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城市高中联合体高三4月份模拟测试高三文科综合 历史一、选择题:24.战国时魏国的竹书纪年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而史记记载: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史书反映的事件A.竹书纪年成书时间早,比较可信B.史记是比较符合儒家知识分子的价值需求C.两本史书证实了夏朝历史的开端D.反映了中央内部王权的争夺25.汉高祖发布求贤诏,广招德行贤明之人;吕后聘请商山四皓前来辅佐太子等,此后,便不断有皇帝征召 士人来做官,被授予很高的官职,朝廷还常征聘文人学者到京师来做博士,皇帝亲自征聘便成为最为 尊荣的仕途之路。材料反映了A.察举制在汉初就出现了B.打破了阶层的限制,实现了平民阶级的晋升C打破了血缘政治,加
2、强了中央集权D.反映汉初的无为而治的思想26.表1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唐朝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形成草市北宋草市或集、墟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政府扶持市镇经济发展B.市镇成为城市和乡村的桥梁C.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D.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27.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羁縻:笼络控制)之 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据此,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元朝A.地方行政效率不断提升 B.沿袭变革是地方管理的主线C.边疆管理与内地一体化D.根本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28.所谓黄宗羲定律,是由秦晖先生依据
3、黄宗羲的观点而总结出来的某种历史规律:历史上的税费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明清思想家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其主要原因是A.税制改革之目的乃着眼于眼前,缓和社会矛盾,都是增加税收,而不顾农民生计B.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民族矛盾激化C.历代土地兼并严重,以土地为主的征税标准D.税制的不健全,必须进行更改29.近代中国入境旅游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在华旅游只限于通商口岸;天津条约 打开了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的大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入境旅游基本放开。到20 世纪20年代,
4、各种形式的入境旅游都有长足增长。这一变化A.揭开中国近代化的序幕B.瓦解晚清的朝贡体系C.创新了社会发展的模式D.体现殖民主义的意志30.在吉安市吉州区档案馆的民国档案中,有一份公文系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江西吉安县长发出的政府 训令,训令称:“据陈毅本年十一月二十四函略称,以本行政区内尚有少数之昔日共产党员仍未得当地 下层公务员之谅解,请予明令劝谕所属一体放弃成见,俾得实现集中国力量踊跃抗敌、共释前嫌、共纾国难。”据此可知A.标志十年内战局面初步结束B.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C.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得到贯彻D.体现了中共对时局的战略判断31.下表是某学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编订的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和
5、农村人均消费表。该学者意在说明城市和农村人均消费(单位:元,按当年价格计算)A.改革推动了城乡差距持续减弱B计划经济制约了农村的发展C.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D.农村的开放提上曰程32.在罗马境内,只有罗马公民才具有公民权,而非罗马公民则不享有公民权。随着罗马化的深入,越来 越多的行省居民取得了完全的或不完全的公民权,直到公元212年,所有的罗马居民都取得了公民 权。这反映出当时 A.从等级制向平等关系的转变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废除了城邦贵族政治D.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33.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了资产阶级世界观;宗教改革从神学的角 度论证了世俗活动和
6、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启蒙运动则是抛弃宗教外衣,公开批判封建专制。 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A.人文主义的发展成熟B.反封建斗争形式日益多样化C.科技进步推动思想解放D.以人类的共同属性为前提34.1835年托克维尔评论曼彻斯特时说: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 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成了野蛮人。托克维尔评论体现了A.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B.垄断资本主义的腐朽C.文明转型的双重影响D.人性的力量和伟大35.1968年,美、苏联合抛出所谓“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并于同年7月签署。条约掩盖美、苏核竞赛是世界紧张局势的根源,反而归罪于“核扩散”。条约还规定
7、国际原子能总署有权检查无核国家的核技术 情况。该条约从本质上反映出A.美苏合谋维护其核垄断地位B.核竞赛威胁人类社会整体安全C.美苏阻止核扩散的坚定决心D.有核国肆意干涉无核国的内政二、非选择题: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夏禹推行“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民”运动,当 时统计总数为1 355万人。秦国商鞅下令将全国总人口按壮男、壮女、官吏、商人、读书人、残疾人等 十三类分别统计,此乃著名的“强国知十三数”。秦始皇创立“上计制度”,即人口、钱根统计制度。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全国共有居民12 222 062户,59 594 978人,此为我国首
8、次较为精确的人口普查。隋 朝颁布“输籍法”,唐朝进一步改进。明朝推行“户帖制”,将居民人口逐户登记在册,内容包括姓名、籍 贯、性别、年龄、住址、职业、产业状况等,还要注明是“军户”、“民户”还是“匠户”等。明太祖洪武二十 四年统计为10 684 435户,56 774 561人。英国学者卡尔津看到这样的“户帖”后惊叹不已,称其为“全球最先推行全国人口普查的明证和榜样”。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开始实行的人口调查的目的 和要求已经与现代人口普查一致。摘编于彭欣中国古代的人口普查等 材料二 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根据2010年6月1日起施行的全国 人口普查条例规定,人口普
9、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 的11月1日0时。新中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进行过六次 全国性人口普查。1949年毛泽东指出:“人多力量大”,至1980年,中国净增人口 4. 3亿。1982年人 口普查的调查结果为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00 818万人,首次采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是中国现代 人口普查工作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同年,将计划生育定为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1990年人口普查是为了查清中国人口在数量、地区分布、结构和素质方面的变化,为科学地制定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安排人民
10、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检查人口政策执行情况提供可靠的资料。 2015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6. 6%,远超国际标准,故此政府全面实施“二孩” 政策。摘编于全国人口普查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人口普查的特点及其原因。(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调整人口政策的依据,并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普查的意 义。(13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德国历史的发展,可谓几度兴衰。她走过的是一条分裂、统一、崛起冒险、失败再分裂、 再统一、再崛起的曲折发展道路。她经历了中世纪的强盛、近代的骄傲、今日的重新崛起和辉煌,也遭受过分裂的羸弱、饱受战败
11、后欺凌的痛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通过对德国历史的学习,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摘编于齐世荣、钱乘旦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考察 材料蕴含了国家发展过程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 以说明。(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永宁元年(公元301),张轨出任护羌校尉、凉州刺史,作为晋王室的代表直接管理西域事务。入凉之初,民族众多,成分繁杂,鲜卑若罗拔能部便以张轨根基不稳,恃众不服,张轨遂“遣司马宋配击之,斩拔能,俘十余万口,威名大震”。轨安抚余部,安置其余少数民族。与此同时,劝课农桑,兴
12、修水利,轻徭薄赋,优抚民众,社会随之稳定。太府参军索辅言语轨日:“古以金贝皮币为货,息谷帛量度之耗。西汉制五铢钱,通易不滞。泰始中,河西荒废,遂不用钱,以布帛实物交易,绿布既坏,市易又难, 弊之甚也。今中州(河南)虽乱,此主安全,宜复五铢以济通变之会。”轨纳之,立制废布用钱,并用西域金银之钱,钱遂大行,西域诸国物品入之,通贡品种与数量与日增多,人赖其利。摘编自朱安详魏晋南北朝货币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轨货币改革的历史背景。(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轨货币改革的内容及影响。(10分)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德关系的发展深
13、刻影响着国际局势的发展。19341937年是中德关系发展比较亲密和活跃的时期。纳粹德国把中国看作是其原料的来源和德国制造商的市场,认为中国的地理位置具有很大的战略价值。中德由前一时期单纯的民间贸易和非官方的军事往来,发展为两国政府间的密切合作。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中国的抗日准备。19381941年中德关系逐步逆转。这一时期,德国政府出于全球战略上的考虑,逐渐倒向日本一边。1938年陶德曼调停失败后,德国公开支持日本侵略者,严令禁止军火输往中国。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希特勒为了日本能配合其进攻苏联,外交上承认汪精卫政权。中国政府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正式宣告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
14、。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同时对日本、德国、意大利宣战。摘编自易豪精从“蜜月到断交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中德关系的演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341937年的中德关系。(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德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9分)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叶企孙(18981977年),名鸿眷,字企孙,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被当代人赞誉为“大师的大师”。叶企孙出生于上海书香门第家庭,自幼受到国学熏陶和西学东渐的影响。20世纪初叶的中国受尽西方列强欺凌,叶企孙时常为此而忧愤,认定以“科
15、学救国”为己任。1918年他赴美学习,23岁发表论文普朗克常数的测定,被称之为“一个伟大的进步”,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十余年。1923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4年3月,不忘祖国仍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叶企孙,毅然决定回到上海。1926年, 他被聘入清华任教,便着手创建了清华大学物理系。自从走上物理这门学科,他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中 国教育及科学事业,在清华开展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教学、科研活动,对学生教育方法得当,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科学家。仅抗战前毕业50余人学生中,就涌现出了许多的杰出学者,如:理论物理学家王竹溪、彭桓武、张宗燧、胡宁;核物理学家王淹昌、施士元、钱三强、何泽慧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9位曾是叶企孙的学生。因此有人称他为“大师的大师”。摘编自叶企孙的贡献与悲剧中国教育报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叶企孙“科学救国”的背景。(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叶企孙被誉为“大师的大师”的原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