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世纪金榜》2016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8837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金榜》2016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2016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2016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2016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2016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2016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2016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2016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2016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2016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2016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2016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2016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 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提升作业 四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下图,完成1、2题。1.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则图中字母L和S代表的角的度数为()A.20 B.23.5 C.30 D.66.52.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当地球越过P点后的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解析】1选B,2选C。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PQ分别为夏至日和冬至日,L和S代表的是黄赤交角。第2题,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仍在北半球,但开始向南移动。【方法技巧】地球公转轨道图中节气的确定方法(1

2、)首先根据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的关系,作出轨道两侧位置上地球的晨昏线;(2)根据太阳光线直射的纬度或者极昼、极夜的分布,判断所在位置的节气;(3)根据地球公转方向,依次确定其他点的节气。(2015湘中名校联考)读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回答3、4题。3.该地某日日出时间为8:20(北京时间),白昼长14小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如图所示(P90),该地的地理位置可能为()A.65N,85E B.23.5N,170EC.45N,70E D.69N,155E4.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日到日期间,地球自转的速度逐渐变慢B.该地昼长为14小时的日期可能为日C.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

3、大D.日到日期间,长沙市日出时间越来越早【解析】3选C,4选B。第3题,据题意知该地昼长为14小时,日出时间=12-1/2昼长,可知该地日出时间为5时,此时北京时间(120E)为8:20,可推知该地经度为70E。第4题,该地位于北半球,到正午太阳高度增加,地球自转速度不变,公转速度变慢;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日到日太阳直射点南移,长沙市日出越来越晚;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接近最大值,昼长长于12小时。5.下图是北半球某地一年中6个偶数月昼长(本月昼长之和,单位:小时)曲线分布图,读图在第偶数月()A.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达到一年中的

4、最大值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的最大值C.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在不断变长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南移动【解析】选D。北半球各地12月份昼最短,所以第偶数月应为10月。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在1月初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6月22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的最大值;10月份,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逐渐变短。(2016忻州模拟)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也是杰出的天文学家,曾利用正午影长率(正午时影长与物体高度的比值)精确地推算出冬至的日期和时刻。下图为我国某地正午影长率的年内变化,读图完成6、7题。6.该地纬度可能为()A.4N B.22.5N C.

5、30N D.45N7.当该地正午影长率为a值时,当地正值一年中()A.夜长最短的一天B.日出最晚的一天C.气温最高的月份D.寒潮活动最频繁的季节【解析】6选B,7选A。第6题,根据“正午影长率(正午时影长与物体高度的比值)”,正午影长率为0,说明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据图,该地年内有两次正午影长率为0,说明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应该位于热带地区;当正午影长率大于1,说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45,而4N在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大于45。第7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当该地正午影长率为a值时,此时即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该地正值一年中夜长最短的一天。【加固训练】下图为某城市的太阳历广场平面图,该广场参考

6、古代的某种天文观测方式,在图示位置竖立标杆,至处分别放置石柱。一年中,标杆顶影子的移动范围介于曲线和之间。读图回答(1)、(2)题。(1)该地地理位置可能是()A.20N,126E B.30N,114EC.20S,126E D.30S,114E(2)一年中,当标杆顶影子刚好移至石柱时,此时最可能是()A.夏至日日出 B.夏至日日落C.冬至日日出 D.冬至日日落【解析】(1)选B,(2)选C。第(1)题,由时差校正法可知,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4分钟,因此该地经度为114E;读图可知,全年正午标杆影子都朝北,说明该地全年正午太阳位于正南天空,依据正午太阳方位规律推断,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7、第(2)题,读图,石柱位于标杆安置点的西北方位。根据影子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可以推断,当标杆顶影子刚好移至石柱时,太阳位于标杆安置点的东南方。根据日出日落方位规律推测,此时最可能为冬至日日出。(2016衡水模拟)下表为石家庄、武汉、杭州、福州四城市4月16日的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读表回答8、9题。地点日出时刻日落时刻05:3918:2605:3118:2705:5518:5105:4618:588.表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正确的是()A.武汉 B.杭州C.石家庄 D.福州9.该日北京时间15:30,王先生在武汉某动车站拍摄照片,此时正好一列动车启动出发,据图判断该列车的行驶方向是()A.东南

8、 B.西南 C.东北 D.西北【解析】8选B,9选B。第8题,根据日出日落时刻表,可以计算出各地的昼长时间。昼长依次是地12时47分,地12时56分,地12时56分,地13时12分。4月份北半球是夏半年,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所以是福州,是石家庄。杭州在武汉的东边,日出时间早,所以是杭州,是武汉。第9题,结合上题分析,武汉正午时,北京时间约是12:23,此时北京时间15:30,武汉是下午时间,太阳位于西南天空,人影朝向东北方向。图示人影与列车平行,所以列车朝向西南方向行驶。(2015淮南模拟)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回答10、11题。10.在下列各组节气中,我国各地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9、A.清明、寒露 B.立冬、白露C.小雪、霜降 D.雨水、小暑11.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各点日期所处的节气正确的是()A.大雪 B.立春C.秋分 D.芒种【解析】10选A,11选D。第10题,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时间跨度约15天;清明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但是距赤道近,昼夜接近等长,寒露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但是距赤道也近,昼夜接近等长,所以二者昼长时间在四个选项中差异最小。第11题,冬至、夏至时晨昏线与北半球66.5N纬线相切,结合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可知点日期所处的节气可能是夏至或冬至;点日期接近夏至或冬至,所处的节气可能是小暑或小寒;点日期所处的节气可能是立夏或

10、立冬;点日期所处的节气可能是芒种或大雪。【加固训练】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读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二十四节气划分图,回答(1)、(2)题。(1)据图判断,二十四节气中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A.春分秋分 B.夏至冬至C.小寒小暑 D.大雪芒种(2)一年中,合肥白昼最接近相等的是()A.小暑和小寒 B.寒露和惊蛰C.雨水和谷雨 D.霜降和大雪【解析】(1)选C,(2)选B。第(1)题,地球公转速度随日地距离而变化,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根据地球绕公转轨道上的二十四节气划分可

11、知,小寒最接近近日点,因此公转速度快,小暑最接近远日点,因此公转速度慢。第(2)题,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决定了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寒露和惊蛰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相当(如图),与合肥的纬度差相当,因此这两个节气合肥的白昼也最接近相等。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6菏泽模拟)下图为太阳光照图,斜线(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空白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6分)(1)该日的日期为,北半球节气为,写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再过三个月我国处在什么季节。(3)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甲点的昼长为小时,甲点的太阳高度是。(4)乙地的地方

12、时为,此时,北京时间为。(5)有一水平运动的物体从乙点向正北运动,过一段时间后将向什么方向偏(东或西)?【解析】第(1)题,据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判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6月22日前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150E经线。第(2)题,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再过三个月为我国秋季。第(3)题,南半球处于冬季,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图中甲点位于南极圈,极夜昼长为0,同时甲点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第(4)题,乙地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150E),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120E)为10时。第(5)题,从乙点向正北运动

13、,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即东偏。答案:(1)6月22日夏至23.5N,150E(2)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秋季(3)昼短夜长00(4)12时10时(5)东偏。13.(能力挑战题)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西经度示意图,图中曲线MN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此时北京时间为11:00。回答问题。(30分)(1)M点的地理坐标为。M位于N的方。(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简述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3)比较甲、乙、丙三地的地球自转速度和昼长状况。(4)此时地球出现极夜的范围是。此日过后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北京的昼夜变化为。(5)写出此时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范围。【解析】第(

14、1)题,图中陆地轮廓说明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西经度示意图,图中M处于本初子午线以西45的经线和北极圈的交点。图中,O为北极点,地球自转为逆时针,可以确定地理方位。第(2)题,根据北京时间为11:00可知图中M经线为0:00,确定曲线MN为昏线,即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和地方时为12:00经线的交点上。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第(3)题,地球自转速度包括角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均相等,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上题可知节气为夏至日,图中甲位于赤道,其昼夜平分,而乙和丙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第(4)题,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和直射点的纬度互余,夏至日过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向远日点移动,因此公转的速度减慢,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因此北半球昼减夜增。第(5)题,新的一天是从0:0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答案:(1)(45W,66.5N)东北(2)(135E,23.5N)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3)自转角速度都相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为:甲、丙、乙。昼长由长到短依次为乙、丙、甲。(4)南极圈及其以南的地区(66.5S至90S)减慢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5)从45W向东至180经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