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654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9页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如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乙醇乙醛乙酸CO2、H2OA 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均由同一种氧化酶催化B 乙醇经代谢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C 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D 体内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 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 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积累ATPC 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D 每个ATP分

2、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3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A 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 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D 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4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酶在强酸、强碱和高温条件下均变性失活;酶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在细胞外或细胞内起催化作用的物质;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自然界中的光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都可以转化为细胞中的ATP;一个ATP分子彻底水解需要消耗4个水分子;人的

3、心肌细胞中,ATP合成速度远远大于分解速度,从而保证心肌细胞有充足能量A B C D 5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B 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C 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D 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6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B 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C 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

4、植物乙的D 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7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B 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C 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D 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高等动物和人体内ATP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B 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扩散出细胞需穿过1层膜C 稻田定期要排水否则水稻幼根因缺氧产生乳酸而腐烂

5、D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通常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鉴别酒精9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没有明显变化B 细胞中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C 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D 检测CO2产生可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10以下有关细胞和细胞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NaOH扩散的深度代表物质运输效率B 洋葱根尖解离后应立即染色,否则影响染色效果C 减数分裂的观察宜用动物的睾丸或卵巢D 有丝分裂的观察可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此处细胞呈正方形11培养某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测量出其细胞周期中各时期长度为:G1期(DNA合成准备期)10h、S期(DN

6、A复制期)8h、G2期(纺锤丝形成准备期)4h,分裂期(M期)2h细胞中DNA相对含量和细胞数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在培养液中加入DNA聚合酶抑制剂培养30h,再更换到不含DNA聚合酶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培养4h下列有关培养结果的图示中,细胞中的DNA相对量和细胞数的关系最相符的是()A B C D 1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变化是()A DNA复制和中心粒复制B 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C 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D 着丝点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13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

7、的是()A 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B 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02h、19.321.3h、38.640.6hC 一个细胞周期可以用019.3h、19.338.6h来表示D 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14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 进行ATP的合成B 进行mRNA的合成C 存在血红蛋白D 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15下列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中(不考虑细胞质DNA),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中BC段细胞的名称可以是初级性母细胞B 图乙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BC段C 图乙中CD段染色体和DNA数量比都是1:2

8、D 图甲表示有丝分裂,乙图表示减数分裂16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甲型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 B C D 17用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此细菌中培养9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32P和35S只能分别标记细菌的DNA和蛋白质B 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C DNA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D 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1.0小时18在一个DNA分子中,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46%,其中一条链中鸟

9、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信使RNA中鸟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A 24%,22%B 32%,22%C 26%,24%D 22%,28%19具有p个碱基对的1个双链DNA分子片段,含有q个腺嘌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片段即为一个基因B 该分子片段中,碱基的比例总是=1C 该DNA分子中应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 该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2n(pq)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0将染色体上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0)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 若减数分裂结束,则产生的子细胞中有5对同源染

10、色体,每条都含32PB 若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其中10条含32PC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每个减后期细胞中均含2个Y染色体且都含32PD 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则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上共有40个DNA分子且都含32P21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卷尾、黄色正常尾、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C 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D 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22某玉米品种含一对等位基因A和a,其中a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含A基因的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Aa的玉米若干

11、,每代均为自由交配直至F2,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A 1:1B 3:1C 5:1D 7:123在家鼠的遗传实验中,一黑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家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F1均为黑色F1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得F2,F2中家鼠的毛色情况为黑色:浅黄色:白色=9:6:1,则F2浅黄色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A B C D 24人体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B 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C 1的致病基

12、因一定来自于1D 若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25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黄皮基因B对绿皮基因b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E存在时,基因B和b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为BbEe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 四种9:3:3:1B 两种13:3C 三种10:3:3D 三种12:3:1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空1分,特别标明的为2分,共50分)26如图是探究pH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肝脏研磨液可以用来代替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本实验哪些是无关变量(答出主要两点)?(2)若要验证酶的高效性,在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应如何改进(请写出具体

13、操作)(3)能否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请说明理由(4)酶的化学本质是27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的生理过程,其中a、b、c表示物质,甲和乙分别表示某种细胞器;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1cm2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从图1分析,如果物质a为O2,它在细胞器甲的(场所)产生,物质c是一种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它最可能是H2O 在结构乙的产生部位是(2)从图2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mg/cm2h)(用图中字母表示),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mg/cm2h)(用图中字母表示)(3

14、)从图2分析,恒定在上述温度下,维持12小时光照,l2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1cm2增重最多,增重了mg28下表是某生物小组研究光照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条件及各实验组玻璃罩内的CO2含量变化,实验过程中室温恒定且适宜,BCD三组中植物生理状况相似,ACD三组中小鼠均健康且生理状况相似请据表分析回答:组别ABCD实验装置图实验条件黑暗黑暗光照为3klx光照为6klxCO2含量变化(mgh1)+3+6+3?(1)B组植物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2)C组植物光合作用1h固定了mgCO2此状态下钟罩C内的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答:(3)D组钟罩内的CO2含量变化可能(填“+3mgh

15、1”或“+3mgh1”),若D组CO2含量变化与C组相同,请解释原因(4)给植物提供H2180,最先在小鼠的(填物质名称)中检测出放射性标记(不考虑蒸腾作用释放的H2O),该物质产生于(填细胞结构)29现有以下牵牛花的四组杂交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A组:红花红花红花、蓝花B组:蓝花蓝花红花、蓝花C组:红花蓝花红花、蓝花D组:红花红花全为红花其中,A组中子代红花数量为298,蓝花数量为101;B、C组未统计数量(1)若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应遵循遗传的定律(2)有人对实验现象提出了假说: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

16、,A相对于a为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A组所用的两个红花亲本基因型是(3)若(2)中所述假说正确,那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种,为了测定其基因型,某人分别用A+A和Aa植株对其进行测定若用A+A植株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若用Aa植株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30果蝇个体小、易饲养,繁殖速度快,通常做为遗传实验的材料,下面请回答有关问题:(1)正常情况下,果蝇的一个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能产生个配子(2)果蝇的号染色体是性染色体,号染色体上有粉红眼基因r,号染色体上有黑体基因b,短腿基因t位于号染色体上任取两只雌、雄果蝇杂交,如果子代中灰体(B)粉红眼短腿个体的比例是,则这两

17、只果蝇共有种杂交组合(不考虑正、反交),其中亲代中雌雄不同的基因型组合是(3)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现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次杂交,使最终获得的F2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在第一次杂交中所选择的亲本的基因型是;F2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F2代中刚毛果蝇所占比例为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如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

18、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乙醇乙醛乙酸CO2、H2OA 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均由同一种氧化酶催化B 乙醇经代谢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C 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D 体内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乙醇转化为乙酸的代谢过程中至少经历两个步骤,需要不同的酶催化;当底物浓度较低时,酶促反应速率会随着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当达到一定值后,反应速率不再随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乙醇经代谢后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H,与氧气结合后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人是恒温动物,环境温度不影响体内温度,不会影响分解

19、乙醇的速率解答:解:A、酶具有专一性,在乙醇转化为乙酸的代谢过程中至少经历两个步骤,需要不同的酶催化,A错误;B、乙醇经代谢后产生的H,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氧气结合后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B正确;C、人是恒温动物,环境温度不影响体内温度,不会影响分解乙醇的速率,C错误;D、当底物浓度较低时,酶促反应速率会随着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当达到一定值后,由于酶量有限,反应速率不再随酶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乙醇的转化过程考查了细胞呼吸的过程和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中等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 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 机体在运动时

20、消耗ATP,睡眠时积累ATPC 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D 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分析:1、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所以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ATPADP+Pi+能量(1molATP水解释放30.54KJ能量),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而植物中来自

2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解答:解: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以供给各项生命活动,A正确;B、机体在运动时和睡眠时都会合成ATP,也会消耗ATP,B错误;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且能产生少量的能量,因此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C正确;D、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要求考生识记ATP的化学组成及特点,识记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A 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 利用淀

22、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 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D 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的特性分析: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不宜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应该选用斐林试剂鉴定实验结果;酶相对于无机催化剂具有高效性;胃蛋白酶的适宜pH是1.52.0解答:解:A、过氧化氢的分解受温度影响,所以不能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不可采用碘液检测,应

23、该选用斐林试剂,B错误;C、酶的高效性是相对无机催化剂而言的,所以研究酶的高效性时,应用酶和无机催化剂对比,C正确;D、胃蛋白酶的适宜pH是1.52.0,所以利用胃蛋白酶、蛋清来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pH不能设置成3、7、11,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酶的特性,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取材是否合适、实验选用的鉴定试剂是否合理、实验条件控制是否得当及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等,这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4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酶在强酸、强碱和高温条件下均变性失活;酶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在细胞外或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24、的物质;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自然界中的光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都可以转化为细胞中的ATP;一个ATP分子彻底水解需要消耗4个水分子;人的心肌细胞中,ATP合成速度远远大于分解速度,从而保证心肌细胞有充足能量A B C D 考点:酶的特性;酶的概念;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分析:强酸、强碱和高温条件均可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自然界中的热能不能转化为细胞中的ATP,ATP完全水解产物为三分子磷酸,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共需要消耗4个水分子,细胞内ATP

25、的合成和分解速率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解答:解:强酸、强碱和高温条件均可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正确;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合成的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错误;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正确;自然界中的热能不能转化为细胞中的ATP,错误;ATP完全水解产物为三分子磷酸,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共需要消耗4个水分子,正确;细胞内ATP的合成和分解速率处于动态平衡之中,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5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

26、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B 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C 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D 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可以为暗反应通过H和ATP暗反应可以分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两个过程解答:解:A、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的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H2O)中的化学能,A错误;B、C3可直接被H和ATP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B

27、错误;C、据图分析,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C正确;D、光照减弱时,ATP和H合成减少,三碳化合物还原受阻,C5生成减少,短时间内C5去路不变,最终导致C5含量降低,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的识记、理解与运用,同时提高识图判断和分析作答的能力6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B 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C 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D 叶温为35时,甲

28、、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据图分析:随着叶片温度的升高,两种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都是先升高后降低,但植物甲对温度的变化的适应范围比植物乙对温度的变化的适应范围更大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解答:解:A、植物光合作用的最终能量来源与太阳能,A正确;B、据图分析,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曲线比植物乙的曲线高,故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B正确;C、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即甲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低于植物乙的

29、净光合作用速率,C正确;D、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表示净光合速率,均大于0且相等,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关键是要求学生理解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并学会识图分析曲线,解决相关问题7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B 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C 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

30、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D 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1、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2、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 (线粒体基质)3、24H+6O212H2O+能量 (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过程:1、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2、2丙酮酸2乳酸 (细胞质基质)共同点:第一阶段相同和实质相同解答:解:A、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所以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等摩尔葡萄糖,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少;故A错误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

31、同,都产生丙酮酸、H和ATP;故B正确C、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故C正确D、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有氧呼吸能量主要来自于第三阶段产生,场所在线粒体内膜;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题目所给的文字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高等动物和人体内ATP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B 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扩散出细胞需穿过1层膜C 稻田定期要排水否则水稻幼根因缺氧产生乳酸而腐烂D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通常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鉴别酒精

32、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分析:本题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产物的考查,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解答:解:A、高等动物和人体内ATP只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A正确;B、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CO2,只产生乳酸,B错误;C、稻田定期要排水否则水稻幼根因缺氧产生酒精而腐烂,C错误;D、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通常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鉴别二氧化碳,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对细胞进行某种无氧呼吸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9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没

33、有明显变化B 细胞中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C 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D 检测CO2产生可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有氧呼吸:C6H12O6+6O2+6 H2O 6CO2+12H2O+能量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解答:解:A、种子萌发过程中,代谢更旺盛,细胞呼吸速率明显加快,A错误; B、细胞中的比值下

34、降,则说明细胞需要消耗能量,可促进细胞呼吸,B正确; C、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细胞质的基质(无氧呼吸),C错误; D、乳酸菌只进行乳酸发酵,不产生CO2,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呼吸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0以下有关细胞和细胞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NaOH扩散的深度代表物质运输效率B 洋葱根尖解离后应立即染色,否则影响染色效果C 减数分裂的观察宜用动物的睾丸或卵巢D 有丝分裂的观察可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此处细胞呈正方形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

35、验分析: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使细胞分离)、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观察2、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中,最后选择雄性生物的生殖器官作为实验材料解答:解:A、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反映琼脂块的物质运输的效率,A错误;B、洋葱根尖解离后应先漂洗,洗去残留的解离液,然后再染色,否则会影响染色效果,B错误;C、动物卵巢内卵细胞形成数量少,且分裂未完成,不适宜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C错误;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且分裂能力旺盛,适于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观察细胞有丝分

36、裂、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选择的材料是否合适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1培养某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测量出其细胞周期中各时期长度为:G1期(DNA合成准备期)10h、S期(DNA复制期)8h、G2期(纺锤丝形成准备期)4h,分裂期(M期)2h细胞中DNA相对含量和细胞数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在培养液中加入DNA聚合酶抑制剂培养30h,再更换到不含DNA聚合酶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培养4h下列有关培养结果的图示中,细胞中的DNA相对量和细胞数的关系最相符的是()A B C D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周期

37、的概念;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据图分析,题干中曲线图的含义,横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相对含量,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各时期DNA含量分别如下:G1期2n、S期2n4n、G2期和M期4n;也就意味着横坐标的(2,0)点代表G1期,(2,0)(4,0)这一段代表S期,(4,0)这一点代表G2期和M期解答:解:首先,要理解试题题干中曲线图的含义,横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相对含量,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各时期DNA含量分别如下:G1期2n、S期2n4n、G2期和M期4n;也就意味着横坐标的(2,0)点代表G1期,(2,0)(4,0)这一段代表S期,(4,0)这一点代表G2期和M期其次,要

38、理解题干中的“在含有DNA聚合酶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培养30h”的结果:由于DNA聚合酶抑制剂的作用,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将先后做好DNA合成的准备停留在由G1期迈入S期的门槛上最后,要理解题干中的“在不含DNA聚合酶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培养4h”的结果:尽管S期占8h,但是这样的培养就会使绝大多数细胞处于S期,反映到曲线中就是图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变化是()A DNA复制和中心粒复制B 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C 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D 着

39、丝点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变化特点是:间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出现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纺锤丝牵引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丝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解答:解:A、DNA复制和中心粒复制都发生在同一时期间期,A正确;B、染色体加倍在后期,染色单体形成在间期(DNA复制后),两者不在同一时期,B错误;C

40、、细胞板出现是在末期,纺锤体出现是在前期,两者不在同一时期,C错误;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者不在同一时期,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容易题13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B 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02h、19.321.3h、38

41、.640.6hC 一个细胞周期可以用019.3h、19.338.6h来表示D 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考点:细胞周期的概念分析:分析题图:02h、第19.3h第21.3h、第38.6h第40.6h都表示分裂期;第2h19.3h、第21.3h第38.6h都表示分裂间期其中第2h第21.3h、第21.3h第40.6h表示一个细胞周期解答:解:A、蚕豆根尖细胞无叶绿体,A错误;B、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为复制的时期,即分裂间期,应为第2h19.3h、第21.3h第38.6h,B错误;C、一个细胞周期必需先有分裂间期,后有分裂期,故可以用其中第2h第21.3h、

42、第21.3h第40.6h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错误;D、据图示可知,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周期的概念,分裂期与分裂间期的特点,分析题图判断题图各段属于细胞周期的哪个时期是解题的突破口,准确把握细胞周期的概念,弄清细胞周期的起点和止点是解题的关键14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 进行ATP的合成B 进行mRNA的合成C 存在血红蛋白D 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考点:细胞的分化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细胞基因表达情

43、况不同,如血红蛋白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解答:解:A、所有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合成ATP,所以据此不能判断细胞已经分化,A错误;B、几乎所有细胞都能转录、翻译形成蛋白质,因此都能进行mRNA的合成,B错误;C、只有红细胞才能合成血红蛋白,存在血红蛋白说明其已经高度分化,C正确;D、同一个体的所有基因都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掌握细胞分裂的特点和细胞分化的概念,明确同一生物体所有细胞都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且都含有该个体的全部基因;其次要求考生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再选出正确的选项15下列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

44、中(不考虑细胞质DNA),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中BC段细胞的名称可以是初级性母细胞B 图乙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BC段C 图乙中CD段染色体和DNA数量比都是1:2D 图甲表示有丝分裂,乙图表示减数分裂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其中AB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BD段表示减数第

45、二次分裂解答:解:A、图甲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因此此时期细胞名称可能是体细胞或初级性母细胞或次级性母细胞,A正确;B、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对应于图乙的AB段,B错误;C、图乙中CD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前期和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量比都是1:2,而后期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量比为1:1,C错误;D、图甲既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

46、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曲线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6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甲型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 B C D 考点: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分析:1、细胞类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它们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均为DNA2、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解答:解: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正确;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错误;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正确; 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D

47、NA,错误;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甲型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错误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理解和掌握几句结论性语句,并能据此准确判断各种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说要记住,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17用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此细菌中培养9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32P和35S只能分别标记细菌的DNA和蛋白质B 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C DNA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D 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

48、约为1.0小时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只有噬菌体的DNA注入细菌,其蛋白质外壳留着细菌外)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据此答题解答:解:A、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A错误;B、合成子代噬菌体DNA和蛋白质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所以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一定具有放射性,B正确;C、合成子代噬菌体DNA和蛋白质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所以子代噬菌体的DNA均具有放射性,C错误;D、一个噬菌体产生64个子代噬菌体,即2n=64,说明噬菌体共繁殖了6代,则繁殖一代的时间为96=1.5小时,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

49、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子代噬菌体合成时所需的原料均有细菌提供;掌握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能进行简单的计算18在一个DNA分子中,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46%,其中一条链中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信使RNA中鸟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A 24%,22%B 32%,22%C 26%,24%D 22%,28%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T+C,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双链DNA分子中,A=

50、(A1+A2)2,其他碱基同理解答:解:已知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6%,即A+T=46%,则A=T=23%、C=G=50%23%=27%又已知一条链中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即G1=22%、T1=2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G1+G2)2,C+G=G2+C2=54%,则G2=32%;C2=22%,因此由该链转录的信使RNA中鸟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32%、2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首先能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1、计算出双链DNA中的G+C所占的比例;其次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计算出另一条单链中G和C所占的比例19具有p个碱基对的1个双链DNA分子片段,含有q个腺嘌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片段即为一个基因B 该分子片段中,碱基的比例总是=1C 该DNA分子中应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 该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2n(pq)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考点: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分析:1、双链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配对的碱基相等,因此具有p个碱基对的1个双链DNA分子片段,含有q个腺嘌呤,则胸腺嘧啶T为q个,胞嘧啶=鸟嘌呤=(2p2q)2=(pq

52、)个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能含有多个基因,但不是DNA分子的任意一片断都是基因3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n,需要的某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每个DNA分子中该脱氧核苷酸数(2n1)(pq)解答: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该片段DNA不一定具有遗传效应,因此不一定是基因,A错误;B、该DNA分子中,但不一定是1,B错误;C、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分别位于两条链的两端,C正确;D、该片段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2n个DNA分子,需要(2n1)(pq)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的结构

53、特点,DNA分子复制,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20将染色体上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0)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 若减数分裂结束,则产生的子细胞中有5对同源染色体,每条都含32PB 若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其中10条含32PC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每个减后期细胞中均含2个Y染色体且都含32PD 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则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上共有40个DNA分子且都含32P考点:DNA分子的复制;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根据

54、题意可知,解答本题需要用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进行分析1、由于雄性哺乳动物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0,若进行有丝分裂,复制形成的20条染色体上的40个DNA分子上均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被标记,因此有丝分裂结束形成的子细胞中DNA分子均有标记;2、若进行减数分裂,复制结果与有丝分裂相同,但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同源染色体分离,减二时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含标记的染色体和DNA均减半,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均只含10条染色体,并且均含有32P标记解答:解:A、减数分裂结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子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B、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20条

55、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均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被标记,即20条染色体都含标记,B错误;C、进行减数分裂,由于同源染色体X和Y在减一后期分离,因此每个减II后期细胞中可能含有2个Y染色体或2个X染色体,C错误;D、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在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上共有40个DNA分子,且每个DNA分子均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被标记,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DNA复制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考生要能够运用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进行解题由于细胞只分裂一次,DNA也复制一次,因此形成的子代DNA分子中均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2P标记21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的表现

56、型及比例为:黄色卷尾、黄色正常尾、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C 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D 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中黄色:鼠色=8:4=2:1,对于毛色来说,性状发生了分离,说明该黄色卷尾鼠的黄色是杂合子,且黄色是显性性状;卷尾:正常尾=3:1,说明该

57、黄色卷尾鼠的卷尾是杂合子,且卷尾是显性性状,说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由题意可知,该遗传现象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子代中黄色:鼠色=2:1,不符合3:1的分离比的原因是控制黄色的基因纯合致死,导致后代性状分离比偏离9:3:3:1的情况,B正确;C、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不是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卷尾、黄色正常尾、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的原因,C错误;D、鼠色由隐性基因控制不是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卷尾、黄色正常尾、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的原因,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内容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利用基因的分离定

58、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对于性状分离比偏离现象进行解释和推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2某玉米品种含一对等位基因A和a,其中a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含A基因的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Aa的玉米若干,每代均为自由交配直至F2,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A 1:1B 3:1C 5:1D 7:1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地遗传给后代;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杂合子自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显纯合子:杂合子:隐性纯合子=1:2:1解答:解:基因型

59、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其中aa花粉败育,进行自由交配时,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1:1,由于aa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因此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2:1,所以,自由交配直至F2,aa的基因型频率=,A_的基因频率=,所以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5:1故选:C点评:对于基因的分离定律实质的理解和应用、分析题干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利用相关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是解题的关键;解决该题的突破口是对于自由交配的和花粉败育的理解23在家鼠的遗传实验中,一黑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家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F

60、1均为黑色F1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得F2,F2中家鼠的毛色情况为黑色:浅黄色:白色=9:6:1,则F2浅黄色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A B C D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由双杂合自交性状分离比得出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再计算F2浅黄色个体中纯合子比例解答:解:F2中家鼠的毛色情况为黑色:浅黄色:白色=9:6:1,明显是9:3:3:1的变形因此可以得出控制家鼠颜色性状的是两对等位基因假设分别用Aa,Bb来表示白色是1,很显然白色的基因型是aabb,而比例是9:6:1即9:3:3:1的变形,说明F1代的基因型肯定是AaBb,黑色占了9,说明黑色为A_B_;浅黄色占6,说明浅黄色为A_b

61、b或者aaB_其中AAbb和aaBB为纯合子,占6份中的2份,即F2浅黄色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判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能力24人体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B 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C 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1D 若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考点:伴性遗传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

62、1、2有病,其女儿正常,说明双亲各含有一种显性基因,1、2的基因型分别为XaBXab或XaBXaB、XAbY,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解答: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A正确;B、图中1、2有病,其女儿3正常,说明双亲各含有一种显性基因,则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B正确;C、1的致病基因来自于3,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3,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1和2,C错误;D、若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2(XaBY、XabY或XAbY)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根据系谱

63、图和题干信息“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有一定难度25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黄皮基因B对绿皮基因b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E存在时,基因B和b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为BbEe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 四种9:3:3:1B 两种13:3C 三种10:3:3D 三种12:3: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已知黄皮基因B对绿皮基因b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E存在时,基因B和b都不能表达,则B_ee表现为黄皮,bbee表现为绿皮,_E_表现为白皮,据此答题解答:解:BbEe的

64、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B_E_(白皮):B_ee(黄皮):bbE_(白皮):bbee(绿皮)=9:3:3:1,所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皮:绿皮:白皮=3:1:1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中信息判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能熟练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空1分,特别标明的为2分,共50分)26如图是探究pH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肝脏研磨液可以用H2O2酶来代替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本实验哪些是无关变量(答出主要两点)?H2

65、O2溶液的量、滤纸片的大小和数量、反应时间等(2)若要验证酶的高效性,在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应如何改进(请写出具体操作)增加对照组,将肝脏研磨液换成FeCl3溶液(3)能否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不能,请说明理由H2O2在高温下本身能分解(4)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的特性分析:实验组:经过处理的组是实验组对照组:未经过处理的组是对照组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自变量: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无关变量: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

66、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自变量是可以人为直接改变或施加的变量,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量,只能观察或测量获得要注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解答:解:(1)肝脏研磨液可以用H2O2酶来代替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本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H2O2溶液的量、滤纸片的大小和数量、反应时间等(2)若要验证酶的高效性,在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应增加对照组,将肝脏研磨液换成FeCl3溶液(3)由于H2O2在高温下本身能分解,故不能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4)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多数是蛋白质,少

67、数是RNA故答案为:(1)H2O2酶 H2O2溶液的量、滤纸片的大小和数量、反应时间等(2)增加对照组,将肝脏研磨液换成FeCl3溶液(3)不能 H2O2在高温下本身能分解 (4)蛋白质或RNA点评:本题以实验为载体,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实验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7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的生理过程,其中a、b、c表示物质,甲和乙分别表示某种细胞器;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1cm2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

68、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从图1分析,如果物质a为O2,它在细胞器甲的(叶绿体)基粒(或类囊体)(场所)产生,物质c是一种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它最可能是丙酮酸H2O 在结构乙的产生部位是(线粒体)内膜(2)从图2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mg/cm2h)(用图中字母表示),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Y+2X(mg/cm2h)(用图中字母表示)(3)从图2分析,恒定在上述14温度下,维持12小时光照,l2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1cm2增重最多,增重了36mg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据图1分析:甲消耗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表示叶绿

69、体;乙表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a表示氧气,b表示葡萄糖,c表示丙酮酸据图2分析:无光时单位时间内叶片重量的减少量等于呼吸强度,故1小时呼吸消耗的有机物为X,而单位时间光照下叶片重量的增加量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故光照一小时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M+Y(MX)+X=Y+2X解答:解:(1)从图1分析,如果物质a为O2,它在细胞器甲叶绿体的基粒(或类囊体)产生,物质c是一种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它最可能是丙酮酸H2O在结构乙线粒体的产生部位是线粒体内膜(2)从图2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mg/cm2h)(用图中字母表示),而单位时间光照下叶片重量的增加量表示的是净

70、光合速率,故光照一小时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M+Y(MX)+X=Y+2X(3)从结果可以看出,在14温度下,维持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3+22)12224=36mg故答案为:(1)(叶绿体)基粒(或类囊体) 丙酮酸 (线粒体)内膜(2)X Y+2X(3)14 36点评: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两者的联系,考查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理解能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

71、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净光合作用速率=真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28下表是某生物小组研究光照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条件及各实验组玻璃罩内的CO2含量变化,实验过程中室温恒定且适宜,BCD三组中植物生理状况相似,ACD三组中小鼠均健康且生理状况相似请据表分析回答:组别ABCD实验装置图实验条件黑暗黑暗光照为3klx光照为6klxCO2含量变化(mgh1)+3+6+3?(1)B组植物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C组植物光合作用1h固定了mgCO2此状态下钟罩C内的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答:不能(3)D组钟罩内的CO2含量变化可能+3mgh1(填“+3mgh

72、1”或“+3mgh1”),若D组CO2含量变化与C组相同,请解释原因光照强度为3klx已经达到了该植物的光饱和点(4)给植物提供H2180,最先在小鼠的水(填物质名称)中检测出放射性标记(不考虑蒸腾作用释放的H2O),该物质产生于线粒体(填细胞结构)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73、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葡萄糖等有机物解答:解:解:(1)B组植物叶肉细胞在黑暗条件下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能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小鼠1h呼吸作用产生3mgCO2,植物1h呼吸作用产生6mgCO2,C组1h净光合作用为3mgCO2根据真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C组植物光合作用1h固定了3+3+6=6mgCO2此状态下钟罩C内的植物呼吸作用量

74、等于光合作用量,没有有机物的积累,故植物不能正常生长(3)与C组相比,D组钟罩内的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可能增加,也可能不变,故CO2含量变化可能是+3mgh1若光照为3klx达到了光饱和点,则D组变化同C组相同(4)给植物提供H2180,根据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故最先在小鼠的水中检测出放射性标记,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线粒体,故该物质水产生于线粒体故答案为:(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6 不能(3)+3mgh1 光照强度为3klx已经达到了该植物的光饱和点(4)水 线粒体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

75、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和识图能力以及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29现有以下牵牛花的四组杂交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A组:红花红花红花、蓝花B组:蓝花蓝花红花、蓝花C组:红花蓝花红花、蓝花D组:红花红花全为红花其中,A组中子代红花数量为298,蓝花数量为101;B、C组未统计数量(1)若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应遵循遗传的基因分离定律(2)有人对实验现象提出了假说: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A组所

76、用的两个红花亲本基因型是A+A和A+A或者A+A和A+a(3)若(2)中所述假说正确,那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4种,为了测定其基因型,某人分别用A+A和Aa植株对其进行测定若用A+A植株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A+A+和aa若用Aa植株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A+A+和A+a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1、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1)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2)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所以亲2子1或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但亲1子1或亲2子2则不能直接确定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

77、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若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A组中,红花红花后代出现蓝花,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红花相对于蓝花是显性性状;而B组中,蓝花蓝花后代出现红花,说明蓝花相对于红花是显性性状解答:解:(1)若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应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a)控制,且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是显性要想使子一代表现为298:101=3:1,则选用

78、的两朵亲代红花的基因型组合应该为A+AA+A或A+AA+a两种情况前一种情况的后代为(1A+A+、2A+A):1AA=3:1,后一种情况的后代为(1A+A+、1A+a、1A+A):1Aa=3:1因此,A组亲代红花基因型为A+A和A+A或者A+A和A+a(3)若(2)中所述假说正确,那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4种,即A+A+、aa、A+a、A+A;为了测定其基因型,分别用A+A和Aa植株对其进行测定若用A+A与待测植株杂交,若后代均为红花,则其基因型为A+A+;若后代红花:蓝花=1:1,则其基因型为aa;若后代有红花,也有蓝花,则其基因型为A+a或A+A,因此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A+A+和aa若

79、用Aa与待测植株杂交,若后代均为红花,则其基因型为A+A+;若后代有红花,也有蓝花,且比例为3:1,则其基因型为A+a;若后代有红花,也有蓝花,且比例为1:1,则其基因型为A+A或aa,因此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A+A+和A+a故答案为:(1)基因分离(2)A+A和A+A或者A+A和A+a(3)4 A+A+和aa A+A+和A+a点评:本题以牵牛花的花生为素材,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显隐性关系;根据题中假设判断相应的基因型及种类,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30果蝇个体小、易饲养,繁殖速度快,通常做为遗传实验的材料,下面请回答有关问题:(

80、1)正常情况下,果蝇的一个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能产生1或4个配子(2)果蝇的号染色体是性染色体,号染色体上有粉红眼基因r,号染色体上有黑体基因b,短腿基因t位于号染色体上任取两只雌、雄果蝇杂交,如果子代中灰体(B)粉红眼短腿个体的比例是,则这两只果蝇共有4种杂交组合(不考虑正、反交),其中亲代中雌雄不同的基因型组合是BbRrTtBbrrtt、BbRrttBbrrTt(3)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现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次杂交,使最终获得的F2代果蝇中,

81、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在第一次杂交中所选择的亲本的基因型是XbYb和XBXB;F2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bYb;F2代中刚毛果蝇所占比例为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分析:分析题意:灰体(B)粉红眼短腿个体的比例是,即B_rrtt=,按照概率计算可知双亲产生B_,产生rr(或1或),产生tt(或或1),以此分析答题解答:解:(1)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以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能形成1个卵细胞(2)根据性状显隐性及后代杂交比例,即双亲产生B_,产生rr(或1或),产生tt(或或1),可推测这两只果蝇有4种杂交组合,分别

82、为BbrrTtBbrrTt、BbRrttBbRrtt、BbRrTtBbrrtt、BbRrttBbrrTt,其中杂交类型为BbRrTtBbrrtt、BbRrttBbrrTt(3)根据题意,刚毛、截毛这对相对性状位于X、Y这对同源染色体上,故这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后代雌果蝇全为刚毛(XBX_),雄果蝇全为截毛(XbYb),可推知第二次杂交亲本刚毛和截毛的基因组成是XbXbXBYb,进而可以推出第一次亲本刚毛和截毛的基因组成是XBXBXbYb,子二代中刚毛果蝇所占比例为故答案为:(1)1或4(2)4 BbRrTtBbrrtt、BbRrttBbrrTt(3)XbYb和XBXB XbY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果蝇眼色的伴性遗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