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某史书记载:“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形成上述现象的制度性因素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解析】选B。“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表明是察举制,故B正确。2.春秋时期,齐之管仲、鲍叔牙,晋之狐偃、先轸,秦之百里奚、由余,楚之令尹子文、孙叔敖等,出身低下却因才能而位居卿相等高位。战国时期,魏、楚、秦、韩等国变法更是以选贤任能作为任官标准。这些做法()A.维护了家国一体的宗法制度
2、B.巩固了世卿世禄的分封制C.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D.导致了周天子权威的衰落【解析】选C。据材料孙叔敖等出身低下的人却可以位居高位。而战国时期采取了选贤任能的选官方式并结合所学先秦实行世卿世禄制可知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故选C。3.战国时期实行任命制和俸禄制,文学、游谈、军功、游侠成为官吏选拔的四大途径,君主对任命官吏亦多酬以禄米或赐以金银。各国还形成了对官僚监督、考核与赏罚的年终考绩办法“上计”。这些史实可以说明当时()A.世族世官制的形成B.中央集权制的加强C.监察制度的理性化D.政治设计的制度化【解析】选D。材料“实行任命制和俸禄制各国还形成了对官僚监督、考核与赏罚的年终考绩办法”
3、说明战国时期政治出现制度化趋向,故选D;世族世官制在夏商周已经形成不是战国,排除A;材料涉及选官和考核是政府与官吏的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排除B;材料只是反映形成考核制度不是考核的效果因此无法说明监察制度的理性化,排除C。4.刘邦登基诏书称,基于推翻暴秦、消灭项羽,功劳最大者为帝;次者为王为侯;最末为战士,可以分到一定的田地。这主要说明汉初()A.等级秩序影响战争胜负B.权力分配具有军功色彩C.统治基础呈现多元态势D.社会关系不稳定性增强【解析】选B。由材料“功劳最大者为帝;次者为王为侯;最末为战士”可知汉初依据军功进行分封,权力分配具有军功色彩,故选B;材料强调战争中的功绩影响等级秩序,排除A
4、;材料强调的是分封的依据而非统治基础的表现,排除C;汉初的分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性,排除D。5.汉宣帝诏云:“其令郡国举孝弟(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各一人。”“行义闻于乡里”就是在郡国乡里受到舆论好评的人物。前者如“冯唐以孝著,为郎中署长”。这说明了汉代察举制()A.有利于激发官民的责任感B.重视乡论与德行的考察C.存在地方独揽选官的现象D.孝廉成为选官唯一标准【解析】选B。汉宣帝的诏令体现了察举制的选拔标准之一是“在郡国乡里受到舆论好评的人物”,体现了该制度重视乡论与德行的考察,故选B;材料提到的是察举制选拔官员重视个人品行,这一标准无法体现激发官民责任感,排除A;材料中汉宣帝的诏令说明察举制
5、的标准是皇帝定的,不能说明存在地方独揽选官的现象,排除C;据所学察举制的知识可知,孝廉并不是察举制选官的唯一标准,排除D。6.(2021北京高二检测)“以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和文化名望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尤其是权力分配的标准,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即一种和从西周到春秋的世袭社会既属于同一个类型,但又有许多区别的世袭社会。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材料的依据应该是()A.汉朝的察举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B.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D.汉朝的察举制和隋唐的科举制【解析】选B。
6、据材料“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即一种和从西周到春秋的世袭社会既属于同一个类型,但又有许多区别的世袭社会。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向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的演变,故B正确。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与材料无关,故A、C排除;汉朝的察举制度,不符合“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故D排除。7.(2021济宁高二检测)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
7、;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此规定()A.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C.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解析】选D。根据“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说明宋太祖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故D正确;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力度,有利于减少地方官员滥用职权、贪污腐化现象,“防止了”“遏制了”表述过于绝对,A、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加强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没有涉及“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排除B。8.唐玄宗开元二十
8、一年,在全国十五道设置采访使以监察非法行为,剑南节度使王昱以剑南道采访使身份巡边,笞杀姚州都督府所属羁縻越析州的不法豪酋。由此可知,这时期的采访使制度()A.埋下了藩镇割据隐患B.增强了地方行政权力C.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D.改变了国家行政区划【解析】选C。根据材料“以监察非法行为”“笞杀姚州都督府所属羁縻越析州的不法豪酋”等信息可知,这时期的采访使的设置有利于监察边疆地区的非法行为,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统治,故选C。9.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
9、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据此()A.三代至唐皆为封建贵族社会B.平民社会推动民主思想发展C.唐宋间社会形态发生了变化D.其判断依据为选官制度变化【解析】选D。秦朝以前官员贵族世袭,秦后发展出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选官制度,但权力依然把持在世家大族手中,形成门第社会。而自隋唐而始的科举制,给下层民众提供了政治上升的机会,但隋唐时期的社会上层仍然是传统门第把持,而科举制发展到宋朝才出现“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的情况。由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10.据太祖实录记载,1385年,明太祖考核了天下布政使司、按察司及府、州、县官员共4 117人的政绩,其中擢升者435人,复职者
10、2 897人,黜降者471人,罪罚者171人,免职者143人。由此可知,明初()A.重视对地方的掌控B.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C.监察制度比较成熟D.官员腐败情况比较严重【解析】选A。材料中明太祖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人数众多,升降赏罚力度较大,给地方官员一定压力,体现了对地方掌控力的重视,故选A;材料强调的是明太祖对地方官吏的考核,但并未提及地方行政机构的情况,无法得出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的结论,排除B;材料仅提及皇帝对官员的考核,并未提及政府监察机构的设置与履职情况,无法看出监察制度的成熟,排除C;据材料“擢升者435人,复职者2 897人,黜降者471人,罪罚者171人,免职者143人”可知,受
11、罚者比例不高,且并未提及受罚的原因,无法说明官员腐败情况严重,排除D。11.明史载:“京察之岁,大臣自陈。去留既定,而居官有遗行者,给事、御史纠劾,谓之拾遗。拾遗所攻击,无获免者。弘、正、嘉、隆间,士大夫廉耻自重,以挂察典为终身之玷。”材料反映出明朝()A.官吏考察制度的执行取得成效B.形成了完备成熟的奖惩考核机制C.官吏考核标准兼顾实绩与品德D.官僚集团内部争权夺利互相倾轧【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明朝京察是对在京官吏的一次初步考核,在京察完成初步筛选后,又有给事、御史对留在京城的官员进行进一步的纠劾以起到拾遗的作用,而但凡被他们弹劾的人都会受到处罚,这种官吏考察制度使得明朝中期四朝的士大
12、夫们都分外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故答案选A;材料只提到了对官吏的惩罚,而没有提到奖励制度,B可排除;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D说法与材料不相符合,故排除。12.明史职官志称:“ 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这反映出明朝“巡按”()A.可代替皇帝作出决策B.监察权力的不完整C.兼有少量大案裁决权D.凡事须向皇帝奏报【解析】选B。明朝君主专制强化,代替皇帝决策与材料中“大事奏裁”不符,故A错误;材料中“巡按则代天子巡狩”,但“大事奏裁”说明其监察权力的不独立、不完整,实际上只是君主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故B正确; C与材料中“巡按则代天子巡狩”“
13、大事奏裁”不符,故错误; D与材料中“小事立断”不符,故错误。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宋太祖为防止考生“恩出私门,不复知有人主”,使殿试成为定制。隋唐进士科岁取不过二三十人,宋太祖为了笼络士人,还大大扩充了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并提高了录取后的待遇,科举得第后即可授官,不需像唐代一样再经吏部试。宋代还对考务
14、工作进行了严格的纪律规范,将唐代未普遍推行的糊名法列为定制,并进一步实行誊录,使考官无法通过姓名或笔迹等信息确定试卷的归属。摘编自何忠礼科举与宋代社会材料三明代规定,士子必须在州县通过预备考试,获得州、府、县学资格后才能参加科举考试,从而使官办学校与科举密切结合。考试内容中最重要的是四书义、经义,即从四书五经原文中择句命题成文,作文时必须根据程朱理学的注疏,模仿古人语气进行发挥,并要遵循固定的格式,即“八股文”,它由一些规定的段落组成,其主体为四段对偶排比文字。直到清末,八股文一直是读书人博取功名的敲门砖。(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汉晋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
15、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1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科举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3)概括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6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官员的来源、提高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等方面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第(2)题根据材料二“使殿试成为定制大大扩充了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并提高了录取后的待遇糊名法列为定制,并进一步实行誊录”,即可从将殿试、糊名等成为定制;进一步实
16、行誊录;增加录取名额;提高录取后的待遇等方面指出宋代科举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题据材料三“主体为四段对偶排比文字。直到清末,八股文一直是读书人博取功名的敲门砖”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八股取士束缚人的创造性等方面概括分析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2)内容:将殿试、糊名等成为定制;进一步实行誊录;增加录取名额;提高录取后的待遇等。(3)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加强思想控制,故官学地位日趋重要,八
17、股取士束缚人的创造性。14.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道“万里长城”。明代统治者对监察官员的选任给予了高度重视,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监察官员选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监察官员的选任方式荐举吏部、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及三品以上京官荐举,吏部勘核,合格授官选补进士、举人、监生初入仕途及被选补改授由庶吉士(进士通过朝考者)入翰林院学习三年,按成绩优劣授职考选面向社会招考,有临时和定期两种,考选后择优授职摘编自张国安论明朝监察官员的选任制度及其现代借鉴材料二(明)弘治元年左都御史马文升:“御史为朝廷耳目之官,我朝自洪武、永乐、宣德年间,不分进士、知县、教官皆得除授,但
18、选之甚精,而授之不苟。”摘自明会要职官五材料三“监察官员的选任也不乏中间多有不分贤否,但资格相应得授者,所以未尽得人明中叶以后,监察机制渐趋衰落和瘫痪,沦为结党营私的工具。监察官员的选任制度亦遭严重破坏,实际上难以推行,成了一纸空文。”张国安论明朝监察官员的选任制度及其现代借鉴(1)根据材料一列举明代监察官员选任的方式,并总结明代监察官员选任的特点。(10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监察官员选任制度的影响。(12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明代监察官员选任制度的现代意义。(6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方式:从材料一可以看出选官的方式有“荐举”“选补”等,因此说明选任
19、方式多样化;第二问特点,从选拔的人群主体可以看出选拔者主体多元;再结合所学可从选任程序标准化、重视对被选拔者的考核等方面概括。第(2)题影响:根据“我朝自洪武、永乐、宣德年间,不分进士、知县、教官皆得除授,但选之甚精,而授之不苟”并结合所学可从明代监察官员选任方式多样,有利于防止专权徇私;有助于提高官员素质;有利于明代监察机构更加专业、高效,提高监察水平、维护封建统治;明中叶以后,监察官员选任制度逐渐沦为结党营私的工具,加剧了政治腐败和明朝灭亡等方面概括。第(3)题现代意义:根据材料并联系实际可得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监察官员的选任制度建设、纪检干部的选任必须严格统一标准、要建立监察官员考核制度等方
20、面。答案:(1)方式:荐举、选补、改授、考选。特点:选任方式多样化、选拔者主体多元、选任程序标准化、重视对被选拔者的考核。(2)影响:明代监察官员选任方式多样,有利于防止专权徇私、有助于提高官员素质;有利于明代监察机构更加专业、高效,提高监察水平、维护封建统治;明中叶以后,监察官员选任制度逐渐沦为结党营私的工具,加剧了政治腐败和明朝灭亡。(3)现代意义: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监察官员的选任制度建设、纪检干部的选任必须严格统一标准、要建立监察官员考核制度。【备用习题】1.唐代台谏分职:谏官之职在谏皇帝,不谏宰相,也不得弹劾百官。弹劾朝廷百官是御史台的职能。谏官之位命在宰相,照唐人习惯,宰相见皇帝讨论政
21、事,常随带谏官。遇皇帝有不是处,谏官即可直言规正。关于唐代台谏制度表述正确的是()A.台谏分职加强了相权B.台谏分离削弱了皇权C.标志着官僚制度的成熟D.减少了决策的失误【解析】选D。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台谏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故D正确。2.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蕴含了许多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
22、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三唐代朝廷经常派遣监察官员或特使巡行各地,在视察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宋代地方监司既管监察,又掌考课。宋代中央监
23、察部门以整肃吏治为己任, 也时常过问官员的善恶、能否。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一倚重地方监司,而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摘编自邓小南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1)材料一,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2)据材料二,归纳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趋势,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3)据材料三,概括唐宋时期官员考察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用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解析】第(1)题第一问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材料一“举孝廉”可见,西汉重视以德取人。第二问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材料一“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
24、央”可见,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第(2)题第一问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趋势,材料二“允许自由报考”,可见科举制的开放性;材料二“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可见科举制的严密性。第二问进步性,科举制“允许自由报考”,扩大官吏来源;以才学为标准选官,提高官员素质,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第(3)题第一问唐宋时期官员考察制度的特点,材料三“在视察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可见将课绩与监察紧密结合;材料三“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可见考察方式多途并进。第二问政治智慧,察举制重德,科举制
25、重才,选贤任能注重德才兼备;材料二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鼓励官员积极治国理政;材料三唐宋时期构建完善官员考察机制。答案:(1)选官原则:以德(孝廉)取人;发展表现: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2)趋势:开放性;严密性。进步性:扩大官吏来源;追求公平公正;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素质。(3)特点:将课绩与监察紧密结合;考察方式多途并进。政治智慧:选贤任能注重德才兼备;鼓励官员积极治国理政;构建完善官员考察机制。3.康熙帝一生,投入颇多的精力整饬吏治、研究吏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康熙帝毕生亲理朝政,在处理政务中直接了解官员。总督、巡抚等地方重要文武官员离京赴任前陛辞,康熙都留心考
26、察官吏,有针对性地与他们研讨问题,并及时予以指示和纠正。除地方大员外,他还严格考察和整饬在京部院官员。康熙十九年(1680)五月,谕诸臣“大臣为小臣之表率,源清则流洁”,严防官场不良风气上行下效。他认为“吏尤以廉为贵也”,一向注意发现并培养清正廉洁的典型。他发现和表彰的清官于成龙,升任两江总督后,训属吏,剔积弊,“官吏望风改操”。康熙在廉静论中指出:“民安而吏称其职矣,吏称其职而天下治矣。”由于长期不懈地整饬吏治,政治局势得以稳定,康熙也就有力量实现他的抱负,建设强盛的大清帝国。摘编自孟昭信康熙评传(1)据材料归纳康熙帝考察官吏的举措,概括他的吏治思想。(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熙帝整
27、饬吏治所取得的实效。【解析】第(1)题第一问举措:根据材料中“在处理政务中直接了解官员”可知,直接考察高级官员;根据“大臣为小臣之表率,源清则流洁,严防官场不良风气上行下效”可知,重点考察官员的德才;根据 “发现和表彰的清官于成龙”可知,表彰廉吏。第二问吏治思想:根据材料中“一向注意发现并培养清正廉洁的典型”可知,强调官员表率作用;根据“大臣为小臣之表率,源清则流洁”可知,清廉为重;根据“民安而吏称其职矣,吏称其职而天下治矣”可得出,察吏为安民(治天下)。第(2)题实效:根据材料中“有针对性地与他们研讨问题,并及时予以指示和纠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吏治理能力提升;根据“严防官场不良风气上行下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场作风改进;“政治局势得以稳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整饬吏治有利于社会局面安定,开创康乾盛世等。答案:(1)举措:直接考察高级官员;重点考察官员的德才;表彰(奖励)廉吏。吏治思想:强调官员表率作用;清廉为重;察吏为安民(治天下)。(2)实效:官吏治理能力提升;官场作风改进;社会局面安定;开创康乾盛世(国力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