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课李商隐诗两首1.把握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2.能有感情地背诵这两首诗,并体会李商隐诗歌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3.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1.查阅资料,了解李商隐的生平、作品的风格特色和这两首诗的时代背景;了解诗中所用的典故。2.深入品味领悟,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3.讨论、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4.拓展阅读,进一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1.把握诗歌的旨意,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了解诗人创作的艺术风格。2.鉴赏诗歌蕴含的寓意,了解诗歌倒叙的叙事特点。3.熟读成诵。1.引导学生参照课文注释,读懂诗意,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
2、点。2.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按照“阅读掌握内容分析艺术特点”的鉴赏过程,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3.引导学生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和忧国忧民的情怀。锦瑟的意旨隐藏很深,历来众说纷纭。对此诗的欣赏重在体味诗的朦胧意境,把握诗人运用的艺术技巧。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极真切地写出了兵荒马乱的情状,在多方对照和咏叹中,讽刺了玄宗荒淫致乱的行为和为保全自己而牺牲贵妃的不义之举。此诗讽意深而用笔细,在众多咏马嵬的诗歌中,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属别开生面之作。李商隐(约812约858),晚唐诗人。因受“牛(僧孺)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与杜牧并称“小
3、李杜”。李商隐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其诗构思新巧,辞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古人评其诗为“深情缅邈”“沉博绝丽”“寄托深而措辞婉”。1.锦瑟此诗为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病故前回忆人生往事之作。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诗人晚年回首往事,有感于世路坎坷,遗恨重重。诗中寄寓了诗人浓重的悲慨和郁愤。2.马嵬(其二)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今陕西兴平),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玄宗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此诗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是一首政治讽刺诗。
4、诗作以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锋芒指向了唐玄宗。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是说,像锦瑟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1.结合注释,梳理锦瑟每联的大意。答:自我核对(1)首联是起兴之笔,以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2)颔、颈两联是诗人追忆的内容,但诗人究竟在苦恋什么呢?“庄生晓梦迷蝴蝶”,说的是迷惘之情他曾留恋的梦境。诗人借用这个典故,
5、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尽管那是当局者迷,尽管欢乐是那样短暂,但也足以让他珍惜一生。“望帝春心托杜鹃”,更转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是怎样的悲哀。希冀以来生继今世,永结情缘。接着,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的事物总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满。这里是指佳人红颜命薄,还是指诗人才命相妨?(李商隐在有感一诗中说“古来才命两相妨”,意为才气与命运不能两全)(3)尾联以感叹作结。“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诗人到老还很珍重这份“感情”。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了。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
6、不止。2.请简要概括马嵬(其二)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答:自我核对描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讽刺唐玄宗的沉迷情色,荒废朝政。3.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庄生晓梦迷蝴蝶,。沧海月明珠有泪,。(2)空闻虎旅传宵柝,。此日六军同驻马,。自我核对(1)望帝春心托杜鹃蓝田日暖玉生烟(2)无复鸡人报晓筹当时七夕笑牵牛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锦瑟()惘然()马嵬()宵柝()晓筹()未卜()自我核对swngwituchub2.古今异义词(1)望帝春心托杜鹃古义:今义:(2)只是当时已惘然古义:今义:自我核对(1)古义:伤春之心。今义:指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情怀。(2)古义:迷惘,茫然。今义:
7、形容失意的样子。1.锦瑟多处用典,请一一指出。【思路点拨】查找资料,阅读课文注释。【与你交流】(1)庄周梦蝶。(2)望帝化鹃。(3)鲛人泣珠。(4)蓝玉生烟。2.请赏析马嵬(其二)中“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这两句诗。【思路点拨】结合题目,紧扣“徒”“未卜”“休”等关键词。【与你交流】这首诗以“马嵬”命题,重点写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杨贵妃死。诗人先用“海外徒闻更(还有)九州”,概括了方士在海外仙山上寻见杨贵妃的传说。据说,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曾令方士去海外寻其魂魄,在海外仙山会见了她,杨授以金钗等饰物,并言当永记“世世为夫妇”之约。而“徒闻”“未卜”和“休”流露的讥讽语气,
8、又为下文奠定了基调。3.请赏析马嵬(其二)中“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这两句诗。【思路点拨】扣住“当时”“笑”等词语来分析。【与你交流】“此日”指贵妃被赐死之日,“当时”指七夕相约之时。“六军同驻马”指禁军哗变,李、杨两人的爱情也一同“驻马”,并幻灭成空了。“七夕笑牵牛”,意为七夕之夜,长生殿上,两人曾欢笑密约,并笑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的会见之短暂。“当时”曾“笑”他人,而今却不如牵牛织女之长久相恋,相比之下,可悯而又可笑。诗人把六军愤慨之情与长生殿秘密之誓放在一起作对比,议论深刻,笔锋犀利。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眼为哪两个字?请作简要分析。【思路点拨】在诗歌中,所谓诗
9、眼就是指最具有表现力的那个词,它往往起揭示主旨、传达诗人情感的作用,多为动词、形容词。在分析其表达效果时,要结合景、情、境、意等方面。【与你交流】诗眼为“迷”“托”。“迷”写出了诗人在现实和梦幻中穿行,充满期待;“托”却写出人生之路难行,所有美梦终成空幻。“托”于杜鹃的哀音,是断肠的结局。一“迷”一“托”,正是诗人一生的写照,精彩传神。5.锦瑟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思路点拨】可结合学习过的“表现手法”的范畴来进行分析。【与你交流】(1)运用象征的手法。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比喻重在“形”的相似,象征重在“神”的相似。锦瑟一诗的“锦瑟”“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
10、的情调可以猜想出来,但一追究其具体所指,就如坠入五里云雾,给人以意蕴深厚的朦胧美。(2)用典。李商隐的诗,素以用典工整、适切著称。锦瑟用了很多典故。用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还可以创出古典新义来。庄周梦蝶,传达出诗人对自我认定的迷惘;望帝啼血,表现出生死不渝的情感。6.请对锦瑟的结构和语言作简要分析。【思路点拨】律诗的结构为“四联”,注意积累诗人不同的语言风格。【与你交流】(1)结构与内容完美配合。这首诗首联以“思华年”引起全篇,尾联用“追忆”二字与首联呼应,用“情”“惘然”三字概括颔联和颈联的内容,首尾两联表达的内容清晰而明确,根本没有朦胧的意味。但
11、是颔联和颈联“忆”的是什么“情”呢?诗人只用“庄周梦蝶”“望帝化鹃”“鲛人泣珠”“蓝玉生烟”四个典故来表达,又让读者坠入了五里云雾中。这种又清醒又迷糊、又明白又混沌的结构,可以很好地表现诗中那如梦似幻、朦胧恍惚的意境。形式和内容配合到了极致。(2)语言清丽。李商隐诗歌的语言艺术从这首诗中也可见一斑。例如开头写诗人形容瑟和瑟音,用的只是“无端”“一弦一柱”等,语言清丽,却使人可以想象出那音调的凄婉、悲怨。中间两联所描绘的图景也同样具有清新、明丽的特点,其中有栩栩然而飞的庄周的化身蝴蝶,有杜鹃的声声哀鸣,有海上鲛人的泪光,有晴空下升腾着的玉气。每一幅画面都有浓浓的抒情和丰富的意蕴,意味无穷。鲁迅在
12、致杨霁云的信(1934年12月20日)中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这是对李商隐诗歌语言艺术的高度评价。7.马嵬(其二)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思路点拨】可结合学习过的“表现手法”的范畴来进行分析。【与你交流】(1)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诗歌的每一联都包含着鲜明的对比:贵妃已死与海外招魂的对比,今生已了与来世难知的对比,承平年代鸡人报晓与奔亡途中军旅鸣柝的对比,长生殿里七夕盟誓与马嵬坡前六军驻马的对比,贵为天子不能保住一妇人与民间夫妇白头偕老的对比。这一系列的对照寓有深长的意味和沉痛的感慨,处处寄寓对玄宗“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惋惜与指责。颔联中用“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的“虎
13、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心情和处境跃然纸上。用“鸡人报晓筹”的安适生活同“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作对比,也暗示了主人公渴望重新寻回昔日的安乐。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经破灭。颈联中“当时”与“此日”对照,补充,不仅其意自明,而且笔致跳脱,蕴含丰富。“当时”指七夕玄宗与杨贵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相映衬,杨贵妃被“赐死”的结局就不难于言外得之。而用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来对照“六军同驻马”,说明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尾联中也包含强烈的对比。为什么当
14、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没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2)巧对。从对偶上看,这首诗也颇为后人称道。中间两联,仅仅四句28字,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嫌。另外,以“六军”对“七夕”,以“驻马”对“牵牛”,都是借对的妙用。(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如“驻马”是指军队停滞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3)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转说:“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
15、在后,反而先着笔。8.对锦瑟的主题各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悲叹诗人自己怀才不遇,有人认为是悼念亡故的亲人,有人认为是怀念自己美好的恋情,甚至有人认为是对其他事情的怀念,等等。请进一步深入揣摩诗句,谈谈你自己的看法。【思路点拨】观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言之成理即可。【与你交流】观点一:相思说:思念恋人而不能相聚的痛苦。看到“瑟”,想到琴瑟和谐的恋情;看到“锦瑟”,想到恋情的华美。锦瑟,你为何无缘无故有五十根弦?如此华美,丰富,每一弦、每一柱都勾起我对恋情的记忆,让我感觉幸福、遥远又迷惘。像庄生梦蝶一样如梦如幻,像望帝化鹃泣血哀啼一样执着和凄美。感觉恋情如沧海明月中鲛人哭泣的眼泪化成的珍珠一样晶莹
16、,纯洁,又如蓝田暖日里美玉所升腾的缭绕烟云一样可望而不可即。我多想把这份记忆珍藏,可在过去恋情发生之时就已迷惘。观点二:悼亡说:对亡妻的深切悼念之情。“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岁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已葬也,犹言埋香瘗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摘自朱彝尊李义山诗集辑评)观点三:自伤说:诗人独自哀伤之情。锦瑟,你为何要有五十根弦?如此华美,丰富,每一弦、每一柱都让我想起过去的青春年华,
17、感觉是那样美丽,虚幻,缥缈,伤感。年华和理想多么美好,真想永远珍藏,只是当时心中已是迷惘一片,而现在才终于明白。理解情感须“四看”诗歌鉴赏题主要的四个考点,即感情、形象、手法、炼字,最终都会涉及对思想感情的理解,因此,准确把握诗歌情感成了解答诗歌鉴赏题的关键。那么,如何正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呢?建议做好“四看”。一看作者。鉴赏诗歌讲究知人论世,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身世经历、创作风格等常会影响诗词的情感。如杜甫,他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经历了“安史之乱”,在诗歌中,常常表达个人不幸遭遇、忧国忧民的情感。有人说,有的作者我们从来没“见过”,怎么办?其实像高考这类重大考试,在命制试题时,常会根据
18、需要用注释对作者进行必要的介绍。比如2013年江苏卷对作者“唐庚”就有注释,“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谪居”给我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即诗歌抒发的情感很可能与寄情山水、孤独愤懑有关。 二看诗题。标题是作品的眼睛,往往能够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确定了诗的内容,我们就容易理解作者的情感。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诗题交代了时间(春夜)、事件(雨),还直接交代了诗人的情感(喜)。 三看“诗眼”。诗歌中一般都会用几个关键的词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我们称它为“诗眼”。它是解读诗歌的突破口。如李白从军行:“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百”“碎”表明将军久战沙场
19、,“数”表明将军身陷重围,“突”“但”写将军最终胜利归来。诗歌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流露的是作者对其向往、敬佩之情。 四看整体。中国古典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写景,后议论抒情。这就成为我们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我们只要理解了全诗叙事写景的意象,再寻找分析直接议论抒情的内容,就容易把握住诗人的情感。 当然,也有像李商隐的锦瑟之类的诗,情感表达得很朦胧,说悼念心上人、感叹人生等等,似乎都有道理。但是这类文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是不会用在考试中为难我们中学生的。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2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1.颔联和颈联用的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情感?答:答案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2.这首诗是如何运用象征手法的?答:答案于典故传说的运用中使用了象征的手法,使诗作更耐人寻味。本诗以锦瑟起兴,提出主题。三、四句用庄生、望帝的典故分别比喻往事如梦和感伤不已的人生。五、六句又将典故与传说糅合在一起,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和沉郁的心情。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马嵬(其二)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3.首联中用典,玄宗听术士说杨
21、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有何用意?答:答案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4.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答:答案对比的手法。诗歌前面三联对李杨二人以前事迹的描述以本联作结,对比强烈,讽刺辛辣而深刻。“如何”二字引导读者深思李杨悲剧的根源,使人联想到李隆基晚年的荒淫好色、怠于政事、任用奸臣、远离忠贤,以致酿成自己的爱情悲剧。5.如何理解本诗的意境和情感?答:答案本诗记叙了马嵬之变,兼寓讽意基调,写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意味颇深。玄宗之悲、马嵬之变、义山之叹都在荒诞、对比、反问中表现出极大的讥讽意味。最后一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
22、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度,启发世人记得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意思对即可)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注】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才调:才气。6.“可怜”一词饱含诗人对古人怎样的感情?答:答案“可怜”一词中饱含诗人对汉文帝的嘲笑和气愤,对贾谊的同情和悲叹。7.这首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答案本诗寄寓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马嵬坡郑畋玄宗回马杨妃死,云
23、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注】又何人。【注】景阳宫井:南朝陈后主叔宝宠爱后妃,不理朝政,在隋军攻入皇宫之际,带着张、孔二贵妃躲在后殿枯井中,终为隋军所俘。8.请鉴赏“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这两句诗。答:答案这两句以议论作结,不言陈后主而言“何人”,有不屑之意,而玄宗能当机立断,终属“圣明”,但也仅仅是比陈后主圣明一些而已。把“圣明天子”扬得极高,以昏昧的陈后主作陪衬,就颇有几分讽意,含蓄委婉,耐人寻味。9.有人评论说马嵬坡一诗虽嘲讽了唐玄宗,但也不乏同情的态度。请说说你的看法。答:答案诗中在嘲讽玄宗的同时也饱含诗人对唐玄宗的同情。诗歌前两句暗示了玄宗迫不得已赐死杨贵妃,但仍不忘云雨旧情,所以后两句“终是”的口吻,似是要人们谅解唐玄宗当日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