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课后综合提能力一、单项选择题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个省区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读表,回答12题。地区甲乙丙丁广东四川新疆山西1.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ABCD解析:选B思路分析如下2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森林覆盖率高地形阻挡降水充沛纬度较低ABCD解析:选C乙在山西最严重、新疆次之,而广东、四川很少见,可判断应是寒潮,广东由于纬度低,以及南岭的阻挡,受寒潮影响微弱。目前,我国江南丘陵地区仍有许多农村居民使用农作物秸秆作生活燃料。据此回答34题。3将秸秆用作燃料,产生的
2、最大问题是()A导致水土流失B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环境C家畜饲料减少,破坏生态D有机质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解析:选D秸秆用作燃料产生的最大问题是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土壤肥力下降。4该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作物秸秆不能还田B乱砍滥伐森林现象严重C气候变化大,降水增多D酸雨面积不断扩大解析:选B江南丘陵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最主要原因是人为破坏植被。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下图为“我国主要贫困县分布与生态脆弱区关系图”(部分呈现)。读图,完成56题。5下列关于我
3、国贫困县与生态脆弱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部经济地带没有贫困县B生态脆弱区人口分布稀少C生态脆弱区自然条件恶劣D生态脆弱区易连片出现贫困县解析:选D分析关系图可知,东部经济地带的山东、江西、福建等省有贫困县的分布;四川、贵州这些生态脆弱区,人口分布并不少;由图可知,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多是山地分布区或地形过渡地带,经济基础差,但自然条件并不都恶劣;由图可以看出,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易连片出现贫困县。6关于我国生态脆弱区,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主要是过度放牧导致生态脆弱B乙地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脆弱的重要手段C丙地地表水短缺是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D全球气候变暖对丁地生态没有影响解析:选B甲地位于东北平
4、原,生态脆弱的原因主要是土地利用不当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乙地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植被破坏,陡坡开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因此该地要退耕还林,恢复植被,改善生态;丙地为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纵列分布,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全球气候变暖,会加快内陆高山冰川的融化,使冰川减少,长期来看会使丁地河流的补给水源减少,河流水量减少,加剧丁地水资源短缺问题。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 等温线位置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7该地1月0 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解析:选D由图中两个时期1月0 等温线分布可以看出,与1959196
5、9年相比,20002009年该等温线在位置上向北部或海拔较高的地区或高纬度地区移动。因为秦岭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故该等温线向北移,也代表着其向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移动。8图中等温线位置变动的原因是()A人类活动大量排放CO2等温室气体B人类对秦岭地区森林的破坏C人类农业活动范围扩大D受板块运动影响,秦岭海拔升高解析:选A该地1月0 等温线向高纬度地区移动,说明该地1月平均气温上升,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故A项正确。咸海位于亚洲克孜勒库姆沙漠中部,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借助两条冰川补给的河流阿姆河和锡尔河,咸海获得淡水补给,蒸发是该水域面积萎缩的唯一自然原因。由于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
6、山高处的冰川消退,咸海本应处于扩张趋势,实际情况却是咸海正以令人警惕的速度萎缩。咸海萎缩导致“有毒沙尘暴”形成。结合下图,回答911题。9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山高处的冰川消退的方向是()A向低纬度地区B向高海拔地区C向低海拔地区D由背阴坡向向阳坡解析:选B目前,山地冰川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而不断向高海拔地区消退。10关于图中材料叙述正确的是()A入湖水量逐年下降B灌溉面积增加可能是咸海萎缩的主要原因C咸海水位持续下降D水域面积减小幅度与水位下降幅度一致解析:选B由图中可知,入湖水量在1985年之前呈波动下降趋势,1985年之后呈波动上升趋势,故A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1930年到2000年该地灌溉
7、面积不断增加,与咸海水域面积大致呈负相关。人类大量的引河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是导致咸海萎缩的主要原因,故B项正确。由图可知,1970年之前咸海水位变化不大,故C项错误。图中1990年之后水域面积减少幅度较大,而水位下降幅度较小,两者并不一致,故D项错误。11关于“有毒沙尘暴”的理解,正确的是()A其“毒性”主要是指湖水中的盐分B其“毒性”主要是指湖水中的重金属C其“毒性”不会危害人类的健康D其“毒性”的危害是可以逆转的解析:选A咸海萎缩后,部分湖底裸露。由于当地蒸发旺盛,裸露的湖底上析出大量盐分,在大风的吹拂下,盐粒随沙尘一起在天空中弥漫,形成“有毒沙尘暴”。二、综合题12下表是我国部分
8、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表(“”越多,危害越严重)。据此回答问题。省级行政区简称甲类乙类丙类丁类粤滇新晋(1)甲、乙、丙、丁类环境问题依次是:_、_、_、_。(2)试分析乙类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3)防治丁类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各省区主要环境问题及成因、解决措施的掌握情况,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各省最突出的环境问题。第(1)题,甲类环境问题在云南最突出,云南位于我国主要的林区内,由此,可以推断出甲类环境问题是森林锐减;乙类环境问题在山西最突出,应是水土流失;丙类环境问题在新疆危害最严重,应是土地荒漠化;丁类环境问题在广东最明显,应是酸雨。第(2)
9、题,水土流失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回答时要全面。第(3)题,酸雨主要是矿物燃料燃烧排放大量酸性气体所致,防治要有针对性。答案:(1)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酸雨(2)土质疏松;降水丰富,暴雨集中;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方式)。(3)减少矿物燃料使用量,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量;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酸性气体进行综合利用。13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内蒙古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3)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解析:煤炭开采会严重破坏地下水、耕地、植被等资源,导致生态破坏;将煤炭转变为电力输出则会对当地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对煤炭的开发利用必须科学合理规划,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答案:(1)剥离表土及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地下采空区导致地面塌陷;堆放矿石,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2)造成当地大气污染。(3)矿区土地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