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时髦的转身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贫穷落后的旧中国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1)生活状况:经济落后,贫富悬殊。衣穿衣困难食广大劳动者常年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住百姓居住条件很差社会生活除少数大城市外,没有照明用电,没有自来水;卫生医疗设备落后,传染病流行,平均寿命短(2)社会原因:封建、迷信、愚昧、保守的社会习俗根深蒂固。219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沿海沿江地区的大城市出现了洋楼房、大马路、火车和汽车、电灯和电话;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依然非常艰苦。3辛亥革命后:提倡移风易俗(1)男人剪掉辫子,女人禁止缠足。(2)称谓和婚丧嫁娶的礼仪发生变化。(3)
2、贫穷落后的面貌没有改变,仍充满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色彩。二、新中国的新生活1背景(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表现(1)新中国成立初,生活必需品凭票证限量供应。(2)改革开放后,西装和夹克衫统领男装主流,裙服和旗袍成为时尚女装。(3)粮食基本实现自给,传统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科学卫生的饮食习俗正在形成。(4)城乡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居住条件改善。社会生活变迁的易误点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三、新社会的新习俗1变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条件的改
3、善和文化教育的普及。2表现(1)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正在形成,“八荣八耻”的观念深入人心。(2)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3)广大妇女获得解放。(4)家庭结构发生深刻变化。(5)传统的年节习俗在继承中得到了新的发展。社会生活变迁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素养提升融会贯通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
4、历史沿革探究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史料一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番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李维清上海乡土志史料二20世纪初大多数人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规恶俗。以致在民初很快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
5、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思考(1)根据史料一,归纳上海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原因。(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出现的新气象,分析其原因。解读(1)史料一描述了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轮船公司皆在焉”说明了上海是近代中国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城市。(2)史料二描述了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20世纪初中国人推崇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表明西方民主、平等、自由思想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试答(1)表现:建筑出现
6、了西式楼房;上海在经济、交通、通讯等方面的近代化程度较高,上海俨然是西化城市;宗教信仰影响到中国思想;饮食、服装呈现西化趋势。原因:鸦片战争后,上海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最早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近代生产方式产生较早,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2)新气象:剪发辫、易服饰;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 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进步人士的提倡;社会心理的认同;等等。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从过程看与西方侵略相伴始终,有较强的半殖民地化的色彩,在中西、新旧并存中出现中西合璧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
7、但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从动力看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从程度看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传统习惯仍广泛存在(2)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推动工业化进程。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以家国情怀感悟改革开放后,中国民众服饰的变化材料“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
8、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民众的服饰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变化的主要因素。【提示】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念变化;外来文化影响。改革开放前后,民众生活时尚的变化趋势(1)改革开放前,衣食住行和生活时尚体现出统一性的特点,受政治生活影响较大。(2)改革开放后,生活时尚向个性化方向发
9、展,受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影响较大。(3)改革开放以来,民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活方式多样化。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近代以来宁波妇女发髻,初受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加髻于前额,称为“兴汉头”。这说明()A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B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C流行文化代表社会主流方向D民间风尚折射出社会变化D材料中宁波妇女最初受“西化”的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由于向日本学习,日本风俗传入中国,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受政治革命影响,又流行“兴汉头”,综合信息可知宁波妇女的发式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变化,故选D项;妇女的发式变化无法体现妇女
10、社会地位的提高,亦与反专制的民主共和观念无关,故排除A、B两项;新文化运动前,中国主流文化仍然是封建儒学思想,因此宁波妇女的发式变化不能代表社会主流方向,故排除C项。2(2020临沂质检)下图是晚清上海妇女用缝纫机缝制衣服,这说明()A工业文明影响了人们的生活B机器取代了传统手工业C妇女是生活西化的主体力量D缝纫机在上海普遍使用A根据图片晚清上海妇女用缝纫机缝制衣服可知,上海妇女使用缝纫机缝制衣服,改变了过去手工缝制衣服的方法,工业文明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故选A项;材料仅涉及上海部分妇女使用缝纫机缝制衣服,传统手工业仍占主导,排除B项;材料涉及上海妇女使用缝纫机缝制衣服,未涉及妇女与男性在生活西
11、化中的地位,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上海部分妇女使用缝纫机缝制衣服,排除D项。3下图是2018年春节出现的科技进步新玩法。据此可知()A当前的旧年俗交织新风尚B中国已处于科技强国行列C互联网方便人民经济生活D改革开放促进了科技进步A“新玩法”中的“支付宝”“电子红包”等属于社会“新风尚”,“福字”“除夕”“拜年”等为“旧年俗”,故A项正确;B项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经济生活”在图片信息中体现不充分,故C项错误;图片中缺乏“改革开放”的措施,故排除D项。4(2020菏泽一模)民国时期,无锡一男聘结一女,已择日迎娶。女方寄信告之男方,说这门婚事是家兄一人之意,本人死不顺从。男方知晓真相,退还庚帖。这
12、件事被喻为“女权发达之噶矢,婚嫁文明之滥觞”。对此理解比较全面的是()A社会观念,碰撞转型B民主自由,深入人心C妇女解放,潮流涌动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A根据题干可知,无锡女子对传统包办婚姻不满以书信告之男方,这反映了民国时期妇女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及女性对传统的“父母之命”的婚姻已有反抗意识,并且维护自己婚姻自由权利;而男方知晓后便退婚,这些体现了民国时期新旧观念的碰撞,A项正确,D项排除;题干信息仅涉及妇女婚姻观念变化,不能说明民主自由深入人心,排除B项;题干不能反映当时出现妇女解放潮流,排除C项。 雨后的春笋日益进步的交通和通信工具与大众传媒的发展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交通运输的发展1表现(
13、1)铁路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修筑上海至吴淞的铁路。1909年,京张铁路竣工。新中国成立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2)公路1906年修建的镇南关至龙州的公路,是中国的第一条公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公路网。(3)水运1872年,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最早的近代水上交通运输企业。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内河航运和远洋运输快速发展。上海成为世界第二大海港。(4)航空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后:航空运输发展最为迅速。2作用(1)促进了商品的运输和交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4、繁荣发展的基础。(2)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改变着人们的观念。近现代中国铁路建设的不同近代与现代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最大不同点就是铁路主权问题。近代铁路主权被列强把持,便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现代中国的铁路主权掌握在人民政府手中,便于发展地区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二、通信工具的进步1表现:改革开放以来,电信业以超常速度发展,到2002年全国电话用户总数已跃居世界第一位。2意义(1)文化和信息的交流空前方便、快捷。(2)推动着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三、大众传媒的变迁1报刊业的发展(1)出现: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创办报刊,第一份中文期刊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影响较大的有中国丛报北华捷
15、报。(2)发展19世纪中期以后,出现中国人办的报刊,最著名的是上海的申报。中国新兴的政治派别,重视发挥报刊舆论工具的作用。a维新派:创办时务报国闻报,宣传变法主张。b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民报,宣传三民主义纲领。c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期间:创办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宣传科学与民主,介绍马克思主义。d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创办向导红旗新华日报等,宣传民主革命主张,为争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3)迅速发展原因:新中国成立。代表性报刊: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作用: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关注人民生活。(4)繁荣原因:改革开放。特点a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b
16、既注意市场的需求,又注意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时效性,并普遍扩大信息量。2广播影视业的兴盛(1)广播20世纪20年代,上海出现中国最早的广播电台。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改革开放以来,广播事业又有新的发展。(2)电影开始的标志:1905年,第一部无声电影是京剧定军山。发展成熟a时间:20世纪20年代逐步成熟。b表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渔光曲,出现许多反映抗日战争的优秀影片,如风云儿女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等。飞速发展a时间:新中国成立后。b特点:工农兵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被大量搬上银屏。c主要代表作品:渡江侦察记林则徐祝福大闹天宫李双双等。辉煌:改革开
17、放后,出现弘扬主旋律的西安事变大决战抉择等作品。(3)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影响: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3互联网的崛起(1)兴起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2008年2月,中国网民人数居全球首位,中国成为互联网使用大国。(2)特点:集报刊、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使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迅速实现。有关大众传媒认识的几点误区(1)各种媒介都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并且共同向上发展。(2)互联网的普及不但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反而出现同时向上发展的趋势。实际上,传统的媒介纷纷通过网络来获
18、得读者和观众,许多有实力的传统媒介机构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争夺网络媒介的一席之地。(3)各种媒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相互不能完全取代。素养提升融会贯通1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2中国报刊、影视事业发展探究1路不再遥远中国近代铁路交通的发展史料一 铜线铁路,如其有成,亦中国将来之利也。许其开工,则大不可。何者?商贾之生计,有力者尚可改图,民间之田庐,贪利者犹可易地;至坏其祖父之坟墓,虽至愚极不肖者,亦必痛心疾首,聚族而争。众愤所加,何所不至且泰西智巧绝伦,果能别创一法,于民间田庐坟墓,毫无侵损,绘图贴说,咸使闻知,百姓退后无言,朝廷便当曲许,否则断难准行。清沈葆桢条说议铜线铁路(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19、)史料二中国之有铁路,始于1876年外国在上海所修的吴淞铁路。1881年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1895年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铁路轮船被视为起衰振弊救国图强的利器,才迎来了命运的转折。从1895年到1911年,出现第一次铁路修建的高潮但这些铁路大部分都借入了外国资金,外国资本势力对它们仍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摘编自朱荫贵近代新式交通运输业与中国的现代化思考(1)根据史料一,归纳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铁路修建高潮的原因。解读(1)史料一论述了清朝地方官员对兴建铁路的认识,“铜线铁路亦中国将来之利也”说明修建铁路对中国有利。“至坏其祖父之坟墓聚族而争”反映
20、出官员认为修建铁路导致毁人坟墓,同时又会扰民,引起大规模民众反抗运动,说明了封建势力的保守思想影响了近代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2)史料二阐述了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历程,“1895年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起衰振弊救国图强的利器”表明铁路的发展与群众爱国救亡运动、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试答(1)观点:认识到兴建铁路的益处,但反对外国人在中国兴建铁路。理由:兴建铁路会“占人田业”;伤害商贾生计;毁人田庐;毁人祖坟,破坏风水;影响社会治安,危及统治;等等。(2)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帝国主义争夺中国铁路利权;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出现兴办工业的浪潮。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1)原因
2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2)特点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人们的观念等影响交通发展的地域不平衡。(3)影响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
22、经济掠夺。探究2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史料一戊戌变法时期,在维新派的带动下,国人自办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地涌现,形成了国人办近代报刊的第一个高潮。在18951898年期间,特别是1897和1898两年,国人新办报刊达94种居主导地位的是时政性综合报刊和讲求新学的报刊。方汉奇、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简史史料二 一曰:创学堂然而学堂书院之容积尤有限量;二曰:学会然而学会设于会城,会城以外无由致其观听,而况于外县,而况于外府?三曰:报纸。报纸出,则不得观者观,不得听者听又将以风气浸灌于他省,而予之耳,而授以目,而通其心与力,而一切新政、新学,皆可以弥纶贯午于其间而无憾矣。谭嗣同湘报后续(下)思考(1)根
23、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时期“国人办近代报刊第一个高潮”形成的原因。(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新学”与报纸之间的关系。解读(1)由史料一可知,由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国人自办报刊在各地涌现,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时政性综合报刊和讲求新学的报刊,反映了维新派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2)由史料二可知,通过创办学堂、学会、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一方面推动了报刊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报刊又扩大了学堂的影响,进而扩大了变法的社会基础,制造了舆论。试答(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维新派宣传变法的需要。(2)关系:一方面戊戌变法推动了报刊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
24、面报刊又扩大了学堂学会的影响,有助于启迪民智,扩大变法的社会基础和舆论基础。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1)新闻事业功能: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它满足知识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愿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2)强烈的政治性: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机关报是新闻传媒的主体,重视言论,尤其注重政论。(3)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
25、高潮,辛亥革命前后再一次出现高潮。以唯物史观看待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材料报刊(唐至晚清)的基本演变唐代邸报出现,内容为宫廷动态,手写而成,无须审查宋代邸报须审查通过后方可发行。同时,民间刊发的“小报”盛行,内容丰富,受百姓欢迎,但政府对其严行禁止明代中叶除邸报外,政府允许民办京报发行,内容基本为官方文书。报纸主要由手写而成,印刷为辅1833年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发行第一份中文报刊,宣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1874年上海第一份由国人主办的中文报刊汇报发行,采用西方机器印刷设备1896年时务报创刊,梁启超担任主笔,曾发表变法通议一文19051911年革命派报纸纷纷出现,如民呼日报,因鼓吹革命,
26、3个月即被查封摘编自古代中国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近代报刊发展与社会转型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根据材料内容提炼主题,其次迁移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注意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论题:近代报刊的职能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阐述:报刊的发展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19世纪70年代以来,民族工业兴起,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成员郑观应在报纸上宣传变法,是对晚清封建统治的冲击。19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加之民
27、族工业的继续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创办维新报刊、鼓吹变法、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它在思想上有利于民众的思想启蒙,为维新变法的实践提供舆论基础。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影响(1)传播西方文明,促进思想解放。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2)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3)娱乐大众、传播新知。以休闲娱乐为特征的通俗性报刊,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专业性报刊,促进了新知识的传播。跟踪训练
28、即学即用1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今后将敷设无数之干线,以横贯全国各极端,使伊犁与山东恍如毗连,沈阳与广州语言相通,云南视太原将亲如兄弟焉则中国之前途,可永久适存于世界。其意在说明铁路的修筑()A有助于实现中国近代化B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C有利于交通条件的改善D有利于实现民生主义B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修建铁路能够加强东西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增强天下一家的中华民族意识,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铁路对近代化的影响,故A项不符合题意;C项表述属于现象,并未体现其本质,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主要是“节制资本、实现耕者有其田”,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2(2020湘豫名校联
29、考)面对列强对中国电报主权的掠夺和步步进逼,清廷先是百般阻止。阻挡无效后,1867年总理衙门表示:“将来如有可以兴办之处,中国必当独立经营,即多费重资,亦所不惜。”这反映出当时()A清政府引进西方先进文明的决心B西方各国创立电报的成本高C外来文化刺激了晚清电报的引进D总理衙门开启了中国电报业先河C“面对列强对中国电报主权的掠夺和步步进逼,清廷先是百般阻止。阻挡无效后,1867年总理衙门表示:将来如有可以兴办之处,中国必当独立经营,即多费重资,亦所不惜”说明清政府是被逼无奈启动自己的电报事业,即外来文化刺激了晚清电报的引进,故选C项;“面对列强对中国电报主权的掠夺和步步进逼”说明清政府是被动的,
30、无法体现决心,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成本问题,排除B项;总理衙门对兴办电报事业提出了建议,不代表总理衙门创办了中国的电报事业,排除D项。3有学者统计,1933年12月1日的申报广告,当日该报的30版(10版为增刊)中,29版登有广告,总数多达540条,许多广告占了版面1/4以上,甚至占了半版或全版。这说明当时()A报刊的时政新闻性功能减弱B商品信息的流通更加及时化C民众的社会心态日益开放D广告已成为报刊竞争主要方式B材料主要突出报刊的广告量增加,反映了商品信息的流通更加及时化,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抗战电影海外传播一览表(部分)国家片名发行方式美国
31、热血忠魂八百壮士赠送苏联精神总动员热血忠魂赠送新加坡抗战特辑出售版权据上表可知,抗战电影在海外传播()A有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B鼓舞了国内军民的抗战意志C表明国民政府注重国际形象的构建D体现国民政府与美苏关系更为密切C根据材料抗日战争时期海外传播的中国抗战电影的片名热血忠魂八百壮士精神总动员等可知,这是在向国际宣传中国人民积极抗战,这有利于树立国民政府的正面形象,故选C项;抗战电影在海外的传播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与国内军民的抗战意志没有关系,故排除A、B两项;向美苏赠送抗战电影,国民政府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以影视宣传来获得美苏对中国积极抗战的认可和支持,并非国民政府与美苏关系更为密切,故排除D
32、项。20162020年全国卷考情统计知识点卷别命题角度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017全国卷29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近五年全国卷未考查大众传媒的发展命题规律1从考查内容看,近五年,本讲内容属低频考点,主要考查了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其他内容均未考查。2从考查形式看,结合社会热点,利用多种类型的史料是一贯的命题特征,在高考题中,2017年的一道是选择题。3从命题方向看,从社会史观的视角,展示不同时期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变迁的阶段,分析其原因、特点和影响等仍会是重要的命题角度。真题研练感悟考法还原历史情景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练点:20世纪30年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17全国
33、卷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B根据材料“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可知,当时上海的婚俗体现了中西习俗的融合,故B项正确;材料未能体现出民众婚姻是否实现了自主,A项错误;材料中只反映出婚礼习俗的变化,并未体现出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故C项错误;近代社会习俗的演变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并非受政府主导,故D项错误。题号命题特点练点历史现
34、场命题材料场景化,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角度新颖以20世纪30年代的集体婚礼为切入点,考查中西习俗的融合新题快递自我评估1清末违警律规定:“乘自行车不设铃(铃铛)号(牌)者,处五日以下一日以上拘留,或五元以下一角以上之罚金。”民国时期规定,市公用局管理自行车的检验、登记、核发号牌事项,巡警可以随时处罚不遵守法规的骑车人。由此可知()A自行车已普遍使用B崇洋媚外风气盛行C政府加强公共管理D民众抵制西方文明C清末、民国法律规定交通事项,属于政府行为,故选C项;材料中无法体现“普遍”,故排除A项;法律规定自行车的使用,无法体现崇洋媚外,故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民众的态度,故排除D项。2(2020泰安模
35、拟)维新派主张“断发”的主要目的是与“万国同风”,便于操作机器、武器和讲究卫生等。1905年,端方等出洋考查宪政的“五大臣”也发出了“断发”的声音。武昌起义后,清政府不得不下达谕旨,准许人们自剪发辫,被迫承认了“断发”的合法性。上述变化主要说明了()A时局变动影响社会习俗B断发触动清朝国体C政府主导社会生活D断发体现革命色彩A题干提及了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三个时期对“断发”的不同态度,这反映出“断发”习俗受到时局变动的影响,故选A项;“断发”行为仅是社会习俗的变化,不会触动清政府的国体,排除B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断发”行为并非全部由政府所主导,排除C项;维新派、清末新政时期的“五
36、大臣”所主张的“断发”并不具有革命的色彩,排除D项。3(2020天一大联考)下面是晚清画报中的女学堂插图。这反映出,当时画报()A倡导了社会新的风气B加速了社会信息传播C宣扬了男女政治平等D促进了政府教育改革A由材料中晚清画报中的女学堂可知,当时受男女平等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新的社会风气,故选A项;社会信息传播是报纸而非学堂的功能,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思想,政治平等未体现,排除C项;女学堂是教育改革之后出现的场景,排除D项。4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女孩子不能化妆,不敢穿裙子,更不敢烫发。若要烫发,需要单位开证明,说某某同志是文艺工作者,有烫发之必要。这表明当时()A受到了苏联生活方式的影响B人们的生活物质非常短缺C“左”倾错误困扰了经济建设D人们生活受政治氛围的影响D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深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故出现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束缚,与苏联的生活方式无关,故A项错误,D项正确;“一五”计划完成后,初步实现工业化,物质生活并非短缺,题干强调的是政治因素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束缚,与经济建设无关,故C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