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综合测试(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从工业化时期迅速崛起为领导城市,到沦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萎靡不振的老工业城市,后经过著名的“匹兹堡复兴”而成为面目一新、充满勃勃生机的后工业化白领城市,匹兹堡的成功转型令人瞩目,值得借鉴。据此回答12题。1匹兹堡成为美国钢铁工业中心的有利条件有()地形平坦,水能丰富历史上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区组合好,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利用五大湖和运河,水运条件十分便利ABCD解析:本区有阿巴托契亚山脉的煤,五大湖沿岸的铁,便利的水运交通,丰富的水源供应,但是由于这里的地形较平坦,水
2、能资源较少。答案:C2为实现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复兴”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积极整治环境扩大工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传统产业ABCD解析:匹兹堡主要从环境的整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着手,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压缩传统工业。答案:D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完成34题。3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解析:甲区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夏季为其汛期。答案:C4甲、乙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
3、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多山的地形干旱的气候对外联系不便生产方式落后水资源短缺ABCD解析:多山的地形、对外联系不便、生产方式落后是制约甲、乙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答案:C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56题。5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ABCD6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地带的是()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西南地区ABCD解析:掌握我国整体及三个经济地带的能源分布和消费情况是做好此题的关键。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开发较少,经济规模小,但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政策的实施,西部的资源得到了迅速的开发,尤其是能源资
4、源,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都是以西部的能源开发为基础的,因此,图中凡是能源的自给率下降的都不是西部,即线表示西部地区。进一步分析可知,线表示全国的整体状况,因我国的能源基本上能自给(因为我国的煤炭的产量大),那么I线就表示中部地带,线表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因其重工业规模大需要能源的输入,青藏地区是我国常规能源贫乏的地区。答案:5.C6.D读“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比例变化图”,回答题79题。71994年以后日本产业转移增加最多的地区是()A亚洲B北美C欧洲D其他解析:比较图中两个时段内的数值可以发现,日本产业转移到欧洲和其他地区的比例下降了,而转移到北美的比例大致持平,转移到亚洲的比例显著增加。答案:A
5、8日本把产业转移到该地区的主要原因是()接近原料地劳动力廉价科技发达市场广阔ABCD解析:亚洲大部分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因此具有劳动力廉价的优势;此外,亚洲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再加上亚洲不少国家工业原料丰富,日本将产业转移到这些亚洲国家,有利于接近原料地。答案:C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910题。9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ABCD解析:石化基地石油资源丰富,但没有市场优势;石化基地位于环渤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石化基地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但石油资源贫乏。答案:B10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A石油开采B
6、核电站建设C海岛旅游开发D港口建设解析: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该区域的港口建设,因为大中型石化产业落户该区域,需要从境外大量进口石油。答案:D新型环保建筑材料是以秸秆粉末、植物纤维粉末或锯末、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再结合高科技材料生产而成的。2011年9月中旬,我国某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域暴发了百年以来最大洪水,主要交通中断,由外地高科技公司投资建设的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工厂停产。据此回答1112题。11外地高科技公司在该区域投资建厂对当地的影响是()增大就业压力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技术创新改变能源政策ABCD解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外地高科技公
7、司在该区域投资建厂必然加快当地工业化进程;该公司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必然不断进行产品更新换代,因此促进了技术创新。答案:B12下列不属于外地高科技公司在该区域投资建厂目的的是()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B利用当地租金较低的土地C利用当地的原料D利用当地的管理经验解析:该区域为扶贫开发区,因此其工业水平落后,管理水平相对不高。答案:D下面为三个国家2003年的产业结构表,读表回答1314题。国家产业第一产业54.7%9.0%1.8%第二产业20.3%41.9%28.2%第三产业25%49.1%70%13.与表中三个国家对应的顺序,正确的是()A美国、中非、中国B中非、中国、美国C美国、中国、中非D中
8、国、美国、中非解析:三次产业结构中,国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比重最小,为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国家;国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第三产业比重最大,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答案:B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国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国处于工业化阶段C国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D国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解析:国第一产业比重最大,应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阶段;国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答案:A(2014山东潍坊一模)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
9、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据此完成第1517题。15太康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C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D基础设施完善解析:太康位于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纺织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故选项C正确。东部沿海地区交通更为便捷,基础设施更为完善,市场更为广阔,选项A、B、D错误。答案:C16与企业个体分散转移相比,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环境改变较小B协作条件较好C接近原料产地D地租更加便宜解析:纺织企业和服装企业之间具有很强的生产工序上的联系,抱团转移可以更好地实现生产之间的协作,选项B正确。答案:B17纺织和
10、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A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C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D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解析:纺织企业和服装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大规模外迁在短期内会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选项D正确。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迁会加快迁出地产业升级的速度,并不会造成社会失稳等问题。答案:D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空间分布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完成1819题。18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ABCD解析:考查城市的空间分布,解题关键是搞清楚城市的发展阶段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11、。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并形成了一些卫星城,故C项正确。答案:C19图中发展阶段表明()A阶段以农业为主体,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明显B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C阶段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D阶段区域内部差异继续加大,区域处于不平衡状态解析:考查城市空间分布各阶段的特点,解题关键是明确各阶段城市空间分布的特点。阶段对应自给自足以农业为主体的阶段,以小城镇发展为主,缺少大中城市,没有核心结构,内部经济差异较小,构不成等级系统,故B项正确;对应工业结构高度化阶段,中心城市的轴向外扩散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点轴系统形成。对应工业化兴起、工业迅速增长并成
12、为主导产业的阶段,中心城市强化,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开始形成。对应信息化与产业高技术化发展阶段,区域生产力向均衡化方向发展,空间结构网络化,形成点轴网络系统,整个区域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化区域。答案:B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越强。产业竞争力系数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读“甲乙两地区某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如图)及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回答2022题。制造业部门1990年2003年上海市浙江省上海市浙江省烟草3.571.035.955.38家具3.117.845.7211.9皮革6.316.172.
13、5924.28文体用品25.513.549.7215.67普通机械9.361.7610.9914.86电子通讯11.540.7210.894.1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产业产品不可能是文体用品B在T2时,甲地区开始向乙地区转移该产业C甲地区的经济实力总是略小于乙地区DT3到T4期间,该产业可能向其他地区转移解析:读图可知,甲地区在T1时产业竞争力系数最大,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最大;T1后,比重降低,说明此时已经开始转移;甲地区在T1和乙地区在T3,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相同,竞争力相当,输出额不一定相同;产业转移一般是由经济综合实力高的地区转移到相对较低的地区。答
14、案:D21区域产业升级遵循的一般规律是()A由资金、资源密集型产业升级到劳动力、技术密集型产业B由资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升级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C由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到资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D由技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升级到资金、资源密集型产业解析:区域产业升级遵循的一般规律是:由资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升级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答案:B22根据表格,关于1990年2003年期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上海的家具企业规模一直小于浙江B皮革和文体用品可能存在从上海向浙江产业转移的趋势C浙江省一直输出表中制造业的产品D上海的产业均有向浙江转移的趋势解析:上海的皮革和文体用品竞争力系数降低,而浙江
15、竞争力系数变大,说明可能存在从上海向浙江产业转移的趋势。答案:B二、综合题(共56分)23(14分)图甲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_。(3)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_。(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_。解析:第(1)题,由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可直接读出,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第(2)题,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土地、原料、动力、水
16、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首先在珠三角建立深圳经济特区,然后建立了许多对外开放城市,开启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广东省佛山市之所以吸引港商投资主要得益于政策、劳动力、相对位置、交通等区位优势。第(3)题,由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可知,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明确分工是充分利用了工业集聚的优势,通过各企业之间的产品联系,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扩大了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第(4)题,近年来,佛山市把资源、劳动密集型等低端产业转向外地,主要是改善环境质量,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地承接技术、市场型的高端产业。答案:(
17、1)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2)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临近香港;交通便利(3)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4)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24(14分)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乡原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但近年来却不断缩减。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_。(2)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你推测一下会有哪些变化?_。(3)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输出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这样做有哪些好处?如果把坑口电站建在处是否合理
18、,原因是什么?_。解析:第(1)题水稻种植业需水量大,华北地区缺水,这是解答此题的基础和前提。第(2)题图示地区发生的变化,注意归类列出。第(3)题坑口电站为燃煤的火电站,对环境主要产生大气污染;附近有煤矿,在这里主要考虑风向。答案:(1)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2)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工矿城市;经济结构会由以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居民数量迅速增加且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交通状况会有明显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答对三个要点即可)(3)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减少输入地环境污染。合理,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
19、的郊外,避免了对居民区造成大气污染。25(14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该规划是安徽省首个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规划,其中高水平建设产业集中区是规划的最大亮点。江北产业集中区位于芜湖市鸠江区境内,规划面积220平方千米,起步区规划面积20平方千米。读“江北产业集中区区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江北地区的影响。_。(2)江北产业集中区是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标志性平台。简述其优势区位条件。_。解析:本题考查了产业转移的区位条件和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知识运用、综合分析问题和思维发散
20、的能力。第(1)题,从利和弊两方面回答即可。第(2)题,江北产业集中区具有地理位置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等,可以与长三角地区优势互补。答案:(1)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发展;可能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对水资源产生一定的需求压力。(2)区域位置优势,即地处皖东,靠近长江,是安徽东向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立体交通优势,即水陆空铁四位一体;资源优势,即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以及拥有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双气源供应保障;产业配套优势,即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能与长三角地区产业互补。26(14分)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
21、、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1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材料二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材料三2008年E市三次产业构成。(1)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2008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_。(2)E市处于区域发展的_阶段,在该阶段,劳动力向_和_大规模转移。(3)目前,E市的区域空间结构具有哪些特点?_。(4)E市的整个区域处于_状态。解析:第(1)题,从土地利用类型图看,该市草地面积广阔,因此“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是原料;从工业增加值构成图看,煤炭开采业比重最大应为其支柱性工业部门。第(2)题,根据材料一可知,该市建设用地增加迅速,说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结合材料三(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比重较高)可知,该市处于工业化阶段。第(3)题,区域空间结构特点可从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中心城市的地位、交通运输建设和对外开放程度等角度归纳。第(4)题,在工业化阶段,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答案:(1)原料煤炭开采业(2)工业化制造业服务业(3)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对于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4)不平衡的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