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1)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2728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1)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1)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1)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1)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1)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1)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1)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1)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1)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1)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题(1)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税租的特权,但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赵、秦等国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从中央派遣到封邑,并由“相”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了战国时期A. 国君集权趋势开始出现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C. 分封制被郡县制所取代D. 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封君必须接受国君的名录,由国君派遣的“相”主管和掌握赵、秦等国封邑的治理和兵权,这体现的是国君的权力开始集中,因此A选项正确。BC选项是在秦朝,排除;D选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排

2、除。2.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A. 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B. 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C. 减弱了农民的人身自由D. 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农民是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这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又没有改变小农经济的基本模式,故这一趋势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B项符合题意。这一趋势是加强了地主所有制经济,而不是冲击,排除A;由材料可知,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有所松动,提高了农民的人身自由,排除C;农民从手工业和商业活动中取得的收益可

3、以投入到农业经营活动中,这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提高,排除D。【点睛】分析历史材料一定要注意学会抓住材料关键词,这样能帮助学生迅速地理解材料的主旨,如本题中的“兼业”一词。3.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说,“一人义,十人则十义,百人百义”,以致“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于是,人们“选择天下贤良圣智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天子设立各级统治者,然后命令天下百姓以上之所是为是,以上之所非为非,这样国家才能得到治理。这表明A. 代表平民阶层的利益B. 强调共同价值观的培育C. 主张强化君主的权力D. 明确要求加强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详解】据“命令天下百姓以上之所是为是,以上之所非为非,这样国家才能得到治理

4、”可知该思想家认为只有统一思想才能有效的治理国家,说明其强调共同价值观的培育,故选B;该思想家要求百姓“以上之所是为是,以上之所非为非”,因此不是站在平民阶层的利益上,排除A;材料主要体现了统一思想,没有反映强化君主权力和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D。故选B。4.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这表明清政府A. 彻底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B. 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C. 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D. 对国家主权的认知存在缺陷【答案】D【解析】【详解】清政府眼中只有所谓通商经济权,而相

5、关的近代司法权和关税贸易权却极为淡薄,这是一种主权意识缺失的表现,故D项符合题意;清政府彻底屈服于西方列强是以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为标志,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夜郎自大”,故B项不符合题意;清政府并非是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而是其在此时还尚未真正意识到相关的司法权等近代国家主权的重要性,故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5.驻华大使司徒雷登1947年9月下旬给马歇尔的内部报告中称:“(中国)到8月底,通货比5月底膨胀了64%1947年的头5个月一直维持着这样高的通货膨胀率,从年初始,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几乎同步上升”这一现象对民族工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 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B. 改变

6、了民族工业分布于沿海地区的布局C. 美国商品挤占中国市场D. 民族工业无法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通货膨胀了64%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几乎同步上升”可知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故A项正确。民族工业布局的改变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美国商品挤占中国市场在材料亦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民族工业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在近代一直没有实现,且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6.1906年,孙中山等人在军政府宣言中提出“国民革命”,以区别于前人的“英雄革命”。1924年,国民党在其“一大”宣言中,强调国民革命运动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这表明A. 工农群众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

7、. 革命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C. 民主革命的内涵进一步丰富D. 广大民众的革命觉悟显著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国民革命的内涵由英雄革命转向革命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可见孙中山在五四运动之后逐渐意识到工农大众的力量,选项C正确;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材料中时间为1924年,选项A排除;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只是依靠的力量有所转变,选项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思想的转变,与广大民众无关,选项D排除。7.在古代罗马法中,人是分三六九等的。不同等级的人拥有不同的公权和私权,其评判根据是法律人格。而要成为具有完整法

8、律人格的人,需要具备自由、市民和家族三种身份。这表明罗马法A. 有利于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 界定了公法和私法的范围C. 明确了身份和权利继承的关系D. 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罗马只有贵族才有显赫的家族身份,因此材料“要成为具有完整法律人格的人,需要具备自由、市民和家族三种身份”表明罗马法有利于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公法和私法的范围,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权利继承,故C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材料体现不出平民的利益,故D项错误。8.19世纪70年代,宰相俾斯麦先后提出新闻出版法的草案和取缔社会民主党的方案

9、,都被帝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否决。这表明,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A. 与宰相矛盾激化B. 被自由派控制C. 拥有最高的权力D. 具有制约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宰相俾斯麦先后提出新闻出版法的草案和取缔社会民主党的方案,都被帝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否决,说明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对宰相的权力有制约作用,故选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矛盾激化”,排除A;资产阶级自由派否决宰相俾斯麦的方案,并不意味德意志帝国议会被自由派控制,排除B;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最高的权力,排除C。9.19世纪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如苔丝红字名利场简爱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

10、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 工业革命的发展B. 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C. 启蒙运动的兴起D. 女权主义意识的兴起【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也使用大量的女工,女性在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要求经济独立,也要求提高自己的地位,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9世纪以前自由主义思想已经兴起,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启蒙运动是在17到18世纪,选项C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19世纪以前女权主义意识已经兴起,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10.1718世纪的英国,英国教育由国教教会管理,学校课程的设置带有

11、浓重的宗教色彩。1870年颁布福尔特法案,成立免费学校,实行强制性的世俗教育,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到1900年,基本实现了初等教育普及。这说明近代英国A. 宗教束缚限制了教育的发展B. 思想解放的历程较为缓慢C. 经济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变革D. 最早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答案】C【解析】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经济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要求教育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思想解放,排除B;A与材料意思相违背,排除;材料没有显示英国教育与其他国家教育比较的情况,排除D。11.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

12、署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 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 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 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 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着重体现了美国通过黑人爵士乐演唱家来起到沟通的作用,让非洲人民了解到美国,对美国产生好感,结合时间信息“20世纪50年代中期”可知这是美苏争霸的一种具体体现,美国此举是通过文化渗透来达到争夺中间地带的目的。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没有反映材料的内涵,美国此举不是为了内部问题,而是着重于外部问题;B选项错误,这一举动不是

13、显示美国的经济实力,因为这是一场文化交流;C选项错在当时的不结盟运动刚刚开展,而且不结盟运动是国家层面的关系,美国此举与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无关。【考点定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格局的确立美苏争霸【名师点睛】美苏争霸和多极化趋势发展是高考的长效热点问题,往往会从材料中体现出美苏争霸的实质以及美苏争霸的影响。本道题关注的是美苏争霸的形式,两个国家是如何争霸世界的。除了我们熟悉的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其实还有文化手段。本题就举了一例有关文化渗透争取中间地带的史实。美国后期将这种文化形式的渗透发展为和平演变,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一大原因之一。1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

14、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A. 抒发了浪漫情怀B. 遵循了写实原则C. 突出了理性思维D. 表达了幻灭反叛【答案】D【解析】【详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残酷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从而出现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现代主义美术,材料中“达达派”就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分支,它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一战的绝望,表达幻灭反叛的内心感受,故选D。A是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A;B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B;C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二、材料分析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15、要求。材料一 在古代典籍中,“革命”一词是指顺承“天命”的朝代更易之意。及至20世纪初年,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用西学中“革命”(Rerolution)一词的含义取代经典阐释并附以自己的理解,公开打出“政治革命”的旗帜以号召国人变革或推翻专制皇权。摘编自郭世佑晚清政治革命新论材料二 长期以来,在对待传統政治制度问题上,曾存在绝对化的倾向。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行之有效的历史经验:其一是有发达的政治分工和悠久的权力制衡观念;其二是积累了一整套比较科学的人事管理的经验。现实政治制度的优点与缺点,往往与传统政治制度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辅编自

16、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 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逐步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据何教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历程和成就(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与现代学者对待传统政治制度的态度有何差异,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特征及意义。【答案】(1)差异:近代学者有否定传统政治制度的绝对化倾向;现代学人对传统政治制度持

17、基本肯定态度。原因:近代:将传统政治制度等同于专制皇权;出于反封建的政治需要;西方革命思想的传入。现代:对传统政治制度研究的深化;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2)特征: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意义: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体制改革深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解析】【详解】(1)“差异”,根据材料一信息“公开打出政治革命的旗帜以号召国人变革或推翻专制皇权”和材料二信息“长期以来,在对待传統政治制度问题上,曾存在绝对化的倾向”得出:近代学者有否定传统政治制度的绝对化倾向;由材料二信息“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行之有

18、效的历史经验”得出:现代学人对传统政治制度持基本肯定态度。“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将传统政治制度等同于专制皇权、出于反封建的政治需要、西方革命思想的传入等角度说明近代态度的原因;从对传统政治制度研究的深化、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等角度分析现代态度的原因。(2)“特征”,根据材料三信息“逐步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等角度分析。“意义”,依据材料三信息“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适应了社会主义建

19、设、推进了体制改革深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等角度回答。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国家大事年表英国1802年,颁布工厂法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1836年,工人阶级发动宪章运动争取普选权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侵略中国美国19世纪50年代,两党制最终形成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1886年,芝加哥工人大罢工,争取八小时工作制1898年,美西战争后势力侵入菲律宾、古巴等地法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50年,巴尔扎克完成人间喜剧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德国1844年,普鲁士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66年,西门子制

20、成发电机1871年,德国统一并确立了二元制君主立宪制1882年,德、奥、意三国建立军事同盟上表为19世纪西方主要国家历史大事年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论题:19世纪西方主要国家工业化进程不断发展。阐述: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法、美、德等国受英国影响也相继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西方国家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后期,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很多研究成果运用于生产,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其中,以电的广泛

21、使用和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为核心,第二次工业革命迅猛进行,德国、美国扮演了重要角色,工业化进程超越英法后来居上,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综上所述,西方主要国家工业化进程在19世纪实现了巨大飞跃,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其它参考论题如:19世纪西方主要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进行对外扩张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之上,寻找材料之间的共性,由材料可知,涉及到了西方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对外扩张及国际工人运动的相关知识,以此立论,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学生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选做题15.【历史选

22、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中国现代外交体制是清政府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它的最初建立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种体制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传统性与现代性杂糅的先天缺陷,在长达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清政府对它的变革也仅仅限于局部调整。然而,这种情况在清末新政时期发生了根本变化。庚子惨败使顽守旧势力遭受了致命打击,为洋务派重新进入权力核心提供了契机。他们大胆地举起了效法西方、进行变革的大旗,他们的变革决心不单单是一种迎合,更多的是真实意图的表露。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的变革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第一,设立外务部,这是中国外交史上具有现代西方外交部性质的第一个专门的常设国家机构。第二,制定系列新的规章,严格了

23、出使大臣及使馆参随人员的选用标准,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出使经费监管机制。第三,完成了国歌的创制,完善了宝星(勤章)制度,结束了中外有关觐见礼仪的争论,完成了中国标志性外交礼仪和仪式性外交礼仪的制度化。第四,通过创制地方交涉使制度,消除了旧有外交体制中地方外交机构涣散无序的弊端。第五,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外交才培训机构储才馆。摘编自崔军伟试析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变革的有利因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外交体制的主要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外交改革的影响。【答案】(1)主要变化:由局部调整到全面变革;变革南被动转向主动;由固守传统到注重对旧机制的割舍

24、与新体制的创建。(2)影响:有利于推动晚清外交体制规范化和制度化;利于外交人才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丰富了以主权国家为中心的现代外交体制,推动了外交体制的现代化转型;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潮流;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屈辱的局面。【解析】【详解】(1)变化:从“仅仅限于局部调整”“ 清末新政时期发生了根本变化”可知变革是由局部调整到全面变革;从“变革决心不单单是一种迎合,更多的是真实意图的表露”可知是变革由被动转向主动;从外交体制的变革主要成就可知变革是由固守传统到注重对旧机制的割舍与新体制的创建。(2)影响:完成外交礼仪有利于推动晚清外交体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储才馆的设置有利于外交人才的培养和素养的

25、提高;全国变革丰富了以主权国家为中心的现代外交体制,推动了外交体制的现代化转型;主动变革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潮流;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屈辱的局面。16.材料 约瑟夫李斯特(18271912)英国人,被誉为“外科消毒之父”。19世纪初期,外科手术后死亡率很高。19世纪中叶,奥地利医生塞梅尔魏斯提出手术者可能对伤口带进感染源的观点,遭到了医学界权威的强烈反对,名誉扫地。作为外科医生的李斯特经过观察发现,皮肤完好的骨折病人一般不易发生感染,便提出和塞梅尔魏斯相似设想,即感染是因为外部因素造成的。1865年,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一篇关于细菌的论文给李斯特提供了思路。防止术后感

26、染的最好办法是在细菌进入暴露的伤口之前就将其消灭。李斯特用石炭酸(苯酚)做灭菌剂,规定在每项手术前换上干净洁白的衣服,认真洗手,还要确保将使用的器具都做彻底的卫生处理。他甚至还向手术室空中喷洒石炭酸进行消毒。结果患者术后死亡率大大下降。后来他公开了消毒方法,英、德、法等国的医院纷纷采用。曾经不能做的开胸手术也变得简单安全了。摘编自舍温努兰蛇杖的传人:西方名医列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斯特创立消毒法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李斯特的贡献。【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后科技发展;外科术后感染率高;他人的经验教训;李斯特个人的努力。(2)贡献:规范外科手术程序,降低

27、手术感染率;扩展了外科手术的范围;其他国家纷纷效仿,挽救无数人的生命。【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奥地利医生塞梅尔魏斯提出手术者可能对伤口带进感染源的观点”可归纳出外科术后感染率高;根据材料“作为外科医生的李斯特经过观察发现,皮肤完好的骨折病人一般不易发生感染,便提出和塞梅尔魏斯相似设想”可归纳出李斯特个人的努力;根据材料“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一篇关于细菌的论文给李斯特提供了思路”可归纳出他人的经验教训;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工业革命推动科技发展也是重要因素。(2)贡献:根据材料“规定在每项手术前换上干净洁白的衣服,认真洗手,还要确保将使用的器具都做彻底的卫生处理”可归纳出规范外科手术程序,降低手术感染率;根据材料“。后来他公开了消毒方法,英、德、法等国的医院纷纷采用”可归纳出其他国家纷纷效仿,挽救无数人的生命;根据材料“曾经不能做的开胸手术也变得简单安全了”可归纳出扩展了外科手术的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