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9)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9406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2020学年人教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9)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这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但一

2、遇见“木叶”的时候,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这里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木”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

3、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尽管“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

4、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摘编自林庚说木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诗句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谢庄、陆厥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启发。B.古代的诗歌中很少看见用树叶而多用木叶,可以说是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C.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要比树显得单纯,是木的一个艺术特征。D.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

5、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屈原的诗句引出话题,即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B.文章列举含木叶的实例,让读者从具体可感的诗中认识到这一意象的普遍性。C.文章在木叶和树叶的对比中把论证推向深入,引出诗歌语言暗示性的问题。D.文章在提出问题后,又用大量篇幅分析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只有留心才会察觉它的存在。B.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C.古诗中木

6、叶的木是作为树的特殊概念而出现的,树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D.艺术形象的领域,一字之差在表达上就相差千里,因此在写作和鉴赏中要培养谨严的态度。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纸上故乡邓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

7、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

8、,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

9、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思念故

10、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摘编自散文选刊2015年第4期)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激起“我”的思乡之情。“我”常在故乡记忆里寻找慰藉。B.“我”在外面的世界获得了一些成就,却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也催生出内心深处的不安。C.文中写孩子们学大人们采茶的情景,表现了故乡虽有贫穷苍白的一面,也有给生活增添乐趣的一面。

11、D. “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经历过苦难,受过战争的洗礼,它丰厚的红色文化浸润了这片土地。2.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给我们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3.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十三五”时期是推动绿色城镇化落地,全面实现 2020年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1月13日, 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针对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高世楫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走向新时代的重要领域,绿色是重要主题。对于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宏

12、观经济研究院产业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权认为,一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推动城乡的融合发展;三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四是建设智慧、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体制机制方面,要由城乡二元体制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包括土地、 资金、劳动力要素、管理等;发展重点由注重城市空间的扩展转向提升城市功能;空间布局由原来的每个城市独立、孤岛、板块式发展转变为网络化、互相连接起来发展;治理要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助理程会强认为,新型城镇建设是把城市看作一个由生活、经济和自然形成的复合系统,新型城镇化主要是解决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和

13、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问题。材料二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走出了“生态城镇”模式。“我们要为美丽中国的协调发展做点贡献。”董事长吴桂昌说。“很多小城镇、农村拥有各自的优势,如何将优势挖掘出来?这是值得思考的。”吴桂昌说。2014年,棕榈股份紧随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步伐,率先展开生态城镇试点,从长沙浔龙河,到贵阳云漫湖、时光贵州棕榈股份从多个角度审视生态城镇规划,因地制宜, 根据区域特点引入体育、旅游、教育等产业,打造与镇情相匹配的特色小镇,探索出以乡村振兴为样板的“浔龙河模式”,以文旅为主的“贵安模式”等。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出台,尤其

14、是交通设施的改善,过去的“穷山恶水”变成“青山绿水”的后发优势,加上消费升级释放出来的巨大市场空间,为特色小镇的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契机。生态城镇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为生态资源和区位价值较优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的一种生态优先、兼顾民生和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吴桂昌表示,棕榈股份将推动更广域层面的生态城镇建设,让更多落后地区群众受益,实现美丽中国梦。材料三生态城镇化是指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以生态经济体系为核心,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使城镇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最佳结果。它以生的,使城镇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最佳结果。它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体,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小城镇

15、的生态化、集群化、现代化的发展,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之路。生态城镇化的“生态”就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城镇化的过程中去,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张,转变为以提升城镇的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宜业之所。生态城镇的 “城镇”已不是一般概念的城镇,而是与其所处的区域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是人、自然与社会环境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城镇。生态城镇化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生态化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是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材料四(1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高世楫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走向新时代的重要领域,绿色是重要主题。B.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其中一个做法是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凋发展的城镇格局。C.生态城镇化,要从多角度审视生态城镇规划,引入体育、旅游、教育等产业,打造与区域、镇情相匹配的特色小镇。D.生态城镇化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生态化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是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提到生态文明建设,可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

17、型城镇化,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中。B.材料一中“绿色城镇化”与材料三中“生态城镇化”概念的内涵相同,都是指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之路。C.材料一说“由注重城市空间的扩展转向提升城市功能”,“城市空间的扩展”也就是材料三中所说的“城市规模的扩张”。D.“我们要为美丽中国的协调发展做点贡献。”吴桂昌所说“协调发展”是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3)根据上面四则材料,概括说明进行生态城镇化建设将会给民众带来哪些方面的好处。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塔思,幼与常儿异,英才大略,绰有祖风。木华黎常曰:“成吾志必此儿也。”及长,每语必先忠孝,曰:“大丈夫受天子厚恩

18、,当效死行阵间,以图报称,安能委靡苟且目前,以隳先世勋业哉!”年十八袭爵。庚寅秋九月,叛将武仙围潞州,太宗命塔思救之。大兵未至,塔思率十余骑觇贼形势,仙恐有伏,不敢犯。塔思曰日暮矣待明旦击之是夜五鼓金将移刺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退守沁南贼还攻潞州城陷主将任存死之冬十月,帝亲征,遣塔思复取潞州。仙夜遁,邀击之,斩首七千余级,以任存侄代领其众。壬辰春,睿宗与金兵相拒于汝、汉间。金兵成列,将战,会大雪,分兵四出,塔思冒矢石先挫其锋,诸军继进,大敗金兵。甲午秋七月,朝行在所。时诸王大会,帝顾塔思曰:“先皇帝肇开大业,垂四十年,惟东南一隅,尚阻声教。朕欲躬行天讨,卿等以为何如?”群臣未对,塔思对曰:“臣家

19、累世受恩,图报万一,正在今曰。臣虽驽钝,愿仗天威,扫清淮、浙,何劳大驾亲临不测之地哉!”帝悦曰:“塔思虽年少,英风美绩,简在脱心,终能成我家大事矣。”賜黄金甲、玻璃带及良弓二十,命与王子曲出总军南征。乙未冬,拔枣阳。曲出别徇襄、邓,塔思引兵攻郢。郢濒汉江,城坚兵精,且多战舰。塔思命造木筏,遣汶上达鲁花赤刘拔都儿将死士五百,乘筏进击。引骑兵沿岸迎射,大破之。丁酉秋九月,入汴京。守臣刘甫置酒大庆殿。塔思曰:“此故金主所居,我人臣也,不可处此。”遂宴于甫家。戊戌秋九月,帝宴群臣于行宫,塔思大醉。帝语侍臣曰:“塔思神已逝矣,其能久乎?”己亥春三月,薨,年二十八。(节选自元史塔思传)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

20、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塔思曰/日暮矣待/明旦击之/是夜五鼓/金将移剌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退守沁南/贼还攻潞州/城陷/主将任存死之/B.塔思曰/日暮矣/待明旦击之/是夜五鼓/金将移剌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退守沁南/贼还攻/潞州城陷/主将任存死之/C.塔思曰/日暮矣待/明旦击之/是夜五鼓/金将移剌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退守沁南/贼还攻/潞州城陷/主将任存死之/D.塔思曰/日暮矣/待明旦击之/是夜五鼓/金将移剌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退守沁南/贼还攻潞州/城陷/主将任存死之/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子是古时臣民对于帝王的称呼,历代帝王一直鼓吹君

21、权神授,故称帝王为天子。B.甲午、乙未等为干支纪年。干支纪年由十个天干、十二地支按顺序相配,六十年为一周期,周而复始。C.汴京即今河南开封,古称汴州东京等,在历史上曾做过北宋和金朝的都城。D.行宫一般指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或大臣出行时居住的宫室或临时寓居的官署、住宅。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塔思自幼不凡,志向宏远。他小的时候就与一般儿童不同,有才能谋略;长大后以忠孝为先,胸怀远大,立志报效国家。B.塔思代帝出征,得到奖赏。皇帝欲御驾亲征,向大臣询问讨敌计策,塔思担忧皇帝安危,愿代替皇帝出征以报国恩,受到皇帝称赞和赏赐。C.塔思为将勇猛,作战有方。他曾在雪天,冒着

22、箭石挫败敌方先锋;攻打郢都时,他下令制造木筏,派敢死队乘筏进击,亲自带兵射击,大败敌人。D.塔思为人重礼,英年早逝。进入汴京后,守臣在大庆殿设下酒宴,他认为不符合礼仪;己亥年三月,塔思去世,年仅二十八岁。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仙夜遁,邀击之,斩首七千余级,以任存侄代领其众。(2)先皇帝肇开大业,垂四十年,惟东南一隅,尚阻声教。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注】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予“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

23、再度被远谪。此诗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濯缨:洗濯冠缨。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再度被远谪,两句表现了命运之多变,人生之艰辛。B.“伏波故道风烟在”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前贤,不由得心生自勉奋发之意。C.“翁仲遗墟草树平”写伏波将军的庙宇空余石像荒草、断壁残垣,借此感慨人心变异,世道衰微。D.“休将文字占时

24、名”话中有话,因为两人曾因作诗讽刺权贵而背上罪名,此处多有自嘲之意。2.尾联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诗人从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 , ”的愿望,反衬了诗人今夜的孤寂。(2)屈原离骚中借美女被众女造谣中伤比喻自己有政治才华却被诬告的句子是“ , ”。(3)大自然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你我共同拥有大自然,正如赤壁赋中苏轼“ , ”所言。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

25、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

26、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B.行云流水 信马由缰 相得益彰 悠然自得C.天衣无缝 信手拈来 相得益彰 泰然自若D.天衣无缝 信马由缰 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7、( )A.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B.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C.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D.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B.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C.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D.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

28、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8、下面这封书信有多处使用不规范或不得体,请找出五处并加以修改。尊敬的先生:寄呈的美玉生烟已收悉,再三过目,深感敬佩。你深厚的古诗词功底,独到的解读之法,对我的诗歌创作有些许帮助,我自愧不如。这里按你的要求,我冒昧地对几处作了雅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顺祝冬安!君2018年12月12日9、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将在山西举行。下图是该运动会徽标,主体图形采用蓝、黄、黑、绿、红的色彩。请写出该徽标主体图形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 因为有了太多的希望和梦想,才有了社会的

29、进步和光明的未来,人类从未停止过自己不断追求的脚步。 因为每天都有新的东西产生,所以在拥有的同时又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 请以“追求与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1.B; 2.D; 3.A解析:1.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二段,树叶简称为叶,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但一遇见“木叶”的时候,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可见并不是

30、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故选B。2.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文意理解错误。本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后,指出艺术形象的领域,“木”与“树”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文章并未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故选D。3.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B项,“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曲解文意,依据原文第五段,“木”具有着一般“木头”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可见是“木头”的形象,而并不是“双重形象”。C项,对象错误,树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说法错误。应是木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

31、。D项一字之差在表达上就相差千里说法绝对化。文章最后一段,是紧扣着“木”与“树”的差别来推理的,而选项“就”字使表述绝对。故选A。 2答案及解析:答案:1.B; 2. 勤俭的生活态度,不怕苦的精神,宽容待人,懂得珍惜; 红色文化的洗礼,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对苦难有着更深的理解。 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3. 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使“我”从中获得慰藉; “我”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纾解了“我”厚重的乡愁; “我”用文字构建的“心中故乡”,是我对故乡的回报,也是“我”的精神家园。解析: 1.“深深的愧疚”错,原文为“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由“一丝”可知,选项中“深深的”错

32、误。2.本题考査对文中重点语句的含意的理解。首先考虑前后文与该句的联系,然后抓住关键词“精神层面”进行分析。根据关键句“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可分析出勤俭、不怕苦、宽容、珍惜、红色文化洗礼等关键内容。3.理解标题的含意,要联系全文和主题等进行分析。“纸上”表明是文字创作,包括他人的和作者自己的。在文中找出他人和作者自己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即可得出答案。 3答案及解

33、析:答案:(1)C; (2)D;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优美洁净的生活居住环境。 提升城市功能,带来先进便捷的生活条件,包括交通、体育、教育、旅游等设施。发展经济,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可知“引入体育、旅游、教育等产业”需因地制宜,根据区域特点而定,并不是说生态城镇化都要“引入体育、旅游、教育等产业”。(2)本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是黄汉权谈论关于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时发表的看法之,与“美丽中国的协调发展”不是同一概念。(3)本题考查探究文

34、本中的某些问题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本题应在读懂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按照题干的要求从生态环境、城市功能、经济效益三个角度找出有关生态城镇化建设给民众带来好处的信息,然后归纳成答案要点。材料二中“紧随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步伐”可看出,给生态环境方面带来的好处;材料二中“根据区域特点引入体育、旅游、教育等产业”可看出,给城市功能方面带来的好处;材料中“转变为以提升城镇的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宜业之所”及材料四的图表内容可看出,给经济效益方面带来的好处。 4答案及解析:答案:1.D; 2.D; 3.B; 4.(1)武仙在夜里逃跑了,我军截击武

35、仙的部队,斩杀了他们七千多人,命令任存的侄子代替任存率领士卒。 (2)先皇帝开始创立大业,己将近四十年,只有东南一角,还阻隔着我们的声威和教化。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矣”是句末语气词,后面断开,排除A、C。“潞州”做“攻”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D。2.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

36、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供帝王或大臣出行时居住的宮室”错误,行宮特指古代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地方。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B项,“向大臣询问讨敌计策”错误,文中“卿等以为何如”指的是皇帝向大臣询问对御驾亲证的看法。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答此类题一定要事先还原语境,切忌直接读句子翻译。翻译时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1)遁,逃跑;邀

37、击,截击;以,命令,任命,让。 (2)肇开,开始创立;垂,将近;阻,隔着;声教,声威和教化。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注意体现句式和实词的各种用法及活用类型。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译文】 塔思,幼小时就和平常的孩子不一样,才能卓越,谋略远大,颇有祖父的遗风。木华黎常说:“实现我的志愿的一定是这个孩子。”等到他长大后,每次讲话必定先提忠和孝,曾说:“大丈夫受到天子的厚恩,应当在战场上拼死效力,以图回报才对,怎么能萎靡不振安于眼前,从而段掉祖先创立的功业呢!”他十八岁时就承继了父亲的爵位。庚寅年秋天九月,叛将武仙围困潞州

38、,太宗命塔思援救潞州。大军还未到达,塔思就带领十几个骑兵侦察叛贼阵地形势,武仙怕有埋伏,不敢进犯。塔思说:“天已经黑了,等到明天早上进击他们。”这天夜里五更时分,金将移剌蒲瓦前来偷袭,我军和他们交战不利,退守到沁南。叛军又回去攻打潞州,城被攻陷,主将任存战死。冬天十月,皇帝亲自出征,派遣塔思再去收复潞州。武仙在夜里逃跑了,我军截击武仙的部队,斩杀了他们七千多人,命令任存的侄子代替任存率领士卒。壬辰年春天,睿宗与金兵在汝水、汉水之间对峙。金兵已排列成阵,将要交战,恰逢大雪,于是分兵四面出击,塔思冒着箭石先挫败金兵的先锋,各军继续进击,大败了金兵。甲午年秋天七月,塔思去皇帝的驻地去朝见皇帝。当时诸

39、王大聚会,皇帝对塔思说:“先皇帝开始创立大业,已将近四十年,只有东南一角,还阻隔着我们的声威和教化。我打算亲自替天行道,讨伐敌人,你们以为如何?群臣还没有回答,塔思回答说:“臣家世代蒙受皇恩,想要报答皇恩万分之一,正在今天。臣虽愚钝不才,愿能依仗皇上天成,扫清淮、浙一带,何须劳烦圣驾亲临这不测之地呢!”皇帝高兴地说:“塔思虽然年轻,但英雄气概和杰出的战绩,确实记在朕的心里,最终是能够完成我家大业的。”赐给他黄金甲、玻璃带和良弓二十张,命令他与王子曲出统领军队南征。乙未年冬天,攻下枣阳。曲出另外去攻打襄、邓二州,塔思带兵去攻打郢都,郢都濒临汉江,城墙坚固,兵马精良,而且还有许多战舰。塔思下令制造

40、木筏,派汶上达鲁花赤刘拔都儿率领五百敢死队员,乘木筏进击敌人,塔思带领骑兵沿着江岸迎头射击,大破敌军。丁酉年秋九月,塔思进入汴京。汴京守臣刘甫在大庆殿摆设酒宴。塔思说:“这是过去金朝君主居住的地方,我是臣子,不能待在这里。”于是在刘甫家中设宴。戊戌年秋九月,皇帝在行宫宴请群臣,塔思喝得大醉。皇帝对侍臣说: “塔思已经魂不守舍了,他还能活得久吗?”己亥年春三月,塔思逝世,终年二十八岁。 5答案及解析:答案:1.B; 2.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必临河取水,离别时的眼泪就可以洗濯冠缨,表现诗人珍重惜别的感伤,以及历尽艰辛的悲怆。 用典抒情。“濯缨”用楚辞之典,有与友人共勉之意,希望彼此无畏打击,保

41、持志行之高洁。解析:1.表达的不是“自勉奋发”之意。2.注意答出“夸张”“用典”的修辞,然后结合诗歌具体的分析。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还有借助特殊的方式抒情如用典、对比、细节描写等,答题时根据具体的诗歌具体的分析,此题主要是“夸张”“用典”。答题时要结合诗歌做具体的解释。 6答案及解析:答案:1.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解析:易错字:1.剪;2.嫉,蛾,谣,诼;3.藏,适。 7答案及解析:答案:1.A; 2.C; 3.D解析:1.行云流水:形容诗文、

42、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 天衣无缝:比喻诗文等没有破绽。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信马由缰: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走动。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悠然自得:形容自由清闲、心情舒畅。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从逻辑关系上看,应是因果关系。而“进而”表递进;“因此”才表因果。从上下文逻辑意脉贯通上看,先言“端整沉着”,后表“颇具跌宕

43、摇曳之姿”。3.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此句必须有主语“这”与上文衔接,排除AC;同时,“鲜明可感的内容”是“浓烈的情感抒发”的直接表现,排除AB。 8答案及解析:答案:称谓“尊敬的先生”须顶格; 祝语“冬安”须顶格;“寄呈”应改为“寄来”;“过目”应改为“拜读”;“些许”应改为“莫大”;“雅正”应改为“改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语言得体有问题得体和语体得体,问题得体主要是要符合特殊问题的特殊要求,语体得体要注意讲话者的身份、环境、尊卑、主客以及“谦辞”和“敬辞”的运用,本题主要考核的是语体的得体。本题,题干

44、已经指出语段是“书信”,且“这封书信有多处使用不规范或不得体”,要求“找出并作修改”。仔细阅读这封书信,可发现:书信格式要求中,称谓要顶格写,所以称谓“尊敬的先生”须顶格;书信格式要求中,祝贺语要顶格写,所以祝语“冬安”须顶格;“寄呈”,是个谦词,“呈”字是指自己将书信等恭恭敬敬地给对方看。寄呈说白了就是“寄给”。这里是别人寄给自己信,表达不得体,应改为“寄来”;“过目”,看一遍(多用来表示审核),一般用于下级请上级看自己所送东西或者文章等,属于敬语。这里是说自己看别人寄来的文章,表达不得体,应改为“拜读”;“些许”,一点儿;少许。用于此处不够态度谦虚,表达不得体,应改为“莫大”;“雅正”,敬

45、辞,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此处是说自己对别人的文章进行修改,表达不得体,应改为“改正”。 9答案及解析:答案:寓意:以汉字“山西”书法形态为创意来源,点明二青会的举办城市为山西;图形上下部分显示山峦状态,两山中间线条代表河流穿过,体现山西地貌特点(或将外围看作黄河水,中间看作山脉,体现山西“表里山河”特点)将跑道、泳道形象与汉字形象融为一体,表达运动拼搏内涵;整体使用五环色彩,将奥林匹克体育精神融入其中;五彩缤纷的颜色与充满律动的线条相融合,象征着年轻人的青春与活力。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能力。分析徽标,需要围绕徽标的主题对各构图要素进行分

46、析,尤其要注意颜色、汉字、数字、字母的变体和各种形象化的构图,以及地名的呈现分析本徽标构图要素,需结合“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中“运动”的要素、举办地“山西”的要素等。如颜色上的五彩,恰好为奥运五环的颜色,代表着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五种颜色的线条,又可以联系青年的青春活力。整个构图为变体的“山西”二字,代表着举办地为山西,五种颜色组成的纵向线条既像运动会的泳池赛道,又像起伏的山峦;橫向的线条既像运动赛场上的跑道,又像橫贯山西的黄河,均把地域特色和运动主题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10答案及解析:答案: 作文参考立意: 舍得“失去”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 人生有“得”就有“失”;什么都想“得到”的人,往往什么也得不到,而懂得“放弃”的人,往往会收获到最丰美的果实。 执著一念的人,必然会甘愿“放弃”那些与自己的事业“无关”的东西,包括享受。 成功往往取决于正确的取舍。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