释放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C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D甲装置烧杯中盛放CO2缓冲剂(可吸收和放出C

57、O2),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放死亡种子做对照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当以糖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时,有氧呼吸中氧气的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所以用二氧化碳的吸收剂,吸收二氧化碳以后,气体体积减少量也就是氧气的吸收量解答:解:A、种子的呼吸作用不会有氧气的释放,A错误;B、如果以脂肪作为呼吸底物时,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会导致气体体积减小,无法测量CO2释放量,B错误;C、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因为气体的体积可能变大、不变或减小,所以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这样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等于气体体积的变化量+氧气的消耗量,C正确;D、测量氧气的消耗量只能

58、用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二氧化碳,然后测定体积的减少量就是氧气的吸收量,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实验评价的题目,解决好本题的关键需要平时有扎实相关知识点,本题相关的知识点就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相关的知识点15(2分)(2014余江县校级二模)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彻底水解成ATP,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B胚乳的营养物质在萌发过程中全都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C在萌发的96120

59、h阶段,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D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h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将下降,原因是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被胚细胞吸收后,一部分转化为胚发育成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速率最大的阶段为胚乳干重的减少量最大时刻,即7296h;在黑暗环境中,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导致种子的干重逐渐下降解答:解:A、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A错误;B、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被胚细胞吸收后,一部分转化为胚发育成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

60、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错误;C、呼吸速率最大的阶段为胚乳干重的减少量最大时刻,即7296h,C错误;D、根据题干可知,在黑暗环境中,因此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导致种子的干重逐渐下降,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种子的萌发过程有机物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6(2分)(2015安徽三模)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实验结果如表(“+”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温度()10152025 30354

61、045适宜光照1217232635262415黑暗+6+11+18+25+35+40+32+20A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B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C由表可知,在适宜光照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D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的形成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黑暗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增加反应的是呼吸强度,在适宜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变化反应的是净光合作用强度,真光和强度=净光合强度+呼吸强度,所以表中反映35时呼吸作用最强,30时真光合作用强度最强解答:解:A、从表中的数据可知,光合作用酶在30时候作用最强,此

62、时为70,而呼吸作用在35最强,A错误;B、35时,在适宜光照下CO2是减少的,说明光合作用效率肯定大于呼吸作用效率,B错误;C、在30下,表中30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合作用是最强烈的,所以最有利于植物生长,C正确;D、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会有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会产生ATP的,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要点的理解,具有从表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7(2分)(2012镜湖区校级三模)如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图中a点的限制

63、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生成速度快C图中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准确分析曲线图图甲中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M点时两曲线重合,说明二氧化碳浓度不影响光合速率,而a、b两点的光照强度相同,因此影响因素为二氧化碳浓度图乙中自变量有光照强度和温度,图中N点时两曲线重合,说明温度不影响光合速率,而c、d两点的温度相同,因此影响因素为光照强度丙图分析同样利用此方法解答:解:A、甲图中可以看出,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是a

64、点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和酶的数量,故A正确;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增加,产生的ATP和H增加,因此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还原量多,故B正确;C、图中M、N、P三点均为三条曲线的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温度和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和温度,故C正确;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有可能下降,因为超过最适浓度,酶的活性降低,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理解、应用层次的要求,在分析曲线图是着重利用单一变量分析的方法,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曲线分析能力18(2分)(2014秋雁峰区校级月考)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组分时,首先

65、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获得涨破的外膜,经离心后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物是ATP合成酶,其结构由突出于膜外的疏水头部和嵌入膜内的亲水尾部组成B将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外膜涨破的原理是渗透作用C用离心方法能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原因仅是两个结构的大小不同D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水、丙酮酸、葡萄糖、ATP、核苷酸、氨基酸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心里踏实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内膜向内凹陷形成嵴,增大内

66、膜的面积,因此将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由于渗透作用,线粒体外膜容易涨破,根据线粒体内膜和外膜的相对质量不同可以用离心法将二者分离;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磷脂分子亲水的头部位于膜的两侧;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真核细胞的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中完成的解答:解:A、线粒体内膜由由突出于膜外的亲水头部和嵌入膜内的疏水尾部组成,A错误;B、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由于渗透吸水,使线粒体外膜涨破,B正确;C、用离心法能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原因是二者的相对质量不同,C错误;D、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的产物,不会含有葡萄糖,D错误故选:B点评:对于线粒体的结构

67、和功能的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9(2分)(2014兴国县校级二模)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B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C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考点:酶促反应的原理;酶的特性 分析:据图分析,产物B浓度低时酶1有活性时,将两种底物合成产物A;产物A和另外一种物质在酶2的作用下合成产物B;当产物B浓度过高时,与酶1的变构位点结合,使得酶1失去活性解答:解:A、由图中关系可知:酶1失活后与有活

68、性时相比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A正确;B、同一种酶,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故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不同是因为氨基酸的序列不同,B正确;C、从图中可知,酶1只催化两种底物合成产物A的反应,具有专一性,C错误;D、酶1与产物B结合使酶1无活性,合成产物A的反应会中断,这样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机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0(2分)(2014秋岳阳校级月考)如图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CO2浓度下的CO2净吸收速率,

6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B在浓度大于100106后,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两种植物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相关酶的不同C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将植物A和植物B放在密闭的玻璃罩中,植物B正常生活时间长D两条曲线交叉点代表植物A和植物B积累的有机物一样多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

70、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解答:解:A、CO2的净吸收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差值,当其值为0时,说明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而不是没有光合作用,A错误;B、两种植物差异的根本原因是DNA的不同,B错误;C、植物A在低CO2浓度的条件下即能够达到光补偿点,植物B需要较高浓度的CO2才可达到光补偿点,所以在密闭罩内A植物正常生活时间长,C错误;D、两条曲线交叉时,说明A、B两种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相等,即有机物的积累量相等,D正确故选:D点评:

7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曲线图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光合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要注意,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21(2分)(2012兴庆区校级三模)某地区天气晴朗时,中午12时的光照最强烈,测得大田小麦植株上部叶片光合作用在上午11时左右时速率最高,而下部叶片在中午12时左右时速率最高以下对限制小麦光合作用的主要外部因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11时之前,光照是全部叶片的限制因素B11时至12时之间,上部叶片的限制因素是光照,下部的是二氧化碳C12时之后,光照

72、将成为下部叶片的限制因素D12时,上部叶片的限制因素是二氧化碳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十二点时,阳光在正上方照射植物且温度较高,上部植物为防止蒸腾作用过强,关闭气孔(午休现象),导致二氧化碳无法进入植物体为光合提供原料,所以光合作用速率降低,此时二氧化碳浓度为上部叶片限制因素;十一点或十二点之后光照不如十二点足,但十二点时,由于上部叶片遮光,下部叶片光照不足,所以光合作用小于十一点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11点之前,光照强度还没有达到最大值,限制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A之前;B、11点到12点,温度较高,上部叶片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无法进入植物体为光合提供原

73、料,此时二氧化碳浓度为上部叶片的限制因素,下部的影响因素是光强,B错误;C、12点之后,光照强度逐渐减弱,由于上部叶片的遮挡作用,下部叶片的影响因素是光照,C正确;D、12点时,温度较高,上部叶片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无法进入植物体为光合提供原料,此时二氧化碳浓度为上部叶片的限制因素,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22(2分)(2015南昌校级二模)将一新鲜马铃薯块茎切成4根粗细相同且长为5.0cm的小条,再将这4根马铃薯小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分两次(浸入30min和4h)测量每一根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

74、结论错误的是()Aa条马铃薯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Bb条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后逐渐复原Cc条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Dd条马铃薯细胞外KNO3溶液浓度增加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分析:据图分析,a条长度大于初始的5cm,说明马铃薯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b条马铃薯曾经发生细胞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c条马铃薯细胞明显质壁分离,未恢复原来长度;d条马铃薯长度减小,说明细胞失水,浸泡液浓度降低解答:解:A、a条马铃薯的初始长度为5cm,放在20的KNO3溶液中,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使得长度大于初始的5cm,A正确;B、b条马铃薯在30分钟时,长度小于5cm,说明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

75、,但由于细胞能主动吸收K离子和NO3离子,使得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开始吸水,故逐渐复原,B正确;C、c条马铃薯长度小于初始的5cm,说明细胞质壁分离;C正确;D、d条马铃薯长度减小,说明细胞失水,浸泡液浓度不是增加而是降低,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在低浓度溶液中细胞吸水,高浓度的溶液中细胞失水,浓度太高,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23(2分)(2013秋海港区校级期末)如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X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重要的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X被人的

76、红细胞吸收,不需要消耗ATPB性激素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Y有关C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D构成细胞膜的Y可以运动,而Z是静止的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分析:根据题意,X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重要的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则X表示葡萄糖,由元素组成为C、H、O、N且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可知,Y表示蛋白质;由元素组成为C、H、O、N、P且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可知,Z为磷脂分子解答:解:A、葡萄糖是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被人的红细胞吸收,而协助扩散过程并不需消耗能量,故A正确;B、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性激素可优

77、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这与Z有关,故B错误;C、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蛋白质(Y),故C错误;D、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可以流动的,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和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特殊性,把握知识的运用能力24(2分)(2015衡阳二模)如图为某种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不具有选择性B图示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低等植物或动物C在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浓缩DrRNA和蛋白质在核仁中合成并组装成核糖体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阅读题干和

78、题图可知,本题是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根据题图梳理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然后结合选项分析解答解答:解:A、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但核孔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A错误;B、中心体存在于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图示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低等植物或动物,B正确;C、在衰老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增大,不是减小,C错误;D、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不是核仁,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中心体在细胞中的分布,细胞衰老的特征,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A选项往往因对核孔的功能理解不透彻而错选25(2分)(2014郑州一模)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

79、,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的物质是DB若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和CO2Ca、d表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氨基酸和各种离子都是以该方式出入细胞D若是肝细胞膜,饥饿状态下,C代表的激素会增多,促进物质E转化为物质F,物质F应是葡萄糖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本题是对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癌细胞的特征的综合性考查,分析题图可知,A是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C是信息分子,D是糖蛋白,a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该物质,b是通过

80、自由扩散吸收该物质,c是通过自由扩散排出该物质,d是通过主动运输排出该物质解答:解:A、细胞癌变后,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A正确;B、线粒体通过自由扩散方式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如果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和CO2,B正确;C、有些离子可以通过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如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是钠离子通道开放,造成钠离子内流,C错误;D、饥饿状态下,肝细胞中的糖原水解形成葡萄糖,其他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因此C为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F为葡萄糖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癌细胞的特点,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

81、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26(2分)(2014秋曲阜市期中)图甲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假设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代表的细胞相当于乙图的cd区间B在细胞分裂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de区间C在细胞分裂周期中,可重建与消失的结构应为3,其重建时间为Ob或fh,其余时间消失D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为典

82、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内质网、2是核孔、3是染色质、4是核仁、5是核膜;乙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ab和fg为有丝分裂的间期,bc和gh为前期,cd和hi为中期,de和ij为后期,ef和jk为末期,解答:解:A、甲图含有核膜和核仁,假设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相当于乙图的ab区间或fg区间,A错误;B、在细胞分裂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be区间和gj区间,B错误;C、在细胞分裂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be区间和gj区间,C错误;

83、D、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核仁,而甲图细胞含有核膜、核仁,所以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合结构示意图和DNA含量变化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过程特点、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有丝分裂过程特点,要求考生掌握有四分不同时期的过程特点,明确图中各结构的名称或各阶段所处的时期27(2分)(2013秋下城区校级期末)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丙中的即图乙所示结构,图乙取自图甲中的或B图乙所示的结构是合成H并消耗ATP的场

84、所C研究图丙中B过程中物质变化常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D图丙中D中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兴奋传导等考点: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分析图甲可知:是叶绿体内膜,是叶绿体外膜,是基粒,是叶绿体基质,图乙是类囊体膜,图丙的A是光反应,B是暗反应,C是有氧呼吸,D是ATP的分解,是类囊体膜解答:解:A、图丙中的即图乙所示结构,图乙取自图甲中的而非因为是叶绿体内膜,A错误;B、图乙所示的结构是类囊体膜,是合成H并产生ATP的场所,B错误;C、研究图丙中B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变化常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C正确;D、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

85、协助扩散,不耗能,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意在考查考生识记与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8(2分)(2014秋东港区校级月考)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1中a,b阶段均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分别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图2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改变、活性较低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不同的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酶的特性;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分析各题图,图1表示细胞

86、周期,a和c表示分裂间期,b和d表示分裂期;图2表示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低温抑制酶的活性,高温使酶失活;图3表示一天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bc段和de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分别是气孔关闭和光照减弱;图4中,存在染色单体时,每条染色体中有两个DNA分子,不存在染色单体时,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解答:解:A、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细胞周期,a阶段表示细胞分裂的间期,在细胞分裂间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导致基因突变,b阶段表示细胞分裂期,在分裂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导致染色体变异,A正确;B、图2表示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温度在a时(低温)酶活性较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分子结构未

87、改变、B错误;C、图3中de段由于光照减弱,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ATP和H减少,C3还原降低,C3含量上升,C错误; D、图4中cd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由2nn,原因都是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两条染色体,故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相同的,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考生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酶分子的特性、光合作用以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图准确,理解各图解的含义,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综合分析和考虑29(2分)(2014秋杭州校级月考)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

88、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mL浆糊,再各加入2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振荡后,将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置于0、35、100下约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mL本尼迪特试剂(边加边振荡),用热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实验步骤不正确 温度设置不合理 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A只有正确B只有正确C和正确D都正确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先设置温度,再加入酶由于每种酶的活性都有最适温度,在此温度下,其活性最高,偏离最适温度时,温度越低或者温度越高,其活性越小,而且温度过高会导致酶失活变性本尼迪特试剂检验需水浴加热,所以该实验不能用本尼迪特试

89、剂检验解答:解:三支试管加入浆糊后,应该先将三支试管放在不同温度下5min时间,再分别加入淀粉酶摇匀后,再在各自温度中维持5min,可见上述实验中步骤不正确,正确;淀粉酶的活性在37,接近人体的温度时度最活跃,而本实验设置的对比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温度跨度太大,即温度设置不合理,正确;这个实验中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本尼迪特试剂检验时需水浴加热,会干扰实验温度,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酶活性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要求考生遵循实验设计的原则,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结合酶的特性和本尼迪特试剂的使用方法,对本实验的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属于考查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30(2分)(2014河

90、南二模)自然界中,与花生相比,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早的环境中,其利用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某科研小组选取玉米和花生为实验材料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下面甲、乙二图中,甲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乙图表示夏季白天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丙图表示植物细胞呼吸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此过程中三碳化合物被NADPH还原B乙图中d曲线表示花生的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12点到14点变化的原因是气孔关闭引起C乙图17点到18点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光照强度减弱D丙图中4和7属于同一种物质,产生的8大多用于合成ATP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

91、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C3和C4植物的区别;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5与CO2结合生成2分子C3,C3在NADPH和ATP的作用下一部分被还原成C5同时合成了糖类等有机物;从图乙中可以看出,c曲线中午的时候光合作用强度不会降低,说明为C4植物,能够利用叶片内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CO2,而d曲线中午由于光照过强,关闭气孔,光合作用强度降低,之后又恢复;图丙中,1为葡萄糖,2是丙酮酸,3是CO2,4是反应物水,5是还原性氢,6是02,7是生成物水,8是ATP解答:解:A、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在多种

92、酶的催化下,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5与CO2结合生成2分子C3,C3在NADPH和ATP的作用下一部分被还原成C5同时合成了糖类等有机物,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A正确;B、从图乙中可以看出,c曲线中午的时候光合作用强度不会降低,说明为C4植物玉米,因为其能够利用叶片内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CO2,而d曲线中午由于光照过强,关闭气孔,光合作用强度降低,之后又恢复,说明为花生,B正确;C、乙图中17点到18点时,由于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强度下降,C正确;从丙图中可以看出1为葡萄糖,2是丙酮酸,3是CO2,4是反应物水,5是还原性氢,6是02,7是生成物水,8是ATP,4参与的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反应,

93、7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产物水,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生需掌握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并且能将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区分清楚,做到信手拈来既可用二简答题(每空2分每小题10分)31(10分)(2014秋邵东县校级月考)藜是一种耐旱且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耐旱性可变的植物,为了研究干旱对藜干旱诱导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材料用具:若干抗旱的藜种子,培养液,一定量的浓度分别为5%、10%、20%(m/v)PEG(无毒性聚乙二醇),石英砂和塑料盒等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若干抗旱的藜种子,消毒、洗净后放入盛有培养液和石英砂的塑料盒中,在室温下培养至藜幼苗长出34叶第二

94、步,选取数量相等且长势相同的藜幼苗分别放入含有等量的5%、10%、20%(m/v)PEG的培养液继续培养(不考虑培养过程中培养液浓度变化)第三步,在第0、1、3、5、7天分别取相同部位、大小相同且数量相等的叶片,洗净、吸干,测量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产生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用含有等量5%、10%、20%(m/v)PEG的培养液来替代不同干旱程度的土壤来做实验,其优点是防止土壤中的物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2)实验步骤二设计不合理,理由是没有设置不含PEG的培养液作为对照(3)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前5天不同浓度的PEG是通过影响干旱诱导蛋白基因的表达而导致可溶性蛋白产量增加;

95、可溶性蛋白帮助藜抵抗干旱环境的作用可能是提高细胞液的渗透压,增强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PEG浓度对可溶性蛋白产生量的影响,前5天不同浓度的PEG是通过影响干旱诱导蛋白基因的表达而导致可溶性蛋白产量增加第五天后可溶性蛋白产量下降,其原因可能是其处于高浓度的PEG溶液时间过长,植物体内蛋白合成受到抑制,影响细胞代谢解答:解:(1)因为土壤中含有很多未知因素的化合物,为了遵循探究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防止土壤中的物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所以采用不同浓度的培养液替代不同干旱程度的土壤来做实验(2)纵观整个实验,实验步骤二在设置对照组的时候,没有设置不含P

96、EG的培养液作为空白对照,缺乏说服力(3)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干旱对藜干旱诱导蛋白基因表达的有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前5天不同浓度的PEG是通过影响干旱诱导蛋白基因的表达而导致可溶性蛋白产量增加;可溶性蛋白是细胞液中的溶质颗粒,增加可溶性蛋白可以提高细胞液的渗透压,增强植物细胞从外界吸水的能力故答案是:(1)防止土壤中的物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2)二 没有设置不含PEG的培养液作为对照(3)干旱诱导蛋白基因的表达 提高细胞液的渗透压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2(10分)(2015菏泽二模)研究者选取南瓜幼

97、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如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研究者用含18O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2)据图分析,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高,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20(3)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图中B、D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4)研究者分别用12%的氧气和22%的氧气对两组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一段时间后,测得用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另一组,原因是根

98、系呼吸速率下降,影响根对无机盐的吸收,从而使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物减少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为净光合作用的量,呼吸作用氧气的消耗量是实际呼吸作用的量,A点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为0,光合作用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完全被呼吸作用吸收,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逐渐增强,大于5后经光合作用大于0,即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实际光合作用等于净光合作用加上呼吸作用解答:解:(1)A点,光合作用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呼吸作用利用,因此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

99、方向是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丙酮酸脱羧形成二氧化碳,因此葡萄糖中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2)分析题图可知,净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更快,因此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高,在20植物净光合作用最强,此时细胞呼吸作用较弱,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最适宜温度(3)分析题图曲线可知,AB段随温度升高,净光合作用升高,该阶段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温度;B点、D点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因此实际光合作用是呼吸作用的2倍(4)与22%的氧气相比,用12%的氧气对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根系呼吸速率下降,影响根对无机盐的吸收,从而使光合作用

100、固定的有机物减少,因此用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2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故答案应为:(1)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2)高 20 (3)温度 B、D(4)根系呼吸速率下降,影响根对无机盐的吸收,从而使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物减少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温度对于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的影响,主动运输的过程和意义,正确解读题图曲线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对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综合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3(10分)(2014秋邵东县校级月考)如图甲为测定种子呼吸方式的两个装置,图乙和图丙为某同学“探究氧气浓度对某种子细胞

101、呼吸的影响”实验结果的不同分析模式回答有关问题:(1)甲图中装置1试管中20%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若甲图装置中为水稻种子,装置1着色液左移,装置2着色液不移动时种子的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若为油料作物的种子,同样的呼吸方式时装置1、2着色液均左移,可能的原因是油料作物种子含有大量的脂肪,脂肪含H量高,细胞呼吸时耗氧量大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2)图乙中C点对应的氧气浓度下种子的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3)图丙中ad四种氧气浓度下,d点氧气浓度为10%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甲装置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氧气的吸收量,即有氧呼吸的强度,乙装置没

102、有氢氧化钠,若以葡萄糖为反应物,有氧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吸收的氧气相等,液滴右移的距离是无氧呼吸的强度,由于脂肪中H元素含量高,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的氧气多于释放的二氧化碳,因此如果是油料种子,乙装置会出现左移的情况;种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均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当二氧化碳产生量大于氧气吸收量时,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当氧气吸收量与二氧化碳释放量相等时,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解答:解:(1)甲图中装置1试管中20%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因此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氧气的吸收量,乙装置无氢氧化钠,有氧呼吸过程吸收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相等,因此液滴移

103、动的距离代表无氧呼吸,装置1着色液左移,装置2着色液不移动时种子的呼吸方式为,说明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若种子是油料作物的种子,由于脂肪含H元素多,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多,细胞呼吸过程吸收的氧气大于释放的二氧化碳,因此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会出现装置1、2着色液均左移的现象(2)分析乙图可知,C点二氧化碳的生成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因此此时细胞即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3)图丙中ad四种氧气浓度下,d点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与氧气的吸收量相等,此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氧气浓度应该大于或等于图乙中的10%故答案为:(1)吸收二氧化碳 有氧呼吸 油料作物种子含有大量的脂肪,脂肪含H量高,细胞呼吸时耗氧量大

104、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3)10%点评:对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分析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利用相关信息和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4(10分)(2014秋邵东县校级月考)如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b区细胞,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的准确顺序:BADC,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2)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

105、分裂过程,原因是制作装片标本时细胞已经死亡(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A图象,发现了赤道板,请你评价他的观察结果: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真实结构,因此赤道板是看不到的(4)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d区细胞,和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不(填“是”或“不”)发生改变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分析甲图: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其中a为根冠;b为分生区;c为伸长区;d为成熟区分析乙图: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A细胞处于中期;B细胞处于前期;c细胞处于末期;d细胞处于后期解答:解:(1)a是根冠,b是分生区,c是伸

106、长区,d是成熟区,其中b分生区的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适于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A处于中期,B处于前期,C处于末期,D处于后期,因此正常的顺序为BADC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而根尖细胞无叶绿体,所以能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2)经过解离过程,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3)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4)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因此用于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细胞应是d成熟区的细胞为细胞生长过程,为细胞分化过程,这两个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都不发生改变故答案为:(1)b BADC 线粒体(2)制作装片标本时细胞已经死亡(3)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真实结构,因此赤道板是看不到的(4)d 不点评:本题结合根尖结构示意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要求考生识记植物根尖的结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的名称及细胞的特点;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所处的时期;同时,识记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期的原理和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