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网络歌曲给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披上了一层文学浪漫的薄纱。元谋人或周口北京人的“浪漫”生活不包括A. 用打制方法制作石器B. 结伴采集、捕鱼和狩猎C. 与其他伙伴群居在一起D. 集体种植粟和饲养家畜【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或周口北京人尚未进入农耕文明时期,因此集体种植粟和饲养家畜的说法错误,D正确;ABC均属于二者的生活特征,不符合题意。故选D。2. 距今7000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人工栽培稻谷,
2、其数量之多,保存程度之完好,在已发现的同时代遗址中是极为罕见的。这说明A. 新石器时代已产生了小农经济B. 中国最早完成食物采集到生产的转变C. 余姚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D.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距今7000年左右的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人工栽培稻谷,说明当时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的原始居民已经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因此中国是世界上较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故D项正确;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约在1万年前,世界上就出现了原始农业,实现了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的转变,且B项无法由材料得出,排除;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不仅有长江流域,
3、还有黄河流域,余姚属于长江流域,排除C项。3. “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上述信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禅让制形成B. 王的出现C. 早期国家诞生D. 世袭制的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芒芒禹迹,划为九州意为大禹走过的地方,成为了现在的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意为在夏王朝时,因为社会混乱,统治者禹制定了一部刑法,被称为禹刑,即夏朝已经有了刑法;“鯀作城郭”意为鯀建立城郭,综合分析可推断作者意在说明早期国家诞生,因此C符合题意;材料中主要描述了古代早期社会政治情况,没有体现禅让制的信息。所以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关于“王”出现的信息。B错误;
4、世袭制开始于夏启时期,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4. 有学者指出,一方面,西周分封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建立“殖民基点”,形成具有“中央权力系统”性质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封国只是承担了出兵助周、进贡朝觐的义务,其余仍自治其事。这一论述意在说明西周A.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紧密结合B. 地方诸侯只是在形式上履行义务C. 国家政权结构由松散走向严密D. 中央权力系统制度建设水平不高【答案】D【解析】【详解】西周实行分封制,封国只是承担了出兵助周、进贡朝觐的义务,其余仍自治其事,诸侯国有较大独立性,中央权力系统制度建设水平不高,故选D;西周没有建立中央集权,排除A;地方诸侯不是只在形式上履行义务,排除B
5、;材料不能体现国家政权结构由松散走向严密的过渡,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封国只是承担了出兵助周、进贡朝觐的义务,其余仍自治其事”,联系分封制的特点分析解答。5. 西周时期,鲁、齐釆取“启以商政,疆以周索”的方针,使得殷旧遗民具有“国人”身份。入晋国后 的側氏(属于戎狄)与姬姓毕氏贵族通婚,并受到其他封国贵族的重视。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A.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 利用宗法关系强化了地方秩序C. 推动了族群之间的交流与融合D. 促使政治中心由西向东的转移【答案】C【解析】【详解】从题干可知分封制的推行,有利于周朝扩大统治范围,加速王族与少数民族和殷旧遗民的交流融合,故C正确;
6、秦朝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A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按照血缘关系分封政治权力和按照血缘关系确立等级制,故B错误;西周政治中心一直在镐京,并未东移,故D错误。6. 三字经中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 齐桓公秦朝B. 晋文公齐国C. 齐桓公秦国D. 楚庄王秦国【答案】C【解析】【详解】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所以“战国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是秦国,故选C;“战国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是秦国,故A错误;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故BD错误。7.
7、 左传记载:晋献公曾“娶二女于戎”,鲁庄公也曾娶东夷族须句国人成风为妾。这些现象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A. 华夏族开始形成B. 夏夷间普遍通婚C. 华夏文化的先进D. 民族融合的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和鲁庄公曾娶周边少数民族女子为妻,这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加强,故D项正确;中原与少数民族通婚,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交流,但无法体现华夏族开始形成,故A项错误;两个事例不能表明夏夷间通婚是普遍现象,故B项错误;民族融合不能说明华夏文化的先进,故C项错误。8. 孟子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下列观点中与上述思想一致的是A. 夫子所以教人者,
8、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B. 是故欲人之爱己也,则必先爱人;欲人之敬己也,则必先敬人C. 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D. 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答案】B【解析】【详解】孟子话语的意思是有仁德的人就像射手,射手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不怪比自己射得好的人,而是反过来找自己的原因。B项的意思是尊敬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幼小,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幼小。与孟子的思想一致,故选B;A项的意思是先生所拥有的教育人的方法,不过就是用来树立天下人的人伦道德;C项的意思是人有好恶感情,所以奖赏和刑罚可以使用,所以禁
9、令可以立,而治道完备了;D项的意思是牺牲个人来满足社会,不对;只有个人和社会都不受损,都不牺牲,才是“天下大治”;ACD不符合题意,排除。9.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 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B. 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C. 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D. 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反映了商鞅变法中“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的措施,商鞅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在于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10、,故A正确;材料信息与“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推动民族交融”无关,排除BC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联系所学商鞅变法的内容和特点分析解答。10. 下表为中国古代史籍中有关郡县制的记载。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 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郡县制B. 春秋时期郡县制已取代分封制C. 县制产生的过程形式多样D. 秦国是最先推行县制的诸侯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县的产生多来自于军事防卫、兼并战争、合并行政区域而成,产生方式多样,故C项正确;题干未体现郡的设置,A项排除;B项出现于秦统一后,排除;D项在春秋时
11、期县已出现,故排除。11. 有学者认为,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否定,又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A.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B. 皇帝制度与公卿制度相互制约C. 郡县制与封国制的有机统一D. 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皇位继承依然实行世袭制,政权依然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但皇帝制度是秦朝首创,家天下在管理上不再是分封制,而是中央集权制,故D项正确;秦朝在地方行政管理上全面推行郡县制,着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C项错误;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使得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故B项错误。12. 秦朝时,中国
12、完成了从“一个天下、许多国家、独立主权、供奉天子”的封建制向“一个天下、一个国家、中央集权、分级管理”的郡县制的转变。这种转变()A. 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B. 使官僚体制成为当时主要制度C. 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D. 有效地减少了皇帝的决策失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一个天下、一个国家、中央集权、分级管理的郡县制的转变”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时期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即使官僚体制成为当时主要制度,B项正确;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不能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A项错误;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是科举制的影响,与郡县制
13、无关,C项错误;秦朝时期朝议制度有效地减少了皇帝的决策失误,而不是郡县制,D项错误。13.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B.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管理的制度C.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D.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史识的定义可知,关于郡县制的叙述中,A项属于“史识”,故选A;BCD都是对郡县制内容的叙述,属于“史实”,排除。故
14、选A。14. 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A. “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 “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 “所有殄天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D. “内兴功作,外攘狄夷,以秦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暴政,D项论述了秦朝对内大兴徭役,对外征战,导致人民疲敝的史实,最符合题意,故选D项;A项论述的是焚书坑儒,B项论述的是没有实行道德教化,C项论述了秦朝的灭亡,但没有交代原因。都和题意不符,排除ABC项。15. 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
15、法的是 ( )A. 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B. 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C. 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D. 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答案】A【解析】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是对秦朝郡县制的消极反思,造成了王国问题。16.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答案】B【解析】西汉文景时期,百姓的田租很轻,但是人头税重,而且在粮价极低的情
16、况下,还要把粮食换做钱币来交税,富商大贾再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这就意味着百姓负担沉重,有可能因此而倾家荡产,再结合题干信息“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故选B;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材料主旨是农民负担沉重,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税收多少及其形式是由政府确定的,且材料信息说的是“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故排除D。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和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题目主要涉及到了西汉经济领域的诸多概念,如实物田租和货币人头税、土地兼并、重农抑商、自耕农经济等,考生需要准确理解这些重要概念,才可以由题干信息推论出答案,思维含量较高。17
17、. 下表是某学者对汉武帝“独尊儒术”原因的分析。由此可见,“独尊儒术”A. 促进了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B. 适应了贵族政治需要C. 使诸子百家实现了充分融合D. 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主要是对汉武帝“独尊儒术”原因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平民、儒者、其他学派都可以接受“独尊儒术”,表明其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排除;B项,西汉时,贵族政治已经瓦解,排除;C项,汉代儒学并没有把诸子百家充分融合,排除。18. 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
18、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A. 张骞对丝绸之路开辟做出决定性贡献B. 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C. 希腊文明的传播对丝绸之路开通的贡献D. 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很频繁【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指出在张骞之前,丝绸之路西段已经开通,这一部分交通体系,是希腊文明的传播范围,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通,C项正确;材料指出张骞之前丝绸之路西段实际上已经开通,不是在强调张骞的贡献,也没有指出开辟丝绸之路势在必行,AB两项错误;材料介绍公元前3世纪前后的中西交通,并没有提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D项错误。19.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
19、,“进则救世退则救民”;北宋名臣范仲淹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明代医学家叶文龄说,“医,仁术也,爱之道也”。材料表明,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A. 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 得益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C. 得到国家政权的支持D. 取决于小农经济高度发达【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进则救世退则救民”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医,仁术也,爱之道也”可知,古代医学的发展受到了儒家济世利天下、仁爱思想的影响,故A选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大一统政治体制对医学发展的影响,排除B选项。材料未体现国家政权对医学发展的支持,排除C选项。从材料中无法得知小农经济和医学发展的关系,排除D选项。20. 公元496年
20、,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而土为“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A. 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B. 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C. 缓和鲜卑与汉族的关系D. 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封建化,材料中的“土德”“万物之元”等都是明显的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故A正确;BC项是孝文帝改姓氏的作用之一,不是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故BC错误;改姓氏并未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故D错误。21. 下表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分布,从中可推断出符合事实的结论是A. 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管理不断加强B. 郡县制代替分
21、封制是历史的必然C. 行政区划设置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D. 地方权力不断加强,削弱了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表格主要反映了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郡县设置越来越多,说明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管理不断加强,A正确;B项表述不符合题意,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始于秦朝,汉至唐前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体现的是郡县制;经济重心南移主要是指从西晋到南宋,与材料中的“汉至唐前期”不符,排除C项;随着郡县设置越来越多,则地方权力不断削弱,D项说法错误,排除。22. 唐代羊士谔在忆江南旧游二首中写道 “山阴路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感叹王谢家族因文采风流、功业显著、权倾朝野,而彪炳史册。材料说明()A. 王谢为西
22、晋统治江南打下了基础B. 晋书专为当时世家大族歌功颂德C. 高门士族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D. 魏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全面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东晋政权是在南迁世家大族地支持下建立的,诗句“王谢风流满晋书”反映了王谢家族在东晋政权中的支柱作用,故选C项;王谢家族是东晋政权的支柱,而不是西晋;A项不正确;B项表述绝对化,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23. 隋炀帝在位时期的许多措施对后世泽被深远,但隋朝却短命而亡。史学家评论时说:他错就错在把这许多措施放在了一起做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隋炀帝采取的措施违背了时代潮流B. 隋朝的灭亡对后世影响深远C. 指出了其灭亡的根源是制度腐败D.
23、该评论分析了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答案】D【解析】分析】隋炀帝在位期间功绩不可抹杀,但是众多事情放在一起做,使得百姓难以承受,起来反抗,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故材料评论的是隋朝的灭亡,故D正确;A违背历史潮流说法错误;B中影响深远不符合题意;C中灭亡的根源说法错误,不是制度问题,是暴政所致。【详解】 24.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C
24、【解析】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排除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准确表达的能力,以武则天时代的皇权与相权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专制制度下,皇权对相权的压制和控制,考生需要对每一个选项逐一排
25、查,发现与题干不一致的地方,然后选择表达最严密和准确的选项。武周时将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二者为政务中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与凤阁、鸾台协商处理政务之意,故意味着参与议政的人员增多,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弱化,而皇权等于得到了强化。25.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历史的重要主题。下列语句反映唐代民族关系的是A. “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B. “左公柳拂玉门晓,塞上春光好。”C.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D. “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答案】C【解析】【详解】“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是对唐代和亲政策以加强汉藏两族间的关系的
26、重要作用的肯定,故C符合题意;“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出自1912年孙中山发表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故A不符合题意;“左公柳拂玉门晓,塞上春光好。”是对左宗棠收复新疆功业的赞颂,故B不符合题意;“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是康熙对满族与蒙古族关系融洽的自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6. 据记载,公元878年,黄巢起义军攻下广州,战乱中来自中东的回教徒、犹太人、基督教徒等死于非命者达十几万人。另有学者估算当时寄居广州的海外各国商人总数有12万之多。据此可推知A. 广州是当时的宗教文化中心B. 中央政府放弃了“海禁”政策C. 广州是海上丝路的重要城市D.
27、 中东商人在宋代大量进入中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战乱中来自中东的回教徒、犹太人、基督教徒等死于非命者达十几万人。、“当时寄居广州的海外各国商人总数有12万之多。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广州是海上丝路的重要城市。材料正是反映广州作为海上丝路重要城市的情景,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广州是当时的宗教文化中心,故A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没有实行海禁政策,故B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唐朝,而不是宋代,排除D。27. 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关于唐神龙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被证实的历史事实是 A. 皇帝武则天传位于皇太子B. 武则天以太后身份称帝C. 武则天仍
28、旧被尊号为皇帝D. 武氏被迫移住上阳宫【答案】C【解析】表格材料三处提及皇帝信息,说明武则天被尊为皇帝属于事实,C正确;表格只有一处说明武则天传位于皇子,难以证明事实,A错误;太后身份只有第三个史料能说明,B错误;D中被迫说法不符合事实,排除。28. 以下图表为唐朝进士出身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唐朝的选官制度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确立B. 扩大了人才的选拔范围C. 依旧以门第出身为标准D. 杜绝了门阀恩荫现象【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唐朝以前推行九品中正制,选官依靠门第,士族垄断做官,据材料小姓子弟和寒素子弟也占有一定比例,说明扩大了人才的选拔范围,故选B项;据材料“寒素子弟、小姓子弟
29、”可知,选拔的不全是士族子弟,排除A项;唐代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其依据是才学,而不是门第,排除C项;材料中士族子弟仍占大部分,不能说明杜绝了门阀恩荫的现象,排除D项。29.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阐明了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 形成了中央机构间的监督制约机制实行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皇权置于相权的制约之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
30、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体现出三省六部制的目的、中央机构间的监督制约,这样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故正确;皇权高于相权,故错误。由此可知,A正确,BCD错误。30. 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唐中期实行两税法,其实质都是()A.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手段B. 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C. 对农民剥削程度降低D. 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答案】D【解析】【详解】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所有经济改革的实质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D项正确。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是目的而不是实质,A项排除。二者都没有缓和阶级矛盾,也没有降低对农民
31、的剥削程度,BC排除。31. 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共92篇,其中涉及饮食烹任的有25篇,包括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等。据此可知,齐民要术A. 汇集了当时最高超的烹任技术B. 是实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C. 是北方民族大融合在文化上的反映D. 介绍了当时食品加工相关技术【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齐民要术介绍了当时食品加工的相关技术,故D项正确;A项中的“最高超”说法绝对,排除;材料只涉及了饮食烹饪方面,无法说明齐民要术是实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特点,排除C项。32.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因具有使人们排遣苦
32、闷、消弭死亡恐惧的作用而繁荣,但佛教徒主张佛法的“六度”与儒学的“五常”名异实同。梁代僧人顺更讲,“释氏(释迦牟尼)之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妻和柔。”这反映了A. 传统的价值观逐渐变异B.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C.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需要D. 三教合流的趋势已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但佛教徒主张佛法的六度与儒学的五常名异实同”等信息可以看出,佛教徒如此主张是为了让佛教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利用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力传播佛教,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是佛教适应儒家思想,没有反映传统价值观的变异,排除A项;儒家思想仍然是中国社会主流思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道教与儒、佛的关系,
33、排除D项。33. 下图为著名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局部。描绘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作为史料,它A. 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盛况B. 展现了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C. 说明了古代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D. 印证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答案】D【解析】【详解】西汉末年佛教已经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原,送子天王图是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作用,不能作为印证佛教传入中国时的史料,故A选项错误;题中送子天王图只是描绘了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朝拜的景象,并未反映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故B选项错误;古代中国绘画包含了山水画、花鸟画、宗教画
34、、历史画等多种形式,并不是仅以宗教题材为主,故C选项错误;根据送子天王图的画中净饭王和摩耶夫人及其子的穿着符合汉族帝王的传统装束,可以看出体现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故D选项正确。34. 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A. “颜柳二公书尤多”B. “唐之文章称韩柳”C. “奔放雄杰有若苏辛”D. “李杜诗篇万口传”【答案】D【解析】【详解】“李杜诗篇万口传”指的是李白与杜甫的诗,二人可以作为唐代诗歌发展的代表之一,故D项正确;“颜柳二公书尤多”是指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不属于诗文,排除A项;“唐之文章称韩柳
35、” 是指韩愈、柳宗元,其主要成就是散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奔放雄杰有若苏辛”指苏轼、辛弃疾,二人是宋朝人物,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35. 下面表格所示史实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A. 文化繁荣,世界领先B. 交通发达,纵贯欧亚C. 双向交流,兼容并蓄D. 国力强盛,威震四海【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求取佛经,促进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宣扬佛法,对日本的经济、文化影响很大,故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相互影响,双向交流,兼容并蓄。故C项符合题意,其余三项与题意不符,
36、排除。36.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A.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 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C.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D. 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各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各个政权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体现了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力量消长,答案为D;各民族始终处于战争状态与材料不符,排除A;北宋960年建立,1127年灭亡,实际超过了100年,排除B;南宋建立的时候,辽政权已经被金所灭,排除C。37. 下表出示了不同人对宋朝王安石的评价,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A. 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B. 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C
37、. 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D. 外国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评价更为客观【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司马光、梁启超和列宁对王安石的评价可知,不同的人因其所处的时代不同,对王安石的评价也不同,故A正确;直观感受评价带有较多主观性,不准确,故B错误;后人掌握的资料丰富,但认识仍有局限性,故C错误;外国人因文化不同,其评价未考虑中国实际,不一定客观准确,故D错误。38. 宋太宗曾表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宋太宗有此“用心”主要是因为()A. 唐中叶至五代政局给宋太宗启示B. 宋太宗夺取帝位的方式C. 安史之乱给
38、宋太宗的经验教训D. 辽与西夏严重威胁北宋统治【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若为内患,深可惧也”表明宋太宗认识到了唐中叶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所带来的历史教训,要采取措施维护政权稳定,故选A项;材料没有说明宋太宗夺取帝位的方式,B错误;安史之乱不是在宋太宗时期,排除C;宋太宗时期西夏还没有建立,D错误。39. 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A. 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B. 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C. 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D.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突出表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
39、继续和扩大,所以宋代统治者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强化中央集权,弱化地方的军权,财权和派遣文官治理地方,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0. 据史料记载,隋亡4年后,太原的官仓还存放着10多万匹布帛,贮藏的粮食可供当地几万军队吃上10年。长安的储备物资,直到隋亡20年后仍在使用。这说明隋朝A. 北方仍然是全国的经济中心B. 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C. 社会财富都集中到国家手中D. 贫富分化加剧导致灭亡【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隋亡4年后,太原的官仓还存放着10多万匹布帛,贮藏的粮食可供当地几万军队吃上10年。长
40、安的储备物资,直到隋亡20年后仍在使用”,说明隋朝时期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物资丰富,从而储备太多。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CD项。二、材料题 41.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
41、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卷一四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隋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唐不同的选官标准。(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四,概括考试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并说明两者的关系。(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历史影响。【答案】(1)标准:西周以血缘为标准;汉
42、初以德行为标准;魏晋以门第为标准;隋唐以考试成绩为标准。(2)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3)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荣。【解析】【详解】(1)标准:据“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可知西周的选官制度是以血缘为标准;根据“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贤良”可知汉代的选官制度以德行为标准;根据“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可知违禁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以门第为标准;根据“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
43、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可知隋唐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2)根据“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可知察举制中的考试并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根据“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可知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二者的关系是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3)科举制创立的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荣。42.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变化是中国古代政治演变的基本特点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周时期的贵族政治是一种典范政治,保证其正常运作的第一
44、推动力便是贵族的典范作用,但是自西周立国百年之后,贵族阶层素质普遍下降,自孔其制,贵族政治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败。春秋时期,诸侯、大夫逐级僭越,卿族之间的相互斗争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个过程。面对强宗大族对君权构成的巨大威胁,君主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以打击贵族势力、维护君权,而社会也急需建立起一种新的政治体制,这便是官僚政治。摘编自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材料二 官僚政治运转正常时,官员“更新率”一般是较高的,经常有父为高官而子为匹夫,或朝为高官而暮为匹夫的情况,从而对贵族化趋势构成抑制。“世卿世禄”在汉代还不是大遥远的记忆,官僚显贵世代传承权势的要求显得“合情合理”,君主应予保障以换
45、取其的效忠。由此,“世家”“官族”在一度中衰之后,便在新政权中开始了新一轮的缓慢积累。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采取的有助于官僚政治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代官僚政治出现贵族化趋势的原因。【答案】(1)原因:贵族政治的特性导致其自身的衰败;君主打击贵族势力、维护君权;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社会处于大动荡时期,政治变革风起云涌。措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2)原因:官僚政治运转不正常;世卿世禄制度的传统;君主为换取显贵阶层的忠诚【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贵族阶层素质普遍下降,自孔其制,贵
46、族政治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败”可归纳出贵族政治的特性导致其自身的衰败;根据材料“君主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以打击贵族势力、维护君权”可归纳出君主打击贵族势力、维护君权;根据材料“社会也急需建立起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可归纳出社会处于大动荡时期,政治变革风起云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也是重要原因。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设置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显著标志。(2)原因:根据材料“官僚政治运转正常时,官员更新率一般是较高的”可归纳出官僚政治运转不正常;根据材料“世卿世禄在汉代还不是大遥远的记忆”可归纳出世卿世禄制度的传统;根据材料“君主应予保障以换取其的效忠”可归纳出君主为换取显贵阶层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