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可使绿叶研磨充分B. 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C. 胡萝卜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最快D. 滤纸条上叶绿素a的色素带最宽是因其溶解度最大【答案】D【解析】【详解】AB.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加入少许碳酸钙可防止在研磨时色素被破坏,A、B正确;C.胡萝卜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最快,C正确;D.滤纸条上叶绿素a的色素带最宽是因其含量最多,D错误。故选D。2.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糖类所需要的
2、能量分别来自()A. 暗反应产生的ATP和光能B. 都是暗反应产生的ATPC. 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D. 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属于光反应,能量来源是光能;C3化合物形成葡萄糖属于暗反应,能量来源是光反应产生的ATP。故选C。3.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高等植物叶绿体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和均为选择透过性膜B. 上分布有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这些色素对绿光吸收量少C. 上所含色素均含Mg2+,故缺Mg2+时这些色素都无法合成D. 在上形成的产物H和ATP进入中为暗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分
3、析图示,如图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和分别为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是叶绿体基粒,是叶绿体基质。【详解】A、和分别为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膜结构均具有透过性,A项正确;B、为类囊体,其上分布有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这些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所以叶片一般为绿色,B项正确;C、叶绿素分子中含Mg2,胡萝卜素、叶黄素中不含Mg2,C项错误;D、在类囊体上形成的产物H和ATP进入中为暗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D项正确。故选C。4.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如图所示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B. 装置乙在d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C. 酵母菌只
4、能在有氧条件下生存D. 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b处的CO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装置甲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其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装置乙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详解】A、甲乙两图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与光照无关,A错误;B、装置乙中酵母菌在d处进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B正确;C、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既能在有氧条件下生存,也能在无氧条件下生存,C错误;D、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a处的二氧化碳,D错误。故选B
5、。5.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之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a只能在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进行B. 过程c的每个阶段都有H生成C. 过程b能酵母菌缺氧时进行D. 过程d只有乳酸菌能进行【答案】C【解析】【详解】【详解】A、过程a光合作用能在植物的含有叶绿体的绿色组织细胞内进行,也能在蓝藻等含光合色素的原核细胞中进行,A项错误;B、过程c表示有氧呼吸,只有第一、二阶段有H生成,第三阶段有H的消耗,B项错误;C、过程b表示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能在酵母菌缺氧时进行,C项正确;D、过程d表示生成乳酸的无氧呼吸,除了动物和人、乳酸菌外,还有少数植物营养器官如马铃薯的块茎、玉米的胚、甜菜的块根进
6、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有关细胞呼吸的7个易错点(1)有H2O生成的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的可能是有氧呼吸,也可能是无氧呼吸,但一定不是乳酸发酵。(2)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直接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3)无氧呼吸只释放少量能量,其余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4)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5)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物最大的区别是无氧呼吸没有水生成,并且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6)真核生物细胞并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蛔虫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
7、能进行无氧呼吸。(7)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硝化细菌等,因为其细胞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6.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是A. 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B.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C. 染色体加倍后平均分配D. 间期结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C【解析】【分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不同的特点:一是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二是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详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而动物细胞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A错误;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植物
8、细胞是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而动物细胞是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B错误;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分配,C正确;D、动植物细胞都是有丝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故选C。7.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相似点是A. 都以太阳能为能源B. 都需要环境中的物质氧化释放的能量C. 二者都可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D. 都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答案】D【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化能合成作用:自然界少数种类细菌,没
9、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如硝化细菌)。【详解】A、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环境中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A错误;B、光合作用利用的是光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环境中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B错误;C、光合作用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化能合成作用在少数细菌体内进行,C错误;D、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都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D正确。故选D。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只有在光下才可以更新空气B. 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做材料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 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
10、生淀粉的实验中通过曝光和遮光形成对照D. 鲁宾、卡门、卡尔文等科学家在研究中均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答案】A【解析】【分析】依题文可知,需要利用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相关实验内容做出判断。【详解】A、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没有证实光的作用,A错误;B、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做材料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B正确;C、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通过曝光和遮光形成对照,C正确;D、鲁宾、卡门、卡尔文等科学家在研究中均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正确。故选A。9. 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实验前叶片质量相等,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其质量
11、变化,立即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6272829暗处理后的质量变化/mg23445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的质量变化/mg+4+3+3+1据表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轮藻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6B. 光照时,第二、三组轮藻产生的氧气量相等C. 光照时,第二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D. 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为10 mg【答案】D【解析】【详解】A、该轮藻在组别三28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大,A错误;B、组别二和组别三的光合作用强度不相等,所以产生氧气量也不相等,B错误;C、组别二的呼吸作用强度:3,光合作
12、用强度:3+3+3=9,所以两者不相等,C错误;D、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为合作用强度1+4.5+4.5=10mg,D正确。故选D。10.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 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运用假说一演绎法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C. 赫尔希和蔡斯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 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答案】A【解析】【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
13、验)得出结论。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详解】A、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错误;B、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运用假说一演绎法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C.、赫尔希和蔡斯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D、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D正确。故选A。11.以下有关细胞大小和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B. 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数目C. 人
14、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D.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二分裂是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病毒通过增殖繁殖后代。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分裂就是进行个体的繁衍,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只是个体的生长发育。【详解】A、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A错误;B、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B错误:C、人的成熟红细胞不能发生细胞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C错误;D、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增加,这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5、的原因之一,D正确。故选D。12.图表示细胞周期,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aba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 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于ab段C. ba段细胞有适度的生长D. 根尖分生区中处于ba段的细胞较多【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如图所示,细胞周期(bb)包括在前的间期(ba)和在后的分裂期(ab)两个重要阶段。【详解】A、细胞周期是从间期开始,据图细胞周期应是bb,A错误;B、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是分裂期ab段,B正确;C、 ba段是细胞间期,完成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
16、长,C正确;D、细胞周期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根尖分生区中处于ba段的细胞较多,D正确。故选A。【点睛】必须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从间期开始,到一次分裂期结束为止。13.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学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豌豆为闭花传粉植物,杂交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B. 杂交实验过程中运用了正反交,即高茎()矮茎()和矮茎() 高茎()C. 两亲本杂交所得F1表现为显性性状,这一结果支持孟德尔的遗传方式D. 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演绎”过程指的是对测交过
17、程的演绎【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关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母本的处理,应该在雄蕊未成熟时即花蕾期进行,对杂交结果采用了假说-演绎法进行了推理,并对杂交结果大量统计来减少实验误差。【详解】A、由于豌豆为闭花传粉植物,进行人工杂交实验时,对母本去雄、套袋应该在花蕾期进行,如果雄蕊成熟了,就会进行自交,干扰实验结果,A正确;B、杂交实验过程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高茎()矮茎()和矮茎()高茎(),B正确;C、两亲本杂交子代表现为显性性状,这一结果既不能否定融合遗传也不支持孟德尔的遗传方式;而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否定了融合遗传并且支持孟德尔的遗传方式,C错误;D、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
18、法,“演绎”过程指的是对测交过程的演绎,D正确。故选C。14.如图所示,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只有eB. 在b时期实现了细胞中的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C. 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ceabdD. 观察和计数染色体数目最佳时期是e【答案】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从形成子细胞开始到再一次形成子细胞结束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有丝分裂间期分为G1(DNA合成前期)、S(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 三个阶段,G1期主要是合成
19、DNA复制所需的蛋白质及核糖体增生;S期进行DNA的复制,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G2期主要是细胞分裂期有关酶与纺锤丝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分为前、中、后、末。【详解】A、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有a、e,A错误;B、在B时期实现了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加倍,但DNA未加倍,B错误;C、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c间期a前期e中期b后期d末期,C错误;D、观察和计数染色体数目最佳时期是e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D正确。故选D。15.如图所示是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的部分操作,下列评价合理的是()A. 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
20、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B. 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和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C. 在观察的图像中,b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D. 若用图中b区域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答案】C【解析】【分析】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制作装片步骤是: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在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
21、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详解】A、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A错误;B、该实验步骤中和顺序颠倒了,B错误;C、在观察的图像中,b属于分生区的细胞,在解离后细胞已死亡,C正确;D、若用图中b区域为分生区,没有大液泡,不能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D错误。16.在编号为-的四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培养
22、液和不同添加剂,进行人体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采用显微镜观察和化学方法分析,发现各培养皿均有细胞发生变化:中部分细胞为圆饼状,无核;中部分细胞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中部分细胞裂解,溢出大量细菌;中部分细胞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并出现甲胎蛋白。这些变化分别属于( )A. 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癌变B. 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坏死、细胞癌变C. 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细胞坏死、细胞凋亡D. 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癌变【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细胞衰
23、老是指细胞在执行生命活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退的变化过程。细胞衰老主要有以下特征:细胞内的色素会出现积累的现象。细胞内的水分会减小,体积相应的也会变小,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也会减小。细胞的呼吸速度会减慢,细胞核的体积会增大等。【详解】中的细胞为圆饼状,无核,说明细胞已经高度分化;衰老细胞的特征是染色质固缩、细胞核增大,核膜内折;中的细胞裂解,溢出大量细菌,属于细胞坏死;中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并出现甲胎蛋白,属于癌细胞的特征。故选B。1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B. 测交是用F1与隐性纯合
24、子杂交,用于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C. 自交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D. 若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一定符合3:1的分离比【答案】D【解析】【分析】1、纯合体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子能稳定遗传。2、杂合子是指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不相同的基因型个体。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3、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4、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
25、子类型及其比例。5、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详解】A、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A正确;B、测交是用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于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B正确;C、自交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若自交后代均为显性性状,则为纯合子,否则为杂合子,C正确;D、若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在子代数目较少的情况下不一定符合3:1的分离比,D错误。故选D。18.一杂合
26、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A. 1:1:1B. 4:4:1C. 2:3:1D. 1:2:1【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关键信息: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据此可推出含A花粉和含a花粉的比例,根据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分析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详解】杂合子(Aa)植株自交,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含A花粉和含a花粉的比例分别为2/3、1/3,含A的卵细胞和含a的卵细胞的比例为1/2、1/2,根据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AA所占比例为(2/3)(1/2)=1/3,aa所占比例为(1/3)(1/2)=1/6,Aa所
27、占比例为1-1/3-1/6=1/2,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的比例是2:3:1。故选C。19.测定某mRNA分子中尿嘧啶有28%,腺嘌呤有18%,则转录出这个mRNA的基因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比例至少是A. 18%、28%B. 27%、23%C. 23%、18%D. 28%、27%【答案】B【解析】mRNA分子中尿嘧啶有28%,腺嘌呤有18%,则U+A占mRNA总碱基的28%+18%=46%,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mRNA的模板链和转录出这个mRNA的基因中A+T均占46%,则G+C占54%,A=T=23%,G=C=27%。选B。【点睛】碱基计算中常用关系式: (1)在DNA双链中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
28、相同,即AGTC。(2)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任意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相同,即若在一条链中m,在互补链及整个DNA分子中m。(3)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整个DNA分子中为1,即若在DNA一条链中a,则在其互补链中,而在整个DNA分子中1。20.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 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一定相同B. 减I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D. 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控制的性状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性状是由基因控制,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称为基因型。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29、称为等位基因。F1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四种不同的配子。【详解】A、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和Aa的表现型相同(完全显性的情况下),A错误;B、减I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B正确;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C错误;D、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控制的性状相同,D错误。故选B。21. 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性状B. 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C. 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伴性遗传,但不遵循孟德尔遗传
30、定律D. 基因和RNA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答案】A【解析】【分析】1、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2、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详解】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为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它们控制同一性状,A正确;B、非等位基因可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C、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伴性遗传,也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错误;D、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D错误。故选A。2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B. 细
31、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C. 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D. 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也越高【答案】D【解析】【分析】关于“细胞分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A、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A正确;B、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B正确;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中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C正确;D、细胞分化程
32、度越高,功能趋于专门化,全能性越底,D错误。故选D。23.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中小鼠死亡的是( )A. 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B. 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C. 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D. 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答案】B【解析】【分析】S型菌的DNA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活菌,从而使小鼠致死。【详解】A、S型菌的DNADNA酶,DNA被水解,失去了转化作用,对后面加入的R型菌没有转化作用,R型菌无毒,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存活,A项错误;B、R型菌的DN
33、A+DNA酶,DNA被水解,但后面加入的S型细菌有毒,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B项正确;C、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R型菌已经死亡,后面再加入S型菌的DNA则不会发生转化作用,因此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存活,C项错误;D、S型菌十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S型菌已经死亡,且后面只是加入R型菌的DNA,因此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存活,D项错误。故选B。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点睛】解题的关键就是只有R型活菌+加热杀死的S菌的DNA才能转化为致死的S型菌。细菌体内转化实验的2点提醒:(1)并非所有的R型细菌都能被转化。由于转化受到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34、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能被转化成S型细菌,而只是小部分R型细菌被转化成S型细菌。(2)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不能简单地说成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死亡。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时,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结果在S型细菌DNA的控制下,利用R型细菌体内的化学成分合成了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从而组装成了具有毒性的S型细菌。24.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的男孩,关于其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精子形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B. 卵细胞形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或减数第二次
35、分裂异常C. 精子、卵细胞、受精卵形成过程均正常D. 精子形成时可能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H、h表示),一个血友病女人(XhXh)和一个正常男子(XHY)结婚,生了一个无血友病的儿子,则这个儿子同时含有XH和Y。【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XhXhXHY,这位儿子同时含有XH和Y,其中的异常情况出现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异常(X和Y染色体未分离移向同一极),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所以本题A选项是正确的。故选A。25.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
36、DNA分子在14N 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 )A. 含有14N的DNA占100%B. 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40个C. 含15N的链占1/8D. 子代DNA中嘌呤与嘧啶之比是23【答案】A【解析】【分析】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每个子代DNA都是由一条母链和一条新合成的子链构成。【详解】A、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4次形成16个DNA,其中2个子代DNA各含1条15N链,1条14N链,其余DNA都含14N,故全部子代DNA都含14N,A正确;B、含有100个碱基对2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则A=40个,因此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
37、氧核苷酸:(24-1)40=600,B错误;C、含15N的单链占1/16,C错误;D、双链DNA中嘌呤等于嘧啶,D错误。故选A。26.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与此无关的解释是A. F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 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C. F1的四种雌、雄配子自由结合D. 必须统计足量的F2个体【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对两对相对性状的解释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其中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这样,F1产生雌雄
38、配子各4种,数量比接近1:1:1:1,但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其中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四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据此答题。【详解】F2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即F1的基因型为YyRr,F1个体能产生YR、yr、Yr、yR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这是F2出现9:3:3:1的条件之一,A不符合题意;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其中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B符合题意;F1产生的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F2出现9:3:3:1的条件之一,C不符合题意;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子代比例才能接近9:3:3:1,D不符合题意。故
39、选B。【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现象及孟德尔所作出的解释,再准确判断各选项,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27.如果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则该片段携带遗传信息 上面有密码子 能转录产生mRNA能进入核糖体能携带氨基酸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在体细胞中可能成对存在A. B. C. D. 【答案】A【解析】基因中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因此基因携带遗传信息,正确; 密码子在mRNA上,不在基因上,错误; 基因作为模板能转录产生mRNA,正确; 基因不能进入核糖体,其转录形成的RNA能进入核糖体,错误; tRNA能携带氨基酸,
40、基因不能携带氨基酸,错误; 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正确; 基因在体细胞中可能成对存在,正确.28.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三个重要的生理活动。据所学知识结合图形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甲、乙、丙三图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分别是转录、翻译和复制B. 在正常情况下,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是a和d,b和cC. 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都位于f链上D. 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从分子1链的B端开始的【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甲图:甲图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DNA分子复制是以DNA的每一条单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其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分析乙图:乙图表示转录过程,转录过程是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41、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分析丙图:丙图表示翻译过程,翻译是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的过程,图中的m、n都表示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可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详解】A、由以上分析知,题图甲、乙、丙三图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分别是DNA复制、转录、翻译,A错误;B、DNA分子双链之间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根据此原则,可判断甲图中单链a和c、b和d上碱基的排列顺序是相同,B错误;C、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f链,即mRNA上,C正确;D、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翻译,由于多肽链n比m要长
42、,所以翻译是从分子1链的A端开始的,D错误。故选C。29.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B. 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C. 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 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答案】D【解析】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因此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A正确;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B正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C正确;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两条单链,但其碱基序列互补,因
43、而遗传信息不同,D错误。30. 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a)、核DNA分子数目(b)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B. 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C. 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加倍D. 表示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核DNA分子也随之平均分配【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表示染色体数目、b表示DNA数目,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1:2,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1:1,且含量均为体细胞的2倍,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时期,细胞中染
44、色体数:DNA数=1:1,且含量均与体细胞相同,可表示有丝分裂末期。【详解】A、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该时期DNA和染色体的复制均已经完成,A错误;B、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此时核膜、核仁重建,但不会出现细胞板,B错误;C、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C错误;D可以表示由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细胞核内DNA分子也随之平均分配,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31.下图为真核生物DNA的结构(图甲)及发生的生理过程(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为DNA的结构示意图,其基本骨架由_和_(填序号)交替排列构成,为_。 (2)从图乙可看
45、出,该过程是从_个起点开始复制的,从而_复制速率;图中所示的酶为_酶;作用于图甲中的_(填序号)。 (3)若图甲中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将该DNA分子放在含有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则子代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_。 (4)若图乙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_。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1,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_ 1(选填“”“”“”)。【答案】 (1). (2). (3).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4). 多 (5). 提高 (6). 解旋 (7).
46、(8). 100 (9). 1/2 (10). 【解析】【分析】分析甲图:为磷酸,为脱氧核糖,为胞嘧啶,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含氮碱基,为氢键,为磷酸二酯键。分析乙图:乙图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详解】(1)DNA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图中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DNA的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开始复制的,这样可以提高复制速率;图中所示的酶为解旋酶,作用是使氢键断裂。(3)若图甲中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将该DNA分子放在含有用32P标记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培养液中复制一次,根据DNA半保留复制,子代DNA分子中都有一条链是亲代链,一条链为新合成的子链,而子链中的脱氧核苷
47、酸比亲代链中的脱氧核苷酸的分子量大1,因此子代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100。(4)若图乙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以突变链为模板合成的所有子代都有差错,以正常链为模板合成的所有子代都正常,因此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1/2。DNA分子中A=T,G=C,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1,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1。【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DNA分子复制的过程、特点等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
48、识准确答题。32.图为水稻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表示过程,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与_(填序号)表示的物质相同,图中与表示的物质_(填“相同”或“不相同”)。(2)图中消耗ADP的场所有_;若将该水稻植株长期处于黑暗状态时,则图中的循环_(填“能”或“不能”)进行,原因是_。(3)为探究黄光培养条件下水稻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假设你是实验小组成员,请写出实验思路:_。【答案】 (1). (2). 不相同 (3).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4). 不能 (5). 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与H,暗反应不能进行 (6). 分别取白光(或自然光)和黄光
49、条件下培养的试管苗叶片,提取其中的色素并分离,通过比较滤纸条上叶绿素a、叶绿素b色素带的宽窄(或颜色的深浅)来判断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表示NADPH,表示氧气,表示二氧化碳,表示H,表示氧气,表示二氧化碳。【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和都表示二氧化碳;表示NADPH,表示H。(2)图中光反应、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可以产生ATP,因此消耗ADP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若将该水稻植株长期处于黑暗状态时,由于没有光反应提供
50、的ATP与H,暗反应不能进行,所以图中的循环(暗反应)不能进行。(3)根据题意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的种类,因变量是叶绿素的含量,则实验思路为:分别取白光(或自然光)和黄光条件下培养的试管苗叶片,提取其中的色素并分离,通过比较滤纸条上叶绿素a、叶绿素b色素带的宽窄(或颜色的深浅)来判断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详细过程及其物质变化,能够根据图形分析并判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和物质的名称。33.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1)从细胞分裂方式看,图1可以表示_分裂,
51、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图2中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2)图2中_细胞进行了基因自由组合,图2乙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判断的依据是_。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3)请绘出甲图所示细胞上一时期分裂图像。_【答案】 (1). 有丝、减数 (2). DNA复制 (3). 乙、丙 (4). 乙 (5).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6).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7). 【解析】【分析】分析图1:图示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AB段表示有丝分裂S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S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
52、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分析图2: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详解】(1)从细胞分裂方式看,图1可以表示有丝、减数分裂,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使一条染色体上含2个DNA分子;图2中乙、丙细胞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都处于图1中的BC段。(2)图2中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进行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了自由组合,图2乙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判断的依据是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53、。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3)甲为有丝分裂后期,上一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如图。【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曲线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能判断各细胞分裂图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34.在蒙古绵羊中卷毛(B)对直毛(b)为显性,短羊绒(E)对长羊绒(e)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纯合卷毛短羊绒绵羊和直毛长羊绒绵羊种羊数只。试完成下列问题:(1)试设计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卷毛长羊绒绵羊的育种方案(简要程序)。第一步:
54、_;第二步:_;第三步:_。(2)F2中卷毛长羊绒绵羊的基因型有_和_两种,其纯合子占卷毛长羊绒绵羊总数的_。(3)该方案的理论依据是基因的_定律。【答案】 (1). 卷毛短羊绒绵羊直毛长羊绒绵羊 (2). 子一代之间随机交配得子二代,在子二代选出卷毛长羊绒绵羊 (3). 让F2中卷毛长羊绒绵羊与直毛长羊绒绵羊测交,就能选出纯种卷毛长羊绒绵羊 (4). Bbee (5). BBee (6). 1/3 (7). 自由组合【解析】【分析】根据“在蒙古绵羊中卷毛(B)对直毛(b)为显性,短羊绒(E)对长羊绒(e)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育种的目的是培育基因型为
55、BBee的绵羊,而种羊为纯合卷毛短羊绒绵羊(BBEE)和直毛长羊绒绵羊(bbee),所以可考虑杂交育种的方案进行育种。由于在F2代中才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可从F2代中选择卷毛长羊绒绵羊,通过对其测交可判断其是否为纯合子。【详解】(1)此题是关于动物杂交育种的题目,目的是得到基因型为BBee的绵羊。由纯合卷毛短羊绒绵羊BBEE与直毛长羊绒绵羊bbee杂交得到F1,基因型为BbEe,子一代随机交配得F2,在F2中选出卷毛长羊绒绵羊,让F2中卷毛长羊绒绵羊直毛长羊绒绵羊测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即可说明卷毛长羊绒绵羊为纯合子,发生性状分离的说明卷毛长羊绒绵羊为杂合子,这样就能选出纯种卷毛长羊绒绵羊。故育种方案为:第一步:卷毛短羊绒绵羊直毛长羊绒绵羊;第二步:子一代之间随机交配得子二代,在子二代选出卷毛长羊绒绵羊;第三步:让F2中卷毛长羊绒绵羊与直毛长羊绒绵羊测交,就能选出纯种卷毛长羊绒绵羊。(2)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F2中卷毛长羊绒绵羊的基因型有两种为Bbee、BBee,F2中卷毛长羊绒绵羊占F2的3/41/4=3/16,纯合子卷毛长羊绒绵羊占F2的1/41/4=1/16,所以纯合子占卷毛长羊绒绵羊的1/3。(3)该方案的理论依据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