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342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2.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45页
第45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46页
第46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47页
第47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48页
第48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49页
第49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50页
第50页 / 共51页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十 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_第51页
第51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简答题特点分析】一、题型特点 简答题要求考生用简练的文字表述来回答问题。它具有取材广阔,内涵丰富,立意新颖,设问巧妙,思考容量大,能力要求高的特点。而且常把识记、理解、实验、推论和计算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要求融于一题之中,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简答题是填空题的变形,即把空格变成问句,所以它们的功能基本相似。它不但用来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还用来考查考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但用来考查考生是否“知其然”,还要考查考生能否“知其所以然”。 二、简答题在高考中的现状分析 在高考化学试题中考简答题已成为非选

2、择题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从高考试卷分析数据来看,简答题是历年考生失分的“重灾区”,也是高考拉分的关键题型,许多考生简答题不过关,要么束手无策而放弃,要么思维逻辑不清、文字表述不准确,要么答非所问费了劲,失了分,要么思维不严密,漏答要点等。长期以来,许多考生一直受到简答题的困扰,在解决简答题的得分问题上没有很好地突破。 三、简答题的解答要求 简答题要求按要点得分,语言叙述要符合逻辑关系,前因后果要明确。“因”应是指“化学原理”,只有紧扣化学原理去分析解决问题,逐步解答才能得到相应分数。答题中应注意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准确性、规范性: 1.语言要准确,不能凭主观想象和猜测来回答。如:在回答

3、KI溶液中滴加氯水后有什么现象时,有的同学回答成:“有碘生成”,也有的回答成:“溶液中有紫黑色的沉淀生成”;有的同学把“胶体微粒带电”说成“胶体带电”;把“Zn能与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说成“Zn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气”等等。 3.回答时要字斟句酌、言简意赅、逻辑性强,不要废话连篇;同时还要注意答案要点要全面完整,不要顾此失彼等等。 【题型解读】简答题虽然难于得分,但只要我们平时学习时多注意培养思维的严密性、知识的精确性、语言的准确性,在心理上不畏惧,做有心人则可以将失分降为最低。 题型一.解释原因类简答题 对题目中给予的化学事实,运用有关的化学原理做简要的解释。重点考虑用什么概念、定律来回答,必

4、须答出的要点是什么,说理要全面而充分。答题要围绕“为什么”抓住本质作文章。题型二.分析归纳推理类简答题 此类题一般是给出一定的条件、情景或信息,要求考生据此分析、归纳、推理得出某一结论。该类题目涉及内容广、难度大、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解题思路是:仔细审题,找出直接条件进行推敲,然后归纳概括出问题的实质,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或用该规律来解释其他问题。 题型三.信息类简答题 高考考试说明中对能力要求中明确提出了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而在多年来的高考试卷中信息型试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这一类试题要求考生要把题中给出的新信息与已学过的旧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关键是通过一个结合点把信息知识

5、与旧知识整合成一体,形成一个新的知识链,然后找到问题的答案。题型四.实验设计及评价类简答题要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要领。目的:根据提供的一定条件和要求,运用有关的化学原理和实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步骤和方法进行规划和设想,提出可行方案。原则:科学性、可行性、简便性、安全性。步骤:说明相关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原理,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选择实验所必需的仪器和药品;注明装置的连接顺序或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及其他操作要领;描述有关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评价一个实验方案,必须符合设计原则,对于不合理的设计能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合理建议,对于不同的设计作出比较,实验方案的评价要比设计实验的难度稍大,要

6、求稍高。 【高考试题精解精析】简答题型作为一种考查“考生思维的过程,思维的严密性、精确性、完整性甚至于创造性,用文字(或图形、符号、表达式)表达的能力都可以体现的”题型,以其取材广泛,联系实际,立意新颖,设问巧妙,思考容量大,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已成为目前高考试题的固定题型,约占赋分值的10%。但高考试卷分析数据表示,简答题的得分率很低,许多考生思维逻辑不清,文字表述不准确。那么,怎样才能解好简答题呢?下面就常见类型及解答要点分述如下: 一、设计实验类简答题要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要领。目的:根据提供的一定条件和要求,运用有关的化学原理和实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步骤和方法进行规划和设想,提出可

7、行方案。原则:科学性、可行性、简便性、安全性。步骤:说明相关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原理,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选择实验所必需的仪器和药品;注明装置的连接顺序或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及其他操作要领;描述有关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1)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按图示装置实验,要保证不漏出H2,应如何操作?(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H2的体积,再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时,除应注意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外,还应注意_ ,原因是_ 。(4)设计一个不用量气管,而用中学常用仪器来测量H2体积的装置,应用的仪器(自选)是_。解析: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有“气泡法”和“液面差法”,更据此装置的特点,应选用“

8、液面差法”,按照操作、现象、结论进行回答。操作中要注意答清楚加水之前的准备及加水的限度问题。要保证操作中不漏出气体,则一定要形成了一封闭的体系以后再让锌与硫酸接触,而且要更具题目所提供的药品只有浓硫酸没有稀硫酸,而锌有片状的和粒状的供选择考虑到了以上几点再下笔答题。 答案:(1)塞紧A、甲两管的橡皮塞,向乙管中加水,使得乙管中的水面高于甲管,停止加水,固定乙管,如果甲、乙两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取下A试管的橡皮塞,先向a中加入适量的水,再沿着试管壁缓缓加入适量的浓硫酸,然后将试管略微倾斜横置,将锌片置于试管口,塞紧橡皮塞,最后将试管慢慢直立,锌片滑下与稀硫酸接触反应

9、发生。(3)调整甲乙两管的液面相平后再读数,使得测得的气体的体积是在大气压条件下的体积,以免引起实验误差。 (4)集气瓶、量筒。二、解释原因类简答题即对题目给予的化学事实,运用有关的化学原理做简要的解释。重点考虑用什么概念、定律来回答,必须答出的要点是什么,说理要全面而充分。答题要围绕“为什么?”抓住本质做文章。例2、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主要固体是什么?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分析:在AlCl3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AlCl3+3H2O Al(OH)3+3HCl,加热时水解平衡右移,HCl浓度增高,蒸干时HCl挥发,使平衡进一步向右移动得Al(OH)3,

10、在灼烧时发生2Al(OH)3 = Al2O3+3H2O,因此最后得到的固体是Al2O3。 三分析归纳推理类简答题 此类题一般是给出一定的条件、情景或信息,要求考生据此分析、归纳、推理得出某一结论。该类题目涉及内容广、难度大、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解题思路是:仔细审题,找出直接条件进行推敲,然后归纳概括出问题的实质,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或用该规律来解释其他问题。例2、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据此判断(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_(用A、B、C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

11、是_(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_。 分析:(1)根据转化关系分析,化合物A由单质甲与单质乙化合生成,则A中必含乙元素;而单质甲与化合物B反应又可生成含有乙元素的化合物A,则A中的乙元素必来自于化合物B,因些化合物B中也必然会有乙元素。则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A、B。(2)抓住“A+B乙+C”这一反应,从(1)可知A、B均含乙元素,它们反应又可制得单质乙,则在A、B中,乙元素的价态必不相同,而且必然是一正、一负二种价态才可能生成单质乙。考虑金属与非金属的价态特点,只有非金属才可以具有负化合价。因些,单质乙必定是非金属。本小题为简答题,判断乙为非金属的最简炼答案是:“因为A+B乙+C”,且乙

12、为单质,可知乙元素在A、B中分别呈正、负价,只有非金属元素才可能具有负化合价,所以单质乙是非金属。” 答案:(1)AB(2)非金属;因为A+B乙+C,且乙为单质,可知乙元素在A,B中分别呈正、负价,所以乙是非金属.例4、有机化合物A、B分子式不同,他们只可能含碳、氢、氧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如果将A、B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那么A、B组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_ 。 解析:要满足A、B不论以任何比例混合所组成的混合物的某一性质固定不变,只有A、B各自的这一性质相同才行。当混合物是物质的量一定时,如果将A、B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

13、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都不变则要求1molA或1molB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相等和生成的水的物质的也量相等。则A、B在组成上应满足的条件可以用以下方法推导得出。设A、B的组成分别为Cx1Hy1Oz1 、Cx2Hy2Oz2,据两者1mol消耗的O2相同和生成的水相同得x1 + y1/4 + z1/2 = x1 + y1/4 + z2/2 、且y1= y2所以2(x1x2)=z1z2。该题的答案为A、B的分子组成上如果相差n个C原子则必相差2n个O原子即相差n个CO2分子(n=1,2,3)。简答题要求按要点得分,语言叙述要符合逻辑关系,前因后果要明确。“因”应是指“化学原理”,只

14、有紧扣化学原理去分析解决问题,逐步解答才能得到相应分数。答题中应注意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准确性、规范性:1语言要准确,不能凭主观想象和猜测来回答。如:在回答KI溶液中滴加氯水后有什么现象时,有的同学回答成:“有碘生成”也有的回答成:“溶液中有紫黑色的沉淀生成”有的同学把“胶体微粒带电”说成“胶体带电”。把“Zn能与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说成“Zn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气”等等。2化学用语要规范。常出现的错误有:错别字,如“蓝色”写成“兰色”,“坩埚”写成“甘(或钳)锅”,“苯”写成“笨”,“剧毒”写成“巨毒”,“铁架台”写成“铁夹台”,“过滤”写成“过”“滤纸”写成“滤 ”用词不当混淆概念如:“无

15、色”与“白色”,“广口瓶”写成“集气瓶”,“蒸馏烧瓶”写成“圆底烧瓶”等等。3回答时要字斟句酌、言简意赅、逻辑性强,不要废话连篇;同时还要注意答案要点要全面完整,不要顾此失彼等等。简答题虽然难于得分,但只要我们平时学习时多注意培养思维的严密性、知识的精确性、语言的准确性,在心理上不畏惧,做有心人则可以将失分降为最低。【简答题题型解决技巧】简答题是填空题的变形,即把空格变成问句,所以它们的功能基本相似。它不但用来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还用来考查考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但用来考查考生是否“知其然”,还要考查考生能否“知其所以然”。解题时首先要紧扣题意,认真

16、审题,抓住关键;其次回答问题时,不但要回答出“是什么”,重点还要回答出“为什么”,回答问题一般要体现“前提、理由、结论”的答题过程,切忌顾此失彼;最后联系题意综合分析、归纳,并作语言的加工提练,做到原理正确、回答切题、语言精练、意思完整。【题型一】因果分析法因果分析法要求根据题给事实或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并说明其原因或目的,最后阐述结果,作出正确答案。 例1、(1)明矾具有净水作用,但某些工厂用FeCl3代替明矾,简答FeCl3净水作用的原理。(2)用石灰抹墙有硬化过程,水泥砌墙也有硬化过程,比较其硬化原理。(3)在铸造工业中常将水玻璃与石英砂混合制成模具,然后将模具浸泡在NH4Cl溶液中使

17、之定型,简答其工艺原理。解析:这是用元素化学知识解释实际生产中化学问题的简答题。根据题意分析,用AlCl3可净水,其原理是AlCl3为弱碱强酸盐,Al3+发生水解产生Al(OH)3胶体,其表面积大吸附水中杂质,达水净化目的。而FeCl3溶液中Fe3+水解程度也很大,也能生成Fe(OH)3胶体,达净化水目的;石灰抹墙硬化是Ca(OH)2与空气中CO2反应,生成CaCO3的结果,而水泥硬化是硅酸盐与水作用,生成胶状物,胶状物发生凝聚,生成强度大的晶体的结果;定型固化:水玻璃成分是Na2SiO3水溶液,而SiO32-水解程度大,其溶液呈碱性SiO32-+2H2O H2SiO3+2OH-;NH4Cl溶

18、液中,NH4+水解,溶液呈酸性,NH4+H2O NH3H2O+H+。两溶液相遇,使两者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不溶性H2SiO3把石英砂粘结起来,使之定型。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比较、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简答题的解法没有固定的格式。化学简答题主要考查综合分析、比较、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把握说明的理论根据,然后搞清因果关系。表达时要求条理清晰,化学用语准确,文字叙述简捷明了。【题型二】分析判断法 此法要求考生根据题设情境先总结、归纳、分析、判断、统摄成规律性的结论,再按此结论来作出对限定条件下的判断、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例1、已知有下列

19、反应: (1)CuSO4+H2S=CuS+H2SO4 (2)Br2+H2S=S+2HBr或4Br2+H2S+4H2O=H2SO4+8HBr 依下述方法之一可以测定被污染空气中的H2S含量:将已知体积的空气通过溴水或CuSO4溶液并测定其电导变化(电导即溶液电阻的倒数,表示溶液的导电性能,当离子浓度不太大的时候,电导随离子浓度近似地成正比关系)。上述吸收剂之一可用来测定很大浓度范围的H2S含量(每立方米空气中含050毫升H2S);而另一种吸收剂用于低浓度范围的H2S含量(每立方米空气中含05毫升H2S),但是后者有很高的灵敏度。试指出分析情况下选择吸收剂的依据。解析:这题是信息给予题,也属于综合

20、评价题,考查自学能力。通过阅读题干内容,分析出其中要点,即未学过的新知识:电导与离子浓度有近似正比关系;从题干中反应,H2S是弱电解质,反应后转化为强电解质。随反应进行,离子浓度不断增大,因此电导增大,故可测知H2S的含量;两种吸收剂溶解度不同,CuSO4易溶于水,所配溶液浓度大,故可吸收H2S的量就大;而Br2在水中的溶解度有限,故吸收H2S的量就不大,两种吸收剂分别适合测定H2S浓度大范围及浓度小范围的要求。根据(1)反应,生成H2SO4溶液离子浓度大,即H2SO4完全电离H2SO4=2H+SO42-,1molH2SO4电离3mol离子,而原CuSO4也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CuSO4=Cu2

21、+SO42-,1molCuSO4,电离出2mol离子,显然反应后离子总浓度增大,因此增大电导性能,而且CuSO4易溶,可配制浓度大的溶液,吸收H2S容量大,本题考查学生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评价能力,题干给出材料新颖的信息知识,应通过阅读准确分析提供信息,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抓突破口,培养严密、科学的思维能力例2、实验室用Na2SO3固体和硫酸反应制取SO2气体时,既不用稀H2SO4,也不用浓H2SO4,而是用中等浓度的H2SO4,为什么?解析:SO2气体易溶于水,溶解度为140,但比起HCl、NH3,又小得多。Na2SO3与H2SO4反应产生SO2气体,本质上是离子反应。所以使用浓H2SO4时,

22、由于C(H+)太小(浓H2SO4中主要为H2SO4分子),反应十分缓慢。但如果用稀H2SO4,反应体系中的水太多,SO2又不易逸出。所以用中等浓度的硫酸即可解决上述两方面的问题:既可保证有较快的反应,又可减少SO2损失。点评:考生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由抽象到具体的演绎式的思维活动,这实际上是认识科学、认识自然的思维方法之一。【无机化学简答题】内容概要:本部分包括所有的无机化学内容,覆盖面广,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涉及题目主要有:考查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及配平技巧;离子方程式书写技能;通过原子结构等知识考查推理能力;定性分析理论性简答题,着重考查逻辑推理能力;给出框图,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

23、重要内容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典例精析:类型一:原因解释类填空题例1:有学生做如下实验,将盛有滴加酚酞的NaHCO3(0.1mol/L)的试管微热时,观察到该溶液的浅红色加深,若冷却至室温时,则又变回原来的浅红色,发生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分析:因HCO3+H2OH2CO3+OH是放热反应,加热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c(OH)增大,pH也增大;当降温时,平衡向左移动,c(OH)减少,所以酚酞颜色变浅。解答:见分析。例2:在短周期元素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电子数多2,且等于电子层数的两倍;B元素的电子数是A元素的电子数的两倍多2。试问由A、B两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熔沸点由高

24、到低的顺序是 ,其原因是 。分析:A最外层电子数=K层电子数+2 =电子层数2 所以A电子层数是2 最外层电子数是4,推得A为碳元素,B为硅元素。由于碳元素比硅元素的原子半径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大,所以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金刚石碳化硅单晶硅。解答:金刚石碳化硅单晶硅 由于碳元素比硅元素的原子半径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大类型二:分析归纳推理类填空题例1:W、X、Y、Z为短周期内除稀有气体外的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为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Y和W相等,Y、Z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W、Y两元素质子数之和的3倍,由此推断W、X、Y、Z四种元素。分析:关键在于只有Y

25、是金属,W和Y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在元素周期表只有IA和A族才可能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假设范围)。讨论 只有下列两种情况:W、Y为A族元素时,W为B,Y为Al,则3(5+a)=13+b,b+3a+2,10a5,18b13,当a6时,b20均不合理。故W、X、Y、Z分别为H、O、Na、S。解答:W、X、Y、Z分别为H、O、Na、S。例2: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某几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加入盐酸放出的气体通过过量的NaOH溶液后,气体体积明显减少,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有气体放出,且残留固体质量有所增加,由此可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26、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分析: 以题意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放出气体可能是HCl与NaHCO3或Na2CO3或Na2O2等反应,且气体通过NaOH溶液后体积明显减少,但又不等于零,肯定为CO2和O2的混合气体,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2。将混合固体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有气体放出,说明固体中一定有NaHCO3。残留固体质量有所增加,多数学生认为NaHCO3 受热分解质量减少,但Na2O2与CO2、H2O反应固体质量增加,于是没有透过现象分析透本质便匆忙答一定有Na2O2 和NaHCO3 ,一定不含有的是无,不可能确定的是Na2O、NaCl、Na2CO3的错误结论。其实抓住本质分析下列反应:2NaHCO

27、3Na2CO3+H2O+CO2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可知反应所需的H2O(g)、CO2均来自。(空气中的H2O(g)、CO2可忽略)故无论NaHCO3与Na2O2以怎样比例混合,充分加热后,其总质量必定减小,与命题“质量增加”矛盾。这还隐含另一个质量增加反应:2Na2O+O2=2Na2O2。综上正确答案是:一定含有Na2O、Na2O2、NaHCO3;一定不含有的是无;可能含有的是Na2CO3、NaCl。 解答:一定含有Na2O、Na2O2、NaHCO3;一定不含有的是无;可能含有的是Na2CO3、NaCl。跟踪练习:TiO2

28、TiCl4 Ti 己知:C (s) +O2 (g) CO2 (g);H 393.5 kJ/mol2CO (g) + O2 (g) 2CO2 (g);H 566 kJ/mol TiO2(s) + 2Cl2 (g) TiCl4(s) + O2(g);H 141 kJ/mol 则TiO2(g)+2Cl2(g)+2C(s) TiCl4(s) + 2CO (g)的H= _ _。练习3: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目的。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3、CH3Cl等作致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致冷剂。

29、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1)氢化物的易燃性:第二周期_H2O、HF。第三周期SiH4PH3_。(2)化合物的毒性:PH3NH3;H2S_H2O;CS2_CO2;CCl4CF4(选填“”或“NH3,H2SHCl。(2),。(3)CFCl3(或CF3Cl)。(4)使大气臭氧层出现空洞。a。从第(1)小题可知卤素的氢化物最难燃烧,从第(2)小题可得出,第二周期元素的化合物的毒性较低。从第(3)小题可知,结构相似的化合物的沸点跟化合物中元素组成有关,当然化合物的其它性质也与之有关。4.解析: (1)三 D、E的原子序数和为30,且在同一周期,则D、E原子序数都大于或等于

30、12;(2)D、E同为第三周期元素,且化合物丙中D和E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3,符合条件的为氯和铝,且原子序数E大于D,故E为氯,A元素; (3)2H2O22H2O+O2; (4)C2H5OHCH2=CH2+H2O; (5)Al3+3HCO3-=Al(OH)3+3CO2; (6)碘的四氯化碳溶液。5.解析:(1)Fe2e=Fe2+2H+2e=H2;(2)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3)H+不断放电,Cr2O72与Fe2+反应中消耗H+,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的c(OH)c(H) ;(4)不能。因为用石墨作电极,阳极产生Cl2,得不到Fe2+缺少还原剂,不能使Cr2O

31、72Cr3+Cr(OH)3而除去【有机化学简答题】内容概要:3考查阅读新信息、并运用新旧知识、按框图中箭头所指方向,正确书写有机反应方程式的能力4有机反应类型的考查5需定量处理的有机化学简答题,或指定相对分子质量(带有定量因素),根据官能团的特征性质,推导指定物的结构简式及反应类型等。概括起来有机试题有两大类型:一类是综合应用型,即知识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即考查能力,又立于基础,重在应用;另一类是信息迁移型,要求学生通过所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快速的作出答案,主要考查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典例精析:类型一:综合应用类填空题(2)C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其中R和R的代表不同的

32、烃基)A的化学式是 ,A可以发生的反应是 (填写序号字母)。a还原反应 b消去反应 c酯化反应 d水解反应(3)已知含有烃基R的有机物ROH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烃基R的有机物ROH为类别属于 。(4)A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甲基,A的结构简式是 。(5)在浓硫酸存在下,B与乙醇共热生成化合物C16H22O2的化学方程式是 。(6)在A的多种同分异构体中,分子结构中除烃基R含有三个甲基外,其余部分均与A相同的有 种。 分析:本题从知识上考查了有机物中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官能团);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有机物的类别;重要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化学式、结构简式的书写;有机结构

33、的推断。从能力上看,考查了观察框图和有机物结构简式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正确解答此题需要对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特别是有要反应的条件牢固掌握,且融会贯通,特别要注意酚类与醇类在结构上的区别。通过A能与银氨溶液反应,说明A中有醛基。通过框图信息知A经醛基氧化,碳碳双键与溴加成得到C,那么A在分子组成上比C少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溴原子,则A的化学式为C14H18O。因为A有醛基和碳碳双键,因此A能与氢气加成,发生选项中的还原反应,要发生消去反应需要有卤原子或羟基,发生酯化反应需要有羧基或羟基,发生水解反应需要有卤原子或是酯类、糖类、蛋白质等。根据C的化学式计算出C的缺氢指数(不饱和度)是5

34、,因每个苯环占有4个不饱和度,根据ROH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说明R基带有苯基,则R一定不带有苯环,羟基直接连在脂肪烃基上为醇类,则ROH属于醇类(因每个苯环占有4个不饱和度,醛基占有1个不饱和度,R为烷基)。若A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甲基,则R基为苯基,R为五碳直链烷基。B是A在碱性条件下被银氨溶液氧化再经酸化后得到的,B带有羧基,它与醇能发生酯化反应。R是五碳烷基,含有三个甲基的结构有: 解答:(1)醛基(2)C14H18O a (3)醇(6)3根据上图回答问题:(1)D的化学名称是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3)B的分子式是_。A的结构简式是_。反应的反应类

35、型是_。(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个。 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与B有相同官能团;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5)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_。分析:本题是有机化学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察,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框图的信息可以推断A是二元酯,从结构可以看出他是由邻位的乙酸和甲醇脱水形成的得到B的结构,找到突破口很容易知道G是乙烯,D是乙醇,F是乙酸乙酯,C就是乙酸,以后答题就顺理成章了。 解答:(1)乙醇。(2)CH3COOHHOC2H5CH3COOC2H5H2O。(3)C9H10

36、O3。水解反应。(4)3; ,(写其中任一个即可)(5)nCH2=CH2,CH2=CH2H2OCH3CH2OH(写任一个合理的均可)类型二:信息迁移类填空题例1:已知: 物质A在体内脱氢酶的作用下会氧化为有害物质GHB。下图是关于物质A的一种制备方法及由A引发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_,反应_。 (2)写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5)反应中除生成E外,还可能存在一种副产物(含结构),它的结构简式为_。 (6)与化合物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不可能为_(填写字母)。 a、醇 b、醛 c、羧酸 d、

37、酚解答:(1)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2)HOCH2CH2CH2CHO。 (3) (4) (5)(6)d。例2:苯丙酸诺龙是一种兴奋剂,结构简式为(I)由苯丙酸诺龙的结构推测,它能 (填代号)。a.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使酸性KMnO4c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d.与Na2CO3溶液作用生成CO2苯丙酸诺龙的一种同分异构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反应:据以上信息回答(2)(4)题:(2)BD的反应类型是 。(3)C的结构简式为 。 (4)FG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1)苯丙酸诺龙的结构中含有CC,所以a、b成立,结构中不含有CHO,所以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结构中不含有COOH,所以不会

38、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2)B与H2在Ni作催化剂下发生的是CC及CO的加成反应。CHCH3COONaCHCH3COOHCCOOHCH2(3)由可以逆推出H为COO,根据H和题上的信息得F为:CCH3COOHCl ,E为,C为。NH2解答:(1)a、b。(2)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3)(4)跟踪练习:练习1:某有机物J(C19H20O4)不溶于水,毒性低,与聚氯乙烯、聚乙烯等树脂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是塑料工业主要增塑剂,可以用下列方法合成之: 已知上述流程中:反应AB仅发生中和反应;F与浓溴水混合不产生白色沉淀。指出反应类型:反应_,反应_。写出结构简式:Y_;F_。写出B +

39、E J 的化学方程_。写出E的属于芳香烃衍生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 、 _ 、_练习2: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下列流程可合成阿司匹林、香料和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已知: 写出C的结构简式 ;G的结构简式 写出反应类型: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3:近年来,由于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以煤为原料制备一些化工产品的前景又被看好。下图是以煤为原料生产聚氯乙烯(PVC)和人造羊毛的合成线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_,反应_。 (2)写出结构简式:PVC_,C_。 (3)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_。 (4)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可发生碱性水解的物质有_种(不包括

40、环状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练习4: A、B、C、D、E、F和G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1)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7H8O,C遇到FeCl3溶液显示紫色,C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则C的结构简式为 ;(2)D为一直链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化合物C的小20,它能跟NaHCO3反应放出CO2,则D分子式为 ,D具有的官能团是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芳香化合物B是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通过反应化合物B能生成E和F,F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5)E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参考解答:1.(1) 取代 酯化2.3.分析:煤干馏得到焦炭,在电炉中C

41、aO与C反应生成CaC2,再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所以A为乙炔,则B为CH2=CHCl,PVC为聚氯乙烯,乙炔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2=CHCN,由人造羊毛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D的结构简式为CH2=CHOOCCH3,则E为CH3COOH。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可发生碱性水解的物质有4种,它们是:HCOOCH2CH=CH2 ,HCOOCH=CHCH3 ,CH2=CHCOOCH3 ,HCOOC(CH3)=CH2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3C+CaO CaC2+CO (岐化反应),CaC2+2H2OCa(OH)2+HCCH(水解反应),HCCH+HClH2C=CHCl ,(加成反应),nH2C=C

42、HCl (加聚反应);HCCH+HCNH2C=CHCN ,(加聚反应),HCCH+CH3COOHH2C=CHOOCCH3 (加聚反应);nH2C=CHCN+n H2C=CHOOCCH3(共聚反应)解答:(1)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2) H2C=CHCN。(3)HCCHCH3COOH H2C=CHOOCCH3。(4)4;CH2=CHCOOCH3。4.(1)由C遇FeCl3溶液显紫色可知C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又由C的分子式C7H8O及C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容易地判断出C是对甲基苯酚( )。 (2)因为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8,所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20=88,从框图转化关系知

43、,A水解所得D中含有一个羧基,其式量是45,剩余部分的式量是43 ,应该是一个丙基,则D的分子式是C4H8O2,是正丁酸。具有的官能团为羧基。(3)由C、D的结构可逆向推理得化合物A是丁酸对甲基苯酚酯( ),故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根据G的分子式,借助D采用逆向推理知F的分子式是C3H8O,其结构有两种,分别是丙醇(CH3CH2CH2OH)和异丙醇(CH3CHOHCH3)。(5)B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B水解所得E由框图可得是芳香酸,其分子式是C8H8O2.符合题意的结构有四种,分别是苯乙酸()、邻甲基苯甲酸()、间甲基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实验化学简答题】内容概要:

44、 高考化学实验题题型有:基本操作型、实验原理型、实验设计(包括评价)型和信息迁移型,“小实验题”用选择填空或简答填空形式考查实验基本常识。“大实验题”即综合实验题。形式上属于简答与填空题的复合型。一般立足于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生长点,用以考查考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观察、实验、接受和处理新信息、语言表达、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能力。该题的基本特点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一题多问、设置台阶;联系实际、学科渗透,突出科学素质考查。解答综合性实验题和实验设计题的基本方法概括为八个字“整体把握,局部认知”,所谓“整体把握”就是反复研读题干和各设问台阶,明确题意和解题要求,从整体上把握试题考查的实验内容、目

45、的、原理以及相关基础知识,所谓“局部认知”就是在把握试题全貌的基础上,抓住解题关键,寻找突破口,分清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先易后难(不一定按小题顺序),大胆答题,尽量获得更多的分数。解答好综合性实验题还必须重点掌握一下规律:4、某些易水解、易潮解、或易吸收CO2的物质的制备,需要在装置后面连接一个干燥管,防止空气中水蒸气和CO2进入。5、实验操作的一般顺序是:气体发生装置,仪器装置的选择和连接气密性检验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中心实验。加热操作,给中心实验装置加热前先通入原料气赶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再点燃酒精灯,其作用一是防止爆炸(如H2还原CuO);二是防止产品不纯(如制Mg3N2、CuCl2等)

46、。熄灭酒精灯时,一般是“先点后灭“若一套装置有两处加热,先点燃的酒精灯后熄灭,后点燃的酒精灯先熄灭。解答实验设计和评价题时要特别注意一下几个问题:1、药品和装置是部分给出,则应按实验需要作必要的补充;如有剩余,则是命题者设置的干挠因素,应进行筛选。2、题目条件有无特殊要求。如果要求采用最简单和最合理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这就对我们考虑反应原理,选择药品和装置、确定操作步骤都做了限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3、实验过程中有无隐蔽性操作。如某些必须的干燥、除杂质、冷凝、尾气处理等,都是实验中必不可少但又容易忽视的环节。4、使用合理规格的药品、仪器。有些题的设问要求指出药品的名称、状态或所用仪器的规格等,

47、像药品是固体粉状还是溶液、容器的容积大小这类问题,很多考生不易答准确,需要平时予以重视。5、规范简洁的绘制实验装置图。 典例精析:类型一:基本操作类填空题例1: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 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 ,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 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实验所用仪器:a 蒸发皿 b 石棉网 c 泥三角d 表面皿 e 坩埚钳 f 试管夹(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 a 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 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c 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

48、成铜 d 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3)通过途径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 、冷却结晶、 、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相比,途径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 、 (5)在测定所得胆矾(CuSO4xH2O)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 次(6)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a 加热温度过高 b 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c 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 胆矾晶体部分风化解答:(1)c e b;(2)a b;(3)蒸发 过滤;(4)产生等量胆矾途径消耗硫酸少 途径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5)4;(6)a类型二:实验原理类

49、填空题例1:使用中学常备实验器材,试设计一个实验证实Ba(OH)2与H2SO4在溶液中的反应是离子反应。要求作出有关实验原理、过程、现象的说明: (1)实验原理 (2)实验过程 (3)实验现象 分析:题中给出的实验目的是“证实Ba(OH)2与H2SO4在溶液中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由于中学化学中没有直接证明离子反应的问题,许多学生找不到证明离子反应的思路,虽然题目明白地告知实验目的,却把握不住实验原理。离子反应的实质是自由移动的离子直接参加反应,所以溶液中离子的种类或离子总数要发生改变。Ba(OH)2与H2SO4反应生成BaSO4和H2O,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总数要减少。所以实验目的可转换成“定量

50、测定溶液中离子总数的变化”,联系到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可进一步转换为测定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这样就可得出:解答:实验原理:利用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根据溶液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导电性能,来证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证明该反应是离子反应。实验过程:利用测定溶液导电能力的装置,在烧杯中先加入50mL 1molL-1 Ba(OH)2溶液,再一边不断地滴加1molL-1 H2SO4溶液,一边轻轻摇荡。实验现象:灯泡的亮度随H2SO4的不断加入,呈现由明到暗,几至熄灭,再逐渐变明亮。类型三:实验设计、评价类填空题例1:现有Na2SO3溶液和稀H2SO4两种溶液。试设计一个实验区别它们。所

51、用试剂只有BaCl2溶液,仪器只有试管。写出鉴别过程和结论。分析:根据题意,所用试剂只有BaCl2溶液,仪器只有试管。只能向盛有Na2SO3溶液和稀H2SO4的试管中加BaCl2溶液,但两溶液与BaCl2溶液作用,均有白色沉淀生成,无法区别。很多同学想到这里,一筹莫展;但若能想到Na2SO3与BaCl2作用后,上层清液含有NaCl,而H2SO4与BaCl2作用后,上层清液含有盐酸,则问题会迎刃而解。解答:向分别盛有Na2SO3溶液和稀H2SO4的两支试管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待沉淀完全后,取一支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到另一支试管中,振荡,若白色沉淀减少甚至消失,则所加上层清液含有盐酸,该试管

52、所盛为稀H2SO4。若白色沉淀的量无变化,则所加上层清液含有NaCl,该试管所盛为Na2SO3溶液。例2:某学生要用50mL NaOH溶液和CO2来制取纯Na2CO3溶液,已知CO2气体在通入NaOH溶液过程中极易生成NaHCO3,且无明显现象。实验室有下列试剂: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37的盐酸 37的硫酸 14的盐酸 大理石 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室有下列仪器:量筒、烧杯、橡皮管、玻璃导管、分液漏斗、烧杯、洗气瓶、酒精灯。已知下表中各物质在常温时的溶解度(g100g H2O)Na2CO3NaHCO3NaClNa2SO4NaHSO4NaOH15.98.43535.52040(1)本实验除

53、了如图1所给的仪器外,还应有: (仪器安装补完整) (2)本实验为保证制得的Na2CO3尽量的纯,应选用的药品,除外,还应需要: (填序号)(3)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直到制得纯碳酸钠溶液。(4)根据给出的溶解度表,若保证在配制过程中不会有晶体析出,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多少?(写出计算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分析:本题要求制得纯净的碳酸钠,根据题意不能在氢氧化钠中直接通二氧化碳来制纯净Na2CO3,否则不纯,因为这样二氧化碳的量很难控制,多了生成碳酸氢钠,不足则氢氧化钠反应不完全。所以只有把氢氧化钠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通足量的二氧化碳使其完全生成碳酸氢钠后,再把另一份加入其

54、中让其完全变化为碳酸钠。解答:(1)洗气瓶,烧杯,量筒,装置如图2所示。 (2)(3)取25mLNaOH溶液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至CO2不再溶解; 小心煮沸溶液12分钟,排出溶液中溶解的CO2气体;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mL)NaOH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即得纯的碳酸钠。(4)要保证在配制过程中不会有晶体析出,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8.4 g NaHCO3,根据化学方程式NaOH+CO2NaHCO3,生成8.4 gNaHCO3需NaOH固体4 g,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只能为 ,所以配制过程中不会有晶体析出,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3.85。 跟踪练习:练习1: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测

55、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精确度也越来越高。现有一简单可行的测定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固体食盐研细,干燥后,准确称取m g NaCl固体并转移到定量仪器A中。用滴定管向仪器A中加苯,并不断振荡,继续加苯至A仪器的刻度线,计算出NaCl固体的体积为V mL。回答下列问题:步骤中A仪器最好用 。(填仪器名称)能否用胶头滴管代替步骤中的滴定管 ?其原因是 。能否用水代替苯 ,理由是 。已知NaCl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 经X射线衍射测得晶胞中最邻近的Na+ 和Cl- 平均距离为a cm,则利用上述方法测得的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表达式为NA= 。若考虑苯的挥发,则测得的NA值偏 ,可用 (填试剂名

56、称)代替苯。纳米材料的表面原子占总原子数的比例极大,这是它具有许多特殊性质的原因,假设某氯化钠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恰好等于氯化钠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则这种纳米颗粒的表面原子占总原子数的百分比为.练习2:二氯化二硫(S2C12)在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为在实验室合成S2C1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如下信息: 将干燥的氯气在110 140与硫反应,即可得S2C12粗品。 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物质熔点/沸点/化学性质S112.8444.6略S2C1277137遇水生成HCl、SO2、S;300以上完全分解;S2C12 + C12 2SCl2设计实验装置图如下:.上图中气体发生

57、和尾气处理装置不够完善,请你提出改进意见_。利用改进后的正确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C、D中的试剂分别是_、_。.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F的作用是_。.如果在加热E时温度过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在F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S2C12粗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填写两种)_、_,为了提高S2C12的纯度,关键的操作是控制好温度和_。练习3:明矾石是制取钾肥和氢氧化铝的重要原料,明矾石的组成和明矾相似,此外还含有氧化铝和少量氧化铁杂质。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根据上述图示,完成下列填空:(1)明矾石焙烧后用稀氨水浸出。配制500

58、mL稀氨水(每升含有39.20 g氨)需要取浓氨水(每升含有250.28 g氨) mL,用规格为 mL量筒量取。(2)氨水浸出后得到固液混合体系,过滤,滤液中除K、SO42外,还有大量的NH4。检验NH4的方法是 。(3)写出沉淀物中所有物质的化学式 。(4)滤液I的成分是水和 。(5)为测定混合肥料K2SO4、(NH4)2SO4中钾的含量,完善下列步骤:称取钾氮肥试样并溶于水,加入足量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 (依次填写实验操作名称)。冷却、称重。(6)若试样为m g,沉淀的物质的量为n mol,则试样中K2SO4的物质的量为: mol(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练习4:某学习小组用题

59、27图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A中试剂为_。、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硝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记录C的液面位置;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剂;检查气密性。上述操作的顺序是_(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 ,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 (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 、实验过程中,若未洗

60、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_(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练习5:为了检验Pb(NO3)2热分解的产物,有人用示意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铁夹和加热设备均略去)实验时在试管中放入研细的Pb(NO3)2晶体;实验结束后,试管中得到黄色粉末(PbO),U型管下部有少量液体X,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Y。(如图)回答下面问题:(1)在装置中试管和U型管上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璃管口要相互紧靠,原因是 。(2)液体X可能是 ;气体Y可能是 。(3)导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时,停止反应,这时在操作上应注意 ,理由是 。(4)用简单的实验证实(2)中的判断对

61、X的判断 对Y的判断(要求:怎样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实验方法、现象、结论)参考解答:2. 分析:本题为实验设计与评价试题,综合性强。(1)图中不完善的地方由于左边是制取氯气的装置,A中装有浓盐酸,如果打开玻璃塞,浓盐酸会挥发变稀,不打开则浓盐酸不易流下,所以需改进为用导管将A的上口和B相连,保持上下压强一致,浓盐酸可以顺利流下。其次根据表格中的信息,S2Cl2遇水生成HCl、SO2、S,在G中生成的S2Cl2易与H中扩散过来的水蒸气反应而变质,故应在G和H之间增加干燥装置。(2)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回归教材,体现了实验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特点,E中反应

62、的化学方程式由信息可得:2SCl2S2Cl2。(3)此问是氯气制取过程中的除杂问题,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HCl,再用浓硫酸进行干燥即可得纯净干燥的氯气。(4)图中均是中学常见仪器,A、B分别是分液漏斗和蒸馏烧瓶,应注意蒸馏烧瓶与圆底烧瓶的区别。由表中数据可知S2Cl2熔点较低,易呈气态而难于在G中收集,故长导管F的作用为导气、冷凝(5)由表中信息S2Cl2在300以上完全分解。所以加热E时温度过高会导致产率降低,在F中可能有硫析出。(6)温度控制不当,则会生成SCl2,还有未反应的氯气以及蒸发出的硫。所以关键的操作是控制好温度和氯气的气流速度要恰当,应控制浓盐的滴速不要过快。解答:(1)

63、用导管将A的上口和B相连(或将A换成恒压滴液漏斗)在G和H之间增加干燥装置。 解答:(2)MnO24H2ClMn2Cl22H2O 2SCl2S2Cl2(3)饱和食盐水(或水) 浓硫酸(4)分液漏斗 蒸馏烧瓶 导气、冷凝(5)产率降低 有固体产生(或其他正确描述)(6)SCl2、Cl2、S(任写其中两种即可) 控制浓盐酸的滴速不要过快。解答:(1)78 100 。 (2)取滤液少许,加入NaOH,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合理即给分)。(3)Al(OH)3 Al2O3 Fe2O3 。(4)K2SO4 (NH4)2SO4。(5)BaCl2 过滤 洗涤 干燥 。(6) 。4.分析:

64、(1)Mg、Al均可以和酸反应,因此不可以用酸来实验,由于Al可以和碱反应而不和Mg反应,则可以用NaOH与Al反应制得H2,然后用排水法收集H2,以计算Al的量。(2)由于Al表面容易生成氧化膜,因而要用酸处理。(3)整个操作过程及原理是:检查气密性;记录起始液面;加入碱反应;不产生气体后,记录末读数,两将相减即为产生H2的量;最后称得的固体即为Mg的质量。在读数时要注意D、C液面相平,否则气体将受压,造成读数不准。(4)B中发生的是Al与碱的反应; 解答:(1)NO2气体会腐蚀橡胶(2)N2O4(答液态的NO2同样给分) O2(3)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火焰 防止水槽中的水反吸到U型

65、管中。(4)在通风橱中取下U型管放置,观察到U型管中液体迅速消失,管中充满红棕色气体,证明X是液态N2O4。(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在水槽中,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按住玻璃片,小心把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上,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瓶口,木条迅速燃烧,证明Y是O2。【2012高考押题】1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硼、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相关信息如下:a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b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

66、氯化物;c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物质SiCl4BCl3AlCl3FeCl3PCl5沸点/57.712.8315熔点/70.0107.2升华温度/180300162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装置A中g管的作用是_;装置C中的试剂是_;装置E中的h瓶需要冷却的理由是_。(3)装置E中h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_(填写元素符号)。(4)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使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7、是:5Fe2MnO8H=5Fe3Mn24H2O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_(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_。某同学称取5.000 g残留物,经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 mL溶液,移取25.00 mL试样溶液,用1.000102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 mL,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 (3)易升华的AlCl3、FeCl3、PCl5都会在精馏后的残留物中存在,注意要先答上Cl,容易遗漏!(4)由于紫色的KMnO4反应后颜色会褪去,所以不用滴加指示剂。根据KMnO4的用量计算出Fe2的用量,再算其质量分数,属于典型的常见计算,略。答案:(

68、1)MnO24H2ClMn2Cl22H2O(2)平衡压强浓硫酸使SiCl4冷凝(3)Al、P、Cl(4)否KMnO4溶液自身可作指示剂4.480%2下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2种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2)选用方案从某金属粉末(含有Au、Ag和Cu)中分离Au,加入的试剂是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为提纯某Fe2O3样品(主要杂质有SiO2、Al2O3),参照方案和,请设计一种以框图形式表示的实验方案(注明物质和操作)_。解析:(1)从题中给的信息可理解为升华或蒸馏,因此X的性质为加热时可升华,或易挥发。残留物必须热稳定性好,且没有挥发性。(2)金、银、铜三种金属金的活泼性最差

69、,不能与硝酸反应,选用硝酸作为试剂,过滤即可。(3)三种氧化物中,SiO2、Al2O3都能与强碱发生反应,但Fe2O3不会反应,可以选浓NaOH溶液反应后过滤。但如果SiO2的含量大,则不宜用前面所述方法,可选用盐酸溶解,过滤后去除SiO2,再在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得Fe(OH)3沉淀,洗涤后加热分解的方法。答案:(1)加热时可升华,或易挥发热稳定性好,且没有挥发性(2)浓硝酸Ag2HNO3(浓)= =AgNO3NO2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_。解析:题中给出的信息揭示了铵盐受热分解的实质,而在题中所给的铵盐中,从结构上讲,它们属于

70、同一类化合物,阳离子都是NH,阴离子不同,只能从阴离子的结构不同上去找原因。答案:NH4FNH4ClNH4BrNH4I离子半径:FClBrClBrI,结合质子能力越强的阴离子形成的铵盐越易分解4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值,实验时,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1)该生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2)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同时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产生?(3)若用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H2SO4和H3PO4溶液的pH值,结果会怎样?答案:(1)不正确。(2)若溶液不显中性,则H或OH被稀释,测出的不是溶液中H或OH对应的pH值;可能有误差,当溶液为中性时则不

71、产生误差。(3)测得的pH值H3PO4较H2SO4小,因为在稀释过程中,H3PO4继续电离产生H,使得其溶液中c(H)较H2SO4溶液的c(H)大。5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一般以I存在,可用离子交换法来提取海带中的碘,其步骤如下:用水浸泡海带,浸出液中含I和褐藻糖胶。用溶液调节浸出液的pH至12左右,使褐藻糖胶转化为褐藻糖酸钠而呈絮状沉淀析出,静置澄清,用倾析法倾出清液。 (1)写出NaClO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此时碘元素主要存在的形式为_。(2)在实际操作中,为什么不能加入过量NaClO使I完全氧化(结合题中操作考虑此问题)?(3)将棕褐色的溶液通过氯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以RCl表示

72、)柱。待溶液全部通过后,树脂呈黑红色,流出液无色,写出上述交换反应方程式:_。解析:ClO在酸性环境中具有强氧化性,控制NaClO的用量时,能将溶液中的部分I氧化为I2,ClO中1价的氯被还原为Cl,同时生成H2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O2H=I2ClH2O。根据题目叙述,I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在KI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大,控制NaClO的用量的目的是为了使溶液中的I2转化为溶解度大的I。如果NaClO加入的太多,溶液中的I大量被氧化为I2后,生成的I很少,再用离子交换树脂提取I的量也很少,这种方法就失去了提取价值。根据已知条件:溶液中的阳离子与树脂中的阳离子进行交换,可推知溶液中的阴

73、离子与树脂中的阴离子进行交换,可得反应:RClIRICl,RClIRICl。根据以上反应可知,此时一个I所占的位置也只相当于一个I的位置,这样在RCl的量一定的条件下,将I转化为I后,RCl所富集的碘元素的质量更多,提高了RCl的吸附效率。答案:(1)2IClO2H=I2ClH2OI重复至的操作,直到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 g为止;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坩埚 、坩埚钳、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干燥器、药匙、硫酸铜晶体样品等实验用品,进行该实验时,缺少的实验用品是_。(2)该实验中哪一步骤需要使用干燥器?使用干燥器的目的是什么?_。(3)实验步骤的目的是_。(4)若操作正确而实验测得的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偏低,其原因可能有()A被测样品中含有加热不挥发的杂质B被测样品中含有加热易挥发的杂质C实验前被测样品已有部分失水D加热前所用的坩埚未完全干燥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基本操作的实验题。(1)因操作中有研磨必须用研钵,称量必须用天平,而加热需要酒精灯;火柴答与不答均可。(2)考查干燥器的作用及干燥的目的;将固体物质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可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以防产生误差。.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