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095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 (5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束缚(s) 侍候(c) 肇事(zho) 毁家纾难(sh)B. 剖白(pu) 憎恶(zng) 勾当(gu) 笨嘴拙舌(zhu)C. 文苑(yun) 侮蔑(w) 愤懑(mn) 胜券在握(jun)D. 茁壮(zhu) 矗立(ch) 驯良(xn) 噤若寒蝉(jn)【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解答此类题目,要仔细审题,明确题意,联想相关词语,因义定音,注意多音字、形近

2、字、形声字、难读字和习惯性误读字等。A项,“束”应读sh;“侍”应读sh;B项,“憎”应读zng,“拙”应读zhu;C项,“苑”应读yun,“券”,应读qun。故选D。【点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平时要注意积累,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渲泄 不惮 拷问 斜门歪道B. 敷衍 慰籍 无遐 不遗余力C. 绰号 耽搁 厮杀 专心致志D. 鲁莽 憋曲 慷慨 震聋发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

3、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将字形、字音、字义一起识记,做时看清要求,据音定形,按义辨形。A项,“渲”应改为“宣”,“斜”应改为“邪”;B项,“籍”应改为“藉”,“暇”应改为“瑕”;D项,“曲”应改为“屈”,“震”应改为“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主要的方法是:形辨法。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音辨法。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3.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都

4、正确的一项是A. 怯懦 轻挑 佳肴美撰 通情达理B. 藐视 隔模 烜赫一时 迫在眉捷C. 错辞 侥幸 托泥带水 踌躇满志D. 疯癫 狂飙 衣锦荣归 置之度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将字形、字音、字义一起识记,做时看清要求,据音定形,按义辨形。A项,“挑”应改为“佻”,“撰”应改为“馔”;B项,“模”应改为“膜”,“捷”应改为“睫”;C项,“错”应改为“措”,“托”应改为“拖”。故选D。4.下列选项中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节目声入人心的出品人廖昌永一直被看作是“专业”和“权威”的代名词,演唱成员们听到他的专业

5、点评,好似醍醐灌顶。B. 郗鉴慧眼独具,舍弃了那群衣冠楚楚的公子们,毫不犹豫地选定坦腹东床的少年王羲之作为女婿。事实证明,他的见识果然不凡。C. 或许有些农民“等靠要”思想严重,但更多的人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一些文章,只看到局部问题,看不到全部事实,是典型的目无全牛。D. “繁盛的中国18世纪”故宫珍宝展正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展馆内熙熙攘攘。在教堂广场上,这一抹“中国风”显得格外惊艳靓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

6、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C项,目无全牛;意思是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语境中讲的是“一些文章,只看到局部问题,看不到全部事实”的现象,用“目无全牛”不合语境。故选C。【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7、;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5.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B. 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朝花夕拾等。C.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他与契诃夫、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D.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简称。这种方法把干支按顺序相配六十个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记录。【答案】B【解析】【详解

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体裁常识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做此类题目,需在平时学习时注重积累,加强对作品的名称、体裁、人物、内容、主题、风格、流派、地位及影响的记忆。注意识记准确,作者与作品、事件的一一对应,不要张冠李戴。B项,表述有误。朝花夕拾是散文集,不是选项说的“散文诗集”。故选B。【点睛】做这类题型,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化常识内涵十分丰富,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所以,更显示出它的复杂性。文化常识大概包含这些方面: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和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

9、代音乐,古籍注释体例。需要我们掌握重点作家的简介,可以按朝代顺序列表整理归纳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二、课内文言文 (每题2分,共20分)6.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肯綮(qng) 园圃(f) 逋慢(b) 穰岁之秋(rng)B. 涸辙(g) 栏厩(j) 优渥(w) 门衰祚薄(zu)C. 修禊(x) 逦迤(l) 捧袂(ju) 累世絜驾(xi)D. 拔擢(zhu) 攘窃(rng) 雕甍(mng) 狼奔豕突(sh)【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解答此类题目,要仔细审题

10、,明确题意,联想相关词语,因义定音,注意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难读字和习惯性误读字等。A项,“圃”应读p,“逋”应读b;B项,“涸”应读h,“厩”应读ji;C项,“逦”应读l,“袂”应读mi;D项,读音无误。故选D。【点睛】高考字音考查的对象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三种。由于生活中那些容易读错的字往往也就是高考字音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归纳出误读的常见类型对我们复习备考是很有帮助的。同时。针对每一种误读类型,我们都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掌握好字音这个考点。字音的误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把多音字的甲音误读成乙音。(2)形声字类推偏旁引起误读

11、。(3)习惯误读字,如“玫瑰”中的“瑰”。(4)生僻字。生僻字,因其不常见而容易被忽略,易误读。考生平时要做有心人,注意积累。对于字形来讲在学习是要注意:1、平时加强识记,尽力拓宽知识面,扩大阅读量,积累词汇,丰富词汇量。对汉字字形的识记要化大力气。对那些形近字、音近字、义近字等尤其要仔细区别。2、加强练习。3、学会区别同音字。4、学会以音辨形。5、学会以义辨形。6、学会根据语境辨形。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旋:改变B. 称俗而行也 称:称赞C. 至杀不辜人也 辜:罪D. 而刘夙婴疾病 婴:缠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

12、含义。解答此类题目,要熟记课文注释,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根据语境辨析正误。B项,解释错误。句中“称”的意思是“适合”,不是选项认为的“称赞”。故选B。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乃中经首之会(合乎)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交换)以亏人自利也(损害) 除臣洗马(贬官)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坚固) 气凌彭泽之樽(超过)列坐其次(次序) 凡闻言必熟论(深透)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再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活用现

13、象,根据语境辨析正误,必要时可用排除法。所给句子中,易,意思应是“轻视”。除,意思应是“授;拜(官职)”。固,意思应是“顽固”。次,意思应是“旁边”。A项,解释不正确。B项,解释不正确。C项,解释不正确。故选D。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媵腊而相遗以水B. 子夏之晋,过卫 杳不知其所之也C. 故书其言以遗后世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D. 当其欣于所遇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做此类题目,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明确辨析方向,然后联系平时积累和词语所在的语境,结合句子结构特征,做分析。必要时可用代入法进

14、行比对验证。A项,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B项,之:动词,去,到;动词,去,到。C项,以:目的连词,来;介词,用。D项,其:代词,他们;代词,自己的。故选B。【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

15、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10.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子贡辩智而鲁削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其不仁兹甚,罪益厚是非之经,不可不分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通假字是文言实词的重要考查内容,平时的文言文学习和复习中应对有通假现象的实词加以分类整理,掌握常见通假字的基本意义及用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根据语境做

16、好辨析。句子中有通假字的是:“辩”通“辨”分辨。“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兹”通“滋”,更。“机”通“几”,预兆。故选D。1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A. 襟三江而带五湖B. 具以表闻C.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D.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平时积累词类活用的各个类型,明确题干要求,结合语境,从语法结构和词性上做比照和推断。例句中,“东”,名词作状语,向东。A项,带,意动用法,以为带。B项,闻,使动用法,使听说,报告。C项,星,名词作状语,像星星一样。D项,一

17、,意动用法,把看成一样。C项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故选C。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B. 齐楚之精英C.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D.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平时要注意掌握古今词义的演变情况,根据平时的积累情况,结合语境进行辨析。A项,成立,意思是“成人自立”。B项,精英,意思是“事物之最精粹、最美好者,即精华”。C项,希冀,意思是“希望、企图”,句中指非分的愿望。D项,因为,意思是“于是给”。C项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故选C。13.下列句子中,加

18、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谁得而族灭也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B. 因释其耒而守株 庖丁释刀对曰C. 彼节者有间 得失之节也D. 愿陛下矜悯愚诚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平时积累,根据题干要求,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解释词语,做出选择。A项,族,灭族;(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B项,释,放下;放下。C项,节,骨节;关键。D项,矜,怜悯;夸耀。B项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故选B。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而刘夙婴疾病B. 戍卒叫,函谷举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C. 六王毕

19、,四海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D.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平时积累,根据题干要求,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解释词语,做出选择。A项,夙,早时;早时。B项,举,被占领;举荐。C项,一,统一;一样。D项,幸,幸运;得到皇帝的宠幸。A项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故选A。15.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A.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B. 必为鲧禹笑矣C. 亦将有感于斯文D. 童子何知【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做此类题目

20、,要对文言文几种特殊句式的标识能记忆并运用。判断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依据意思和各种句式的特殊标识。本题要求选“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要在理解例句的基础上,对各选项认真辨析。例句:见于,表被动,句子是被动句式。A项,是判断句。B项,“为”表被动,该句是被动句。C项,是介词结构后置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B项与例句句式相同。故选B。三、默写(共12分)16.按原文内容填空。(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李煜乌夜啼)(2)罗衾不耐五更寒,_,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3)小楼昨夜又东风,_。(李煜虞美人)(4)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5)谁见幽人独往来,_。(苏轼卜算子

21、)(6)枝上柳绵吹又少,_。(苏轼蝶恋花)(7)歌台暖响,_;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8)_,多于市人之言语。(杜牧阿房宫赋)(9)_,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10)穷且益坚,_。(王勃滕王阁序)(1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_。(李密陈情表)(12)仰观宇宙之大,_。(王羲之兰亭集序)【答案】 (1).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2). 梦里不知身是客 (3).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4). 会挽雕弓如满月 (5). 缥缈孤鸿影 (6). 天涯何处无芳草 (7). 春光融融 (8). 管弦呕哑 (9). 潦水尽而寒潭清 (10). 不坠青云之志 (11). 无以

22、终余年 (12). 俯察品类之盛【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是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平时要重视理解积累,需要学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名句名篇内容,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默写时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书写复杂的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根据音义确定字形,不丢字加字。注意以下关键字的写法:“寞”“堪”“挽”“缥”“缈”“融”“弦”“潦”“坠”“察”等。【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不仅要在理解的基础

23、上记忆,又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了却因为书写错误而得不到该得的分数。四、名著阅读(共8分)17.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全书本于历史,真实地记录了从东汉灵帝建宁元年黄巾起义,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百余年间的史实。B. 全书开篇是从东汉末年朝纲混乱,十常侍乱政开始写起,体现了作者对于出现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局面原因的思考。C.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观念,不仅暗示了小说由合而分、由分而合的结构,也表达了对历史治乱交替的认识。D. 全书在记述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历史时,尊蜀汉为正统,体现了中国古代正统观念和百姓意愿的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名著的理解能

24、力。解答此类题目,平时应注意积累、牢记,更应注意名篇、名家、名作的积累,辨析时要认真仔细,注意细节。A项,表述有误。三国演义描述了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的黄巾起义起,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史实。选项认为是“从东汉灵帝建宁元年”“百余年的史实”,错误。故选A。18.下列各项中,关于三国人物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刺杀董卓的计划虽未成功,但相比王允等人的痛哭,曹操挺身而出的行为,体现了他有胆有识、有勇有谋的品质。B. 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此时,孙策虽占据江东,但曹操早已料定他必将身败名裂。C. 诸葛亮出场之前,作者安排了他的童仆、友人、兄

25、弟、丈人出场,侧面衬托了他高超旷逸、清俊洒脱的形象。D. 诸葛亮出仕前,过着躬耕南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格追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调动平时积累,结合作品内容对与人物形象有关的情节做正确的分析。B项,表述有误。曹操借煮酒论当世英雄为名,实际上是多方试探刘备,有刀光剑影之势。表现了曹操踌躇满志、老奸巨猾的性格特点,并非是表明曹操早已料定他(孙策)必将身败名裂。故选B。19.根据三国演义的情节,给下列成语选择对应人物。望梅止渴( ) 舌战群儒( )挂印封金( ) 辕门射戟( )A.

26、 诸葛亮 B. 吕布 C. 曹操 D. 关羽【答案】 (1). C (2). A (3). D (4). 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联系平时积累,把握成语表述的关键点,对应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人物重要情节认真思考。“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曹操带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于是曹操叫手下传话给士兵们说:“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士兵们听后,(由于条件反射)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他们凭借着这个(暂时的不口渴或想吃梅子的愿望),得以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成语与曹操有关。“舌战群儒”,出自三

27、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故事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将其一一反驳,使得对方都哑口无言。成语与诸葛亮有关。挂印封金,说的是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里关云长挂印封金的故事。“挂印”是离任、辞官的意思;“封金”是把金银财宝封存起来,表示不想接受。成语与关云长有关。辕门射戟,是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吕布以他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场战争,为阻止袁术击灭刘备所使的计谋。成语与吕布有关。对照理解,分别选填对应的人物选项即可。第卷 (50分)五、课外文言文(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唐河店妪传王禹偁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以来,始防捍之

28、,然亦未甚惧。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虏因系绠弓杪,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常山民吏观而壮之。噫!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在上谷曰“静塞”,在雄州曰“骁捷”,在常山曰“厅子”。是皆习干戈战斗而不畏懦者也。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顷年,胡马南下不过上谷者久之,以“静塞”骑兵之勇也。会边将取“静塞”马,分隶帐下以自卫,故上谷不

29、守。今“骁捷”、“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虽加召募,边人不应。何也?盖选归上都,离失乡土故也;又月给微薄,或不能充;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羸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宜其不乐为也。诚能定其军,使有乡土之恋;厚其给,使得衣食之足;复赐以坚甲健马,则何敌不破!如是得边兵一万,可敌客军五万矣。谋人之国者,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见其忠也。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于有位者云。20.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兵兴以来 兴:兴盛B. 跨马诣郡 诣:到去C. 国之备塞 备:防备,防御D. 贻于有位者云 贻:给予,赠送21.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

30、法,相同的一项是A. 因河为名 虏因系绠弓杪B. 悬而复止 而兵不甚众C. 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 分隶帐下以自卫D. 闻虏之至 使得衣食之足22.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常山民吏观而壮之常山官吏百姓看到都认为她豪壮B. 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一个老妇人尚且这样(勇敢),其他人就可以知道了C. 盖选归上都,离失乡土故也大概是(怕被)选到京都,离开乡土的缘故D. 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那些坚强厉害、健壮有力的人,全被禁卫军选走了23.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面对敌人,唐河店妪处变不惊、机智勇敢,设计将敌人首领推到井中,获得了许多战利品。B. 文章叙事部分

31、叙写了唐河店妪杀敌的一段故事,语言简洁生动,人物的潇洒英姿跃然纸上。C. 近些年,敌兵南下,很长时间都不敢经过上谷,是因为当地的“静塞”骑兵勇于杀敌守土。D. 文章由唐河店妪之勇写起,透辟说理,指出政府边防措施不当,表明自己备战守边的主张。【答案】20. A 21. D 22. D 23. A【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再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活用现象,理解时,根据语境辨析正误。A项,解释有误。“兴”,应该是“兴起”的意思。故选A。【2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做

32、此类题目,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明确辨析方向,然后联系平时积累和词语所在的语境,结合句子结构特征,做分析。必要时可用代入法进行比对验证。A项,因,凭借;于是,就。B项,而,连词,表承接,接着;连词,表转折,但是。C项,以,表因果,因为;目的连词,来。D项,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要选“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项符合要求。故选D。【22题详解】此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

33、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D项,理解不正确。“其坚利壮健者”指的是那些坚固的铠甲装备和强健的战马。“上军”,指的是更上一层的部队。整个句子意思是那些坚固的铠甲装备和强健的战马都被更上一层的部队拿走了。故选D。【23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筛选归纳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即选“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A项,“设计将敌人首领推到井中”表意不当。联系原文“会一虏至,系马于门”看,来的只是一个辽兵,后

34、文说“胡语呼虏为王”,所以老妇人说“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选项把“辽兵”理解为“首领”,是曲解文意。故选A。参考译文:唐河店离南边的常山郡有七里远,以河名为店名。平时辽国的兵士到店里吃饭休息,(人们)不把这看做怪事。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这里的人)才防范敌兵,但是(辽兵们)并不害怕。端拱年中,有个老妇人留在店里。正赶上有一个辽兵来了,他把马系在门前,拿着弓箭坐着大声叫老妇人帮他打水。老妇人拿着井绳和水罐去井边,刚把井绳放下去又停住了,因为辽话称虏为“王”,她就对辽兵说:“井绳短打不到水,我年纪大了力气又不够,请王自己打水吧。”辽兵就拿着井绳系弓尾上,低下身子到井边打水。老妇人于是从后面把辽兵推

35、入井中,骑上辽兵的马跑到郡城报告官府。马的身上铠甲都具备了,马鞍后面还悬着一个猪头。常山郡的吏民都称赞她勇敢。噫,国家防御边塞,经常用边土上的士兵,大概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熟习战斗的技巧要领而且不害怕不懦弱啊。一个老妇人尚且能这样,那些边土的士兵就更不难想象了。近年来对边土要塞那些勇猛的骑兵,在上谷称为“静塞”,在雄州称为“骁捷”,在常山称为“厅子”。这些都是熟习战争战斗的方法而且不害怕不懦弱的人。听到外敌入侵,有的父母妻儿都来帮助安置战马整理弓箭,甚至还有不待披戴甲胄就上阵迎敌的。近年来北方胡人来侵袭,很久都打不过上谷,就是因为静塞士兵的勇猛啊。只是恰逢戍边的将领把静塞的士兵调配到自己的军营

36、来保护自己,所以上谷没有守住。现在“骁捷”、“厅子”的名号还在,但是兵马不多,虽然进行了招募,但边境上的人并没有响应,为什么呢?因为被选中的都要被送回上都,离开家乡故里;而且每月的军饷很少,有的甚至不能糊口;发给他们的铠甲都很脆弱,战马也瘦弱,不能够抵挡胡人:而那些坚固的铠甲装备和强健的战马都被更上一层的部队拿走了;到了打仗的时候,却是这些人冲锋在前,当然他们不愿意这样做了。如果能稳定那些军队,让那些士兵对自己的鼓励有热爱的感情;增加他们的军需给养,让他们得到足够的吃穿;再给他们配上坚固的铠甲和强健的骏马,那什么样的敌人打不败!如果真的能这样,只要有一万边土上的士兵,就可以抵挡外敌五万。参与治

37、理国家的人,不在这方面留心,我看不到他们的忠心啊。因此通过一个老妇人的勇敢行为,来整体反映边防的事情,赠予那些在位当权的人。【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24

38、.用“”为下面语段断句。古之圣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 在 农 与 工 肆 之 人 有 能 则 举 之 国 之 贤 者 高 与 之 爵 厚 与 之 禄 重 与 之 令 爵 位 不 高 则 民 弗 敬 蓄 禄 不 厚 则 民 不 信 政 令 不 重 则 民 不 畏。节选自墨子尚贤)【答案】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国之贤者高与之爵厚与之禄重与之令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重则民不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断句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前提是粗通大意,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把握句子特征,结合上下文的理解断句;其次,要掌握

39、一些应试技巧,如注意句首、句末虚词,句式特点(如判断句和对称句),断句完毕要注意审查一遍。根据句式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特征看,“高与之爵厚与之禄重与之令”,应断句为“高与之爵厚与之禄重与之令”。“爵位不高”与“蓄禄不厚”“政令不重”相对,后面都用“则”来承接,断句应为“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重则民不畏”。看“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国之贤者”,分析如何断句。从语意上看,“国之贤者”与“在农与工肆之人”相对,“有能则举之”,意思是,有才能就举荐他,该句子表意完整。“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国之贤者”应该分别停顿。根据分析,梳理整个语段的断句情况即可。六、诗歌鉴赏(共8分)阅

40、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池口风雨留三日黄庭坚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锄。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俯仰之间已陈迹,莫窗归了读残书。注释:熙宁、元丰年间,作者一直位卑职微。元丰三年(1080年)秋,他自汴京赴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任县令,于池口镇为风雨所阻,逗留三日,作此诗。属玉:鸟名。舂锄:即白鹭,其啄食姿态如农夫舂锄,故名。莫:即“暮”。2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扣题,写由于孤城连日风雨,小市人家只能避雨在家以清淡菜蔬充饥度日。B. 在“身闲心苦一舂锄”一句中,白鹭既是诗人所见之物,也可视为诗人的自喻。C. 颈联化用“临渊

41、羡鱼”的典故,表达作者对世人热衷功名却不付诸行动的感慨。D. 本诗为作者触景即兴之作,用语清新,将复杂意绪融入了寻常事物的形象之中。26. 本诗尾联化用了什么典故?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25. C 26. 尾联化用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语句。写面对短暂无常的人生,不如到书中去寻求寄托,表明诗人不求仕进,远离名利的意愿,以及在读书中寻找乐趣自甘淡泊的心境。【解析】【25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及情感主旨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通读全诗,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结合题目和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

42、的意象,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逐一确认正误,最终得出答案。C项,“表达作者对世人热衷功名却不付诸行动的感慨”,理解不对。“翁从旁舍来收网”,作者由网联想到鱼,“我适临渊不羡鱼”是反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成语,表现了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故选C。【26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先理解诗句内容,再联系所学,结合写作背景和注释,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感叹“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抒发的是对世事变迁、欢乐不再的失落感,和对人生短暂的痛惜。黄庭坚诗先以“身闲心苦”的白鹭自况,又化用“临

43、渊羡鱼”暗示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尾句则以“莫窗归了读残书”表明心志,到书中去寻求寄托。由此可以看出:黄庭坚“俯仰之间”一句表达的是远离名利争逐,不求仕进,到读书中寻求乐趣的淡泊心志。【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将选项内容与诗句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了。七、现代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西南,老汉人的地戏石头的街,石头的桥,石头的墙和瓦,石头垒筑

44、的狭窄巷道,几个穿斜襟右衽绣边长衣的妇女,头戴白帕或青帕,鲜艳而又内敛;阳光下,她们晒豆、倒茶、卖玉米。这时,一阵锣鼓声传来,演武堂的“地戏”上演了。青砖木构的演武堂挤满了人。一面戏台,青石铺地,坡屋顶下木质的桁架,架起一个古意空间。穿白色战袍的演员在鼓声中上场,他们的头如阿拉伯妇女一样被黑布严严实实地罩着,黑布上面戴一副木质面具,面具上方竖起两根足有一米长的羽毛,背后插的三角彩旗,或红或黄,飘舞着,与羽毛抖成一片。红色披肩,腰下红、黄、蓝、绿各色彩带,转起来,斑斓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他们操红缨枪,或刀、棒、剑,在空荡的舞台上转走、穿插、打斗,程式化的动作分挑枪、闭棒、踩钗、理三刀、抱月等几十

45、种之多。地戏,在天龙屯堡也被称为跳神,源自军傩,古代军队出征祭典,就是用类似的傩仪来提振军威。器乐只有锣与鼓,敲出节奏。很少唱,只闻说和喊,唱起来短促、高亢,一人唱,众人和。据说唱腔来自江西傩戏的弋阳高腔。他们表演的是关公战吕布。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十年前的那个夜晚,在云南镇沅九甲的坪地。那也是一个夏天,苦聪人祖祖辈辈的居住地在陡峭的山腰,树木与茅草、竹片搭的简陋木杈闪片房、竹笆茅草房,像一个个鸟巢。这些当年从蒙古高原沿横断山脉向南迁徙的羌氏后裔,也唱汉人的戏,苦聪人称之为“杀戏”。同样,他们表演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而是三国里的人物。那天因为天色已晚,路途遥远,我从去寨子山的路上折了回来。黄昏,看到

46、地坪上搬来的大刀、花灯、红旗和粗糙简陋的头饰。不久,铜的钹、铜的锣在黑暗中敲起来,杀戏开演。苦聪人爱弹的三弦琴不见了,乐器只有锣和钹,用来敲打节奏。拿刀枪的男人穿着斑斓的碎花长袍或拖着两条长布,锐声说上一段话,就拿着刀枪,在锣钹声中左手高举,双脚起跳,像道士在做道场。只有喊叫,偶尔的唱腔也像在喊。当钹和锣敲出迅猛的节奏时,牛角号响了,西藏喇嘛吹的那种拖地长号也呜呜地吹响。地戏与之相比,虽然平和了很多,优雅了很多,譬如服饰的华丽,动作的丰富,还有声音的委婉,但它们仍是如此神似!杀戏与地戏只在一个极小的地方流传,杀戏在九甲乡,地戏在天龙屯堡,如果不是机缘巧合,它们像珍稀物种一样不为外人所知。显然,

47、它们都是尚武的汉人群体的戏。九甲是苦聪人的栖居地,我不明白为何出现了汉人的戏。联想起白天要去却没走到的寨子山,又似有所悟:那里居住着一百二十多户汉人,居民都姓熊,熊姓始祖很久以前从江西迁来。是不是迁来不久,他们很快就怀念汉文化了?于是把汉人的戏带到了这片原始山林。地戏来自江西的弋阳腔,杀戏也是同一唱腔,而熊氏祖先来自江西,似乎是相互的印证。天龙屯堡与九甲的风貌大不相同,当年南迁到此地的汉人们周围生活着回族、彝族、仡佬族、瑶族、白族等十几个民族,他们被土著称为“老汉人”。众多少数民族土司势力占据了强势地位,使得“老汉人”一落脚,就不得不修起军事防御功能极强的屯堡。屯堡依山傍水,配上石头的城垣和雄

48、伟的寨门,进可攻,退可守。在对峙的环境里生存,汉文化自然成了他们最妥帖的精神寄托,而地戏也自然成了他们最重要的文化守望。漫长的岁月,他们既不能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又无法与外面的世界密切联系,汉人部落由此形成。“凤阳汉服”他们一穿就是六百年,穿成了一个传奇。妇女银索绾髻,三绺头,长簪大环,这是朱元璋老家汉族女人的正统装束。由于前发高束,形似凤头,被称作“凤头笄”或“凤头苗”,他们甚至不被当成汉人而被当成少数民族对待。南方的历史就是一部北方民族不断南迁的历史。迁徙者在一座座山峰前面出现,又在一座座山峰后面消失,有的走向了更远的地方,有的搭棚起灶,落地生根,黄昏里飘起了一缕缕炊烟于是,林歹、代化、摆

49、金、打易、桑郎、断杉、普定、打宾、打邦河这样的地名在安顺、长顺一带出现。这些汉字并没有意思,文字是汉民族的,意思却是另一个民族的。不管迁往哪里,老汉人都努力地守望着心底的梦幻。深刻的梦幻来自时间的深处,也来自当今世界。出天龙屯堡大门,时近正午,太阳正炽。车一恍惚间就拐上了高速公路,仿佛这是一条时间的快速通道。作为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的一个镇,天龙屯堡已经划入新的规划图。新区设立两年,已经修了六百公里的道路,铺设了九百公里的水、电、气等市政管网,产业城已有一百四十多个重点项目迎面扑来的高速铁路宽似机场跑道,像闪光的银幕,通过它我看见了天龙屯堡人追求的梦一般的未来。(取材于熊育群的同名散文)2

50、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段说演员们头饰“如阿拉伯妇女一样”,以类比形象说明了表演者的装扮特点。B. 第段介绍了地戏和杀戏的相似之处,包括服饰的华丽、动作的丰富以及声音的委婉。C. 第段通过介绍屯堡强大的军事防御功能,客观呈现了“老汉人”南迁后的孤立状态。D. 第段提到的“穿成了一个传奇”的凤阳汉服,是南迁至此地的汉人的精神寄托之一。28. 作者在本文中写了一段回忆,请结合第-段的内容分析其作用。29. 本文第段和第段中的两个“梦幻”分别有什么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30. 演武堂里的演员们演唱的地戏令人动情,让人思考。下列对作品里的演唱所引发情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1、A. 红楼梦中十二个女子演习戏文时唱的“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引发了林黛玉叹息时光流逝,年华易老的伤感之情。B. 边城中傩送在碧溪岨的月夜下为翠翠唱情歌,使得她“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而且梦到了象征爱情的虎耳草。C. 平凡的世界中藏族姑娘用“野腔野调”演唱的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让金波激动、沉醉,并产生了深挚的爱恋之情。D. 红岩中渣滓洞的狱友唱着江姐作词的囚歌,“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给予了受严刑逼供的许云峰巨大力量。【答案】27. B 28. 天龙屯堡唱“地戏”是文章的主要题材,而配上九甲乡唱“杀戏”这个辅助题材,可使文章内容更充实;“地戏”“杀戏”两个戏种特点相似

52、且都不为外人所知,两戏并举更能说明迁徙汉人对汉文化的依恋,文章主旨更具说服力;“地戏”说明迁徙汉人因为和少数民族对峙,会迫切地在新生活中保留汉文化,而“杀戏”进一步说明迁徙汉人不仅会保留汉文化,还能传播自己的戏剧表演以影响当地人,这样写富有层次,避免了行文的呆板拘谨。 29. (两个“梦幻”都指天龙屯堡人的精神追求。)第段的“梦幻”主要“来自时间深处”,指迁徙到天龙屯堡的汉人祖祖辈辈眷念故乡;守望汉文化是他们的“梦”。第段的“梦幻”除此含义外,还包括了“来自当今世界”的“梦”,即天龙屯堡汉人今天对日新月异生活的追求。 30. D【解析】【2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

53、赏能力,主要涉及艺术手法、内容情感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根据议论抒情的语句明确主旨,关注手法。B项,表述有误。联系原文看,作者虽然认为地戏和杀戏相似,但他认为地戏更加优雅,优雅之处包括“服饰的华丽、动作的丰富,还有声音的委婉”等方面。【28题详解】本题考查是分析文章句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浏览全文,结合上下文语境,从内容、结构和手法等方面分析作用。段是写十年前在云南镇沅九甲的坪地苦聪人的生活现状。这些当年从蒙古高原沿横断山脉向南迁徙的羌氏后裔,也唱汉人的戏,苦聪人称之为“杀戏”。写我看到的苦聪人演戏。讲到地戏与杀戏相比,虽然平和了很多,优雅了很多,譬如服饰

54、的华丽,动作的丰富,还有声音的委婉,但它们仍是如此神似!段,讲杀戏与地戏的异同点。段写及九甲是苦聪人的栖居地,作者对这个地方出现了汉人的戏似有所悟。联系前文看,是写演武堂的“地戏”上演的情景,天龙屯堡唱“地戏”是文章的主要题材,而配上九甲乡唱“杀戏”这个辅助题材,可使文章内容更充实。“地戏”说明迁徙汉人因为和少数民族对峙,会迫切地在新生活中保留汉文化,而“杀戏”进一步说明迁徙汉人不仅会保留汉文化,还能传播自己的戏剧表演以影响当地人。作者讲到“地戏”“杀戏”两个戏种特点相似且都不为外人所知,通过结尾内容的点拨,更能说明迁徙汉人对汉文化的依恋,使文章主旨更具说服力,从内容安排上看,用插叙,也富有层

55、次,避免了行文的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29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整体理解词语所在的句子和段落,理解和把握内容。第段,写“不管迁往哪里,老汉人都努力地守望着心底的梦幻”,这个“梦幻”主要“来自时间深处”,指迁徙到天龙屯堡的汉人祖祖辈辈一直把地戏当精神寄托,眷念故乡;守望汉文化是他们的“梦”。第段,“深刻的梦幻来自时间的深处,也来自当今世界”,联系文章内容看,这里的“梦幻”除上面的含义外,还包括了“来自当今世界”的“梦”,从文段结尾“通过它我看见了天龙屯堡人追求的梦一般的未来”这句话看,前面是展示的天龙屯堡新区建设的现

56、状,也预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来自当今世界的“梦幻”,指天龙屯堡汉人今天的生活日新月异,犹如美丽的梦。两个“梦幻”都指天龙屯堡人的精神追求。【30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定向信息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要求,联系平时积累,结合文学作品内容和人物形象,对选项做逐一分析判断,注意表述的细节。D项,分析错误。联系作文内容看,应该是红岩中渣滓洞的狱友唱着叶挺作词的囚歌,“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给予了受严刑逼供的江姐巨大力量。选项认为“囚歌是江姐做的词”,“给予了受严刑逼供的许云峰巨大力量”,是张冠李戴。故选D。八、微写作(10分)31.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

57、题,按要求作答。150字以上。本学期我们观看了很多精彩的体育比赛:篮球联赛、足球联赛、“耐高”总决赛等。请你选择一个人物,描写出他(她)在某一个情境下的形象特点。他(她)可以是场上队员、啦啦队队员、教练或者场下的观众。要求:描写生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大量或真或假的信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信息呢?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切合实际,条理清晰。春风送暖,群芳争艳。迎春、玉兰、杏花、樱花、海棠、桃花先后在我们的身边悄然绽放。请你选择一种在春天开放的花卉,为它写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答案】只见他从三分线绕过防守队员,冲到篮板下,奋力一跳,高

58、扬起右手一把将篮球扣在手中,转身运球向自己的进攻球场冲。这时,两个敌方队员立刻上前拦截,只见他左右手交互运球,东躲西闪,一个转身甩开防守队员,快速几步冲到前方。敌方一个防守队员又上前拦截,被他一个箭步绕开,紧接着迈开三大步,“倏”地一声将篮球有力地灌入篮圈,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们对待接收的信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力,有选择地接收信息,不人云亦云盲目而为,不混淆是非甚至以讹传讹。要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借助更多的网络资源对信息先行过滤,拿不准的不说,没来由的不传,在对信息仔细分辨真伪的基础上,做健康有益地转发和分享。要明白,人的记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让大量碎片化信息

59、干扰判断和选择,更不能被虚假和不良信息误导。小区里的迎春花在料峭的早春静静地开放了。它舒展着的一条条长而细的嫩绿的枝条,或上扬或下垂,一朵朵鹅黄色的小花,缀满整条枝身。远看一簇簇鹅黄色的迎春花已经汇成了花团,好像黄色的海洋,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近瞧绽放的花朵,如璀璨的金星,又像一个个小喇叭,传递着春的消息,给人们带来欣喜。迎春花,不像牡丹的妖艳婀娜,没有玫瑰的富丽高贵,但它有清新淡雅的气质,渐浓了春意,也让人心旷神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写作能力,属于微写作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圈定题干关键信息、核心话题、指定意象,审清题干中的写作要求,起笔直击题干中心,不在细枝末节上消磨耽误,尤其需要

60、准确细致把握题目的主要内容,结合命题人的基本意图进行具体的分析,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第题,考查的是人物描写,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描写对象,结合场景做好联想和想象,写出人物在特定的情境中的表现,突出描写的生动性。第题是表达观点的题目。针对互联网时代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的特点,要回答如何对待每天都会接收到的大量或真或假的信息,首先要做到观点明确,另外要注意这道题的现实意义,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要有做法的指导,表达条理要清晰。第题,考查的是借景物抒发感情的题目。写抒情性文字,要融入真情,贴合事物特征。“春风送暖,群芳争艳”。这句话表明肯定赞美是抒情基调。迎春、玉兰、杏花、樱花、海棠、桃花都是可选择的对象

61、,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来写,不仅要突出其特点,还要尽可能表达出一定的寓意,运用好修辞,有一定文采。【点睛】本题不仅考差了学生的基础与写作能力,同时关注到不同考生的写作特点,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写作个性。微写作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它是带着材料的一个任务式写作。在这样一个150-200字的区间里,考查的是学生描述事物、表达观点与抒发感情等方面的能力,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经营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能力。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带着一点儿小情绪,比如喜悦感、幽默感或调侃什么的,将写作的个性化容纳在其中。第卷 (50分)九、作文(50分)3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是一种

62、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教育家赞科夫说:“对于美的欣赏可以使人变得高尚起来。”习近平总书记说:“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请以“美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答案】美育是一种刚需何为美育?美育即美的教育。蔡元培先生说:“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教育家赞科夫说:“对于美的欣赏可以使人变得高尚起来。”习近平总书记说:“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他们都从不同角度,肯定了美育的重要性,告诉我们,美育是一种刚需。美育使人培养审美,丰富生活,充盈精神。通过对美的认知

63、,人们才会发掘更多色彩,更多可能性。苏轼从小受父亲的“放任”教育,亲近自然,培养出对自然的欣赏,对造物美的认知,即使被贬,仍于密州之林吟“老夫聊发少年狂”,于长江之畔吟“明月几时有”,认知美,并获取创作的灵感。南仁东从小喜欢仰望星空,工作后在横栏上赏夕阳、星空,内心架起对祖国国之重器的构想,心怀山河。认识美,发现美,美能拓展视野,启发智慧,指导人生,这是美育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物质供给日益丰沛的今天,尽管去博物馆、美术馆参观的人越来越多,但走马观花的不少;尽管城市里的景观造型、喷泉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引起共鸣、让人们走心入心的却不多。对学校教育而言,如何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美育、培育健全人格、促

64、进全面发展是值得关注的课题。从全民教育来说,美育不能局限在艺术教育范畴之内,更应该融入公共生活,关照到每一个人。如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动心;街头驻足,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教育家蔡元培、赞科夫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美解说,让我们不仅知道美育是一个人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而且更明白美育是使人精神觉醒、成就自身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全民美育作为一种刚需,迫在眉睫。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

65、幸。我期待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个感受美的灵魂,用美育滋养心性、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美育是一种刚需。用美育为人生铺底,生命必将绚烂多彩。【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给材料作文,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认真审读材料,看好具体要求,在材料涉及的范围内,确定角度,进行立意。读懂材料,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的一步。所给材料是三句名言。首先要分析材料的性质是相同或相反,如果相同,就从同一的角度立意,如果相反,首先提炼观点,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意,可以对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是一种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教育家赞科夫

66、说:“对于美的欣赏可以使人变得高尚起来。”习近平总书记说:“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他们都从不同角度,肯定了美育的重要性,切不可脱离“美育”的话题写作。参考立意:美育是一种刚需要提高对美育的认知水平美育不仅是对美的德欣赏,也是对美的追求不可忽视美育教育可用素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真即美,美即是真。济慈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马克思人只有在完整而自由的状态下,才成为一个真正的审美者。席勒什么是美的心境?丰子恺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走进房间,他看见床底的鞋子一顺一倒,便给掉转过来,他看见墙壁上立幅的绳子拖在前面,便给藏到后面。问

67、他为何,孩子答道:因为我看了那种样子,心情很不安适。鞋子一顺一倒,叫它们怎样谈话?立幅的辫子拖在前面,像一个鸦片鬼。孩子的回答引人深思,这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对美的自然流露,恐怕就是我们对美育的期待。层次分析:文章以“美育是一种刚需”为题,构思全文。开头由材料引出中心论点,后面引用事例进行分析论证,强调了美育的好处。接着结合现实,讲明美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回扣材料,以申说美育的意义结尾。文章结构观点明确,层次清楚,论述有理,表达顺畅,有说服力。【点睛】材料作文,材料是命题者提供的,读懂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