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课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框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1.历史结论:历史证明,“_”论、“_”等主张,都不 能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全盘西化 文化复古主义【明辨是非】“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所以,我们在推动中华文化复兴的过程中必须反对外来文化,批判传统文化。这个观点正确吗?提示:在推动中华文化复兴的过程中,面对外来文化,我们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批判继承,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重振标志:_,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
2、向重振的重 要转折点。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误区提醒】不能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产生: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_,熔铸 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_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 根于_伟大实践。(2)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_ _,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3)内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_为指导,坚守_ _立场,立足当代中国
3、现实,结合_,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_,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 质文明协调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强大精神 力量 马克思主义 中华文 化 当今时代条件 社会主义文化 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 展。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为_、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 _、百家争鸣。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_、创新 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人民服务 百花齐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情境思考】党中央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
4、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工作。思考如何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示:就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关键能力议题导学议题一 要拒绝一切外来文化吗【议题诱思】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 由被动转入主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 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从此,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文化自 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带领人民走向文化自强,创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 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
5、主义文化。(1)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文化重振中起了什么作用?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应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认同)提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使中国共产党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了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了文化进步。在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当前,我们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科学精神)提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归纳释疑】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文化发展道路的原因:(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 性质宗旨决定的。(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决 定的。(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 众根本意愿决定的。(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决定的。2.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源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意义 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 指导 思想 马克思主义 特征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
7、向未来 强调中国文化建设必须充满时代精神、开放精神、创新精神,否则就失去了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 民族的 强调中国先进文化建立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具有鲜明民族风格、民族气派和民族内容的先进文化 科学的 强调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其内在性质的科学性 大众的 强调其主体及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 发展 目的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典例示范】(2020成都高二检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 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 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 此认识正确的是()社会主义先进
8、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我们党创造的革命文化中的红色基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进程“不忘本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精神根基 A.B.C.D.【思维建模】【解析】选B。从材料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不忘本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精神根基,符合题意;“就是”说法绝对;说法错误。【误区指正】(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借鉴人类文化的文明成果,而不是一切成果。(2)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统一。革命文化是红色基
9、因。议题二 为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议题诱思】近年来,我国文艺创作由“高原”向“高峰”迈进。从三体到草房 子,从琅琊榜到大唐荣耀,从大圣归来到湄公河行动,从 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我国文艺作品的创作好戏连台、精彩纷 呈。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引领,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 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 中有 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
10、化需求。(1)结合材料,说明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是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科学精神)提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艺工作者积极创造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2)请你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11、科学精神、公共参与)提示:古典名著数字化,实现阅读方式的转变。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俗读本。(两条即可)【归纳释疑】1.深度理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区 别 生产 目的 文化事业部门是生产公共产品,以国家需要为转移 文化产业部门是为市场生产商品,以市场需要为转移 资金 来源 文化事业的生产资本由国家或社会提供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文化商品的资本来源于不同经济成分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区别 机构 特征 文化事业机构是政府部门的附属单位,以行政方式管理。有学术研究(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文学艺术以及博物馆、图书馆等 文化产业机构是企业单位,以企业法
12、人进行经营活动。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和艺术品等 联 系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 2.正确理解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区别: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2)两者是密切相关、前后相继的关系。只有通过改造和转化,才能实现创新和发展
13、。只有把传统文化中对今天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进行改造 和转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才能推动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内涵的创新和发展。只有首先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才能进一步增强其影响力和号 召力。概而言之,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3.图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措施:【典例示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这要求()A.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D.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14、思维建模】【解析】选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其中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指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D正确;A、B均与题意不符,排除;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题意不符,排除C。【课堂回眸】核心素养情境探究做一名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工作者【热点解读】2021年3月2日,人民日报刊登文章与时代同行 为人民抒情。文章指 出,2021年伊始,电视剧山海情便成为现象级的作品,观众盛赞这部“隔着 屏幕都能闻到土味儿”的电视剧感人至深、催人奋进。近年来,越来
15、越多的文 艺工作者将目光投向新时代的火热实践,感受时代风气的变化、触摸时代脉搏 的跃动,与时代发展同步伐,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 使命。文章还指出,实践证明,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 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某文艺界委员说,我们应摆正自己的出发点,一切出于私利的作品一定是变味以及为人所不齿的;好的作品一定是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最终,所有作品都会接受时间的考验,流于表面、缺乏深度的作品注定会被淘汰出局,留下的往往是能启迪人心、引人深思、催人奋进的作品。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好的作品一定是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
16、民抒怀”的理解。(科学精神)提示:“好的作品一定是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这说明作为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思维辨析】习近平主席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据此,有网友认为:文艺作品只能讲社会效益,不能讲经济效益。你是如何看待该观点的?(科学精神)提示:该观点带有片面性。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17、习主席的话,是要引导文艺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生活调研】某市要组织开展文艺座谈会,请拟定3条宣传标语。(公共参与)提示:用艺术点缀我们的生活,让文化丰富我们的心灵;艺术源于生活,艺术点亮生活;发挥文艺作为时代前进号角,坚持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全盘西化”论在文化上全面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鼓吹把西方文化全面引进中国。“全盘西化”论()A.没有辩证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B.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C.看到了西方文化的弊端 D.正确看待了西方文化【解析】选A。“全盘西化”论没有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是“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A入选;B、C与“
18、全盘西化”论意思相反;D说法错误,“全盘西化”论观点片面,没有看到西方文化的不足。2.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梦想升腾,勇于创新。2020年春晚不负众望,用饱满的 热情唱响新时代,描绘神州大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展现中华儿女不忘初 心、砥砺前行的拼搏精神,谱写了2020年的美好开篇!这告诉我们,文化创作应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向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A.B.C.D.【解析】选B。“守正”“唱响新时代”“描绘神州大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展现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拼搏精神”等,说明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19、化方向、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两个文明的关系、文化产业,排除。【知识拓展】与精神文明相对,物质文明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内容包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的积累等;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衣食住行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并受生产关系、地理条件和人口因素的制约和影响。3.柳青、路遥等作家的作品充满旺盛生命力,因为他们扎根基层,汲取肥沃的养分,其作品反映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这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A.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C.
20、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D.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解析】选B。材料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人民中汲取肥沃的养分,反映最大多数人的利益,B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文化作品要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A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以及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C、D与题意不符。【知识拓展】双百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简称,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的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其主要观点: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
21、种风格、一种学派,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贯彻“双百方针”,有利于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4.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解正确的是()它以世界先进文化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 它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它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 它继承了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B.C.D.【解析】选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反映
22、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的文化,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不是因为继承了传统文化,而是因为代表了中国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错误。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社会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新的历史时代背景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结合所
23、学知识,谈谈在当代中国我们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解析】本题是措施类试题,可以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来分析说明,包括指导思想、“两个协调”“二为服务,双百方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内容。答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作品要坚持与国家和民族紧密结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6.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化读书类节目朗读者播出以来,
24、以高而不冷的气质 赢得观众的喜爱,取得了极大成功。节目采用讲述个人的经历与朗读传世佳作 相结合的方式,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人们精神需求的契合点,将 高尚的精神追求、民族的精神气质、先进的价值引领融入看似平凡朴实的朗 读中,给人温暖、启迪与力量。节目中的朗读者有把大半辈子献给改革开放的 先锋人物,有白手起家闯出一片天地的民营企业家,有以壁画为伴的考古学家,也有备受瞩目的话剧演员,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读者。朗读以最简单朴素 的形式使所有观众建立一个情感和价值的共同体,高质量地满足了人民的文化 需求的同时,也再现了一个活力四射的文化中国。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简要
25、分析朗读者取得成功的原因。【解析】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简要分析朗读者取得成功的原因”,属于原因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属中观考查。然后结合朗读者节目的具体制作过程分别从立足社会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答案:朗读者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立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集中展现了当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它以人民为中心,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高质量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它挖掘了中华传统文化
26、的精华,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它的内容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课时素养评价十七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基础达标】(15分钟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020吉林高二检测)康有为指出,“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义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要“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由此可见,康有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C.坚持文化复古主义 D.全盘否定封建礼教
27、【解析】选C。康有为要“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由此可见,康有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坚持文化复古主义,全盘承袭,C正确;其余选项均与题意不符。2.文化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要使这条大河水道畅通、水清质美,就必须清理和维护好它的源与流。下列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浚其源,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浚其源,必须立足于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清其流,要把握好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 清其流,要把握好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 A.B.C.D.【解析】选B。本题考查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浚其源,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28、,而不是立足于五千年的文明史,正确,错误;清其流,就是要把握好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而不是把握好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正确,错误。【补偿训练】1.电影芳华自上映以来,不仅票房形势大好,更是开拓了新的观影人群,吸引中老年人纷纷走进影院。对于观众的支持,导演冯小刚表示:“将一如既往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向,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这给我们的启示有()应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文艺创作应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娱乐需求才能让艺术永葆生命力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作品 A.B.C.D.【解析】选D。“将一如既往坚持现实主义创
29、作方向,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说明文艺创作应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作品,正确;题干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无关,排除;说法错误,应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才能让艺术永葆生命力。【易错易混】区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以营利为目的,往往满足人们较高的文化需求;文化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往往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2.我国是文化古国、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要大力实施文化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尊重文化多样性,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改造落后文化 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守
30、人民立场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B.C.D.【解析】选A。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关知识。要大力实施文化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符合题意;我们要借鉴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错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错误。3.(2020浙江高二检测)电影中国机长真实地还原了川航3U8633航班紧急备降事件,展示了中国民航人员的专业形象、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一经放映,广受赞誉。这启示广大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发展文化事业,维护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把握时代
31、脉搏,融入社会生活 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传统道德 A.B.C.D.【解析】选B。材料启示广大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握时代脉搏,融入社会生活,正确;“发展文化事业,维护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主体是国家(政府),排除;传统道德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不能一味弘扬,排除。二、非选择题(共15分)4.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习总书记提出“两创”方针,标志着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责任、使命、路径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这将对中
32、华文化走向新辉煌发挥强有力的推导和推动作用。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解析】本题是措施类试题,可以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来思考。答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文化创新。发扬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重视对外文化交流,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能力提升】(10分钟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分)5.五千多年所铸成的文化遗产与文艺经典是中华民族
33、思想的酵母与精神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艺的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既不可或缺,又无以替代。为此,我们应()坚持多元化思想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示范作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A.B.C.D.【解析】选B。“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艺的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既不可或缺,又无以替代。”为此,我们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坚持指
34、导思想一元化而不是多元化,错误;应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示范作用,错误。6.“中国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中国在科学技术、天文历法、文学艺术等领域,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这启示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文化复兴的营养 弘扬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增强民族自信心 固守传统文化的基因,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 A.B.C.D.【解析】选A。材料启示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文化复兴的营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增强民族自信心,正确;材料强调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涉及弘扬民族精神,
35、排除;说法错误,不能固守传统文化的基因,对于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又要推陈出新。二、非选择题(共10分)7.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请从“使命任务”的角度出发,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新形势下我国应如何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解析】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问题指向是从“使命任务”的角度出发,说明新形势下我国应如何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属于措施类主观题。答案:举旗帜: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聚民心: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育新人: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兴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展形象: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