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037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考数学一模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已知全集U=R,A=x|x1,B=x|x1,则U(AB)=( )Ax|x1Bx|x1Cx|x1或x1Dx|1x12下列函数中是奇函数,并且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的一个是( )Ay=By=ln|x|Cy=sinxDy=3设a=sin393,b=cos55,c=tan50,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AabcBcbaCbacDacb4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当输入25时,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A4B5C6D75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E,F分

2、别为BC和DC的中点,则=( )ABC4D26“ab”是“3a3b”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A16B6C4D88有四张卡片,每张卡片有两个面,一个面写有一个数字,另一个面写有一个英文字母现规定:当卡片的一面为字母P时,它的另一面必须是数字2如图,下面的四张卡片的一个面分别写有P,Q,2,3,为检验此四张卡片是否有违反规定的写法,则必须翻看的牌是( )A第一张,第三张B第一张,第四张C第二张,第四张D第二张,第三张二、填空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复数z=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的坐标

3、为_10有三个车队分别有2辆、3辆、4辆车,现分别从其中两个车队各抽调两辆车执行任务,则不同的抽调方案共有_种11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P在AB的延长线上,PD与半圆O相切于点C,ADPD若PC=4,PB=2,则圆O的半径为_,CD=_12已知x1,y0,集合A=(x,y)|x+y4,B=(x,y)|y=kx1,如果AB,则k的取值范围是_13曲线|x|+y23y=0的对称轴方程是_,y的取值范围是_14ABCD是矩形,AB=4,AD=3,沿AC将ADC折起到ADC,使平面ADC平面ABC,F是AD的中点,E是AC上的一点,给出下列结论:存在点E,使得EF平面BCD;存在点E,使得EF平面

4、ABD;存在点E,使得DE平面ABC;存在点E,使得AC平面BDE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ABC中,BC=2,ABC=()若cos=,AB=5,求AC的长度;()若BAC=,AB=f(),求f()的最大值16如图1,在边长为12的正方形AAA1A1中,BB1CC1AA1,且AB=3,且BC=4,AA1分别交BB1,CC1于点P,Q,将该正方形沿BB1,CC1折叠,使得AA1与AA1重合,构成图2所示的三棱柱ABCA1B1C1,在图2中()求证:ABPQ;()求直线BC与平面APQ所成角的正

5、弦值;()在底边AC上有一点M,使得BM平面APQ,求的值17某普通高中为了了解学生的视力状况,随机抽查了100名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学生和100名2015届高三年级学生,对这些学生配戴眼镜的度数(简称:近视度数)进行统计,得到2014-2015学年高二学生的频数分布表和2015届高三学生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近视度数0100100200200300300400400以上学生频数304020100将近视程度由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当近视度数在0100时,称为不近视,记作0;当近视度数在100200时,称为轻度近视,记作1;当近视度数在200400时,称为中度近视,记作2;当近视度数在40

6、0以上时,称为高度近视,记作3()从该校任选1名2014-2015学年高二学生,估计该生近视程度未达到中度及以上的概率;()设a=0.0024,从该校任选1名2015届高三学生,估计该生近视程度达到中度或中度以上的概率;()把频率近似地看成概率,用随机变量X,Y分别表示2014-2015学年高二、2015届高三年级学生的近视程度,若EX=EY,求b18已知函数f(x)=( a为常数)在点(1,f(1)处切线的斜率为()求实数a的值;()若函数f(x)在区间t,+)(tZ)上存在极值,求t的最大值19已知椭圆G的离心率为,其短轴两端点为A(0,1),B(0,1)()求椭圆G的方程;()若C、D是

7、椭圆G上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不同点,直线AC、BD与x轴分别交于点M、N判断以MN为直径的圆是否过点A,并说明理由20对于集合M,定义函数fM(x)=,对于两个集合M,N,定义集合MN=x|fM(x)fN(x)=1已知A=1,2,3,4,5,6,B=1,3,9,27,81()写出fA(2)与fB(2)的值,并用列举法写出集合AB;()用Card(M)表示有限集合M所含元素的个数,求Card(XA)+Card(xb)的最小值;()有多少个集合对(P,Q),满足P,QAB,且(PA)(QB)=AB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考数学一模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

8、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已知全集U=R,A=x|x1,B=x|x1,则U(AB)=( )Ax|x1Bx|x1Cx|x1或x1Dx|1x1考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专题:集合分析:首先求出AB,然后取补集得答案解答:解:A=x|x1,B=x|x1,AB=x|x1或x1,则U(AB)=x|1x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是基础的计算题2下列函数中是奇函数,并且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的一个是( )Ay=By=ln|x|Cy=sinxDy=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奇函数和增函数的定义,结合函数的图象判断即可解答:解:对于A,在(

9、,0),(0,+)上是增函数,但在定义域上不是增函数,故不正确;对于B,是偶函数,故不正确;对于C在定义域上有增有减,故不正确;对于D,函数的图象如图:,可知是奇函数,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属于基础题3设a=sin393,b=cos55,c=tan50,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AabcBcbaCbacDacb考点: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 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利用诱导公式化简函数值,通过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大小即可解答:解:a=sin393=sin33=cos57b=cos551c=tan50,abc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函数

10、值的大小半径,基本知识的考查4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当输入25时,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A4B5C6D7考点:程序框图 专题:图表型;算法和程序框图分析:模拟执行程序框图,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S,i的值,当S=26时,满足条件Sn,退出循环,输出i的值为5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n=25,S=0,i=1S=1,i=2,不满足条件Sn,S=4,i=3不满足条件Sn,S=11,i=4不满足条件Sn,S=26,i=5满足条件Sn,退出循环,输出i的值为5,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正确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S,i的值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5在边长为2

11、的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BC和DC的中点,则=( )ABC4D2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通过建系求点的坐标,然后求解向量的数量积解答:解: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BC和DC的中点,以a为顶点,AB,AD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B(2,0),D(0,2),E(2,1),F(1,2)则=(2,1),=(1,2)=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考查计算能力6“ab”是“3a3b”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专题:简易逻辑分析:根据指数

12、函数的单调性即知3x在R上是增函数,所以根据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便可得到“ab”是“3a3b”的充要条件解答:解:3x是增函数,所以ab可得到3a3b;而3a3b能得到ab;所以“ab”是“3a3b”的充要条件故选C点评:考查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对单调性定义的运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判断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A16B6C4D8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由已知中的三视图,画出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利用等积法,将其体积转化为圆柱的体积,可得答案解答:解: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下图所示:,它是由

13、一个底面直径为2,高为4的圆柱,用一个斜面切开后,两部分重新组合而成的管道拐角状的组合体,其面积等同于一个底面直径为2,高为4的圆柱,即V=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由三视图求体积,其中利用等积法,将其体积转化为圆柱的体积,是解答的关键8有四张卡片,每张卡片有两个面,一个面写有一个数字,另一个面写有一个英文字母现规定:当卡片的一面为字母P时,它的另一面必须是数字2如图,下面的四张卡片的一个面分别写有P,Q,2,3,为检验此四张卡片是否有违反规定的写法,则必须翻看的牌是( )A第一张,第三张B第一张,第四张C第二张,第四张D第二张,第三张考点: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 专题:综合题;推理和证

14、明分析:由于题意知,一定要翻看P,而3后面不能是Q,要查3解答:解:由于当牌的一面为字母P时,它的另一面必须写数字2,则必须翻看P是否正确,这样2就不用翻看了,3后面不能是Q,要查3故为了检验如图的4张牌是否有违反规定的写法,翻看第一张,第四张两张牌就够了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归纳推理,注意推理要合乎情理,利用p后面要写2,并没有说2这个数字后面是其他字母违规进而得出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复数z=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的坐标为(0,1)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专题:数系的扩充和复数分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几何意义即可得出解答:解:复数z=i在复平面上对应

15、的点的坐标为(0,1),故答案为:(0,1)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10有三个车队分别有2辆、3辆、4辆车,现分别从其中两个车队各抽调两辆车执行任务,则不同的抽调方案共有27种考点:计数原理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排列组合分析:分类讨论,利用组合知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题意,不同的抽调方案共有=3+6+18=27种故答案为:27点评:本题考查组合知识,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正确分类讨论是关键11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P在AB的延长线上,PD与半圆O相切于点C,ADPD若PC=4,PB=2,则圆O的半径为3,CD=考点: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专题:选作题;立体几何

16、分析:由PD与半圆O相切于点C及切割线定理得PC2=PBPA,OCPD再利用ADPD得到OCAD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即可得出解答:解:设圆的半径为R连接OCPD与半圆O相切于点C,PC2=PBPA,OCPDPC=4,PB=2,42=2(2+2R),解得R=3又ADPD,OCAD,解得CD=故答案为:3;点评:熟练掌握圆的切线的性质、切割线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2已知x1,y0,集合A=(x,y)|x+y4,B=(x,y)|y=kx1,如果AB,则k的取值范围是考点:交集及其运算 专题:数形结合;集合分析:由题意作出可行域,把AB转化为直线y=kx1与可行域有公共点,然后利

17、用两点求直线的斜率得答案解答:解:由作出可行域如图,要使AB,则直线y=kx1与可行域有公共点,联立,得B(1,3),又A(4,0),直线y=kx1过定点P(0,1),k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运算,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中档题13曲线|x|+y23y=0的对称轴方程是x=0,y的取值范围是0,3考点:曲线与方程 专题: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以x代替x,方程不变,可得曲线|x|+y23y=0的对称轴方程,由方程可得y23y=|x|0,即可求出y的取值范围解答:解:以x代替x,方程不变,所以曲线|x|+y23y=0的对称轴方程是x=0;由方程可得y23y=|x

18、|0,所以0y3,即y的取值范围是0,3故答案为:x=0;0,3点评:本题考查曲线与方程,考查函数的性质,比较基础14ABCD是矩形,AB=4,AD=3,沿AC将ADC折起到ADC,使平面ADC平面ABC,F是AD的中点,E是AC上的一点,给出下列结论:存在点E,使得EF平面BCD;存在点E,使得EF平面ABD;存在点E,使得DE平面ABC;存在点E,使得AC平面BDE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专题: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存在AC中点E,则EFCD,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EF平面BCD;EFAC,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EF平面AB

19、D;DEAC,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DE平面ABC;因为ABCD是矩形,AB=4,AD=3,所以B,D在AC上的射影不是同一点,所以不存在点E,使得AC平面BDE解答:解:存在AC中点E,则EFCD,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EF平面BCD,正确;EFAC,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EF平面ABD,正确;DEAC,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DE平面ABC,正确;因为ABCD是矩形,AB=4,AD=3,所以B,D在AC上的射影不是同一点,所以不存在点E,使得AC平面BDE,故不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考查面面垂直的性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基础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20、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ABC中,BC=2,ABC=()若cos=,AB=5,求AC的长度;()若BAC=,AB=f(),求f()的最大值考点:解三角形 专题:解三角形分析:()根据余弦的倍角公式求出cos,由余弦定理即可求AC的长度;()求出角C的大小,根据正弦定理表示出f(),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即可取出f()的最值解答:解:()若cos=,则cos=2cos21=2()21=,AB=5,BC=2,由余弦定理可得AC2=AB2+BC22ABBCcos=25+4252=17,故AC=()若BAC=,AB=f(),则C=,则由正弦定理得=,即AB=f()=s

21、in()=4sin(),则当=,即=时,f()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的应用,根据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如图1,在边长为12的正方形AAA1A1中,BB1CC1AA1,且AB=3,且BC=4,AA1分别交BB1,CC1于点P,Q,将该正方形沿BB1,CC1折叠,使得AA1与AA1重合,构成图2所示的三棱柱ABCA1B1C1,在图2中()求证:ABPQ;()求直线BC与平面APQ所成角的正弦值;()在底边AC上有一点M,使得BM平面APQ,求的值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专题: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分析:()由ABBCAB

22、BB1,得AB平面BC1,易得ABPQ;()先求得各点的坐标,从而得出相应向量的坐标,再求出平面APQ的法向量,由线面角公式求解;()过M作MNCQ交AQ于N,连接PN,由PBCQ得MNPB,从而四边形PBMN为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BMPN,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BM平面APQ解答:()证明:因为AB=3,BC=4,所以AC=5,从而AC2=AB2+BC2,即ABBC又因为ABBB1,而BCBB1=B,所以AB平面BC1,又PQ平面BC1,所以ABPQ;()解:由图1知,PB=AB=3,QC=7,分别以BA,BC,BB1为x,y,z轴,则A(3,0,0),C(0,4,0),P(0,0,3),Q

23、(0,4,7)=(0,4,0),=(3,0,3),=(3,4,7)设平面APQ的法向量为=(a,b,c),得,令a=1,则c=1,b=1,所以cos,=所以直线BC与平面APQ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解:AM:MC=3:4过M作MNCQ交AQ于N,连接PN,AM:MC=3:4,AM:AC=MN:CQ=3:7MN=PB=3,PBCQMNPB,四边形PBMN为平行四边形,BMPN,BM平面APQ,BM平面APQ,=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的位置关系和线面平行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空间向量的应用,培养学生转化的能力17某普通高中为了了解学生的视力状况,随机抽查了100名2014-2015

24、学年高二年级学生和100名2015届高三年级学生,对这些学生配戴眼镜的度数(简称:近视度数)进行统计,得到2014-2015学年高二学生的频数分布表和2015届高三学生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近视度数0100100200200300300400400以上学生频数304020100将近视程度由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当近视度数在0100时,称为不近视,记作0;当近视度数在100200时,称为轻度近视,记作1;当近视度数在200400时,称为中度近视,记作2;当近视度数在400以上时,称为高度近视,记作3()从该校任选1名2014-2015学年高二学生,估计该生近视程度未达到中度及以上的概率;()设a=0

25、.0024,从该校任选1名2015届高三学生,估计该生近视程度达到中度或中度以上的概率;()把频率近似地看成概率,用随机变量X,Y分别表示2014-2015学年高二、2015届高三年级学生的近视程度,若EX=EY,求b考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频率分布直方图;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专题:概率与统计分析:()由频率分布表得到从该校任选1名2014-2015学年高二学生,该生近视程度未达到中度及以上的频率得答案;()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结合频率和为1求得从该校任选1名2015届高三学生,估计该生近视程度达到中度或中度以上的概率;()分别求出EX、EY,由EX=EY求得b的值解答:解:()由

26、频数分布表可知,从该校任选1名2014-2015学年高二学生,该生近视程度未达到中度及以上的频率为,则估计该生近视程度未达到中度及以上的概率为0.7;()若a=0.0024,则(0.003+0.0024+b+0.001+20.0005)100=1,解得:b=0.0026则从该校任选1名2015届高三学生,该生近视程度达到中度或中度以上的频率为(0.0026+0.001+20.0005)100=0.46,则从该校任选1名2015届高三学生,估计该生近视程度达到中度或中度以上的概率为0.46;()由频率分布表可得:P(X=0)=100a,P(X=1)=0.3,P(X=2)=100b+0.1,P(X

27、=3)=0.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P(Y=0)=0.3,P(Y=1)=0.4,P(Y=2)=0.3,P(Y=3)=0,则EX=10.3+200b+0.2+30.1=200b+0.8,EY=10.4+20.3=1由EX=EY,得200b+0.8=1,解得:b=0.001点评:本题考查频率分布表,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考查了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是中档题18已知函数f(x)=( a为常数)在点(1,f(1)处切线的斜率为()求实数a的值;()若函数f(x)在区间t,+)(tZ)上存在极值,求t的最大值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条件 专题: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

28、:()求导数,函数f(x)在点(1,f(1)处切线的斜率为,可得,解之即可;()把问题转化为方程 在t,+)(tZ)上有解,构造函数,可得函数g(x)有零点x0(3,4),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求导数可得,函数f(x)在点(1,f(1)处切线的斜率为,解得a=1()由(I)可知函数f(x)在区间t,+)(tZ)上存在极值,方程f(x)=0 在t,+)(tZ)上有解,方程 在t,+)(tZ)上有解令,x0,g(x)在(0,+)上为减函数又,函数g(x)有零点x0(3,4)方程g(x)=0在t,+)上有解,且tZ,t3,t的最大值为3点评:本题为函数与导数的综合应用,涉及切线问题和构造函数法以

29、及函数的零点,属中档题19已知椭圆G的离心率为,其短轴两端点为A(0,1),B(0,1)()求椭圆G的方程;()若C、D是椭圆G上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不同点,直线AC、BD与x轴分别交于点M、N判断以MN为直径的圆是否过点A,并说明理由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专题: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分析:()由已知条件设椭圆G的方程为:由e=,得,由此能求出椭圆的标准方程()设C(x1,y1),且x10,则D(x1,y1),由已知条件推导出=,由此能求出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不过点A解答:解:()椭圆G的离心率为,其短轴两端点为A(0,1),B(0,1),设椭圆G的方程为:由e=,得,解得a2=2

30、,椭圆的标准方程为()以MN为直径的圆是不过点A理由如下:C、D是椭圆G上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不同点,设C(x1,y1),且x10,则D(x1,y1)A(0,1),B(0,1),直线AC的方程为y=令y=0,得,M()同理直线BD的方程为y=,令y=0,解得N(),=,由C(x1,y1)在椭圆G:上,MAN90,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不过点A点评:本题考查椭圆方程的求法,考查圆是否经过一个点的判断,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向量知识的合理运用20对于集合M,定义函数fM(x)=,对于两个集合M,N,定义集合MN=x|fM(x)fN(x)=1已知A=1,2,3,4,5,6,B=1,3,9,27,81()

31、写出fA(2)与fB(2)的值,并用列举法写出集合AB;()用Card(M)表示有限集合M所含元素的个数,求Card(XA)+Card(xb)的最小值;()有多少个集合对(P,Q),满足P,QAB,且(PA)(QB)=AB考点:子集与交集、并集运算的转换 专题:新定义分析:()直接利用新定义写出fA(2)和fB(2)的值,并用列举法写出集合AB;()要使Card(XA)+Card(XB)的值最小,1,3一定属于集合X,X不能含有AB以外的元素,所以当集合X为2,4,5,6,9,27,81的子集与集合1,3的并集时,从而得出Card(XA)+Card(xb)的最小值;(III)先验证得到运算具有

32、交换律和结合律,从而有(PA)(QB)=(PQ)(AB),而(PA)(QB)=(AB),所以PQ=,所以P=Q,而AB=1,2,3,4,5,6,9,27,81,从而得到满足条件的集合对(P,Q)有29个解答:解:()fA(2)=1,fB(2)=1,AB=2,4,5,6,9,27,81()XA=x|xXA,xXA,XB=x|xXB,xXB要使Card(XA)+Card(XB)的值最小,1,3一定属于集合X,X不能含有AB以外的元素,所以当集合X为2,4,5,6,9,27,81的子集与集合1,3的并集时,Card(XA)+Card(XB)的值最小,最小值是7 ()因为fAB(x)=fA(x)fB(x),f(AB)C(x)=fA(x)fB(x)fC(x)所以运算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所以(PA)(QB)=(PQ)(AB)而(PA)(QB)=(AB)所以PQ=,所以P=Q,而AB=1,2,3,4,5,6,9,27,81所以满足条件的集合对(P,Q)有29=512个 点评:本题考查子集与交集、并集运算的转换,集合的基本运算,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