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必修1(人民版)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选择题1(2013汕尾测试)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 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中国这一举措()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D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解析:从材料看“这一举措”是指“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即“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它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答案:D2(2014惠州调研)20世纪50年代,视中华帝国为“专制政体”成为西方学界的流行观点(引自候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
2、知识考古)。这反映了()A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B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C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确立计划经济体制D“冷战”时期,西方丑化社会主义中国解析: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20世纪50年代处于“冷战”时期,形成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西方国家为了丑化中国,所以有了这样的说法。答案:D31950年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新年礼物,叫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指的是()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苏联支持中国抗
3、美援朝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解析:由题目中所给的时间信息“1950年除夕”可以排除A、C、D三项。A项因该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前夕,C项中国抗美援朝是在1950年开始,D项中国实施“一五”计划是在1953年开始的。答案:B4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A独立自主B求同存异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另起炉灶解析:成为国际上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之一。答案:C5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
4、策()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D“一大片”解析:只要理解“另起炉灶”是针对国民政府的屈辱外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不平等条约,即可做出判断,材料反映的是A项。答案:A6(2014广东六校联考)有学者认为: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D参加日内瓦会议解析:考点:新中国的外交,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概念的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
5、则强调国家之间和平交往,和平共处,不以意识形态为标准,更多考虑到国家现实利益。B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现,C强调的是废除不平等条约,D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答案:A7(2013河北重点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上述材料体现了新中国()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B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的强烈愿望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
6、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实行三大政策的时代特征及目的的理解。A项是对“另起炉灶”的理解,故排除;C项是三大改造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故也应排除;D项是对“一边倒”的理解,故也排除;故选B项。答案:B8对日内瓦国际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出席会议的有苏、美、英、法、中等国B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C周恩来就朝鲜半岛停止敌对行动提出了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D会议通过的决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八年的殖民统治解析:朝鲜半岛的和平问题因美国代表的阻挠,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答案:C91954年是新中国外交崭露头角的一年,这一年新中国第
7、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下图体现的正是周恩来率领年轻的外交家代表团出现在某座城市时,引起轰动。这座城市应该是()A伦敦 B日内瓦C纽约 D莫斯科解析: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答案:B10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上海APEC会议解析:万隆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亚非国家领导人会议,因此被称为“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答案:B二、非选择题11(1)新中国成立之初,针对两大阵营的尖锐对峙,我国为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策略?(2)
8、下图反映了在前述外交策略的指导下我国取得的最突出的外交成就是什么?(3)这个成就的取得有什么意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中苏结盟的再认再现,以及对“一边倒”和中苏结盟意义的理解。答案:(1)“一边倒”的外交政策。(2)中苏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及其他一系列经济援助协定的缔结,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摘自共同纲领材料二新中国成立
9、时,毛泽东向全世界人民宣告“凡愿意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摘自新中国外交材料三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古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决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相互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摘自亚非会议文件选辑请回答:(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两者都强调的原则是什么?(2)材料二中所述的原则被认为是后来某一重大政策酝酿的过程,你认为是哪一政策?该政策有何重大意
10、义?(3)概括材料三所述的方针并简要分析它提出的背景和直接作用。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内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保障独立、尊重领土主权(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方针是“求同存异”背景:在亚非会议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扰破坏,以及与会国之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会议面临失败的危险。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2013德兴模拟)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原则,旗帜鲜明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11、,并于1950年2月14日,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当时采取“一边倒”方针的主要意图是()A创造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B借助苏联恢复中国联合国席位C与苏联结盟共同谋求世界霸权D希望苏联成为第三世界的后盾解析: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显得特别重要:它有利于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又有利于打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总之,这样做大大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答案:A2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取得成功范例的是()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
1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解析: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就体现了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答案: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和废止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毛泽东向斯大林建议:中苏应签订一项新的条约,以代替苏联同中国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表示同意,中国派周恩来率团到苏联谈判,2月14日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三个文件。同时互换照会,声明1945年8月14日苏联同中国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失效,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已经独立的现实。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包括前言和六个条款,有效期30年。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
13、要的措施,以其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双方根据巩固和平和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磋商”;“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1950年4月11日起,该条约开始生效。双方履行规定,密切合作。60年代以后,中苏关系恶化,条约失去意义。1979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作出该条约期满后不再延长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