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十一学校2015级三年制高中第7学段教与学质量诊断(2017.04)北京十一学校2014级四年制高中第11学段教与学质量诊断(2017.04)生物(高二)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诊断设计者:张敏、任春磊、刘赛男、王魏然、文可佳、秦彤、付鑫第一部分知识诊断(30分)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物种:【答案】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2兴奋:【答案】兴奋:兴奋是指动物体内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3反馈调节:【答案】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
2、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4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答案】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5环境容纳量:【答案】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答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现代进化理论认为进化的实质是_。【答案】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7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_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结合,引起下一个细胞的_。【答案】突触小泡;受体;兴奋或抑制8血液中的葡萄糖有三条去路,包括_、
3、_,以及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答案】氧化分解;转化为肝肌糖原9某同学接种了乙肝疫苗,一段时间后体内出现了由_合成分泌的抗体、效应T细胞和_。【答案】浆细胞;记忆细胞10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_、_。【答案】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三、辨别正误(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11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答案】A12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无论是自交还是相互交配,其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会发生改变。【答案】B13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可通过促进血糖的来源,抑制血糖的去路来升高血糖。【答案】B14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吞噬细胞均能够识别抗原
4、。【答案】A15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籽番茄。若将该无籽番茄植株组织培养,后代所结果实仍然无籽。【答案】B16样方法可用来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不能用来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答案】B17将神经细胞置于类似于细胞外液的溶液中,不断改变溶液中的K+浓度,动作电位峰值不发生变化。【答案】A18在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的过程中,增长速率先快后慢,种内竞争强度先强后弱。【答案】B19对洄游的鱼类可以使用标志重捕法研究其种群密度及迁徙路线。【答案】A20人和熊可以相互捕食,这说明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可相互流动。【答案】B第二部分能力诊断(70分)四、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5、。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1一种鸟的大陆种群中大部分个体是黑色,少量为灰色。该种群的一小部分个体被强风吹至一个远离大陆的岛上,形成一个新种群。黑色个体和灰色个体在岛上的生存力相同,若干代之后,其中的灰色个体比例非常高,造成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A种群初始的基因频率B后代的基因突变C个体间不能随机交配D定向的自然选择【答案】A22鼢鼠前肢有发达的爪,利于在地下掘土。根据达尔文的观点,推测鼢鼠前爪发达的原因是( )A鼢鼠为了适应地下掘土生活的需要而使前爪发达B经常使用前爪的个体被保留下来,因而前爪发达C鼢鼠前爪变异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发展D前爪不发达个体被淘汰,发达个体被保留【答案】D23
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和共同进化的结果B大陆板块漂移减少了物种多样性C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之一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D基因突变极大丰富了基因多样性【答案】B2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正确的是A隔离使种群间的基因不能自由交流B突变与基因重组都会打破遗传平衡C进化是个体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结果D进化的单位是生活在一起的全部生物【答案】A25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体现在中pH、渗透压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B血红蛋白、二氧化碳、氧气是的重要成分C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和D和成分之间直接进行的双向渗透
7、可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答案】C26正常神经元和受到某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动作电位变化示意图如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药物阻断了部分K+通道B药物阻断了部分Na+通道C药物阻止了部分神经递质的释放D药物阻止了部分神经递质的回收【答案】B27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兴奋在反射弧中的单向传导取决于b结构B刺激b所引起的效应器收缩不属于反射C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答案】B28关于膜电位变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的形成与离子通道有关B钠钾泵的主动运输
8、维持细胞内外K+、Na+浓度C能将电信号以恒定的速度传递给其他的神经元D神经元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产生动作电位【答案】C29毒品可卡因可使人持续兴奋,下图为可卡因干扰人脑部神经冲动传递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多巴胺与的结合使下一神经元持续抑制B可卡因抑制了多巴胺从突触前囊泡里释放C多巴胺与结合体现了膜选择透过性功能D可卡因可以导致多巴胺在突触间隙中积累【答案】D30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数进入繁殖季节。鸟类繁殖活动的调节过程如下图,A、B、C是三种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图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完成的B此图中既能分泌激素又能传导兴奋的结构是下丘脑C性腺有激
9、素B和激素C的受体,没有激素A的受体D激素B通过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合成与分泌激素A【答案】D 31下图表示抗利尿激素含量与渗透压、血压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抗利尿激素的受体B饮食过咸使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D由图可知,抗利尿激素有降血压作用【答案】D32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血糖胰岛A细胞合成分泌胰高血糖素肌糖原分解血糖平衡B寒冷大脑皮层肾上腺合成和分泌肾上腺素代谢加强体温恒定C进食肠腺细胞合成分泌促胰液素胰腺细胞分泌胰液食物消化DCO2排出受阻CO2感受器下丘脑呼吸中枢呼吸系统呼吸运动加快【答案】C33“甲
10、亢”病人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较低B兴奋、体温较高是患者的临床表现C体内大多数细胞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D在食用盐中加碘可预防“甲亢”病【答案】D34下图是醛固酮的作用机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醛固酮分子是由肾上腺皮质合成,通过协助扩散进入靶细胞B结合了醛固酮的受体可通过核孔入核,调节相关的基因表达C钠离子通道蛋白数目增多,利于钠离子向集合管细胞内扩散D醛固酮的作用是调节肾脏对钠离子的重吸收,维持水盐平衡【答案】A35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以参与细胞免疫BT淋巴细胞
11、和B淋巴细胞都由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成C免疫活性物质不都由免疫细胞产生DT细胞和浆细胞的形成需抗原刺激【答案】D36在人体内,一些肿瘤细胞会合成名为PD-L1的物质,当该物质与T细胞上受体(PD-1)结合后,会抑制T细胞的活性,使肿瘤细胞逃过T细胞的攻击。人们开发了如图所示的免疫疗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以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B该免疫疗法通过促进T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CT细胞通过T细胞受体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MHC抗原DT细胞中合成加工运输淋巴因子的细胞器都含有RNA【答案】C37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由于血清中存在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和促甲状腺素作用类似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疾病是因为机体的免疫能力减弱造成的B病人的体温较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也较强C垂体细胞膜上的受体能诱导机体产生其抗体D病人的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数量均增加【答案】B38研究者选取某种植物生长状况相同的四组枝条进行如图处理,其中甲、乙、丙切去顶芽,丁保留顶芽。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将切下的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原顶芽位置。四组枝条均给予相同的单侧光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四组枝条中,最先发育的侧芽是1和4B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现象不改变的是甲和丙C单侧光照射下,乙组的枝条能直立生长D单侧光照射下,丙组枝条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答案】B3
13、9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适宜浓度的抑制生长素合成的物质浸泡种子能提高萌发率B生长素的合成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从而控制性状C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起主导作用D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以抑制农田中杂草的生长【答案】D40科学家将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切成等长的茎段,平均分成三组,放到培养液中培养(蔗糖可以进入细胞内),定期测量茎段的长度,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蔗糖组能够一直促进细胞伸长B蔗糖进入细胞内升高细胞渗透压,导致细胞吸水伸长C生长素和蔗糖在促进植物细胞伸长方面是协同的关系D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能力大于蔗
14、糖【答案】A41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浓度铅胁迫对萝卜芽苗菜产生生长素(IAA)与脱落酸(ABA)比值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ABA/IAA高时代表植物衰老速率加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随铅浓度升高,萝卜芽苗菜衰老速率放缓B铅胁迫处理使得萝卜芽苗菜衰老速率加快C当铅的处理浓度为500mg/L时,植物的衰老速率最慢D铅胁迫可改变植物产生激素含量进而调控萝卜植株生长【答案】D42下列有关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素类似物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B生长素由植物上端向下端的运输叫极性运输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促进生长D生长素是一种信号分子发挥完作用后被灭活【答案】D43下列关于种群增长的“S
15、”型曲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种群K值变化主要取决于种群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B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可再生资源的最佳收获期为收获结束后,其种群数量在K/2左右D当种群数量为K时,种群的数量零增长【答案】A44ACC合酶是乙烯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为研究乙烯和脱落酸对拟南芥根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图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脱落酸和乙烯对根生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B脱落酸对拟南芥根的生长具有促进的作用C脱落酸通过影响乙烯合成从而调控拟南芥根的生长D脱落酸和乙烯对拟南芥根生长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答案】C45如图是3种类型的生物不同年龄段个体的死亡
16、率曲线(存活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动物产仔数量的减少可能使得该曲线由型型型进化B实际生活的大多数生物的存活曲线可能不会完全符合以上3型C型曲线表示在接近生理寿命前只会有少数个体死亡,如人类D存活曲线符合型的动物可以提高产仔率来维持种群数量稳定【答案】C46为研究车轴草对粉苞苣生长的影响,将粉苞苣与车轴草在不同条件下培养,测量粉苞苣的干重,计算出其干重占单独培养时干重的比例。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车轴草的根和冠都会对粉苞苣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B冠对阳光的竞争能够影响根对水和矿质元素的竞争C能够确定二者在以上种间竞争关系中谁更占有优势D两植物竞争关系中根
17、竞争和冠竞争之间有相互作用【答案】C47雀科某鸟类A种群由于被过度捕杀仅存6只雄鸟,为了拯救A种群,科学家将其与存在地理隔离的B种群的雌鸟进行交配,繁殖后代,并继续将后代中的雌鸟与这6只雄鸟交配,多代后形成新的A种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种群的基因频率容易发生较大波动B科学家该做法是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C可人工对其竞争者和捕食者加以控制D为调查新A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答案】B48科学家发现一种长毛蝙蝠能栖息在猪笼草捕虫囊中,该蝙蝠可以躲开猪笼草的消化液,并将粪便等排在捕虫囊中。生活有长毛蝙蝠的猪笼草所需的昆虫数量大大降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猪笼草和蝙蝠是互利共生关系B猪笼草既
18、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C蝙蝠粪便可能为猪笼草提供矿质元素D蝙蝠和猪笼草相互适应进而共同进化【答案】B4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生态系统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B同化量等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加呼吸消耗量C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可解释大型肉食动物易成为濒危物种D在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答案】A50生产效率是指个体增重量与同化量的比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恒温动物生产效率较变温动物低B个体小的恒温动物生产效率更高C生产效率小于1是能量传递效率小于1的原因之一D动物排便丢失能量不是生产效率小于1的原因之一【答案】B五、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
19、空1分,共40分)51为了研究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研究人员设计了以下实验。(1)实验一:研究人员获得了P基因缺失的拟南芥(组),并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野生型拟南芥(组),测量根尖弯曲度,结果如图1。组的实验材料及处理方法是_,通过结果可以推测P基因的功能是_。(2)为了进一步检测P基因的功能,研究人员设计了系列实验。实验二:将能产生荧光蛋白的GFP基因与P基因连接起来,导入拟南芥,分别检测在有无重力刺激影响下,植物细胞不同位置的荧光强度,该强度可以显示P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如图2。实验三:将能展示生长素作用位点的启动子与GFP基因连接起来,并导入拟南芥。植物细胞不同位置的荧光强度可以显示生长
20、素的分布。重复实验二的步骤,得到了类似图2的结果。通过分析上述结果可知,重力能够影响P基因_,进而影响生长素的_。因此,可以推测P蛋白可作为_。(3)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这是一种弱酸。经研究发现,植物细胞间隙呈弱酸性,细胞内呈中性,因此生长素在胞内的状态主要是_(选填“离子状态”或“分子状态”),因此胞内的生长素需要利用_运出。生长素可以促进一种氢离子泵的作用,让H+更多地运到细胞间隙,实现分解部分纤维素的作用,从而软化细胞壁,细胞可以通过_增大体积,体现了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4)综上所述,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机制是_。【答案】1)野生型拟南芥不处理;P基因可以维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2)
21、在细胞中的定向表达(在下侧表达);分布;生长素的载体(3)吲哚乙酸;离子状态;P蛋白(载体蛋白);吸水(4)重力条件下,生长素运出蛋白大多分布在植物细胞下侧,从而发生生长素定向运输52在我国,乙肝病毒(HBV)携带者比例较高,可能罹患慢性或严重的肝部疾病。(1)在检验乙肝病毒的指标中,常包括对2项乙肝抗体含量的筛查。这是由于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通过_免疫过程,引起_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经研究发现,乙肝抗体主要包括3类,这是由于病原体上往往带有多个_。(2)为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将乙肝病毒携带者所生的142例新生儿分别注射4种疫苗针剂,使用方法和效果如下:将病毒L1蛋白基因导入灭活的痘苗病毒内,
22、得到重组病毒疫苗。为新生儿注射60g重组病毒疫苗。将病毒L1蛋白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利用大肠杆菌生产基因工程疫苗。为新生儿注射60g基因工程疫苗。为新生儿注射60g重组病毒疫苗,同时注射30g乙肝抗体。为新生儿注射30g基因工程疫苗,同时注射30g乙肝抗体。分组例数产生L1抗体出现乙肝抗原没有反应保护率%*例数%例数%例数%5747829161288.24135865121287.9444.98001210042421000000100*注:保护率是指新生儿没有患病的概率。组和组相比,保护率_;比较组和组L1抗体产生率,可知_(填“重组病毒疫苗”或“基因工程疫苗”)能对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有更强的刺
23、激性。组和组相比,可知_组具有更强的联合免疫效果。对中小学生进行相似实验发现,联合使用乙肝抗体与单独使用疫苗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中小学生的_(主动/被动)免疫能起到重要作用。(3)研究人员发现,在丁肝病毒(HDV)携带者体内能检出乙肝病毒,而在非乙肝携带者的体内丁肝病毒检出率小于0.1%,可以推测,丁肝病毒可能需要在乙肝病毒的辅助下才能完成_。在共同感染人群体内丁肝病毒抗原和血清中乙肝病毒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人感染丁肝病毒后可明显_HBV-DNA的合成,推测A点后HDV抗原下降的原因是_。【答案】(1)体液;B;抗原(抗原决定簇)(2)没有明显差异;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主动(3
24、)复制增殖;抑制;产生抗体,进行体液免疫53辣椒是广受人们喜欢的一种食物,其中的辣椒素能刺激人体产生辣味的感觉。研究发现,神经元表面有一种膜蛋白VR1可能与辣味的产生有关。为了研究这一蛋白的功能,进行了以下实验。(1)科学家将小鼠体内的VR1蛋白基因敲除,培育出一批不能表达VR1蛋白的缺陷小鼠。将一定浓度的等量的辣椒素溶液分别注射到缺陷小鼠和普通小鼠的后足皮下,记录小鼠后足抖动持续的时间,结果如图1所示。对组小鼠的处理是_。小鼠后足抖动行为的结构基础是_。由图中结果推测,VR1蛋白可能是辣椒素的_。(2)当小鼠后足受到辣椒素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是_,神经元产生了神经冲动,传到_产生感觉
25、。(3)膜片钳技术可以研究神经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功能。该装置用极细的玻璃电极吸附住细胞膜,将一个VR1蛋白封接在电极头部。通过控制膜两侧的电压可测量过膜的电流。人为翻转膜两侧的电压,加入辣椒素打开VR1蛋白,并同步测得了电流曲线如图2。试分析:0M段的电流是由_形成的,M点之后的电流是由于_形成的。(4)科学家目前已经解析出了VR1蛋白的分子构像,并分析了辣椒素的作用机理如图3:由图3可知,辣椒素可以改变_,引起该神经元_。辣椒素的分子结构与磷脂接近,由此联系,缓解辣味最好的食物是_。A白酒B冰淇淋C热水D牛奶【答案】(1)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反射弧;受体(2)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大脑皮层(
26、3)Na+内流;外加恒定电场的作用下Na+大量外流(4)VR1蛋白的空间结构;兴奋B54胡杨是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优势树种,科学家对塔里木河胡杨林区的种群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1)调查胡杨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式是_,为避免调查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要做到_。(2)胡杨生长周期长,很难追踪个体年龄,科学家根据年龄和径龄的一致性,通过径龄推算年龄。第径级胸径为0-4cm,之后每级间隔4cm,把直径大于44cm都归为第级。依此类推。调查人员调查了塔里木河流域A1-A3三个区域内不同胡杨种群的的年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属于增长型和衰退型的年龄结构分别是_。(3)研究发现,胡杨体内脯氨酸含量变化与地下水
27、位有密切关系,如下图所示。胡杨脯氨酸含量随地下水位降低而_。胡杨脯氨酸含量异常累积的地下水位是_,当地下水位在3.64-5.14米是胡杨能克服的地下水位,推测胡杨通过体内脯氨酸的积累,提高细胞的_,从而从环境中更多的吸收水分,抵御缺水环境。由此推测A2种群出现第径级严重减少的可能原因是当地人们_。(4)调查发现,胡杨林区还有柽柳等植物,生活着麻雀、马鹿、野猪等动物类型,以及丰富的微生物,形成的胡杨林区是一个_。该地区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若长期放任A2地区的人为干扰,该地区将经历_演替。【答案】(1)样方法;随机取样(2)A1、A2(3)升高;5.143.64米和10.06-9.46米;渗透压;过度使用地下水(4)生态系统;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