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淋巴、组织液D组织液、消化道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育比赛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会血浆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降低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稳定不变C寒冷刺激引起下丘脑产生兴奋并分泌相关激素D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3人体内环境稳态晶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代表免疫系
2、统,甲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图中乙代表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产生的C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的信息分子“丙”是神经递质D由图示可知,神经体液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4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从B液中可提取得到红细胞B人体体液包括A液、B液和C液C图中CO2浓度最高的是3中的液体D1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相同5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的
3、内容物释放到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D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6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主要由CO32维持B尿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增多的肾功能障碍患者,常出现组织水肿C饮水不足,将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内环境稳态失调D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是由于供氧不足,线粒体基质中乳酸合成增加引起的7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 )A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皮肤再生8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
4、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 )AmXnBX=iCnXiDXi9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B刺激X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其中结构位于大脑皮层C靶细胞的“受体”是糖被D靶细胞接受激素的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浓度上升10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寒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但不属于反馈调节生长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
5、靶器官、靶细胞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来促进排卵ABCD11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12“红牛”饮料广告语曰:“渴了喝红牛,饿了困了更要喝红牛!”下列有关人体饮
6、用饮料解渴的分析,正确的是( )A当机体缺水时,血浆渗透压就会随之降低B产生口渴的感觉并主动去饮水,这一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口渴时,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尿量减少D在饮用“红牛”饮品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渗透压变化,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就会减少13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C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周期变短D物质和物质都是免疫球蛋白,可特异性清除抗原14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体温下降 机体耗氧
7、量降低 皮肤血管收缩 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BCD15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弧中,a是传入神经,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B当兴奋到达c处时,兴奋在此处的传递是单向的C当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神经中枢脊髓时会形成痛觉,并传出信号迅速抬腿D伤害引起的疼痛由大脑皮层感知16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8、17如图中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接着进行所示的实验,则中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A向B侧弯曲、向A侧弯曲、向A侧弯曲B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C向A侧弯曲、直立生长、向A侧弯曲D向B侧弯曲、直立生长、向B侧弯曲18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B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大豆田中的单子叶杂草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19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
9、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度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20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A吲哚乙酸B丙酮酸C乙醇D氨基酸21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该种群数量为( )A88只B86只C90只D92只22如图表示4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其中属于增长型的是( )A甲B乙C丙D丁23下列现象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
10、)根的背光生长 茎的背地生长 茎的向光生长顶端优势 除草剂的应用 无子果实的培育ABCD24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25大豆植株的根部常有一些根瘤,其中的根瘤菌可为大豆植株提供氮素,而大豆植株可为根瘤菌提供有机营养大豆植株和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属于( )A捕食B竞争C互利共生D寄生26题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
11、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27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B人类活动可以使自然演替的速度改变,而演替方向不一定会改变C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达到K值时保持不变D人口的年龄组成可用来预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28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
12、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29在某自然保护区中,A物种与B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物种与B物种的相互关系是捕食关系,B为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BA物种种群数量受B物种种群数量影响,但B物种种群数量不受A物种种群数量的影响CA物种种群数量变化受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还受迁入和迁出等的影响DA物种和B物种各自种群内均会出现种内斗争30植物茎尖的生长素可以向浓度比它高的侧芽部位运输,同时,在缺氧的条件下会严重阻碍其运输,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于( )A自由扩散B协助
13、扩散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小题,共40分)31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中,a表示_系统,b表示_系统,c表示_系统(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降低/升高),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NaCO3/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的调节网络下进行(4)图乙中,B液为_,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的含量有关C液为_32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在A图中,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
14、弧的_,其作用是_(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_(3)神经纤维兴奋时,膜对_ 的通透性强,造成这种离子_(内流或外流),_(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4)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图的_结构中,信号的传递是单一方向的,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_33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1)甲图中,根和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_mol/L,_mol/L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对芽的效应是_(2)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小于a侧,a侧生长素浓度
15、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3)丙图中,给予右侧光照,胚芽鞘向_弯曲生长,原因是:_34图中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表示的是_(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吞噬细胞具有_的作用,细胞c是_(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当再次感染相同的病原体后,产生抗体既_又_,这主要与记忆细胞有关,初次免疫时记忆细胞由图甲中的_(填字母)增殖分化而来(3)切除胸腺后,图甲表示的免疫过程将_(减弱、加强或不变)(4)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_(5)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因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与人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抗
16、体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病35如图1所示表示的是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_(填字母)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_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生存斗争,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此曲线方式增长(2)在一定环境中,除上述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是_(至少写两个)的影响(3)某水库中人工养殖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为了提高鱼类的产量,必须不断投放饵料请回答下列问题:a水库中不同种类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体现出群落的_结构,
17、不同种类的鱼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_造成的b若不考虑食物因素,图2能表示同水层中不同种鱼的关系是_c为确定青鱼数量是否达到捕捞标准,常采用_法调查其数量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淋巴、组织液D组织液、消化道【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可以和组织液相互渗透,组织液的一部分形成淋巴,淋巴最后回流到血浆中【解答】解:A、血浆可
18、以和组织液相互渗透,因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组织液,但是这只是一方面,不全面,A错误;BCD、血浆中的水主要来自消化道中水的吸收,还可以来自组织液的渗透及淋巴循环,故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组织液、消化道和淋巴,B正确,C错误,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成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内环境几种细胞外液的转化,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育比赛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会血浆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降低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稳定不变C寒冷刺激引起下丘脑产生兴奋并分泌相关激素D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
19、调节;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1、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2、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活的内环境3、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解答】解:A、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血浆内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A错误;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C、寒冷刺激引起下丘脑产生兴奋并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增多,C正确;D、血红蛋白是胞内蛋白,不是血浆的成分,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
20、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3人体内环境稳态晶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代表免疫系统,甲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图中乙代表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产生的C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的信息分子“丙”是神经递质D由图示可知,神经体液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突触的结构;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据图分析:图中代表免疫系统,甲表
21、示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图中乙代表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产生的,垂体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的调节;丙属于传出神经,产生神经递质直接作用于肾上腺【解答】解:A、图中代表免疫系统,甲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A正确;B、图中乙代表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产生的,B正确;C、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的信息分子“丙”是神经递质,C正确;D、图示可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综合考察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以及肾上腺激素的神经调节的过程,本题很好的体现了神经体液免疫
22、调节的综合作用,以该题为例能够很好的理解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过程4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从B液中可提取得到红细胞B人体体液包括A液、B液和C液C图中CO2浓度最高的是3中的液体D1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相同【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其中A是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是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是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1是毛细血管壁,2是毛细淋巴管壁,3是组织细胞【解答】解:A、B液为淋巴,不含红细胞,A错误;B、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即包括细胞内液、A液、B液和C液,B错误;C
23、、二氧化碳是在细胞中产生的,所以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3组织细胞,C正确;D、结构1是毛细血管壁,该处细胞所处的直接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而结构2是毛细淋巴管壁,该处细胞所处的直接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考查内化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液体的名称和各结构的名称;还要求考生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
24、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的内容物释放到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D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特点是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靠神经递质,所以速度慢乙图中是突触后膜,是突触间隙,是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由图甲可知,刺激C处可引起A、D处膜电位变化,虽然AB+BC=CD,但由于CD间有一突触,故A处的膜电位先变化,而D处的后变化,A错误;B、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
25、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所以刺激D处,兴奋不能传递到肌肉和F处,因此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不会明显增强,B错误;C、的内容物即神经递质释放到中的方式是胞吐,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并消耗能量,C正确;D、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所以兴奋不能从E传到F,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图解的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6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主要由CO32维持B尿中蛋白质含量异常
26、增多的肾功能障碍患者,常出现组织水肿C饮水不足,将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内环境稳态失调D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是由于供氧不足,线粒体基质中乳酸合成增加引起的【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专题】正推法;内环境与稳态【分析】1、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是溶液本身的一种性质,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2、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解答】解:A、内环境
27、的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决定,A错误;B、尿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增多的肾功能障碍患者,血浆渗透压降低,常出现组织水肿,B正确;C、饮水不足,将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水分重吸收增加,内环境稳态不会失调,C错误;D、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故乳酸形成场所在细胞质基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水盐平衡的调节,要求考生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尤其是渗透压和pH;掌握体温调节过程;识记人体水平衡调节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7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 )A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C体液大
28、量损失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皮肤再生【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人体的免疫功能分为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粘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第一、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解答】解: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人体第一道防线被严重破坏,降低了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因此如果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故选:B【点评】对于人体三道防线的理解和掌握并应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8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
29、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 )AmXnBX=iCnXiDXi【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分析题图:甲图中,b侧接受单侧光照,生长素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而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抑制生长,所以甲将向光弯曲生长【解答】解: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且背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根据图乙可知若b侧(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a侧(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应介于m和n之间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题图和曲线图,考查生长素的作用以及植物的向光性,重
30、点考查植物的向光性,要求学生理解单侧光的作用是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进而引起植物向光弯曲生长,属于理解层次的考查9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B刺激X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其中结构位于大脑皮层C靶细胞的“受体”是糖被D靶细胞接受激素的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浓度上升【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据图分析,刺激X为血糖含量降低,通过胰岛A细胞过程,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
31、血糖素素,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因此图中表示下丘脑2、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是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解答】解:A、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血糖的升高,刺激X能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则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A正确;B、血糖降低时还可以刺激下丘脑的另外一些神经细胞,通过神经调节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图中由刺激X胰岛A细胞的过程是神经调节,位于下丘脑,B错误;C、靶细胞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即糖被,C正确;D、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促使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血糖调节的过程图解为背景,考查了血糖调节的过
32、程、方式以及相关激素,考生要能够识记血糖调节的方式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而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识记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的刺激以及其生理作用10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寒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但不属于反馈调节生长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来促进排卵ABCD【考点】动物激素的应用;动物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33、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这就是所谓的分级调节而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要维持在一定浓度内,不能持续升高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系统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所谓的反馈调节【解答】解: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系统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所谓反馈调节,错误;生长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均属于蛋白质,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正确;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个器官细胞,但是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和靶细胞,
34、错误;垂体含有促性腺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的产生,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动物的激素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对激素本质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11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
35、中的作用 【分析】(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体液免疫过程为:a、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b、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c、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a、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b、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c、效应阶段:效
36、应T细胞发挥效应(2)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来源于骨髓干细胞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参与体液免疫的淋巴细胞有T细胞和B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有T细胞:(1)甲组仅有体液免疫,输入造血干细胞后,其细胞免疫功能也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正常,破坏的是胸腺;(2)乙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说明其胸腺正常,缺少造血干细胞,被破坏的是骨髓(3)丙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特异性免疫功能仍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和胸腺都被破坏了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免疫学基础知识,即特异性免疫、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并应用
37、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12“红牛”饮料广告语曰:“渴了喝红牛,饿了困了更要喝红牛!”下列有关人体饮用饮料解渴的分析,正确的是( )A当机体缺水时,血浆渗透压就会随之降低B产生口渴的感觉并主动去饮水,这一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口渴时,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尿量减少D在饮用“红牛”饮品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渗透压变化,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就会减少【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解答】解:A、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升高,从而产生
38、渴觉,A错误;B、产生口渴的感觉并主动去饮水,这一过程属于神经调节,B错误;C、口渴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尿量减少,C错误;D、在饮用“红牛”饮品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渗透压变化的刺激,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就会减少,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水平衡调节过程和稳态维持的机制,对于水平衡调节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C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周期变短D物质和物质都是免疫球蛋白,可特异性清除抗原【考点
39、】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据图分析:表示吞噬细胞呈递抗原,表示增殖分化,表示细胞识别作用,表示抗体,表示淋巴因子,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T细胞)、c(B细胞)、d(效应T细胞)、e(记忆T细胞)、g(记忆B细胞),a(吞噬细胞)和f(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HIV侵入人体主要破坏T细胞,降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尤其是细胞免疫【解答】解:A、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错误;B、细胞a是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细胞f是浆细胞,没有识别能力因此,图中能特异性别抗原的有b、c、d、e、g,B错误;C、抗原刺
40、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开始增殖分化,周期变短,C正确;D、表示抗体,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特异性清除抗原,而表示淋巴因子,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特异性免疫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名称及各数字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特点14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体温下降 机体耗氧量降低 皮肤血管收缩 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BCD【考点】体温调节、水盐
41、调节、血糖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解答】解:在寒冷环境中,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得体温得以维持相对恒定,故错误; 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则机体耗氧量增加,增加产热量,故错误;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收缩,减少散热量,故正确; 寒冷环境下,刺激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故正确;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
42、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15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弧中,a是传入神经,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B当兴奋到达c处时,兴奋在此处的传递是单向的C当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神经中枢脊髓时会形成痛觉,并传出信号迅速抬腿D伤害引起的疼痛由大脑皮层感知【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专题】模式图;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2、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
43、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为静息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为动作电位3、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4、分析题图:题图是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过程中相关的反射弧示意图,图中肌肉是效应器、c是突触、a是传入神经、b是传入神经上的位点【解答】解:A、题图中的a上有神经节、是传入神经,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会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即神经纤维内外两侧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A正确;B、题图中的c点指的是突触
44、位置,此部位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该部位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B正确;C、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脊髓神经中枢后传出信号迅速抬腿,并进一步传到大脑皮层会形成痛觉,C错误;D、感觉中枢在人体的大脑皮层,所以伤害引起的疼痛由大脑皮层感知,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的过程中相关的反射弧示意图,考查神经调节的知识,考生对反射弧的结构、兴奋的传递特点的识记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6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
45、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由题目知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患者免疫功能过于强大,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从而使信息传递受阻而引发的所以直接的治疗方法就是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阻止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继续遭到破环【解答】解:A、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导致神经递质无法和受体结合,无法将兴奋传递给突触后膜,肌肉无法收缩正确的治疗措施是注射药物抑制抗体产生,以便受体能和递质
46、结合,传递兴奋给突触后膜,使肌肉收缩,故A正确;B、因为受体被抗体破坏,再多递质也不能和受体结合,故B错误;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也会被抗体破坏,故C错误;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会使自身抗体数量增加,破坏更多的受体,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通过题目中的信息获取相关知识,并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7如图中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接着进行所示的实验,则中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A向B侧弯曲、向A侧弯曲、向A侧弯曲B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C向A侧弯曲、直立生长、向A侧弯曲D向B侧弯曲、直立生长、向B侧弯曲【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47、情况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单侧光的照射,使燕麦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导致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比B中的多【解答】解:由于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比B中的多,所以中左侧生长素多于右侧,胚芽鞘将向B侧弯曲生长由于琼脂块A和B之间的生长素不横向运输,所以转动不影响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因此胚芽鞘也向B侧弯曲生长由于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而琼脂块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又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比B中的多,所以胚芽鞘将向B侧弯曲生长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运输及其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8关于植物激素
48、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B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大豆田中的单子叶杂草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
49、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解答】解:A、脱落酸具有促进果实脱落的作用,A错误;B、高浓度的2,4D能抑制双子叶,大豆是双子叶植,故高浓度的2,4D对农作物也有抑制作用,B错误;C、赤霉素能促进茎的生长,C正确;D、乙烯利是乙烯类似物,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50、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9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度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生长素的两重性: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
51、死植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即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B,选择c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同时又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该现象说明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解答】解:据题中信息可知,对2,4D敏感的应是双子叶植物杂草,即图中的A,而图中的B是单子叶植物除草剂最适浓度应为c点,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而抑制双子叶植物杂草,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故选:D【点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以生长素生理作用的曲线图为载体,考查生长素的应用,考查学生分析问
52、题的能力,基本知识必须扎实;解题的关键是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选用抑制双子叶植物生长,且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作为除草剂20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A吲哚乙酸B丙酮酸C乙醇D氨基酸【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分析】生长素属于植物激素的一种,它与酶、动物激素一样都属于微量高效物质,主要对细胞代谢其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化学本质要与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要区分开,生长素属于吲哚乙酸,而生长激素属于蛋白质【解答】解: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动物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
53、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21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该种群数量为( )A88只B86只C90只D92只【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分析】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解答】解: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
54、即N:39=34:15,N88只因此该草场中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标志重捕法的计算方法,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22如图表示4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其中属于增长型的是( )A甲B乙C丙D丁【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年龄结构:(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解答】解:A、甲图中
55、中生殖前期的个体数量多,生殖后期的个体数少,使得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属于增长型,A正确;B、乙图中生殖前期的个体数量少,生殖后期的个体数多,使得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少,属于衰退型,B错误;C、丙图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出生率基本等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属于稳定型,C错误;D、丁图中生殖前期的个体数量少,生殖后期的个体数多,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少,属于衰退型,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的年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年龄结构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23下列现象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 )根的背光生长
56、茎的背地生长 茎的向光生长顶端优势 除草剂的应用 无子果实的培育ABCD【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生长素生理作用及两重性,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体现在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解答】解:根的背光生长,即根的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两重性,正确;茎的背地生长,即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生长,错误;单侧光使茎的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
57、,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对生长素不敏感,表现出茎向光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错误;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正确;除草剂主要是使用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抑制植物生长的原理,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正确;无子果实体现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错误所以,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4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C捕获该
58、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分析题图:t0时,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t0t1时,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升高,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加快;t1时,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t1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降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减慢;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解答】解: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错误;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t1时刻的种群增长率最大,对应的种群数量为,B正确;C、根据S型曲线的增长率,可知捕鱼的最佳时刻是超过,即捕捞至,因为此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59、使鱼群获得可持续捕捞,C错误;D、在t1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虽然下降,但仍在增长,因此该种鱼的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要求考生掌握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能准确分析曲线图,明确各段曲线中种群增长率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明确t1时种群数量为,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再结合曲线图对各项作出正确的判断25大豆植株的根部常有一些根瘤,其中的根瘤菌可为大豆植株提供氮素,而大豆植株可为根瘤菌提供有机营养大豆植株和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属于( )A捕食B竞争C互利共生D寄生【考点】种间关系 【分析】种间关系包括:互利
60、共生: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不能独立生活;竞争:不同种生物争夺食物和空间而展开的生存斗争;捕食:通常指一种动物(称捕食者)以另一种动物(称猎物)为食的现象;寄生:一种生物体依附在另一生物体中以求供给养料、提供保护或进行繁衍等而得以生存【解答】解:根据题干信息,根瘤菌能为大豆植株提供氮素,大豆则可以为根瘤菌提供有机营养,二者之间是互相依存,彼此有利的关系,属于互利共生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不同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考生要能够根据概念明确区分不同种间关系的概念,并能够识记相关实例,根据概念进行判断,难度不大26题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
61、是(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数量变动 【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种群数量变化分析题图曲线可知,O点到b点所对应的时间段,种群的增长大致呈“S”型,a点的数量大约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点的种群增长率最大【解答】解:A、从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看,O点到b点所对应的时间段,种群的增长大致呈“S”型,a点的数量大约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蝗虫种群有最快的增长速率,故防治时间应在a点之前,A
62、正确;B、“S”型增长的种群增长率在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最大,超过该点增长率下降,因此ab段种群的增长率下降,B错误;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后,蝗虫种群内的雌雄比例失调,导致种群内出生率下降,可防止种群增长至c点,C正确;D、把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既能使植物等生产者被啃食的较少,又可以保持该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对种群“S”增长曲线的分析,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的影响,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分析题图曲线,找出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曲线是解题的关键27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63、( )A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B人类活动可以使自然演替的速度改变,而演替方向不一定会改变C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达到K值时保持不变D人口的年龄组成可用来预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分析】1、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补法调查,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2、演替的特点可描述为:(1)群落发展有顺序、有规律地向一个方向发展,因而是能预见的;(2)演替是由群落引起物理环境改变的结果,即演替是由群落控制的;(3)演替以稳定的生态
64、系统为发展顶点,即形成顶极群落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4、群落的结构:(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2)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解答】解:A、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应用取样器取样法,A正确;B、人类活动可以使改变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正确;C、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仍处在动态变化中,C错误;D、口的年龄组成可用来预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D
65、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28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考点】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分析甲图:甲为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其中幼年个体明显多于老年个体,即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分析乙图:乙图是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曲线,
66、在t0t1时期,种群的增长率逐渐增大,此阶段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在t1时期,种群的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在t1t2时期,种群的增长率逐渐减小,但种群数量仍在增大,此阶段种群的年龄组成仍为增长型;在t2时期,种群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此时年龄组成为稳定性【解答】解:(1)甲中幼年个体明显多于老年个体,即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2)由以上分析可知,t1时期种群的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而t2时期种群的增长率为0,此时年龄组成为稳定性因此,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扇形图和曲
67、线图,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特征,明确甲图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掌握种群数量变量曲线,能准确判断t1时期和t2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再选出正确的答案29在某自然保护区中,A物种与B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物种与B物种的相互关系是捕食关系,B为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BA物种种群数量受B物种种群数量影响,但B物种种群数量不受A物种种群数量的影响CA物种种群数量变化受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还受迁入和迁出等的影响DA物种和B物种各自种群内均会出现种内斗争【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种间关系 【分析】1、分析曲线图:A、B两个物种的种群数量为非同步性
68、变化,应属于捕食关系,其中A呈现出先增加先减少的变化特点,属于被捕食者,而B呈现出后增加者后减少的特点,属于捕食者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会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A物种与B物种的相互关系是捕食关系,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A正确;B、A物种(被捕食者)种群大小受B物种(捕食者)种群控制,即当B物种种群数量增加时,A种群由于天敌增加而数量减少,B种群由于缺乏食物而大量减少,说明B物种种群变化也受A物种种群大小的影响,B错误;C、种群大小呈现波动现象受出生率和死亡率
69、、迁入和迁出等因素的影响,C正确;D、由于食物、生存空间等资源是有限的,因此物种内部也会出现种内斗争,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动、种间关系、种群的特征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5个数量特征,掌握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识记几种常见的种间关系,能根据曲线图中的信息准确判断A和B之间的种间关系,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30植物茎尖的生长素可以向浓度比它高的侧芽部位运输,同时,在缺氧的条件下会严重阻碍其运输,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于(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分析】
70、植物茎尖的生长素可以向浓度比它高的侧芽部位运输,符合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的特点;在缺氧的条件,使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产生大量能量,会严重阻碍该物质的运输,说明该物质的运输需要能量,即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跨膜运输【解答】解:A、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物质从浓度高向浓度低运输,A错误;B、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错误;C、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的协助,并物质逆浓度跨膜运输,C正确;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密集区向稀少区的扩散,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形成具有一定的能正确理解题意和从题干中获
71、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小题,共40分)31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中,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泌尿系统(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降低(降低/升高),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NaHCO3(NaCO3/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调节网络下进行(4)图乙中,B液为血浆,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的含量有关C液为淋巴【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内
72、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分析图甲可知,内环境通过a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a是呼吸系统;外界的养料通过b系统进入循环系统,b是消化系统;代谢废物由c排出,c是泌尿系统图乙中,A是组织液,B是血浆,C是淋巴【解答】解:(1)由题图可知,通过系统a与外界完成气体交换,a是呼吸系统;通过系统b养料进入循环系统,b是消化系统;通过c排除代谢废物,c是泌尿系统(2)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乳酸会是血浆中PH降低,血浆中NaHCO3可以与乳酸反应,使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4)图乙中,B液是血浆,血浆渗透
73、压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有关,C液是淋巴故答案为:(1)呼吸 消化 泌尿(2)降低 NaHCO3(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4)血浆 蛋白质、无机盐 淋巴【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参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系统,考查学生识图和分析能力32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在A图中,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其作用是接受一定的刺激产生兴奋(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b(3)神经纤维兴奋时,膜对Na+ 的通透性强,造成这种离子内流(内流或外流),不需要(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4)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
74、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图的突触结构中,信号的传递是单一方向的,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专题】模式图;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分析】1、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人体或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可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抠(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
75、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可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五部分3、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方式传导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此突触部位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
76、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5、分析题图:图A表示反射弧的结构图,由传入神经上有神经节,则表示传入神经,表示感受器,表示神经中枢,表示传出神经,表示效应器,表示突触结构;图B表示神经纤维(传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其中a、c处于静息电位、电位分布是外正内负,b处是动作电位、电位分布是外负内正【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知,在A图中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感受器能接受一定的刺激产生兴奋(2)B图中的神经纤维上,受到刺激会产生动作电位,其膜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所以示意图B中的a、b、c中,兴奋部位是b(3)神经纤维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强,造成Na+内流,这个过程是通过协助扩进行的,不
77、需要消耗能量(4)A图中的是突触,包括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此处信号的传递是单一方向的,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故答案为:(1)感受器 接受一定的刺激产生兴奋 (2)b(3)Na+内流 不需要 (4)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点评】本题结合反射弧的结构图、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示意图,考查神经调节的知识,考生识记反射弧的结构、兴奋的传递特点、明确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是解题的关键33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
78、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1)甲图中,根和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mol/L,108mol/L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对芽的效应是促进(2)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小于a侧,a侧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促进(3)丙图中,给予右侧光照,胚芽鞘向弯向光源生长弯曲生长,原因是:单侧光的照射使胚芽鞘背光面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侧,导致背光面长的快,向光面生长慢【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专题】正推法;植物激素调节【分析】分析甲图:图示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79、,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分析乙图:由于受到重力因素的影响,a点的生长素浓度高于b点,c点的生长素浓度高于d点【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根和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mol/L、108mol/L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对芽的效应是促进(2)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小于a侧由于茎对生长素浓度最不敏感,所以a侧生长素对茎生长具有促进作用(3)因为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单侧光照射下,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其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所以应分别阻断A
80、段和B段,并用不作处理的胚芽鞘作对照进行实验由于生长素横向运输是在胚芽鞘尖端,所以阻断A段后,生长素不能向背光侧运输,因而胚芽鞘直立生长;而阻断B段后,生长素能向背光侧运输,所以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故答案为:(1)1010 108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促进 (2)促进(3)弯向光源生长 单侧光的照射使胚芽鞘背光面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侧,导致背光面长的快,向光面生长慢【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生长素浓度与作用关系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同时考查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34图中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
81、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表示的是体液免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呈递抗原的作用,细胞c是浆细胞(效应B细胞)(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当再次感染相同的病原体后,产生抗体既多又快,这主要与记忆细胞有关,初次免疫时记忆细胞由图甲中的b(填字母)增殖分化而来(3)切除胸腺后,图甲表示的免疫过程将减弱(减弱、加强或不变)(4)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a、b、d(5)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因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与人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抗体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自身免疫病【考点】人体
82、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甲是体液免疫的过程,细胞a表示T细胞,细胞b表示B细胞,细胞c表示浆细胞(效应B细胞),细胞d表示记忆细胞;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抗体的浓度,分析题图曲线可知,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产生抗体的速度快、数量多【解答】解:(1)图甲中有抗体,该过程为体液免疫过程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呈递抗原的作用;细胞c产生抗体,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当再次感染相同的病原体后,产生抗体既多又快,这主要与记忆细胞有关,初次免疫时记忆细胞由图甲中的b(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3)胸腺是T细胞的发育成熟的地方,切除胸腺后,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83、,通过T细胞呈递的途径基本就没了,因此图甲表示的体液免疫过程将减弱(4)图甲是体液免疫的过程,细胞a表示T细胞,细胞b表示B细胞,细胞c表示浆细胞,细胞d表示记忆细胞,其中只有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因此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aT细胞、bB细胞、d记忆细胞(5)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因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与人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抗体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自身免疫病故答案为:(1)体液免疫 摄取、处理、呈递抗原 浆细胞(效应B细胞)(2)多 快 b(3)减
84、弱(4)a b d (5)自身免疫【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5如图1所示表示的是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a(填字母)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生活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生存斗争,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此曲线方式增长(2)在一定环境中,除上述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是阳光、温度、水(至少写两个)的影响(3)某
85、水库中人工养殖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为了提高鱼类的产量,必须不断投放饵料请回答下列问题:a水库中不同种类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不同种类的鱼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不同造成的b若不考虑食物因素,图2能表示同水层中不同种鱼的关系是c为确定青鱼数量是否达到捕捞标准,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数量【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间关系 【专题】图形图表题;种群和群落【分析】1、据图1分析,曲线a表示J型曲线,曲线b表示S型曲线;“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
86、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2、据图示曲线特点可知,图中为捕食关系,为互利共生关系,为竞争关系【解答】解:(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a曲线即以“J”型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由于生活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种内斗争,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a曲线方式增长,而是以“S”型曲线增长(2)在一定环境中,除生活资源和空间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是受阳光、温度、水分的影响(3)a水库中不同种类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表现出了分层现象,故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由于动物的食物和栖息空间不同造成的b据图示曲线特点可知,图中为捕食关系,为互利共生关系,为竞争关系;若不考虑食物因素,水层中不同种鱼的关系是竞争关系,为图中c青鱼活动能力较强,故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数量故答案为:(1)a生活资源和空间 (2)阳光、温度、水(3)a垂直 食物和栖息空间不同 bc标志重捕【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种群特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以及群落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