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高考适应性练习(一)文科综合 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市区、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 1本大题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13“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
2、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 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 A皇帝制度 B世袭制度 C大一统制度 D郡县制度【答案】D考点:郡县制。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意在表明秦汉制度是沿袭前代的。A项皇帝制度是秦始皇首创可排除。B项世袭制度过于笼统,没有具体出现的时间。C项大一统是汉武帝是才出现的。只有D项郡县制是战国时出现经历秦汉被沿用现来,故D是正确答案。14梁启超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政治有相似之处。其相似之处是 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
3、级森严 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答案】A考点:分封制;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本题以中外政治的异同比较综合考查比较分析能力。周代中国的国体,应与分封制联系,古希腊的国体与小国寡民相联系,从分封制与古代希腊小国寡民的状况分析,两者都是贵族政治及列国分立,A项正确;B项不是两者的政治上的相同点,两者皆没有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项中的小国寡民仅是古代希腊;D项中的分封诸侯仅是指中国周代,城邦国家仅是古代希腊。15右表为某同学整理的“政治文明成就表”,其中、应分别填入 A代议制、古代罗马陪审法庭 B立法机构、英国议会 C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D资本主义法制建设、苏联最高苏维埃【答案】B考点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及归纳整理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由于图表中“公民大会”“制宪会议”“国民议会”“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等都属于立法机构,可以直接排除ACD,据此也可以得出第处应该是英国议会,故选B。 16“虽然现在这一事件已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当时清朝政府并没有认识到这些条约规定的严重性。”这一事件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考点: A.项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没有改变,不认为被列强所败。 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有洋务运动。 C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有戊戌变法 D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有新政。17“(它)
5、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 A经世致用 B“中体西用” C维新思想 D“兼容并包”【答案】B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A是在明清之际就由顾炎武等人提出,当时还没有推动国人“开眼看世界”;B是在19世纪中期洋务派提出,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清朝封建制度和文化;C是在19世纪末由康有为等维新派提出;D是在民国初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提出的办学方针,BCD都有利于中西文化相结合,但时间上比较早的是B.18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
6、下令禁止缠足,并指出缠足致使“四万万人变成无用之物,必将使民族衰落”。材料反映出清末移风易俗具有明显的 A民主色彩 B革命色彩 C封建色彩 D政治色彩【答案】D考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清光绪二十四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下令”说明这是清政府的行为,体现了政府的政治行为,与革命无关,而且此时下令的是封建社会的政府,和民主没关系,也与封建色彩无关。所以答案选D。19右图为某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美、欧、日是基础;美、俄、日是关键;美、欧、俄是欧洲一翼;美、日、中是亚洲一翼。可见,该学者认为 A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B日
7、本已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C美国在多极力量中仍具优势 D大国力量的均衡保障了世界和平【答案】C考点: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对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的理解。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世界多极化作为一种历史趋势出现,其表现为“一超多强”的局面,且在题干中重点强调了美国作为“一超”在多极化中的优势,故A的表述不合史实,C符合题意;日本至今还在为成为政治大国的梦想努力着,所以B的表述也不合史实;多极化趋势后的世界形势的发展,局部战争不断,可见D的表述不合史实,故正确答案为C。20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 现代化的执
8、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并且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苏俄新经济政策苏联斯大林模式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 A B C D【答案】B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根据材料“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不难概括出作者现代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互借鉴和学习。结合所学,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均符合题意。21下图是两个不同时期参与天安门广场游行的群众队伍,方阵中的标语反映了当时我国对农村政策的调整。以下阐述正确的是 当时的政策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图一反映
9、出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图二反映出调整土地所有权后农民的感激之情 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A B C D【答案】D考点: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化运动倡导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排除的第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仍然归国家所有,故排除第项。其他两项的表述均与史实相符,故本题应选D项。 221946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写给国务卿贝尔纳斯的惰中说:“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再作任何妥协。我们应该坚持完全控制日本和太平洋我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这表明 A美苏两国争霸从此开始 B二战后美苏两国矛盾加剧 C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D美国公开放弃同苏
10、联合作【答案】B考点:冷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体现出美苏矛盾,B项正确。“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A项错误。1955年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C项错误。D项材料无法体现。23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D冷战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答案】C考点:冷战。根据所学,关键是“长时期的和平”即双方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发动战
11、争,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但地区的冲突仍然存在。A项与材料核心不符,B、D两项与史实不符。第卷(必做l40分+选做20分,共l60分) 注意事项: 1第II卷共10道题,其中3641为必做部分,4245为选做部分。 2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须从地理、历史两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必做部分】 38(27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代中国取得了农耕文明的辉煌。随着时代的进步,固守本源,造成中国经济落后。 材料一 由
12、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中国文明终于成型”体现在哪些方面?(9分)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2)材料二中,宋元时期
13、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10分) 材料三 被誉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的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申国的“停滞性”问题:“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劳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处于停滞状态了。”(3)试以明清时期的史实论证亚当斯密关于中国经济“停滞性”这一观点的合理性。(8分)【答案】(1)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完成了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转变,郡县制成为我国古代的基本地方行政制度;儒道法思想孕育着道德、哲学、变革思想,形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14、基准。(9分 )(2)指商品经济。(2分 )表现: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城市经济繁荣、“市”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城郊和乡村间允许置市贸易;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展迅速,外贸港口走向繁荣。(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8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8分。)(3)明清时期虽然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只在局部发达的一些生产部门存在;明清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对外闭关锁国,实行“海禁”,轻视技术等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经济没有突破原有经济模式陷于停滞状态。(8分)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1)此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
15、全方位的进行分析。政治上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郡县制;经济上小农经济确立,思想上的百家争鸣。(2)注意要求回答的是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不要答成资本主义萌芽;然后再从城市、货币、娱乐场所等方面归纳其“表现”。而明清时期的“突破”则应从资本主义萌芽的角度考虑。(3)回答此题要从亚当斯密的观点的合理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明清时期中国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在专制制度的阻碍下发展十分缓慢,因此中国经济出现了停滞的状态。 39(19分)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中,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是在继承文艺复兴运动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
16、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来看,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代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陈衡哲西洋史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所说“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的依据。(6分) 材料二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2)从材料二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6分) 材料三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
17、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3)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在思想领域内反封建方式的变化及导致变化的经济和文化原因。(7分) 【答案】(1)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是对古希腊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的人文精神的继承发展,因此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生”;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要求反教会神学世界观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因此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新生”。(6分)(2)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在思想文化领域,局限于社会上层和知识阶层;宗教改革则表现
18、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较广泛。(6分)(3)变化: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到以理性为武器直接批判。(3分)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近代科学进步。(4分)考点: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运动。(1)文艺复兴是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这次运动中沉默了千年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得到复兴,也是资产阶级文化的产生,披上了古典文化的外衣。(2)此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不同。二者都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但是性质不完全一样,文艺复兴运动局限于知识分子,但是宗教改革运动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运动,更大程度上冲击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文艺复兴运动还是借助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外衣
19、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资产阶级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但是启蒙运动已经从思想上构建了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选做部分】 44(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等人在上海强学会章程中说:“近年西政西学,日新不已,实则中国圣经、古孔子先发其端,即历代史书、百家著述,多有与之暗合者,但研求者寡,其流渐湮。今之聚书,务使海内学者知中国自古有穷理之学,而讲求要用之意,亦未遽逊,正不必惊望而无极,更不宜画界以自封。” 一一龚郭清论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会通中西的贡献(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思想观点。(6分) 材料二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思想界的变化是一种有力的刺激
20、”,“维新运动决不能算做完整的失败。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即新的思想意识时代。” 一一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吏(下卷)(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4分) 【答案】(1)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赞赏西学,主张中国应借鉴学习。(6分)(2)形成了近代中国一次真正的思想解放潮流,全方位学习西方;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推动了近代中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4分,答出任何两点即可得4分。)考点:维新运动。(1)从材料“近年西政西学,日新不已”、“中国圣经、古孔子先发其端但研求者寡,其流渐湮”可以看出康
21、有为认为西方的思想文化等是来源于中国,但是中国因为少研究,最终在中国消失,因此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2)维新变法第一次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思想,这是在原来洋务运动的基础上的巨大的发展,这种全方位学习西方的 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运动,推动了中国的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45(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10年2月23日报道,尽管人类文明已经进入21世纪,但国家民族之间的战争冲突却从未完全停止过,从非洲的血腥内战到东南亚的纷乱冲突,全世界目前依然有32处战区,无辜平民通常成为这些战争冲突的最大受害者。(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时
22、代主题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一主题受到哪些危险因素的挑战?(6分)(2)针对危险因素的挑战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4分)【答案】(1)反对战争,向往和平。(2分)因素:狭隘的民族主义;地区霸权主义;宗教领土矛盾等。(4分,答出两点可得4分)(2)应对:我国应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活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化解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4分,答出任何四点即可得4分)考点:当今国际局势。(1)从材料图片很容易的分析的出二者都是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根据所学,当今世纪,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主要是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等。(2)此题是考查我国的应对措施,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学生可以从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反对霸权主义等角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