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课 中国石拱桥学习目标1、了解说明文常识、积累重点字词。2、学习课文恰当安排说明顺序,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3、了解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以及这些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4、认识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第一课时预习导学1、了解说明文。说明文是以 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整理。说明文从内容上可以分为_说明文和_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_、_、_。常见的说明方法有:_、_、_、_、_、_等。2、走近作者。本文作者_是我国著名的_、_。他几十年致力于
2、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_。著有 等。3、积累字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洨河( ) 匀称( )( ) 河堤( ) 弧形( ) 拱桥( )陡坡( ) 和谐( )桥墩( ) 惟妙惟肖( )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课文。(1)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_,它的总体特征是: _(2)作者在文中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先说明_的特点,再以_桥和_桥为例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2、划分段落,归纳段意,理清结构。(1)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_至第_段): 。第二部分(第_至第_段): 。第三部分(第_段): 。(2)由各部分内容来看,这篇说明文的结构安排是: 。
3、3、理解说明顺序。(1)文章按“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典型杰作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来组织全文,因此,全文的说明顺序是 。(2)文章按“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长虹大桥”来说明石拱桥的发展,这是按_顺序组织材料。4、熟读课文(1)分析我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的原因? (2)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说明了什么?当堂检测1、根据解释写出词语。(1)均匀,比例和谐。( )(2)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3)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4)形容非常灵巧,独一无二,没有什么可以相比的。( )2、把下面五个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石拱桥 桥 赵州桥 石桥 中国石拱桥
4、3、品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1)本段的说明对象是_,它是典型代表之一。(2)根据内容在文中找出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卢沟桥的结构特点:_。(3)为这段文字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4)文中将卢沟桥和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了卢沟桥的_特点。(5)最后一句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