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人口迁移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1运用资料,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区域认知)2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思维)3结合实际,分析人口迁移对环境、社会及区域发展的影响。(人地协调观)4调查家庭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简要分析其影响因素。(地理实践力)1什么是人口迁移?2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3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是什么?一、人口迁移1概念: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2分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微思考2020年的高考,广西所在地的一名考生顺利被北京的一所
2、大学录取,该学生去北京报到上学,其行为是人口迁移吗?提示:是。3人口机械增长(1)概念: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2)人口机械增长率: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3)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推拉理论教材思考你还能列出更多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吗?提示:政治、宗教信仰、文化、家庭、房价、环境等都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或推力因素。2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因素影响自然因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对人口
3、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环境问题、自然灾害频发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人文因素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政治、军事、文化等影响人口的迁移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都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或拉力因素。()(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自然因素。()(3)优越的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会产生拉力。()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方向从欧洲到美洲、大洋洲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到西欧、北美、西亚、北非特点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图表点拨教材第13页图1.18,该图展示出:(
4、1)19世纪以前,欧洲人口主要向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非洲南部迁移。(2)19世纪以后,非洲人口主要向北美洲、南美洲迁移。2国内人口迁移(1)工业化以前: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等往往引发国内人口迁移潮。(2)工业化以后:人口主要从农村迁往城镇。(3)中国的人口迁移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以后原因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表现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人口迁移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吸引大量的内陆人口迁入微思考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一江春水向东流”“孔雀东南飞”的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改革开放后,东部地
5、区发展迅速,经济更为发达,从而导致中西部大量知识人才向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迁移。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下南洋”是指历史上中国人去南洋区域(主要指东南亚)活动(官事、经商、打工、迁徙)。从明朝至民国时期,中国人去东南亚经商、打工乃至迁徙到东南亚的人口规模较大。在下南洋的流民浪潮中,来自福建、广东的人口占据大多数。问题1(区域认知)从地域上看,我国历史上的“走西口”人口的迁出地与迁入地分别是指哪里?提示
6、:迁出地主要指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地区,迁入地主要指内蒙古高原地区。问题2(综合思维)“走西口”对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提示: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的资源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3(综合思维)历史上“下南洋”的流民浪潮中,为什么大多数以福建、广东人为主?提示: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距离较近,海运便利且文化相近。1影响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推力(排斥力)拉力(吸引力)原居住地的不良环境,如气候恶劣、人口过多、食品供应短缺、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等吸引人们前往新定居地的因素,如适宜的气候 、廉价的土地、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自然环境和
7、资源条件好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因素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自然环境因素中,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是最主要的。它们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如下表所示:自然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举例气候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并通过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引起人口迁移美国许多老年人退休后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淡水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基本形式土壤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矿产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影响人口迁移伯明翰、大庆
8、、攀枝花等工矿城市的形成(2)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一般来说,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就越频繁。(3)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其中政策、政治变革以及战争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它常常能够引起大规模的移民流。(4)社会文化因素人口迁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也会引起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技巧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
9、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同样是老年人口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而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12017年,吉林、黑龙江、辽宁、山东、内蒙古等地均出现了人口净流出现象,京、津、沪三大直辖市常住人口数量因人口控制和疏解出现下降。相反,南方的广东、浙江则是人口流入最多的两个省。下表为2017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常住人口数量、增量及增量排名统计表。据此完成(1)(3)题。省级
10、行政区域常住人口数量/万人增量/万人增量排名广东11 169170.001河南9 55926.7114北京2 1712.2026吉林2 71715.6030(1)影响我国整体人口流动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区域交通状况B区域经济差异C自然环境状况 D矿产资源储量(2)河南常住人口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但其人口增量排名远低于人口总量排名,原因是()A人口基数小 B人口自然增长率低C外出务工人数多 D人口老龄化严重(3)北京人口增量排名较低的主导因素是()A政策B资源 C交通D气候(1)B(2)C(3)A第(1)题,影响我国整体人口流动方向的主要因素是区域经济差异。第(2)题,河南为我国人口大省且经济发
11、展水平不高,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因而常住人口增量较少。第(3)题,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城市规模过大,人口众多,“城市病”问题突出,国家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部分其他职能逐步迁出,对北京常住人口进行控制和疏解,故其人口增量为负值,增量排名较低。人口迁移的影响及时空特点据相关人口统计显示,我国人口总数位居第二的山东省自2017年开始,由人口净流入省份转变为人口净流出省份,到2019年成为人口净流出最多的省份。人口流入是最近几年判断一个地方发展潜力和前景的重要指标,经济发展决定人口迁移方向,人口流入多的省区更具有竞争力。目前山东各地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试图扭转这一局面。问题1(
12、区域认知)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依托自身优势条件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大量迁入对山东省的资源开发起到了何种作用?提示: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问题2(综合思维)目前山东省成为人口净流出区,对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什么?提示:导致人才流失,某些产业劳动力缺乏,使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问题3(区域认知)历史上,山东人口向东北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耕地充足且有待开发,由此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1人口迁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应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如下图所示:(2)中国“民工流”是一种特殊的
13、人口流动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如下图所示):2世界人口迁移的阶段划分及特点阶段影响因素特点1519世纪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开辟与殖民主义扩张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城市的出现,旅游业的兴起,政治避难,地区经济差异等人口多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比例减少,迁移形式趋于多样化3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时间影响因素特点改革开放以前政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因素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吸引大量内陆人口迁入2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
14、浙江省、安徽省全域。下图为2015年泛长三角三省一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和上海市)人口流动情况图,图中区域流入和区域流出涉及的区域指泛长三角。读下图,完成(1)(3)题。(1)图中表示上海市的是()A甲B乙 C丙D丁(2)下列关于三省一市人口流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省(市)流出人口主要去往泛长三角其他地区B乙省(市)流入人口主要来自全国C丙省(市)净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高D丁省(市)省内流动人口数量最多(3)人口流动对甲省(市)的积极影响是()A提高高校生源质量 B降低劳动力成本C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D减轻公共设施负担(1)A(2)B(3)C第(1)题,上海市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
15、城市,对人口迁移的拉力强劲,流出人口很少。图中甲地以全国流入为主,流出很少,应为经济最发达的上海。根据图示信息和三省一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可推断,乙是江苏省,丙是浙江省,丁是安徽省。第(2)题,由上题可知,甲是上海市,经济发达,流出人口很少,其流出人口不太可能去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其他三省,A错误;乙是江苏省,由图可知,其流入人口主要来自全国,B正确;丙是浙江省,根据现有条件无法得出其净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C错误;丁是安徽省,全国流出人口数量最多,D错误。第(3)题,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的主体是外出务工者,不会提高甲省(市)的高校生源质量,A错误;人口流动为甲省(市)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会促进
16、其第三产业的发展,一个地方的劳动力成本是随着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变化的,与人口流动关系不大,B错误、C正确;人口流入会推动甲省(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对交通、住房产生压力,加剧环境污染等,D错误。地理实践力理性看我国的“春运”现象春运即春节运输,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压力的现象,以春节为中心,共40天左右。每年农历腊月十五到次年正月二十五,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发布,交通运输部、民航局按此进行专门运输安排的全国性交通运输高峰叫作春运。“春运”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的人民日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
17、学,诸多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30多年来,春运大军已经从1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29.8亿人次,占世界人口的近3/7,相当于全国人民进行了两次大迁移,中国春运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最大的周期性运输高峰,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2021年的春运自1月28日开始到3月8日结束,共计40天。但受新冠疫情防控的需要,国家倡导“就地过年”,尽管在此严峻形势下,2021年全国春运期间发送旅客仍然达到8.7亿人次。春运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下图示意某年我国春运首日十大人口迁出和迁入城市对比图。据此回答(1)(2)题。(1)影响春运期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18、)A气候B交通C政治D社会文化(2)京沪人口迁出和迁入都进入了前三名,形成一个对流高峰,其主要原因是()A京沪的外来定居人口和流动人口都很多B京沪高校多,外地大学生迁入多C春节期间到京沪旅游的人数增多D京沪与其他省份人才交流频繁(1)D(2)A第(1)题,我国春运期间人口流动主要是为了回家探亲,故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文化。故选D。第(2)题,上海、北京经济发达,外来就业的流动人口非常多,这部分人要回老家过年,因此人口迁出量大;部分年轻人在大城市定居后,不再回老家过年,而让自己的父母到大城市来团聚,因此人口迁入量大。故京、沪两地人口迁出和迁入形成对流高峰,A对;京沪高校多,外地大学生春节回家过年,
19、应是迁出多,B错;春节北方气温低,旅游人数应是南方城市多,C错;人才交流不一定要在春节期间进行,D错。本题组借助我国独特的“春运”现象,主要考查了我国现阶段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体现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要求。春运现象体现的是人口迁移流动状况,大规模人口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段迁徙主要是受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经济发达的地区与城市主要为此时段的人口迁出地。课 堂 小 结课 堂 速 记1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主要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2人口迁移是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资源及自然灾害等。人文因
20、素主要有经济因素、政治、军事、文化等,其中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3国际人口迁移在19世纪以前主要是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则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4国内人口迁移在工业化以前主要是因垦荒、自然灾害、战乱等导致人口迁移,工业化以后则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从农村迁往城镇。题组1人口的迁移下图为人口迁移的模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BCD2图中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 B C D1C2B第1题,国际人口迁移必须跨越国界,属国际人口迁移。第2题,人口迁移从居住地变更来看,须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故不属于人口迁移。题组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1、下图为201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及城市发展潜力图,气泡大小表示近一年的人口增量,气泡越大,人口增量越大,空心气泡表示人口减少。读图,完成34题。32017年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工返乡多B出生率降低,新生儿较少C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较高D城市环境恶化,人口迁出多4下列省会城市未来最有可能有大量人口流入的是()A广州 B西宁 C合肥 D南京3A4C第3题,常住人口既包括当地户籍人口,也包括迁移到该地长期居住的人口。近些年随着我国普通制造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北京、天津、上海的部分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导致这三地的常住人口减少,A正确;三
22、个城市的出生率已经非常低,因此出生率降低所导致的常住人口减少的数量很有限,B错误;死亡率较高不符合我国现实国情,C错误;三个城市迁出人口多为普通劳动力,是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而不是城市环境恶化导致的,D错误。第4题,广州、南京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目前正面临产业升级,大量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因此人口流入数量可能会减少,A、D错误;西宁位于青藏高原且距东部太远,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少,因此人口流入少,B错误;合肥靠近长三角地区,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多,会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导致大量人口流入,C正确。题组3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
23、头表示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读图,回答56题。5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A由欧洲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B由欧洲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欧洲核心区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6图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是()A由亚洲迁往欧洲B由非洲迁往欧洲C由北美洲迁往欧洲D由大洋洲迁往欧洲5C6B第5题,由图中箭头可知,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欧洲核心区。第6题,由图可知,有箭头从北非地区指向欧洲核心区,说明北非地区有人口迁移到了欧洲核心区,故B项正确。(教师用书独具)教材P8节首问题提示:不属于人口迁移。人口迁移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居住地变
24、更、时间跨度(长期或永久)和空间移动(跨越行政区界线)。教材P9活动提示:各类人口迁移,特别是永久性移民,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有广泛影响。首先,对人口增长和分布产生巨大影响。人口迁移导致迁出区人口减少和迁入区人口增加,远比自然变动迅速、强烈。其次,对人口结构产生影响。一般来说,经济性迁移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使迁入区性别比上升、人口结构年轻化、老龄化延迟,迁出区则相反。再次,对经济、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例如,促进各民族和各地区人民在经济和文化上的相互交流;调整了不同国家与地区间劳动力的供求比例,有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等。此外,人口迁移还促进人种基因的交流。教材P12活动提示:1阶段流向南北战争时期东西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乡村城市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北部、南部西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东北部南部、东北部西部2.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传统工业衰退,工人大量失业。而南部和西部新兴工业区由于资源开发,新兴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同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大量人口由东北部地区迁往西部和南部“阳光地带”。美国老年人由东北部迁往南部主要是因为气候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