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天天练:第14天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尴尬(gn) 迤逦(l) 拮据(ji) 命途多舛(chun)B、蕴藉(ji) 匹配(p) 自给(j) 咬文嚼字(jio)C、流憩(q) 险衅(xn) 央浼(mi) 茕茕孑立(qing) D、参差(cn) 下乘(chng) 精髓(su) 载欣载奔(zi)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叫嚣 俨然 固守成法各行其是B、饯别 援例 皇天后土 英雄辈出C、篇幅 慨叹 绿草如茵 和协社会D、委屈 坐标 世外桃源 如火如荼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对这次活
2、动,同学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主张改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B、他们班的张明和王华两位同学,同时考取了南京大学,真是比翼双飞啊。C、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雄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D、他们毕业后二十年,一直无缘相见,这次却意外在九寨沟萍水相逢。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懂得了团结的重要。B、躺在床上没多久,他就想起来了。C、只要刻苦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D、在教务会议上,他那种慎重,那种多疑,那种纯粹套子式的论调,简直压得我们透不出气。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
3、志,登元祐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 调大名馆陶尉。吕惠卿帅鄜延,檄泽与邑令视河埽,檄至,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惠卿闻之,曰:“可谓国尔忘家者。”适朝廷大开御河,时方隆冬,役夫僵仆于道,中使督之急。泽曰浚河细事,乃上书其帅曰:“时方凝寒,徒苦民而功未易集,少需之,至初春,可不扰而办。”卒用其言上闻,从之。惠卿辟为属,辞。 靖康元年,中丞陈过庭等列荐,假宗正少卿,充和议使,泽曰:“是行不生还矣。”或问之,泽曰:“敌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上不遣,命知磁州。 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
4、道,从羸卒十余人。至,缮城壁,浚隍池,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金人破真定,引兵南取庆源,自李固渡渡河,恐泽兵蹑其后,遣数千骑直扣磁州城。泽擐甲登城,令壮士以神臂弓射走之,开门纵击,斩首数百级。所获羊马金帛,悉以赏军士。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泽命淬进兵,遇金人,败之。 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
5、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袭击。 宋史 5. 下面各句中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恐泽兵 蹑 其后 蹑:跟踪、追随 B. 诸将乞 贷 淬 贷:宽恕、宽免 C. 假 宗正少卿 假:借助、凭借 D. 惠卿 辟 为属 辟:征召6. 对“而”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徒苦民而功未易集 可不扰而办 食禄而避难 转战而东 A. 相同,相同 B. 相同,相同 C. 相同,不同 D. 相同,不同 7.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未可 轻
6、举 轻举:轻易攻取 B. 考官 恶直 ,置末甲 恶直:厌恶他太正直 C. 陈淬言敌 方炽 方炽:正嚣张 D. 先驱 云前有敌营 先驱:先头部队 下面两题中,对句子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8. 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 今日进退等死 A. 率领两河的官员借故推诿不肯前往 今天前进后退同样是死 B. 率领两河的官员借故推诿不肯前往 今天前进是等着死,后退也是等着死 C. 在两河任职的官员全都借故推诿不肯前往 今天前进后退同样是死 D. 在两河任职的官员全都借故推诿不肯前往 今天前进是等着死,后退也是等着死 9. 下列语句中全都表现宗泽热爱国家、英勇抗金的一组是( ) 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 是行不生还矣 始
7、为固守不移之计 遣数千骑直扣磁州城 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 泽挥众直前与战 A. B. C. D. 10. 下列各项中,对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隆冬时节,朝廷疏浚御河。宗泽不顾长子刚丧,奉檄即行。看到役夫因天寒而僵于道, 上书其帅要求工程推至初春进行。 B. 靖康元年,宗泽被推荐任和议使。他抱定不生还的信念决心不向金人屈节。参与讨论大臣怕他妨害和议之事,不同意派他前往。 C. 太原失守,宗泽认为不能食国家俸禄而躲避国家灾难,毅然前往积极备战,战时披甲登城亲自指挥作战,大获全胜。 D. 宗泽审时度势,以寡兵孤将深入敌人军营,置之死地而后生。士卒一以当百,奋勇杀敌,大败金兵。 三、
8、(共8小题,共39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一)王国维之死 刘再复 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和美学家王国维,辛亥革命后以清朝遗老自居,他于一九二七年投昆明湖自尽。 雪在无声地飘落,雪花在静悄悄地为你撒着纸钱。 你毕竟是天生的美学家,选择那么柔润的波,那么秀丽绝顶的湖,作为你的坟,连死也被美所拥抱。 雪飘落着,雪花在为你惋惜。你是聪慧的学者,目光比别人伸延得更加遥远。你看到了近代美的曙色。你的笔,像长天的彩虹,吸取过西方科学的亮光,然后把他撒到故土的地上,你本来应当走在时代的前列,时代也需要你更多的播种。 但你确是太认真的遗老,太怜惜那个死去的王朝,太迁就身上那一套过时的花衣补褂。那些古老的鬼
9、魂、陈腐的观念,竟有那么大的力量,搅乱你的神经,蒙住你明亮的眼,还紧紧地拽住你的衣角,把你拖进了永恒的寂寞。 学术上的启蒙家啊,政治上的蒙昧者;新的先驱,旧的忠臣;一半朝前向往,一半向后顾恋;在书本上驳斥着陈旧,在现实中恐惧着新生。不可调后的矛盾,凝成了大苦闷,终于撕碎了你的心,胀裂了你的灵魂,并酿成了昆明湖这一节令人叹息的悲剧。 雪飘落着,雪花在为你叹惜!是呵,如果活的不被死的掐住了咽喉,如果前进的不被守旧的拖住了脚跟,如果春的萌芽不被冬末的残雪征服,那么,活着的,前进的,萌芽的,该会散发出多少更加浓郁的生命的芬芳。11、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雪在无声地飘落”,“雪飘落着”,这样写的作用是什
10、么?(5分) 答:_ 。12、从文中看,王国维之死的原因是什么?(5分)答:_。13、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活的”“前进的”“春的萌芽”与“死的”“守旧的”“冬末的残雪”分别指什么?(5分) 答:_。14、作者对王国维及其悲剧持怎样的态度?(5分) 答:_ 。(二)人,又少了一个 聂华苓(台湾)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他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地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
11、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分证来,“这上面都写着呢,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卷,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 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
12、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乞讨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
13、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家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砰”的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15、中年女人两次流泪的原因有什么不同,表现了她什么方面的特点?(5分)答:_。16、有人认为本文第四段似乎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看法。(5分)答:_。17、骨瘦如柴的女人明明活着,怎么说又少了一个呢?(5分)答:_。18、下面对本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A、小说中作者
14、未加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用白描的手法记叙了事件的经过;收尾时,更是以不加修饰的自然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余地,令人回味无穷。B、作者综合运用了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来细致传神地刻画人物形象,从而深刻 揭露了当时的台湾社会中人民的悲惨境地。C、作者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通过写乞讨者三年前后不同的神态,表现了人格的自我堕落这一深刻的主题,发人深思。D、本文中中年女人的命运和祥林嫂的命运有极其相似的地方,两文的作者也不约而同的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黑暗的社会现实。E、文中的“我”就是作者自己,本文正是通过写作者的所见所闻来反映当时台湾的社会现实。四、(6分)19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一文里说
15、:“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见里望见了无垠。”请就下面一首诗对此加以说明。 回乡偶书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答:_。 五、语文综合运用(共3小题,共15分)20、请给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4分)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陆南极内陆冰盖之巅。标题:_ 。21、李明在家挨了父亲的骂,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请你设计一个劝告词,劝其回家。(80字左右)(6分)答:_ 。22、下面有一个口语交际的情景,请用简明
16、、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5分) 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 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答:_ 。六、(共4分)23名句填空。(任选四空)(1)_ ,秋水共长天一色。(1分)(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凌万顷之茫然。(1分)(3)身无彩凤双飞翼,_。(1分)(4)_ ,直挂云帆济沧海。(1分)(5)老当益壮,_、穷且益坚,_。(2分)(6)_,龙光射牛斗之墟;_ ,徐孺下陈蕃之榻。(2分)七、作文(60分)24以“年轻随想”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2
17、、文句有表现力,文章要有文采; 3、不少于800字。13、前者指学术上的进步及学术思想上的启蒙,也指时代的前进;后者指政治思想上的落后、保守,也指旧时代的影响。14、既肯定他学术上的进步,又指出他政治上的保守,更揭示他思想上的矛盾,并对王国维的死表示了深深的惋惜之情。(二)、15、第一次是为自己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命运伤心流泪,第二次是为“我”的同情理解和慷慨大方流的感激之泪。两次流泪表明此时的她还是一个懂得廉耻且自尊自爱的人。16、不能删去,否则就不能反映中年女人是如何从一个自尊自爱的女人沦为麻木的乞丐的,也就不能揭示黑暗的社会现实是如何扭曲和吞噬一个善良的灵魂的。17、说人少了一个,并不是说中
18、年女人死去,而是说她被罪恶的社会吞噬掉了自尊、自爱的灵魂,失去了做人的意义。以此为题有揭示文章中心和引人深思的作用。18、AD四、19、提示要点:三四句写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是重重的一击,引出了无穷感慨,久客伤老,反主为宾的悲哀都包含在这一“问”中。并且,儿童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的笑貌,与诗人鬓毛疏落、老迈衰颓的沧桑形象呼之欲出,又强化了这种感慨伤怀。全诗在这有问有答处悄然作结,给读者无穷的想象与回味。五、20、“中国科考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至高点”或“五星红旗飘扬在南极内陆冰盖至高点”21、(略)22、(略)六、23、(1)落霞与孤鹜齐飞(2)纵一苇之所如。(3)心有灵犀一点通(4)长风破浪会有时。(5)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6)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七、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