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346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江苏专用学案:第四章 第八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八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程标准要求重点问题聚焦核心素养体现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1.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2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3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1.综合思维:结合具体地貌案例,综合分析地貌形成的内、外力作用。2地理实践力: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并说明其形成过程。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分类迅速激烈的内力作用和极其缓慢的内力作用。3表现形式及影响(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的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垂直于地表岩层变化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

2、弯曲变形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表的影响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2)变质作用: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二、外力作用1概念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它们被统称为外力作用。2能量来源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3表现形式及作用表现形式影响因素作用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等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

3、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移动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风化作用不是风力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类型(1)岩浆岩:由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2)沉积岩:碎屑物质被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固结成岩作用而成。(3)变质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经变质作用而成。2岩石圈物质循环

4、过程(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岩浆、岩浆岩、A沉积岩、B变质岩。(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环节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冷却凝固作用。一、判断题1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2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3风力侵蚀作用就是风化作用。()4固结成岩作用属于内力作用。()5岩浆冷却凝固属于外力作用。()答案:1.2.3.4.5.二、选择题6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答案:B7据研究,喜马拉雅山现在仍在“长高”,这说明()A喜马

5、拉雅山的形成,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B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C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外力共同起作用,不分主次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A8我国云贵高原崎岖的地表形态和长江三峡的形成分别是由于()A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B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C风力沉积和流水沉积 D流水侵蚀和流水侵蚀答案:D9“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河流侵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答案:B三、连线题10将下列外力作用与对应的地貌类型连线。答案:内力作用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口,向

6、北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原入红海,再由红海向西北方向延伸至约旦谷地,全长近6 000千米。这里的裂谷带宽度较大,谷底大多比较平坦,裂谷两侧是陡峭的断崖,谷底与断崖顶部的高差从几百米到2 000米不等。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尼拉贡戈火山等。(1)这一巨大的裂谷带是怎样形成的?(2)材料中众多的火山是哪种内力作用形成的?(3)探究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提示:(1)是裂谷两侧的地壳发生相向的水平运动形成的。(2)岩浆活动。(3)形成高山和低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又叫构造运动,按照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

7、动,具体表现如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概念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运动方向水平挤压水平张裂地壳抬升、地壳下沉对地表的影响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形成裂谷或海洋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运动形态举例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等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相互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下图)。在实验中,该同学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回答12题。1该

8、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碰撞挤压张裂运动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A BC D2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A渭河谷地的形成 B日本福岛地震的发生C青藏高原的隆起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解析:第1题,由“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可知,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是张裂运动,模拟的板块边界为生长边界。第2题,渭河谷地是由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日本福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该地地震的发生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有关。青藏高原是由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东非裂谷带是由板块的张裂运动形成的。答案:1.D2.D外力作用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外力作用被称为“大自然的雕塑师”。外力作用主要

9、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通过风、流水、冰川、波浪等因素对地表形态造成影响,形成各种外力地貌。下面是常见的地貌景观图。(1)外力作用是由一系列过程完成,其中最先开始的是风化作用。上面六幅图中表示风化作用的是图_(填字母)。风化在外力作用过程中有何意义?(2)上面图中表示冰川侵蚀的是图_(填字母),其形成的地貌是_,主要分布在哪里?(3)写出图B、C、E、F的地貌名称,并说出它们分别对应的外力作用。提示:(1)A风化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或砂粒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2)D角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高山地区及欧洲、北美洲、南极洲等高纬度地区。(3)B三角洲(流水堆积作用);C沙丘

10、(风力堆积作用);E风蚀蘑菇(风力侵蚀作用);F海蚀柱(海水侵蚀作用)。1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通过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因素对地表形态造成影响,形成各种外力地貌。(1)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受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如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2)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地表形态干旱地区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区溶蚀形成峰林、峰丛溶洞、溶蚀洼地、落水洞等喀斯特地貌河流流经的中低纬度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冰

11、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地貌滨海地带(3)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冰川堆积堆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堆积物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具有分选性河流出山口处和河流的中下游风力堆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黄土堆积地貌干旱的内陆及邻近地区海浪堆积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 (1)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地貌。丹霞地貌是流水侵蚀地貌。(2)溶洞、地下河、峰林、峰丛、石林等为流水溶蚀地貌。石笋、钟乳石、石柱等为流水堆积地貌。 2外力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风

12、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是相互联系的。风化作用为侵蚀作用提供条件,碎屑物被侵蚀后,岩石暴露,更容易受到风化。侵蚀和风化的碎屑物在搬运作用下在地势低的地方沉积下来,形成新的地貌。1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及相应地貌类型的分析方法(1)根据不同地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分析干旱、半干旱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 湿润、半湿润区的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侵蚀,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2)根据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的地貌不同分析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

13、,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高山下部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2风向的判定(1)利用流动沙丘的坡度陡缓来确定风向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遇到地面灌丛、岩块的阻挡,沙粒沉落,堆积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阻滞,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流动沙丘的特点是单向斜层理结构,并且迎风坡平缓,背风坡陡峭,所以坡度缓的一侧为上风向。如下图所示:(2)利用沉积物颗粒大小判定风向沉积物会随着风速减弱沉

14、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故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如下图所示:下面四幅图为不同的地貌图片。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地貌的形成与河流的流水作用有关的是()ABC D2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C华南地区 D西南地区解析:第1题,新月形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长江三峡属于河流侵蚀地貌,主要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海南岛南天一柱属于海浪侵蚀地貌,主要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三角洲属于河流堆积地貌,是河流从中上游挟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由于流速变缓以及海水的顶托作用大量沉积形成的。第2题,地貌为新月形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风力作用强,此种地貌广泛分布。答案:1.B2.

15、B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结合上图分析,请填写:(1)_(2)_(3)_(4)_答案:(1)岩浆(2)外力(3)变质岩(4)岩浆1岩石类型的判读(1)岩浆岩仅由岩浆形成,岩浆指向的岩石一定是岩浆岩。(岩浆岩分为喷出型岩浆岩和侵入型岩浆岩)(2)任何岩石都可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是沉积岩或变质岩。两者的区别:外力作用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变质作用指向的一定是变质岩。(3)各类岩石都可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2地质作用的判读(1)指向岩浆岩的是冷却凝固作用(内力作用)。(2)指向沉积岩的是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3)

16、指向变质岩的是变质作用(内力作用)。(4)指向岩浆的是重熔再生作用(内力作用)。1(2019西北工业大学附中月考)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图中甲类岩石形成于地表。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岩石类型,正确的是()A甲沉积岩B乙喷出型岩浆岩C丙变质岩 D丁侵入型岩浆岩(2)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C地壳上升 D固结成岩作用解析:第(1)题,图中甲、乙均由岩浆形成,应为岩浆岩,其中,甲形成于地表且可直接转化为沉积物,为喷出型岩浆岩,则乙为侵入型岩浆岩;丁由沉积物形成,为沉积岩,则丙为变质岩。第(2)题,是岩浆形成侵入型岩浆岩的过程,为岩浆

17、侵入;是变质岩形成岩浆的过程,为重熔再生;是各类岩石形成变质岩的过程,为变质作用;是沉积物形成沉积岩的过程,为固结成岩作用。答案:(1)C(2)D2(2019黄山高一期末)黄山以花岗岩为主体,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读下面猴子观海景观图(图1)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回答(1)(2)题。(1)图中数码代表的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冷却凝固 B变质作用C重熔再生 D沉积作用(2)在黄山广泛分布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图2中的()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1)题,根据箭头方向,重熔再生形成的丙是岩浆,乙是岩浆岩,图中序号是冷却凝固,C错。外力作用形成的甲是沉积岩,是外力作用,

18、A错。丁是变质岩,是变质作用,B对。是重熔再生,D错。第(2)题,在黄山广泛分布的岩石是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的一种,按其类型应为图2中的乙,B对。甲是沉积岩,A错。丙是岩浆,丁是变质岩,C、D错。答案:(1)B(2)B 对点练一内力作用下图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读图,回答12题。1大理石柱在不同年代升降的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B地壳运动C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D全球气候变冷,使海平面下降2从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湾海岸所受到的地质作用及其判断依据对应正确的是()A岩浆活动火山灰覆盖B风力沉积火山灰覆盖C海水的堆积作用海生动物的钻孔D海水的侵蚀作用海生动物

19、的钻孔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大理石柱在不同时期出露海平面的情况不同,说明该地发生多次海陆变迁现象,这是地壳上升和下降运动引起的。第2题,由图可知,那不勒斯湾海岸主要经历了海生动物钻孔和火山灰覆盖过程,火山灰覆盖应是岩浆活动引起的,所以A项对,B项错;海生动物钻孔应是海生动物的侵蚀作用,故C、D项错。答案:1.B2.A 对点练二外力作用下图中,岩石缝隙中充满了水(固态或液态),箭头表示岩石的位移方向。读图回答34题。3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作用是()A外力作用B内力作用C变质作用 D海陆变迁4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流水 B风力C温度 D生物解析:第3题,图中反映的是水的冻融作用引

20、起岩石破碎,故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化作用。第4题,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岩缝中的水在固态和液态之间转化,造成岩石不断崩解、破碎。答案:3.A4.C(2019景德镇盟校联考)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5左图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堆积形成 B流水沉积作用C风力侵蚀残留 D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6右图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关于两侧坡度差异及其成因,

21、说法正确的是()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解析:第5题,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在极干旱地区的干涸的湖底中,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然后经历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了这种顶部平坦的平顶山状雅丹,故本题选B。第6题,雅丹地貌分布区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拂,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故本题选A。答案:5.B6.A 对点练三岩石圈物质循环(2019浙江省

22、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图表示三大类岩石及岩浆相互转化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三大类岩石类型和岩浆,数字代表地质作用类型。读图回答78题。7从岩石成因上看,花岗岩属于()A甲 B乙C丙 D丁82018年10月,金沙江白格地区连续降雨发生的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该地质作用属于()A BC D答案:7.B8.C 基础巩固读日本海沟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M、N分别属于()A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B亚欧板块、美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2与日本海沟所处板块边界类型相同的是()A安第斯山B红海C冰岛 D东非大裂谷解析:第1题,日本海沟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23、第2题,安第斯山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红海、冰岛、东非大裂谷均位于板块生长边界。答案:1.D2.A(2019苏北三市调研)湖南张家界地区原为海洋,之后该地沉积形成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受挤压在垂直方向上形成裂隙,出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沿裂隙侵蚀,形成了独特的“张家界地貌”。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3下列属于典型张家界地貌景观的是() 4张家界地貌的形成过程大致是()A BC D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A为“V”形谷,B为沙丘,C为喀斯特地貌,与张家界景观不同。第4题,石英砂岩为沉积岩,由此可知张家界地貌景观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石英砂岩,然后地壳抬升()出露地表,最

24、后在风化、侵蚀作用()下形成张家界地貌景观。答案:3.D4.A(2019沈阳期末)土耳其高原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如下图)。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据此回答56题。5底部岩石按成因属()A喷出岩 B侵入岩C沉积岩 D变质岩6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A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B火山喷发地壳抬升沉积C地壳抬升沉积火山喷发D地壳抬升火山喷发风化侵蚀解析:第5题,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有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选C正确。第6题,底部是沉积岩;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判断顶部应为喷出岩;所以该地岩浆喷发应发

25、生在沉积岩形成之后;再经风化侵蚀形成现在的景观;即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选A正确。答案:5.C6.A裂点指在地质作用下河流形成较陡峻的河段与早期的平缓河段之间的交点,由于坡降突然下跌或突然变化,常形成急流、跌水和瀑布,下图示意某瀑布的形成过程。据此回答78题。7由图示信息可判断,出现裂点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壳抬升 B流水下切C断裂下陷 D岩性差异8从阶段一到阶段三,瀑布的位置()A前进 B后退C不变 D时进时退解析:第7题,裂点就是河流中较陡峻位置与平缓位置的交点,结合图中信息看,河流所在位置地壳差异性抬升会造成裂点。所以选A。第8题,从阶段一至阶段三,瀑布落差不断变大,并受流水溯源侵蚀影响

26、,瀑布不断后退,所以选B。答案:7.A8.B9下图是地貌形成与地质作用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变质作用侵蚀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A_,B_,C_,D_,E_。(2)据研究,上海崇明岛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与南通地区相连(两地目前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未来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_、_和_。(3)变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_;冰川侵蚀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_。(4)地球的地貌一般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有时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有时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试解释青藏高原不断升高、大兴安岭起伏变得和缓的原因。青藏高原:_。大兴安岭:_。解析:(1)地质作

27、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2)崇明岛主要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其堆积物是河流从中上游侵蚀、搬运而来的泥沙。(3)变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其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积累的能量;冰川侵蚀作用属于外力作用,其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4)青藏高原不断升高,主要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大兴安岭起伏变得和缓,表明占主导地位的是外力作用(侵蚀作用)。答案:(1)或或(2)流水侵蚀作用流水搬运作用流水堆积作用(3)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积累的能量太阳能(4)地壳

28、不断上升,以内力作用为主地壳不断遭受侵蚀,以外力作用为主能力提升(2019昆明调研)涠洲岛(如图)位于广西北海市以南,是中国最大、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岛屿南部为“C”形岩崖海湾。据此回答12题。1“C”形岩崖海湾的主要成因是()A火山喷发、海浪侵蚀B固结成岩、流水侵蚀C流水溶蚀、风力侵蚀D珊瑚堆积、海浪侵蚀2“C”形岩崖海湾内风浪较小的原因是()A海湾的位置和形状B受副高控制时间长C沿岸红树林分布广D人类沿海修筑堤坝解析:第1题,从材料信息中可知,涠洲岛是火山岛,且从图中也可以看到有多处火山,特别是湾内还有一座火山存在,所以该岛岩崖肯定是火山喷发形成。虽然涠洲岛附近有珊瑚,但珊瑚礁形成的大

29、多为环礁或暗礁,不会形成该火山岛的“C”形岩崖;该岛位于海洋中,四周受海浪包围,所以周围岩崖受到的外力作用主要与海水有关,该岛的“C”形岩崖应是海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故本题选A。第2题,广西涠洲岛位于我国的华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从图上可以看出该“C”形岩崖海湾朝向东南,开口方向与盛行风向不一致,伸出的岬角可以阻挡部分来风,风力减弱,因此该地风浪较小,A符合;该地纬度在21N附近,而影响我国的副高大部分是在北回归线以北存在,B不符合;沿岸红树林分布广及人类沿海修筑堤坝可以让陆地的风力减弱,起到保护堤岸的效果,但不会影响海湾中的风浪,C、D不符合。故本题选A。答案:1.A2.A(2019绍

30、兴诊断性考试)下图为甘肃省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和冻融侵蚀(土壤及其母质孔隙中或岩石裂缝中的水分在冻结时体积膨胀,使裂隙随之加大、增多所导致整块土体或岩石发生碎裂,消融后其抗蚀稳定性大为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岩土顺坡向下方产生位移的现象)的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3甲、乙、丙区域的主要侵蚀作用分别是()A冻融侵蚀、流水侵蚀、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冻融侵蚀、风力侵蚀C风力侵蚀、冻融侵蚀、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冻融侵蚀4地球表面最易发生冻融侵蚀的区域是()A高纬平原地区 B极地高原地区C冰川覆盖山地 D山地雪线下侧解析:第3题,甲位于我国祁连山北侧,处于冬季风迎风坡,风力强劲,以风力侵蚀为主,故排除

31、A、B。乙位于我国祁连山南侧的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土壤和岩石中水分容易冻结,以冻融侵蚀为主,故排除D。丙位于甘肃南部,夏季风影响较大,降水较多,以流水侵蚀为主,故C正确。第4题,冻融侵蚀由冻结过程和消融过程组成,高纬平原区气温低,很有可能无法出现消融过程,故A错误。极地高原地区以永久冰川为主,不属于冻融侵蚀,故B错误。冰川覆盖的山地,冰川只存在于山地表面,消融只对地表造成影响,而不是土壤和成土岩石,故C错误。山地雪线以上为永久冰川,雪线下侧为季节性积雪,气温低时出现冻结,气温升高时出现消融,最容易出现冻融侵蚀,故选D。答案:3.C4.D(2019北京海淀区期中)北京市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

32、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该石林为花岗岩岩体,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回答56题。5甲地(双选)()A位于半干旱地区,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B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气温低,冻融风化显著C气候湿润,森林分布广,生物风化作用突出D人口稠密,酸雨危害大,化学风化作用明显6关于图中“非木之林”表述正确的有(双选)()A甲地“石林”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B乙地“土林”呈垄、槽相间分布,其延伸方向与当地

33、盛行风向一致C丙地“冰林”晶莹剔透,近年消融速度加快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D丁地“石林”高耸陡峭,错落有致,主要是地壳垂直运动导致的解析:第5题,由题干可知,甲地石林为花岗岩岩体,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平地而起,形态各异,且甲地位于内蒙古东部,属于半干旱地区,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A对,C错。甲地位于第二级阶梯,气温低,冻融风化显著,B对。内蒙古地区地广人稀,降水少,酸雨危害小,D错。第6题,图中“非木之林”是指岩石被风力侵蚀形成的石林,甲地“石林”岩石为花岗岩,多具有水平纹理,主要是岩浆侵入后冷凝形成的,A错。乙地“土林”呈陇槽相间分布,其延伸方向与当地盛行风向一致,B对。丙地“冰

34、林”晶莹剔透,近年消融速度加快与全球气候变暖相关,C对。丁地“石林”高耸陡峭,错落有致,主要由流水侵蚀、溶蚀形成,D错。答案:5.AB6.BC2015年,我国重庆某地区发现了埋在地表以下,发育有峡谷、溶沟、槽谷等地质景观的红石林,岩石成分为含有泥砂的碳酸盐物质。下图为开挖好的部分景观图,回答78题。7从岩石的成因看,该景观岩石是()A喷出岩 B侵入岩C沉积岩 D变质岩8造成该地质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 B侵蚀C搬运 D堆积答案:7.C8.B9(2019济南历城二中调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台湾东部台东市西靠台湾山脉,自然风景秀丽。卑南溪发源于台湾山脉,向东注入太平洋。这里气候湿润,

35、但冬季却遭受沙尘的困扰。(1)分析图示地区地貌景观丰富多样的原因。(2)简析卑南溪河口M沙滩的形成原因。(3)说明该区域沙尘是如何形成的。(4)简述为减轻台东市区沙尘危害可采取的措施。解析:(1)图示区域地貌丰富多样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外力作用等角度分析。(2)河口地区沙滩的形成原因主要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卑南溪所携带的泥沙,在河流下游地区,河床变宽,加之海水顶托,使得河流水流减慢,泥沙堆积于河口地区,形成沙漠。(3)该区域沙尘的形成主要从沙尘来源及动力因素考虑。(4)减轻台东市区沙尘危害可采取的措施从恢复植被、降低风速及设置沙障等角度分析。答案:(1)该地区东临太平洋,靠近海岸线,海岸地貌发育普遍;西侧为台湾山脉,地势陡峻,加上河流流水作用强烈,形成各种山地和流水地貌。(2)卑南溪河流含沙量较大;卑南溪河口地区地形平坦,水流速度缓慢,泥沙易淤积;河口泥沙受流水影响向东输送;沿岸日本暖流北上,导致该河口水流速度减缓,泥沙沉积于河口。(3)冬季河流处于枯水季节,水位低,沙滩面积广,沙源丰富;冬季降水较少,天气较干燥;冬季风风力较强。(4)在台东市区东北部植树造林,减少风速,阻滞沙尘;在临近沙滩的区域设置挡风墙;尝试在沙滩上种植喜沙植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