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 百日维新01 课前 自主学习02 课堂 合作探究03 课后 巩固训练一、百日新政 1背景(1)1897 年 11 月,德国出兵强占,民族危机严重。(2)康有为再次上书,引起光绪帝的重视。(3)1898 年 1 月,康有为呈上,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2标志:1898 年 6 月 11 日,颁布,实行变法。胶州湾应诏统筹全局折施政纲领光绪帝定国是诏3内容政治准许臣民_,允许创办,裁撤闲散衙门和_经济提倡和奖励士民,开垦荒地,修筑,开采矿产军事裁汰,军队改用训练文教废,将各省大小书院、祠庙改为兼习中学和西学的学校,创办各种,派人赴留学上书言事报纸冗员投资设厂铁路绿营西法八股专业学堂日本4.猛进政
2、策(1)屡颁,限期执行。(2)训诫各省不得掩饰支吾。(3)裁撤,革职阻挠变法的官员。(4)委派参与新政事宜。严旨督抚冗官维新派人物思维点击1新政颁布以后,“举国守旧迂廖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1)材料中的“守旧迂廖之人”主要是什么人?(2)新政中哪些具体内容引起了他们的仇恨?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1)封建顽固派。(2)裁撤闲散机构和冗员,废除八股,裁汰旧军等。说明变法引起了顽固势力的仇恨,遇到巨大阻力。二、戊戌政变 1原因:变法损害了以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招致他们的强烈抵制和反对。2准备(1)慈禧太后逼迫光绪皇帝罢免并驱逐支持变法的“帝党”首领,控制大权。(
3、2)慈禧太后大力提拔亲信荣禄。3过程(1)1898 年 9 月 21 日,慈禧太后宣布重新“”,囚禁光绪帝。(2)大肆搜捕维新党人,制造了“”事件。4结果:新政措施中唯有等得以保留,其他措施被废止,戊戌变法宣告失败。慈禧太后翁同龢用人训政戊戌六君子京师大学堂思维点击2戊戌变法失败给我们什么启示?提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是走不通的,实现近代化只有走革命道路;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又坎坷的,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国家近代化。三、戊戌余音 1消极影响: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与国家的差距拉得更大了。2积极影响(1)广泛传播了思想,学习西学成为社会时尚。(2)“变革”成为不
4、可遏制的。(3)促进了的觉醒,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时代的迅速到来。西方先进维新思想潮流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思维点击3.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1)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是指的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中没有用“画上了句号”,而是用“画上了休止符”,这里的深层次含义何在?提示:(1)事件:维新变法运动。原因: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2)戊戌变法使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使变革成为不可遏止的思想潮流,中国的近代化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
5、败而止步。网络构建探究一 百日维新的特点 史料一 在百日维新短短的 103 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 100 多条。光绪帝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将现在各局所中冗员一律裁撤净尽限一月办竣”。由于裁撤面较宽,在裁撤中又采取了一些强行封查的办法,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难以度日。光绪帝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这些人多达 100 万,被突然中止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9 月 5 日,康有为连上两折,提出剪发辫,改穿西装,改元迁都,许多人认为这是改朝换代之举,难以接受。史料二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胡绳说:“认为光绪皇帝是一个维新派的皇帝,也就是说,这个皇帝是代表软弱的民族
6、资产阶级利益,企图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路线,只是遭到了惨败,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事实。”(1)概括史料一中戊戌变法法令中的除旧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与弊端,说明了什么?(2)请你结合百日维新的改革措施,说明史料二中胡绳这一论断的正确性。提示:(1)措施:精简机构、裁汰冗员;裁撤绿营;剪发辫。积极作用: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动摇了封建统治。弊端:改革操之过急,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未能稳步进行。说明:维新派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2)从改革措施可以看出,光绪帝虽然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许多主张,但根本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也没有提出实行君主立宪这一要害问题
7、。这说明光绪帝仍然是封建皇帝,在国家政治体制这一根本性问题上,他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百日维新的特点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2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3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4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5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6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7从过程来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
8、。对应训练1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立宪法等主张,这表明()A变法内容很片面B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C皇帝无实权,不敢采纳D维新改革不涉及制度革新解析:本题考查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局限性。戊戌变法涉及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故 A 项错误;维新改革的内容侧重于制度革新,D 项表述错误;光绪帝变法的目的在于巩固清朝统治,阶级本质决定了他不可能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因此问题并不在于他是否掌握实权,C 项亦不正确。答案:B探究二 戊戌变法的失败 史料一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雷颐史料二 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
9、和困难客观冷静地认识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变法战略。萧功秦史料三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李喜所史料四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1)据史料一、二、三,指出三位历史学家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不同视角。(2)据史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例结合史实说明上述某个观点。(3)
10、据史料四,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提示:(1)史料一:传统文化的影响。史料二:变法者的心智和变法策略(或者变法者主观方面的局限性)。史料三:整体的社会环境。(2)史料一: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和反对新政措施。史料二:百日之内颁布大量改革上谕(或光绪帝大幅度调整官员,遭到激烈反击)。史料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任意回答一例史实即可)(3)原因: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时没有科学地把握中国国情,只是照搬日本经验。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要义”:
11、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原因(1)客观原因:改革的国内、国际环境不利。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而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2)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维新派寄希望于无实权的光绪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脱离群众,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军队支持,导致自己在顽固势力反攻的情况下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维新派尽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但对帝国主义本质缺乏认识,一度曾向英、日、美寻求援助,希望他们干涉“后党”政变,支持中国变法,结果落空。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3
12、)根本原因: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领导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2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又坎坷的。对应训练2法国历史学家高弟说:“维新派的重大错误就是想在太短的一个时期内使中国全然改观,要同时把所有的政权机构都抓在手里他们简单地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足够 9 年吃的东西,不顾胃量和消化力在三个月之内全部给吃了,这样它就被扼杀了。”高弟认为维新变法运动()A没有对中国产生影响B因操之过急导致变法失败C渴望夺取慈禧的权力D采取的措施不适合中国国情解析:材料论述的是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没有言及对中国的影响,故 A 项错误;“9 年吃的东西三个月之内全部给吃了”说明维新派人士在策略上急功近利,故 B 项正确;夺取慈禧权力是操之过急的表现之一,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变法运动进程太快,并未说明变法措施违背国情,故 D 项错误。答案:B03 课后 巩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