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新闻(含访谈)阅读第1课时析结构,抓要素,辨手法(复习课)(注:此图获2014普利策新闻奖)你知道新闻的“公式”吗?对于什么是新闻,有的西方人士列出了古怪的数学公式。朱利安亚当、肯肯尼斯斯特拉顿在开印时刻一书中,列出了公式:人们动作读者兴趣新闻。乔治莫特编的新闻学纲要中将新闻与非新闻进行了对比:常人平凡生活0常人不寻常的成就或冒险新闻常人活了79岁0常人活了100岁新闻1名歌剧女演员1个银行行长10万美元新闻1个男人1辆汽车1支枪1瓶酒新闻你认为这两本书给出的公式适合我们听说的新闻吗?阅读本专题的新闻,对比一下看看。(2014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罗哲文(192420
2、12),中国古建筑学家。下面是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2)主持人: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建筑学?(3)罗哲文: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老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造学社迁到了我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说必然,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还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4)主持人: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哪些观念是梁先生带给您的?(5)罗哲文:他有一个观
3、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有新创造。他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有创新。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6)主持人:2003年,您在80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很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年龄最大的人。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高龄做这样的事?(7)罗哲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几十年前,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从那时起我
4、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8)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9)罗哲文: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汉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绸之路,那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到了新疆库尔勒以西,城墙就没有了,修建了一个一个烽火台。当时丝绸之路上荒无人烟,来往的商旅不可能带够整个行程的粮食。此外还有马匹的问题,到了烽火台,商旅可以补充粮食,更换交通工具。(10)主持人:到目前为止,您跟长城打交道有多少年了?一共去过长城多少次?(11)罗哲文:我跟长城
5、打交道快60年了。像八达岭、山海关,去的次数都记不清了,可能有一百次以上了。(12)主持人:实地考察中,您有没有遇到过危险?(13)罗哲文:遇到的太多了。差不多十多年前我去考察长城,那儿有个地方非常危险,人很难攀上去,我上去的时候还背着相机,结果脚下一滑,差一点摔下去没命了。(14)主持人:现在很多人都称您是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一代大师了。(15)罗哲文:这个我不敢当,不能说是古建筑大师,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觉得自己就是沧海一粟,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16)主持人:对于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您觉得他们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17)罗哲文: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搞建筑首先你要画出图来,所以
6、画图功夫一定得有。写文章介绍建筑的结构,你得有基本勘察文献的能力。当时我们做研究,从哪一本书上看到可以引下来的资料,都必须要查原书,不能不经考证就用。像这种基本功年轻人要学,不能偷巧。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18)主持人:在古建筑保护中,您最担心、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19)罗哲文:最担心的就是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我认为工匠特别重要,没有工匠不行。另外就是材料,可是现在很多人忽略了这一块儿,很多工艺失传了。(20)主持人:您搞了一辈子古建筑研究,在您看来,建筑是什么?(21)罗哲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外国人管它叫石头的史书,我说是木石的史书。中国建筑跟外国的还不一
7、样,外国的建筑主要是石头,我们中国主要是木建的,所以是木石的史书,是一个综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历史有两个历史,一个是文字的历史,还有一个是实物的历史。缺少了实物,就没有东西验证文字的历史了。所以文物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的见证。(选自大家,商务印书馆,2005年,有删改)1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答:_解析解答此题时,要找准语段,准确筛选出相关信息,并用概括性的语句作答。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关系到其具体行动。根据原文可知,他在几十年前看到了关于长城的书,产生了前去考察的想法;之后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通过画图记录、文字介绍、勘查文献等方式不断研究。至于他研究汉长城的结论,则
8、可从下文中找到与结论有关的语句,再进行分析整合得出答案。答案(1)过程:缘起(几十年前在一本书上看到相关记载)实地考察得出结论。(2)结论:汉长城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而修建的,是“对外开放的见证”。2在古建筑保护上,罗哲文先生持哪些看法?答:_解析本题的答案筛选指向性十分明确,相关信息散布在主持人与罗哲文先生的对话中,我们在找出罗哲文先生秉持的与古建筑保护相关的看法后,要进行准确的提炼概括,得出答案后,还需要通读检查,看是否有交叉重复的信息点。答案保护好古建筑便于新建筑借鉴其优秀传统。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要学好基本理论,掌握好基本技能。要注重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和工匠的培养。古建筑是
9、综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所以要保护。(意思答对即可。)3访谈呈现了一代大师罗哲文先生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逐层分析。答:_解析本文虽然为访谈,不同于传记,但是通过对话,文章清晰地呈现了一代大师罗哲文先生的形象,在答题时,同样可以借鉴传记归纳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通过罗哲文先生回答主持人问题的话,来把握其人生经历,把握其对待事物的态度,并结合主持人的评价来综合分析。答案写他学习古建筑包括师承的基本情况,表现他的历史机遇和个人兴趣,并突出他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长城的研究,表现他对事业的痴迷、执着,以及求实和献身精神。对大师称号的推辞,表现出一种谦逊的品质。对古建筑和建筑的看法,表现出他见解独到
10、深刻。(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精彩PPT名师讲解)教你思维【问答一】 记者提问罗先生选择学习建筑的原因,特别用了“不入流”一词,罗先生的回答强调了“缘分”和“个人爱好”两个原因。“做手工”为下文对年轻一代提出教诲作了铺垫。【问答二】 记者特别提出罗先生是梁思成先生的学生,意在引导罗先生回答在学问上有所师承。回答也印证了这种师承关系。牢记梁思成先生的重托,也让人看到罗先生强烈的责任感。【问答三】 记者把问题引导到对罗布泊的考察上。罗先生的回答让人看到他除了就学名师之外,还在治学方面具有的严谨、求实的特点。这是罗先生作为“建筑学家”必备的素养之一。【问答四】 记者的提问又
11、进一步深入到特别的意义上。回答集中在两个方面: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见证;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善于思考、发现,是罗先生作为“建筑学家”必备的素养之二。【问答五】 用数字说明罗先生在治学上的艰辛。是罗先生作为“建筑学家”必备的素养之三。【问答六】 高龄考察长城,“差点没命”。献身精神,是罗先生作为 “建筑学家”必备的素养之四。【问答七】 “大师”是对罗先生的高度赞扬。“沧海一粟”“一滴水”尤显谦虚,是罗先生作为“建筑学家”必备的素养之五。【问答八】 突出“基本技能”“基本理论”,是对年轻一代的谆谆教诲,也是罗先生自己作为“建筑学家”的经验。照应上文。【问答九】 表现罗先生对工艺的传承的担忧,作为古
12、建筑学家,罗先生谙熟古建筑优秀的传统。【问答十】 “凝固的音乐”“木石的史书”,是罗先生作为古建筑学家从历史的高度,赋予古建筑深刻的内涵,也是其作为大师独到的见解。思维拓展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2抓记叙六要素,了解大致内容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考点一新闻的语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她只能活七小时”保罗舍恩斯坦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
13、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汇处。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
14、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
15、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
16、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做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
17、题考查分析新闻语言特色的能力。本题的题干其实已经给予了我们答题的启示: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本文的语言则不是客观平实的,也就是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结合画线句中具体词语去分析其中感情倾向,即可完成此题。答案画线部分运用了“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鲜明的倾向性。(或“体现了对小女孩的关心和人道主义情怀”)命题分析 “让事实说话”是所有新闻工作者遵循的基本原则,所以新闻语言多客观叙述,少主观评价,这就对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考生若在答题时把握了所给对象的基本特征和含意,注意了遣词造句上的准确精炼性,则极易夺得高分。高考中“新闻语
18、言”类题目主要有以下几种考查形式:1新闻语言要求准确,请结合部分简要分析。2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本文是否也这样,请举例分析。3这篇新闻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思维建模新闻语言类题目解题技巧1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考虑语言的特点;2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考虑新闻语言的严密性;3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考虑语言的细微处;4从新闻感染力的角度,考虑语言传达出的情感。特征作用分析准确性准确地叙述和描写能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使人物血肉鲜明、性格突出,或者营造出新闻场景,使读者如亲历其境。生动性通讯和特写在表现人物和刻画场景时允许使用文学手法。答这类题目要抓住具体语言点或表现手法,分析其
19、对塑造鲜活形象、再现典型场景、为主题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见本节课时作业本第一大题。考点二新闻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2014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九天神眼从起初遥远的一点,到依稀模糊的轮廓,再到清晰可见的机身,减速、放下起落架、稳稳在某军用机场降落。“奖状”飞机又一次执行特殊任务凯旋了。走近它,“小”是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机身长、宽不过数米,差不多一人多高。而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小小的“个头”,竟能在13 000米的高空飞行,最大巡航速度0.72马赫,可连续飞行6个小时。一进入机舱,才发现这小小的“身板”还着实能“装货”:在直径不足1.5米、高只有1.45米的狭窄机舱内,就装有3个
20、固定座椅,两个座椅在驾驶舱,1个长椅在后舱,各型电子设备占据了舱内大半个空间。而这也给驾驶“奖状”飞机的机组成员带来了麻烦,狭小的舱内空间,使得除两名驾驶员外,机组其他人员只能挤坐在一尺见方的小长椅上,蜷缩着直不起腰、伸不开腿,时间一长,腰酸背疼不说,想方便也找不着地方。但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们每次执行任务都要连续飞行四五个小时。谈及飞行经历,机长张凯如数家珍:“自1986年配备奖状号,我们中队已先后7次入藏,20余次进疆,飞行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公里,协助完成10余项重大科研攻关,完成抢险救灾任务160余架次。”多年的飞行,让“奖状”中队满载殊荣,也使他们不少人患上了“职业病”。副教导
21、员孙文奎说:“每晚7点半要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天气预报,不管有没有任务,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一有灾情,无论天气如何,我们都会自发处于待命状态。在那种情况下,灾情就是命令,我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次,张凯机组飞往重灾区北川遥感航拍,电瓶温度指示灯突然报警,温度直线上升。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空中断电的危险。千钧一发之时,机长张凯脑海中掠过了一个个特情处置预案,一个个处置口令也脱口而出:“下降高度!”“跳开X号保险丝!”终于,飞机从7 000余米下降到6 000米,故障被机组成员镇服。让机组成员终身难忘的是2011年7月的西藏航拍任务。当时,西藏正值雨季,动辄狂风骤
22、雨,天气变化无常,气象条件非常恶劣;每个成员都出现了较强的高原反应,为了保证有足够的体力飞行,大家只好边吸氧,边打点滴,边研究飞行计划,最后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飞险区、闯禁空、测山河、赴震区一次次的枕戈待旦,一次次的受命飞行,这支“奖状”中队屡建奇功,满载殊勋。在这光环的背后,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除日常的训练外,“奖状”飞行团队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外执行飞行任务,陪同家人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许多,有时接到紧急任务,还会和事先安排好的“家事”“撞车”。或许在有些人的眼里,他们不是合格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但在家人的心目中,却有着不同的答案。一位飞行员家属说道:“选择了飞行员,就是选择了寂寞,为了大
23、家,一点牺牲不算啥。”一个轻松的回答,一个灿烂的微笑,折射出的是一份包容与关爱。“总觉得平时亏欠他们的太多,在家的时候就多给老婆孩子弥补一点。”一机组成员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位飞行30多年、6 000余小时飞行员的氤氲柔情。(摘编自苏银成等探空测地的“九天神眼”)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奖状”飞机虽“小”,但“装货”能力不小;它的本领也不小,飞行高度高,航速不低,续航能力强。B“奖状”飞机舱内空间狭窄,机组成员的活动空间不到机舱的一半,这给机组成员带来了诸多不便。C“奖状”号机组1986年成立以来,飞行架次多,作业面积广;多次参与导航工作,为社会做出了贡献。D文
24、章写2011年7月西藏航拍一事,突出了“奖状”号机组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作风。E这篇通讯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主要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中国当代军人的阳刚之美。解析C项,不是参与导航工作,而是协助重大科研攻关和完成抢险救灾任务;E项,没有心理描写。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原文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转述内容要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答案CE2文中写北川航拍时排除险情一事,突出了机组群像的什么特征?
25、请简要说明。答:_解析本题考查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文章写北川航拍时,先写若处理不当将引起的严重后果,然后写机长果断发出一个个处置口令,最后写故障被镇服,虽然没写其他机组成员的活动,但没有他们的配合,难以转危为安。其中蕴含的时代精神是不言而喻的。答案技术精湛,临危不乱。团结协作,配合密切。(意思对即可。)3请根据文本,探析“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这句话的含意。答:_解析本题考查通过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发掘人物身上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奖状”中队屡建奇功、满载殊荣的背后“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要注意挖掘语句的深层含意。可用追问法,是谁蕴含着大爱?蕴含着怎样的大爱?大爱是
26、相对于哪种“小爱”而言的?答案机组成员高度的使命感,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家属对机组成员的理解,对国家事业的支持。机组成员及其家属为“大家”而牺牲“小家”“小爱”的奉献精神。(意思对即可。)命题分析 新闻类文本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时评等体裁,其共同特征是真实性、时效性和准确性。近年来在对新闻类文本考查时,新闻文体特征的考查成了一个热点。高考中“新闻文体特征”类题目主要有以下几种考查形式:1本文的作者是如何突出新闻真实性的?2段有什么作用?3本部分属于新闻的哪一部分?有何作用?思维建模一、新闻标题作用1从新闻标题的特点入手新闻标题可分为引标题、主标题、副标题,其位置不同作用也会不同,所以,
27、要弄清新闻标题的特点,然后据此分析其作用。2从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入手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侧重于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因此在解答时,一要准确判断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二要说明其作用。3从分析新闻标题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入手新闻标题往往是对新闻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对揭示新闻的主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故可以根据标题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分析标题表现新闻主题所起的作用。4从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入手新闻标题的拟定,倾注着记者的心血,凝聚着其明显的观点态度,因此要明确新闻标题的作用,把握记者的观点和情感尤为重要。5从新闻标题吸引读者的角度入手新颖别致的标题,能够造成悬念,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28、这就需要分析标题是如何做到吸引读者的,并规范、准确地表述出来。二、表达技巧的作用1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2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3分析表达技巧对新闻被群众所接受方面的作用:(1)让群众如临新闻现场(生动形象);(2)让群众体会作者态度;(3)让群众把握新闻主题;(4)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一碗冰激凌引发的国际化学大赛李斐然在过去50年里,坦桑尼亚人彭巴几乎每周都会收到世界各地陌生人的来信。尽管他只是当地野生动物保护区的退休管理员,但寄信人还是像追求国际巨星一样锲而不舍。有时候,彭巴只不过去树林里溜达了一趟,回来一看,信箱又多了40封信。几乎所有
29、这些来信,说的都是同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到底为什么热水结冰比冷水快?为了解答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有近200年历史的英国皇家化学学会2012年6月悬赏1 000英镑,向全世界征集“最站得住脚的答案”。最后,他们从22 000封解答邮件中选出11份,进入最终环节。入选的其中一封来自大学生吴家伟和陈泊翌。这场悬赏1 000英镑的世界级化学竞赛,起因是彭巴贪吃冰激凌。1963年夏天,正上初中的彭巴打算给自己做冰激凌吃,办法很简单,往煮热的牛奶里拌些糖,晾凉后放进冰箱冷冻起来。可当他还在煮牛奶的时候,他的同学在旁边一个劲往冰箱塞东西。眼看着冰箱就快放不下了,虽然家里大人天天唠叨“不准把热东西放进冰
30、箱”,为了冰激凌,他一咬牙,把滚烫的牛奶塞了进去。一个半小时以后,彭巴发现,自己的冰激凌反而比同学用冷水调制的先冻好了,热水结冰竟然比冷水快。事实上,这个现象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被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发现过,后来,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和法国数学家笛卡尔也在著作里记载过这个现象。身为90后的陈泊翌,也在外婆家的冰箱里发现过这个现象,可他和吴家伟翻遍了科普书,都没能找到答案。“这个效应发生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它不是个只有行家才见得到的稀罕事。不管是化学家还是哲学家,演员还是学生,每个人都对它感兴趣。”负责彭巴比赛的负责人埃德温雷沃斯特说。可是,彭巴却曾经因为提出这个问题受尽了嘲讽。只有偶然到访学
31、校的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系系主任奥斯伯恩教授没有轻视这个非洲孩子的话。奥斯伯恩重做了彭巴的实验,并邀请这个中学生跟他一起撰写论文,向学术界公布这一发现。现在,再也没有人会笑话皮肤黝黑的彭巴关心“热水结冰比冷水快”这件事了,因为这一现象已经被化学家命名为“彭巴效应”。“没有任何一份答案会被草草否定。我们相信,科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专业背景的人同样可以为科学难题提供创意,这不就是小彭巴给我们上的一课吗?”埃德温说。2.2万份解题邮件中既有英文答案,也有中文和土耳其语答案。而评选标准不仅要求答案准确科学,还要有趣生动,让每个不懂化学的人都能看得懂。直到现在,埃德温还能清楚地列举出参赛答案里的一些细节
32、有38个参赛者将水分子比喻成“企鹅”,还有一个人把它想象成“啤酒机”;参赛者里有刚满5岁的小女孩和她11岁的哥哥,有哥伦比亚大学的退休教授,生活在纽约的家庭主妇,土耳其的渔夫,推销房地产的营销员,做冰激凌的师傅相比严谨的实验论证,吴家伟和陈泊翌的小短片简陋多了。他们的短片是用老相机拍摄的,最后用免费的剪辑软件添上字幕。他们还一直担心:“老外会不会听不懂我们的破英文啊?”就在他们快要忘记自己参加过彭巴比赛的时候,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给他们寄来了回信,通知他们入选最终环节,还邀请他们到伦敦参加颁奖典礼。最终,评委会宣布,能够最准确有力回答彭巴疑问的答案是尼古拉布莱格威客提出的“过冷现象”。虽然落选,但
33、有没有奖金对于两个小伙子并不是最重要的事。吴家伟对未来抱有信心:“在我看来,这场比赛还没结束,过冷是个重要的里程碑,但要说它就是彭巴之谜的终点我认为言之过早,真正的答案应该还能更纯粹、更干净漂亮。”结束了伦敦之行,听了那些经过层层筛选的优秀答案后,彭巴也早早买好了回家的飞机票。在那里,他可能还会继续面对每天塞满信封的邮箱。(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开头写彭巴收到世界各地陌生人的来信,得到广泛关注,为下文叙写举办国际化学大赛作铺垫。B“热水结冰比冷水快”这看似不起眼的现象,不仅引发许多普通人的研究,也曾引起不少名人关注。C国际化学大赛面向全世
34、界,不限参赛者的职业、身份、年龄,这体现了“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D文章结尾写彭巴可能还会收到许多来信,意味深长,意在突出彭巴因国际化学大赛已成为国际巨星。E本文采用倒叙结构和多条线索交错推进的写法,既丰富了文章的叙事层次,又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文章结尾这样写意在表明未来对“彭巴效应”的探索将持续深入;E项,文章不是倒叙结构。答案DE2本文以“一碗冰激凌引发的国际化学大赛”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章标题的能力。对于文章以“一碗冰激淩引发的国际化学大赛”为标题的作用的说明,应当结合文章内容和艺术效果两个角度来分析。文章所报道
35、的国际化学大赛是由“热水结冰比冷水快”(即“彭巴效应”)这一化学现象引起的,而彭巴发现这种现象又是由一碗冰激凌引发。可见,标题可以起到点明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再从艺术效果上来看,“冰激凌”与“国际化学大赛”原本两不搭界,可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自然可以收到出人意料之效了。答案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冰激凌”与“国际化学大赛”的关系。将“冰激凌”与“国际化学大赛”放在一起,出人意料,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从吴家伟和陈泊翌身上,可以得到哪些治学启示?请根据文本简要探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吴家伟和陈泊翌作为大学生,入选彭巴比赛的最终环节,被
36、邀请到伦敦参加颁奖典礼。尽管他们没有获得奖金,但他们的参赛表现值得肯定,他们对未来抱有信心亦值得称赞。就“治学”来分析,可以获得的启示应是他们值得肯定和称赞之处。而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细心的品质,二是探索的精神,三是自信的胸怀。答案不能轻视生活中的微小发现,要善于在微小发现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与研究。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要有自信心,勇于尝试与展现,不服输,永不言弃。考点三访谈的内容(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寂寞出学问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
37、,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也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秦: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
38、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记者:这种精神的确是宝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
39、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而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
40、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也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秦:应当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记者:不少
41、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者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选自解放日报,有删改)1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
42、德从哪三个方面做了倡导?答: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根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筛选出信息在原文中相关的句子,再加以整合。这篇访谈在记者的提问和总结的带动下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均为秦绍德对“寂寞出学问”不同方面的认识,由此分别列出要点即可得出答案。答案做学问要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耐得住寂寞。对学问要有兴趣,热爱学术,才能耐得住寂寞。媒体与学者之间应形成良性关系。2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可从文章的最后一段找到根据,然后分层分析概括即可,注意分析要准确
43、,概括要全面。本题在采访之初即提及,在采访末段专门讨论媒体与学者应有的关系,答题区域可以确定主要在末段,但是也不能忽视前文,媒体作为外部环境对学者思想是有一定影响的,这个影响点在于出学问必须“静”,如果媒体过分关注,无疑会打扰学者做学问。答案媒体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会影响学者专心治学。在传播学术成果时,一些学者将名利和传播挂钩,成为“媒体学者”,失去学术界限,降低学术影响,暴露自身不足。3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要联系文
44、本,结合现实进行分析。要分两层进行分析:一是“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二是“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回答问题时要角度恰当,内容全面,术语准确,表述清晰。答案秦绍德针对目前学界普遍存在的浮躁学风,倡导“寂寞出学问”的传统治学精神。这个倡议不仅适用于复旦大学,也适用于其他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领域,所以说“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文中提到的浮躁现象,不仅是学术界存在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都普遍存在而应重视的问题。静心求实的作风,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也是社会其他领域的从业者应学习的,所以说“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命题分析 访谈内容包括提问者所提出的所有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回答内容。其常见的设题方式
45、有:1采访者是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的?2这篇访谈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3通观全文,某某的回答涵盖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思维建模访谈内容类题目答题技巧1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把握讨论话题、主要进程、关键内容。2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分析。3重点精读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4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解读分析方法一样。本考点的题目中就把访问者的问题单独剥离出来,然后结合访谈对象的回答,把访问者的问题进行分类整合,从而把访谈的主要内容归纳了出来。
4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木心与他的文学回忆录新周刊:这本迟来的文学回忆录,你觉得它够“木心”吗?陈丹青:里面每句话都是木心说的。我可能漏记,但绝不添一字一句。现在他去世了,大家读到这本书,从此对木心的各种解读,包括利用,就开始了。新周刊:木心在文学史里大量讲什么是快乐哲学,什么是他认为的喜怒哀乐。陈丹青:他反复提出两个概念:悲观主义,宇宙观。都是很难被接受的,辨不清的。要注意,他提出悲观主义,同时提出快乐主义。他对每件事至少有一对观念。新周刊:那种矛盾性体现在他的每个细节上。陈丹青:我不称为“矛盾性”,是复杂感吧。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感,他最感兴趣。新周刊:读木心能照射这个时代的浅薄。陈丹青:
47、大部分时代是浅薄的,木心是在对不甘浅薄的人说话。你问他这些观念怎么会有,他在文学中给你兜底翻出来。耶稣、莎士比亚、曹雪芹有一组人物他翻来覆去说。这牵扯到他的另一个命题:天才。他总结一个时代没有好的文艺,一句说死:不出天才。你仔细想想,真是这样的。新周刊:因为他也受到达摩的影响,他最喜欢的三个人是达摩、老子和耶稣。那他说的天才论,是否可以从轮回去解释?陈丹青:我不评论木心的文学与思想,还不到时候,不要着急从他那里归结什么,别执迷于他的“最”。他的警句格言其实是短语是反警句、反格言的。他说:宗教是回头是岸,艺术是回头不是岸;宗教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艺术是放下屠刀不成佛为什么不是岸?为什么不成佛?你
48、仔细去想。如果想明白了,木心还有一句话“不要说出来”。新周刊:回到最简单的问题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木心?陈丹青:为什么要有这个问题?你在一幅画前停下来,会问自己为什么看吗?九八年,阿城和他最后一次见面,我们吃完饭往回走,在一家人家的花园外停下来。鸡冠花开了,暮色里很猖狂的猩红色。当时阿城正在说京城哥们见面就聊政治新闻:“怎么样?今天有什么重要新闻?”木心对着鸡冠花笑说:“这就是今天最重要的新闻。”你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重要”,我的意思很简单,中国有这么多作家,我也知道一位,你们来读读他。我一直姿态很低:你愿意读,你就读读看。新周刊:今天看来,在文坛之外,反而许多年轻的求知者能理解木心,走近
49、木心。这使您对“恢复传统”“回到原典”或“文艺复兴”有期待吗?陈丹青:没有期待,能回常态就不错。不要拿了木心当“有用”“有为”。无为地读他,反倒或者是有用的。他讲课说,别期待文艺对国家社会有用。文艺有什么好处呢?写着写着,作者自己倒好起来。新周刊:他所谓“流亡的美学”应该如何看待?陈丹青:那是乔伊斯说的,木心倒过来,说成“美学的流亡”。他“精翫字词”,常用前人的原句调换调换。可你真的解作“玩”,错了,上当了。他常以玩句表达深沉的意思,如“视死如归,视归如死”。这句话,乔伊斯的核心是“流亡”,木心的核心是“美学”。流亡者大谈“流亡”,犯忌的,流俗了。木心来个反拨。其实,“美学”也不过虚晃一枪,他
50、从来不玩什么“美学”之类理论腔,但这么一借,反倒将“流亡”说出来了,东欧苏联那么多流亡者痛说流亡,见这一句,会惊异的。“美学的流亡”也可解作他自己的写照。他弄艺术(亦即所谓“美学”)从来无视地域和时代。(选自新周刊的请给木心先生起码的尊重,有删改)1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答:_解析解答此题,考生需要仔细梳理双方的对话内容,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并将其分门别类,找出不同段落的言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将其归纳概括即可。答案文学回忆录中所表现的木心的哲学观(或:主要内容、主要思想)。为什么要读木心的作品(或:读木心作品的原因)。如何看待“流亡的美学”。(意思答对即可)2访谈
51、中,陈丹青引用“九八年阿城与木心聊鸡冠花”有何作用?答: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中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要理解这一部分在文中的作用,需要结合上文分析。陈丹青说“为什么要有这个问题”表明,他认为这个问题是不需要问的,也就是说,读它不需要理由,不需要问为什么。他接着说“你在一幅画前停下来,会问自己为什么看吗”,这表明他认为,读不读木心是一件自然的事情。理解了这两句话,也就可以理解陈丹青在下文引用这个例子的用意了,实际上他是在用这个形象的例子来做一个类比和例证。答案回答了“为什么要读木心”这个问题,形象、含蓄而深刻。同时告诉我们,应该用无为的审美的眼光阅读木心,关注生活。3流亡,已经不仅仅意味着失去地理
52、上的故乡,更意味着失去精神上的故乡。请分别从“流亡的美学”与“美学的流亡”两个不同角度,分析“屈原放逐(遭流放),乃赋(写)离骚”这一现象。答:_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文中的重要观点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稍大。但是题干上的关键句给了考生重要的提示:“流亡,已经不仅仅意味着失去地理上的故乡,更意味着失去精神上的故乡。”考生可以以此为突破口,从“失去地理上的故乡”和“失去精神上的故乡”两个方面来评价这一现象。本题不需要阐释得过深,只要扣住文中的关键词,并结合屈原的例子来阐述即可。答案流亡的美学,核心是流亡。屈原被放逐,失去了地理上的故乡,在流亡的过程中,他创作了凝聚着审美意蕴的离骚。美学的流亡
53、,核心是美学。屈原那凝聚着审美意蕴的离骚,揭露的是美被践踏的状况;同时,这种状况是没有地域和时代局限的。考点四访谈的技巧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作家王蒙先生曾说:“可以不读书,不可以不读读书。”这句话一度流传甚广,表达了读书界对于读书这个杂志的挚爱之情。作为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它的思想倾向及文风、作者群的改变也将无一例外地成为公众话题。作为刊物掌舵人,无疑是构成刊物成与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带着众多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掌舵人之一黄平。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新京报:我很喜欢读书这本杂志,觉得您执掌的读书引发的讨论也好,专题也好,所涉及的范围比前两个时代都扩大了,这是既定的计划吗?黄平:计
54、划谈不上。我参与读书的编辑工作,有一点很明确,就想拓展它的领域。这一方面是时代要求,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关心时代、当下,不关心我们的左邻右舍,缺乏世界眼光,那么我们这个清高其实是假的,真正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的挑战,至于你的回应是不是那么正确,能否被别人接受,那是另外的问题。新京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读者看到一些没有想到的新问题、新知识、新观点,但可能带来了另外一种效应,比如过于分散,没有重点了。黄平:第一,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学科领域很宽,经常发表讨论建筑、考古、人文地理、国际关系等领域的文章,它不是专业性的;第二,它又是思想、文化类的。在这两个定位下,是否应该一定有一个不分散的
55、东西,这是一个问题。比如,你可以集中到文史哲,甚至文史哲里面只讨论史,那就不是读书了。新京报:一些批评认为,读书没有抓住当下社会最核心的问题黄平:怎么批评都行,不过有些批评者可能是没有认真读读书,只要客观地看看,我觉得应该很清楚,它对当代、当下甚至部分超前问题的警觉、讨论和尖锐性是有的。时代的原因造成了文化的现实新京报:在你和汪晖接手读书之前,几乎所有中生代学者都在读书上发表文章,很多人通过读书成名。但是现在数量却大大减少了,个中原因何在?黄平:这首先可能是时代的原因。现在成名的是歌星、演艺明星、体育明星,而不是思想者。不仅在读书成名的思想者少了,在任何地方成名的思想者都少了。当年李泽厚一篇文
56、章孔子再评价在全国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今天他一篇文章的影响至少无法和电视明星相比。现在这个时代的聚焦点不在思想上,甚至不在文化上。这也是大众文化普及了,媒体形式多了造成的文化现实。新京报:但是,现在比较有影响的年轻一代学者几乎没有在读书上亮相,这是不是有些尴尬?黄平:少数几个人说明不了问题。他们的影响和歌星、影星、体育明星也无法相比。再有影响的学者在读书座谈时参与人数也一定很有限,如果是像篮球明星乔丹、科比来了,那场面肯定火爆。这是时代的问题。另一方面,学者成名不应该靠公共媒体而应该靠专业。有些人给读书写文章不像当年那么认真了。因为不能作为“学术成果”,不能拿去评职称,等等。另外,我们在主观上也
57、没有想过要制造“明星”,没有想要让谁在这里或通过这里成名。客观上有人通过读书成名,但那不是我们刻意而为的结果。多元化、包容性是时代的需要新京报:有一些读者认为读书的包容性没有那么强了,你怎么看?黄平:如果一些朋友把读书定位或者预期为某一方阵营刊物,那么读书可能会让他们失望。我们希望它是百家的,而不是一家的。在这种情况下,听一些、发表一些不是这个阵营里面的人的文章,对于完善自己的思想是有好处的,真正的思想一定是在同不同意你的人的论辩中形成和完善的。我们觉得,许多共识被打破以后,变迁的一个结果就是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杂志要作为时代的反映,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多元化、包容性是
58、时代的需要。另外,这些年来,我们有意为之的就是开辟一些新领域,找到一些新作者。对我们来说,读书应该有多种声音。(节选自新京报,有删改)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读书是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本文通过对其主要负责人的采访,使读者了解到此刊的特点及办刊理念。B现在的读书只有积极与时俱进拓展领域的目标,没有编辑计划,因为黄平认为计划的推敲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C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学科领域很宽,经常发表讨论建筑、考古、人文地理等领域的文章,但它并不专业。D黄平认为当下通过读书成名的人在大大地减少,是因为大众文化过于普及了,媒体形式过于多了。E文中多次采用直问的提问方法
59、,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开门见山,干脆利落。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原文中黄平认为“计划谈不上”不等于“没有编辑计划”;C项,文中说“它不是专业性的”并不等于“它并不专业”;D项,原因分析不全面。答案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2请分别简析文章第一个小标题下新京报记者三次提问的特点。答: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从记者提问的特点入手。如第一次提问时说“我很喜欢读书这本杂志”,这是第一人称口吻,可以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第二次提问,由“这样做”及“可能带来了另外一种效应,比如过于分散,没有
60、重点了”可知,这是承上启下,可以使采访过渡自然。第三次提问时说“一些批评认为,读书没有抓住当下社会最核心的问题”,这种问法比较委婉,因为涉及了较敏感的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尴尬。答案第一次提问重在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拉近距离。“我很喜欢读书这本杂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使采访顺利开始。第二次提问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前一个话题作以简单总结,进而引出下一个问题,使采访过渡自然。第三次提问,用委婉的方式,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问题,既避免了场面的尴尬,又达到了采访的目的。3第二个小标题下,针对新京报记者的第二个问题,黄平是从哪几个方面巧妙回答的?请概括并说明。答: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
61、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根据回答的内容来看,可以分成几个层次,然后再进行回答。如找一些关键信息“这是时代的问题”“另一方面”“另外”,由此可知,黄平是从“时代”“学者自身”和“读书杂志本身”三个方面回答的。再根据所提供的信息稍加概括即可。答案时代方面:再有影响的学者,他们的影响和歌星、影星、体育明星都无法相比。学者自身方面:有些学者给读书写文章不再认真了,因为不能作为“学术成果”,不能拿去评职称等。办刊思想方面:读书主观上就没想让谁在这里或通过这里成名。4“多元化、包容性是时代的需要”。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先结合
62、文本对其进行解读。由第一个小标题下第二个问题的回答“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学科领域很宽”,再由最后一个小标题下问题的回答“我们希望它是百家的,而不是一家的”“听一些、发表一些不是这个阵营里面的人的文章,对于完善自己的思想是有好处的”“一个杂志要作为时代的反映,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多元化、包容性是时代的需要”等,即可总结出答案。最后再结合现实。如联系教育、科技、饮食等方面谈包容性与多元化对时代的重要性即可。答案结合文本: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学科领域很宽,经常发表讨论建筑、考古、人文地理、国际关系等领域的文章;读书是百家的而不是一家的,不能定位或预期为某一方阵营的刊物;听一些、发表一些不同
63、声音的文章,对于完善读书的思想是有好处的;这些年,读书就在开辟一些新领域,找到一些新作者,一个杂志只有拥有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具有多元化和包容性,才能符合时代的需要,才能真正反映一个时代。结合现实:可以联系教育、科技、饮食等领域,能谈到包容性与多元化对时代的重要性即可。命题分析 访谈文本从形式上看是一问一答一直循环下去组成一篇文章,但其问答有互动的因素,并且依靠一问一答推动访谈的进行。这其中,双方要充分配合。提问者要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因此,访谈文本的主要技巧是针对提问者而言,必须掌握基本的提问技巧。而读者在阅读时往往要着重关注提问者问的艺术技巧。其常见的设题方式有
64、:1记者是怎样提问的?2本文的提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访谈的提问非常有技巧,请就本文简要分析。思维建模1一般提问方法:要么直接问,要么旁敲侧击。可以细分为: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行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直问: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本考点中访问者的提问就是直问,富有针对性。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旁问:有意岔开,先谈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2访谈对象的回答有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访谈要及时抓住新情况,调节控制好访谈过程。使访谈顺利、深入地进行下去。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
65、访谈对象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延伸提问: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对比提问:有时候,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也可以引入一些其他人对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对比提问。见本节课时作业本第二大题。阅读“她只能活七小时”(原文见本节“考点一”),完成后面的题目。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时间,有什么好处?(4分)考场问题聚焦1:不明文体特征,作用回答不清现场答案采样:答案问题找一找:追求满分做一做:答案问题找一找:本答案只强调了新闻文体以顺叙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时间在形式上的作用,没有答出在内容上的好处新
66、闻事件的连贯性和救援效率高,这正体现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采样答案不明文体特征。得2分。追求满分做一做:(1)依顺叙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2)突出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使新闻内容更真实。2.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做简要分析。(4分)考场问题聚焦2:不懂术语,要点模糊现场答案采样:答案问题找一找:追求满分做一做:答案问题找一找:本答案没有回答到问题的“点”上,不能恰当地运用“术语”作答,也就是心里想的是题干要求的意思,却不知从哪个角度、使用哪些词语表达。但是部分答案要点已经暗含其中,“焦急”是分析,
67、“表现了记者们对小女孩的爱”含有作者感情倾向。得2分。追求满分做一做:画线部分运用了“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鲜明的倾向性。(或“体现了对小女孩的关心和人道主义情怀”)3.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本文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6分)考场问题聚焦3:探究不深,没有结合新闻背景现场答案采样:答案问题找一找:追求满分做一做:答案问题找一找:本题是一个探究题,要注意题干中的“社会价值”和“请结合本文和新闻背景”,“社会价值”能在文本中体现出来的就是本文的主旨:“对生命的尊重”“团结友爱”等。若结合注释“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
68、943年8月”来看这篇新闻的“社会价值”,那就是这篇文章对美国的影响,“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可见这篇新闻影响之大,作用之大,而采样则没有把这种社会价值阐述出来。本答案只是就文本本身这个“点”来回答,没有上升到文本反映的是什么这个“面”上总结,也没有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美国的影响来谈。得3分。追求满分做一做:(1)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2)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3)增强了当时(二战时期)美国人民终将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网络与文学主持:窦文涛嘉宾:顾彬(德国汉学家)窦文涛:今天咱们来说说网络和文学
69、。顾教授,您了解德国文学,又十分了解中国文学。现在在中国,有些悲观的人觉得那些经典的、传统的文学已经快消亡了。因为网络的出现,好像人人都可以写了,而且电子化了,那种我们想象的像德国那种大部头的小说,将来还有位置吗?顾彬:文学永远不会也不可能死掉。所有人都需要好的文学,因为人的存在和书和文学的存在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应该分清楚好的文学是在什么地方发表的:基本上不是在网络发表,而是在出版社发表的。在出版社发表水平不高的文学作品很困难。出版社会注意到一个作家的水平是高还是低,如果是低的,就不会发表。在网络上,谁都可以发表东西。窦文涛:您自己上网吗?顾彬:根本不上网。德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谁想在网
70、络上发表东西,很难;作家需要出版社专门有编辑调查他的文学作品,看你的德文是对的还是不对,所以我写的那些作品如果没有第二、第三个人审校,可能我的文字水平没有现在高,肯定会很低。窦文涛:我明白了,您是说出版社的编辑甚至能培养出一个好作家。在中国,有些成了腕的作家,改一个字都不行。但德国出版社的编辑,真的敢和作家商榷。你觉得作家和编辑之间应该是怎么一种关系?顾彬:应该是合作关系,应该做好朋友。窦文涛:我发现现在的网络上,中国跟世界的距离比以前接近很多,可是当代的中国作家,比起五四时期的那辈作家,跟世界的距离其实远很多。为什么?顾彬:你想想,鲁迅接待萧伯纳,徐志摩接待泰戈尔,郁达夫跟佐藤春夫交朋友,他
71、们都是直接读原文,然后跟外国的重要作家直接做朋友。今天的当代作家,虽然在世界一体化的网络时代,但是,你有听说哪个作家是直接阅读原文的?你有听说哪个作家除创作之外还做翻译的?你有听说他们哪一个人在家里招待哪一个有名的外国作家,他们成为私人朋友的?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在一个这么高速接近的世界里面,中国当代作家的处境却比以往的时代离世界更远。因为他们与世界中间隔着两条沟。窦文涛:我们再谈谈作家写作与钱和名的问题。顾彬:我常说一个作家应该完全独立,无论他能否赚钱,他都应该写作。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尼采还没有发疯以前,一本书也没办法发表,他用自己的钱发表他的书,还没有读者看他的作品,但是他发疯以后,慢慢才有
72、了他的读者。如果尼采没有发疯以前,跟中国当代作家一样说市场要什么我写什么,不要我的书,那我不写,那么我们今天不会看到尼采的名字。窦文涛:这个让我想起我的一些朋友,我在他们当中发现两种人。一种是画家,他说,艺术从来都是少数人的事情,跟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关系。比如他画画,他说他直追宋元,他跟千年之前的古人对话,遥相做知音,然后默默地在这耕耘。另一种是作家,他跟我讲,现在时代不同了,你还想说几百年之后人们记得你?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你如果不在活着的时候出名,你死了没有人再会记得你。您对这两种观点怎么看?顾彬:我不同意。你看,毛泽东喜欢的唐朝诗人李贺,唐以后中国人基本上不看他的作品,是日本人看他的作品。
73、过了1 300年以后,因为毛泽东特别喜欢李贺,所以李贺非常红。所以一个作家不应该考虑,我今天赚钱还是不赚钱,出名还是不出名,无所谓。他如果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思的,他已经满足了生活上最重要的一个要求。但是也有一些另外的例子,陀思妥耶夫斯基其实是为了还债,拼命写东西,也写出了伟大的作品,巴尔扎克好像也是这样。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小说当初是为了还债,就是生活不好,照样写出伟大的作品。如果有钱赚的话,可以这样做下去,因为做的是工作,简朴的工作。所以也可能有些人,眼前有钱,将来又有很大的名,毕加索就是这样的。(根据凤凰网锵锵三人行改写)1下列对访谈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窦文涛认为,由于网络
74、的出现,人人都能写作,且写作电子化了,因此经典的、传统的文学已经快消亡了。B顾彬认为,所有人都需要好的文学,好的文学来自出版社而非网络,因为网络对文学水平的高低无法控制。C窦文涛认为,网络拉近了中国跟世界的距离,可当代中国作家比起五四时期的作家来,跟世界的距离却很远。D顾彬认为,尼采起初的写作未顾及市场需求,以致自己掏钱发表的书没有人读,直到自己发疯才有了读者。E针对窦文涛两种朋友的观点,顾彬认可了前者,否定了后者,他认为写作是作家生活上最重要的一个要求。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张冠李戴。这不是窦文涛的观点,他只是在转述“现在在中国,有些悲观的人”的观点。D项,曲解文意。顾彬以尼
75、采为例是为了说明“一个作家应该完全独立,无论他能否赚钱,他都应该写作”。E项,顾彬并未认可前者,因为其“艺术从来都是少数人的事情,跟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关系”的看法并不正确,顾彬所举李贺的例子其中就含有对画家观点的否定之意。答案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A、D不给分。2围绕网络与文学,访谈双方主要谈了哪几个话题?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访谈新闻把握其主要内容时要从提出的问题入手,合理归类概括。根据窦文涛提出的问题,可归纳为三方面的话题,如根据窦的第一个问题可知双方谈的是“网络的出现是否会导致经典的、传统的文学消亡”。注意要用自己的话概括,切勿照抄原
76、文。答案网络的出现是否会导致经典的、传统的文学消亡;中国当代作家为什么在网络时代离世界越来越远;在网络时代,作家写作与钱和名是一种怎样的关系。3顾彬认为中国当代作家“与世界中间隔着两条沟”,这“两条沟”具体指什么?中国当代作家远离世界的根源是什么?答: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两条沟”既是概括的说法,也是形象的说法。注意分析文中顾彬“你想想”这段话,原文以反问的方式加以阐释,作答时提取要点要用陈述的语气表述。答案第一问:中国当代作家没有很好的外文功底;中国当代作家很少与国外的重要作家成为私人朋友。第二问:中国当代作家无法与国外的重要作家进行直接交流与对话。4有
77、人认为网络对文学的影响有限,有人认为网络对文学的影响很大。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道题是综合阐述题,要求答题者审题时要有辩证思维,网络对文学影响有限还是影响很大,结论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观点要明确,同时结合文本分条阐述理由,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答案(示例一)网络对文学的影响有限。经典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并非网络的产物,它需要专业的创作和编辑人员合力完成;作家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作家之间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与碰撞并不有赖于网络;虽然网络能使作家迅速获得名利的满足,但是伟大的作品以及伟大的作家的出现与金钱和名誉没有必然的关系。(示例二)网络对文学的影响很大。网络使文学电子化、浅显化、通俗化,更便于流传,影响也更大;网络改变了作家与读者的关系,使写作大众化,让读者拥有了与作家平等的话语权;网络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动机和目的,使他们不得不顾忌市场需要和现实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