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年级语文试题-一、 (18 分 , 每小题 3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 荡涤 丝绦 警笛 嘀咕 嫡传弟子 B. 许诺 箬笠 偌大 糯米 懦弱元能 C. 犯怵 抽搐 矗立 黜免 相形见绌 D. 厄运 遏止 噩耗 愕然 卧薪尝胆2. 下列各组词语中, 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号啕 跬步 跌宕 缜密 谨言慎行 B. 匍伏 雀噪 散佚 府邸 复水难收 C. 邀功 原创 撩拨 靓丽 不落案臼 D. 猫腻 起讫 门槛 锦标 玩世不恭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 最恰当的一组是韩剧成功在哪里 ? 首先是题材贴近生活 , 观众的收视心理。近年来 , 我先后收到小读者来
2、信 8000 余封 , 从中对他们的文学作品的阅读 多少有些了解。对于不少参加考试的人来说 , 考试已经 为过关的 “ 敲门砖 ”, 因此不惜代价唯考是举 , 考了就丢 , 缺乏学习兴趣和高尚动力。A. 契合 诉求 异化B. 契合 诉求 变化C. 符合 要求 变化D. 符合 要求 异化4.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24 日 , 第 59 届联大召开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特别会议 , 日本读卖新闻在 25 日的晚刊 , 朝日新闻在 26 日的日刊都以很小的篇幅予以“ 关注 ”, 不约而同地将报道聚焦在“ 阿拉伯国家缺席这一特别会议 ”上。B. 如果日本已深刻认识到其过
3、去的滔天罪行 , 那么它就不会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一意孤行 , 不会在教科书编写上篡改历史 , 不会对毒气弹、慰安妇事件闪烁其辞。C. 就个人愿望而言 , 他强烈地想成为一名诗人;然而他考取的却是师范大学 , 于是他自怨自艾命运不佳。D.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评委袁蕾磋叹 : 几乎所有的影评人都在夸奖天下无贼 , 而实际上该剧“ 一环强扣一环”的戏剧结构 , 只是跟着好莱坞大片邯郸学步。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那天欧盟的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 , 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 , 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B. 台湾有好几个全天播放华语电影的有线电视频道 , 而周星驰主演电影的回放频
4、率极高 , 简直到了每时每刻至少有一个频道在播放周星驰电影的地步。C. 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考试 , 对于一些商家已经成为一种谋取巨大利益的教育“副业”,因此对其推波助澜 , 煽风点火 , 惟恐其不红不火。D. 在众星簇拥下 , 被草帽状美丽光环围绕的土星和光芒四射的月亮彼此依偎 , 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A. 有关中东欧经济转轨的书籍为数不少 , 但王义祥的中东欧经济转轨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2 月出版 ) 一书提供了一个考察问题的独特视角。B. 如果上网、看电视就像家常便饭, 那么读书这个今日的“小众行为”就相当于加餐, 也就是“补
5、充营养”。C.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 , 他先是嘲笑那位告剧组状的歌手是想炒作自己 , 又一再表示 “ 没什么呀 ,” 而对景区不能下水的规定 , 他轻描淡写地说 : 游客 “去玩当然不能下水 , 我们是拍戏 , 当然可以融 。”D. 在写作随想录的前期 , 巴金一直在苦苦思索自己是怎么变成“非人”的 , 而到后期他终于发现了这是敬神灭己的结果 , 在再思录里 , 他旗帜鲜明地喊出“没有神”。二、 (12 分 ,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 完成 710 题。“指甲速度” 何以引发 9 级地震2004年12月26 日, 一场9级大地震激起冲天海啸 , 扑向东南亚、南亚、非洲12国 ,
6、波及印度洋东北、西侧海岸, 造成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啸太劫难。人们不禁要问, 这一近40年来最强烈的地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位于苏门答腊岛西南岸外的地震震中恰好处在欧亚板块的南缘, 印度洋板块 ( 澳大利亚板块 )沿印度样东北缘的爪哇海沟俯冲于苏门答腊、爪哇等岛屿之下 , 其下潜速度只比一个人手指甲生长的速度稍快, 约为 6 厘米/年 , 照理不会惹是生非。其实,地球上海沟俯冲带的性质并非千篇一律, 有的海沟俯冲带, 如马里亚纳海沟, 太平洋板块在此比较顺利地下插至西面的菲律宾海板块之下, 这里就很少发生强烈地震; 而苏门答腊西南缘海沟俯冲带的“脾气”却大不一样。印度洋板块向北偏东方向斜插下去,
7、它与上覆的欧亚板块之间的接触带是一条向东北方向倾斜的巨型断层带。如果二板块沿这条断层自由地缓缓滑动, 本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不幸的是, 在深约 550公里的一段断层带, 上下两侧板块紧紧地耦合在一起;尽管印度洋板块在缓慢下潜 , 但这一段被称为发震带的断层却被死死卡住了。断层上方的苏门答腊西南缘一带在北移的印度洋板块挤压下, 年复一年, 积聚起越来越大的应变能, 以至于上覆板块前缘受力向下牵引而弯曲拱起。当应变能积累、岩石弯曲程度增大到岩石无法承受时, 这段放锁住的断层终于突然断开, 发生错动汩苏门答腊西南缘地块反弹回到原来的位置, 这就意味着一场可怕地震的降临。有学者提出, 在这次地震中,
8、苏门答腊西南缘的小岛可能向西南方向移动了20米。若以6厘米/年的板块俯冲速率计算, 这一段发震断层已闭锁了300多年, 而在强震的刹那间却完成了300多年的板块移动量。积聚了300多年的能量, 在地震瞬间释放出来, 难怪它会使整个地球颤抖起来, 甚至使地球自转稍稍变快, 使地轴有所倾斜。而最可怕的是, 这一断层的突然断裂,导致上千公里长的海底发生强烈的错动, 就像一支巨手在浴缸底部猛烈地搅动, 终使印度洋掀起滔天巨浪, 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尽管人们对苏门答腊西南缘这类俯冲逆断层型地震的发生过程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及各种大地测量手段又可以对板块的移动作出定量的监测 , 但迄今
9、为止,对于发震断层处弹性应变能积累到何时才突然释放( 即发生地震 ), 依然是难以预测的。 在北美板块西缘、加拿大与美国交界地区,太平洋东北部的胡安德富卡板块向东俯冲于北美板块之下。上世纪90年代,通过大地测量业已发现这里的地面正处于弯曲拱起、积累应变状态,地震学家早在数年前已警告说,在温哥华、西雅图附近地区,一场大地震正日益迫近。但研究者尚无法提出地震发生的确切时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大地震发生的时间推得越晚,积蓄的能量就越大,不但地震发生的几率增加了,而且所发生地震的强烈程度也将更大(最近已有学者再度发出警告)。 一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新一轮大洋钻探计划已经作出战略部署,将选择一列板块俯冲
10、带,从海底打一口深钻井,直抵发震断层带,同时在钻井内设置传感器,以长期监测发震带的动态,这对于了解板块间如何耦合,地震如何发生,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节选文汇报科技文摘第547期 作者 金性春)7下列对造成印度洋大地震直接原因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印度洋板块沿印度洋东北缘的爪哇海沟俯冲到印尼苏门答腊、爪哇等岛屿之下。 B太平洋板块沿马里亚纳海沟插至菲律宾海板块之下。 C沿着一条向东北方向倾斜的断层带,印度洋板块向北偏东方向自由、缓慢地滑行到欧亚板块之下。 D印度洋板块在下潜中与欧亚板块紧相耦合并被死死卡住,造成前缘弯曲拱起。8下列对引发印度洋大海啸直接原因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在强震的
11、刹那间完成了300多年的板块移动量。 B地球稍稍加快了自转速度,地轴有所倾斜。 C海底断层的断裂,错动,使苏门答腊西南缘地块反弹回原来的位置。 D积聚了300多年的能量,刹那间释放了出来。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沟俯冲带的性质是不完全相同的,马里亚纳海沟,就很少发生地震。 B此次地震发生前,人们对地震的发生过程是有一定的认识且对板块的移动作出过定量的监测的。 C从大地测量的结果可知,在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地区,发生强震的可能性在增大。 D如果从海底打一口直抵断层带的深钻井,并在井内设置传感器,可以长期监测发震带的动态。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断层带两侧板块的耦合
12、,卡住,将使应变能的积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地震。 B一旦全球定位系统更加完善,各种大地测量手段能对板块移动作出定量的监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将是可以预测的。 C如果印度洋板块在缓慢下潜时,没有在苏门答腊西南缘一带被卡住,就不会发生地震。 D发震带动态的长期监测,对于了解板块间如何耦合和确定地震发生的时间将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李绩,曹州离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为左武侯大将军。密后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国,绩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武德二年,谓长史郭孝恪曰:“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则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
13、邀富贵,是吾所耻。今宜具录州县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不亦可乎?”乃遣使启密。使人初至,高祖闻无表,惟有启与密,甚怪之。使者以绩意闻奏,高祖方大喜曰:“徐绩感德推功,实纯臣也。”拜蔡州总管,赐姓李氏,附属籍于宗正。封其父盖为济阴王,固辞王爵,乃封舒国公,授散骑常侍。寻加绩右武侯大将军。及李密反叛伏诛,绩发丧行服,备君臣之礼,表请收葬。高祖遂归其尸。于是大具威仪,三军缟素,葬于黎阳山。礼成,释服而散,朝野义之。寻为窦建德所攻,陷于建德,又自拔归京师。从太宗征王世充、窦建德,平之。贞观元年,拜并州都督,令行禁止,号为称职,突厥甚加畏惮。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解精选贤良,镇
14、抚边境,惟远筑长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而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绩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耶?”其后并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绩为长史,累封英国公。在并州凡十六年,召拜兵部尚书,兼知政事。绩时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自剪须为其和药。绩顿首见血,泣以陈谢。太宗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十七年,高宗居春宫,转太子詹事,加特进,仍知政事。太宗又尝宴,顾绩曰:“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绩雪涕致辞,因噬指流血。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绩每行军,用师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自贞观以来,讨击突厥、颉利及薛延陀、高丽等
15、,并大破之。太宗尝曰:“李靖、李绩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选自贞观政要)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闻无表,惟有启与密 启:报告 B绩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 据:占有 C吾若上表献之,则是利主之败 利:有利 D绩雪涕致辞 雪:擦拭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密后为王世充所破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今宜具录州县及军人户口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C附属籍于宗正 齐人勿附于秦 D自为己功,以邀富贵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13下列不能表明李绩为“纯臣”的一项是 A今宜具录州县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 B及李密反叛伏诛,绩发丧行服,备君臣
16、之礼,表请收葬 C绩顿首见血,泣以陈谢 D绩雪涕致辞,因噬指流血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绩忠心事主。高祖为此任命他做黎州总管,并赐他姓李。 B李绩极讲道义。李密因反叛被诛,李绩上表要求高祖为其举行国葬。 C李绩深得太宗信赖。一次李绩喝醉睡着,太宗亲自把御服盖在他的身上。 D李绩善于用兵。太宗说,古代的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都比不上李绩。第卷(共108分)注意事项: 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碳素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四、(18分)15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三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2分)(2)情识之
17、惑,一至于此。(3分)(3)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3分)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减宇木兰花竞渡 (宋)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呼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归。 (1)各用两个字分别概括上下两阕描写的内容。(2分)(2)为了渲染竟渡的热烈紧张气氛,本词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试简要说明。(4分)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陶渊明归园田居)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
18、游褒禅山记)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 有一些感觉,正离我们远去(有删节) 王周生 曾经在美国中学生获奖作文选里,读到一篇作文,题目叫先人们的快乐。说是2155年,也就是一百多年后的某日,有个叫汤米的男孩,在家中阁楼上惊奇地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这书是印在纸上的,纸头泛黄松脆。他赶忙叫来妹妹,妹妹也觉得不可思议,这字怎么“一动不动地停在纸上”,怎么不是在屏幕上移动的那种?汤米告诉妹妹:一个世纪前,也就是爷爷的爷爷从前读的书都是印在纸头上的,那时上课不是分散在家中,而是集中起来,去一个叫学校的地方,每天早上“上学”,每天傍晚“放学”,学校的老师不是电脑里那几个模拟人像,而
19、是真正的人。爷爷的爷爷和左邻右舍的孩子一路欢笑着走在上学的路上;爷爷的爷爷们乐滋滋地坐在教室里,和一个真正的人老师,面对面说话,那声音是从老师的喉咙而不是扬声器里发出的;爷爷的爷爷和同学一起嬉笑玩耍,讨论功课,大家的笑声也是真实的,你能感受到同学嘴里呼出的气息多么令人神往!可是如今,对着家中的电脑上课,妹妹只有叹气的份儿,觉得爷爷的爷爷们真是幸福极了。 读那篇作文的时候,大约是1989年,我觉得像是天方夜谭。我佩服美国孩子丰富的想像力和编故事的能力。那时的上海作家中,只有我和叶永烈先生刚开始用电脑打字,上网离我们还十分遥远,更不要说有那种能拍照,能发短信息,功能多多的手机了。记得当时我用电脑打
20、了一篇小说,被录用后,编辑竟要我将打印稿用手抄到300格的稿子纸头上,说是便于编辑,真是不可思议。 弹指一挥间,十多年过去了,电脑、网络的神速发展令我们眼花缭乱。每过一阵,一项新的电脑和网络技术就会出现。用手写作的人越来越少,用电脑写作的人越来越多。长年累月地打字,让我们连有些汉字都忘记怎么写了。如今有人已经不用每天上班下班,而是坐在家里电脑前办公;有人已经不去学校,而在网上选修自己喜欢的课并参加考试网上读书,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网上可视通讯,手机短信,手机小说美国中学生的那篇先人们的快乐中的某些情景,已经提前来到。 我儿子前几年出国读书,有许多人间我,你想他吗?我说,我并不觉得他离开我呀,几
21、乎每天我们都在说话聊天呢,不是在网上就是在电话里。只要愿意,接上摄像头,可以看见对方,看见各自房间的陈设,各自烧的菜。除了不能将儿子喜欢的饭菜从网上传过去,别的和他在家没什么两样。但也因此,作为母亲,对儿子的那份思念淡了,甚至没了。可是80年代,我先生出国读书,一封信起码走半个月以上,等信等得望眼欲穿,越是等不到越是心焦,好不容易收到信的那一刻,喜悦自然不用说,那一封封信,自然成了珍品。 看如今男男女女,走在路上,坐在车里,甚至进入电梯,一个个在手机上不停按捏,信息以光速传递。相亲相爱的少男少女,只要发出一条消息,就能在几秒钟后迅即得到爱的反馈。但有一些感觉,正在离我们远去;有一些快乐,正在变
22、得越来越浅显。这两年,我渐渐发现,表现这种细腻和震颤感觉的文字越来越少人问津,人们忙于编造粗俗的笑话,离奇的故事,释放疯狂的欲望。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拐了个小小的弯儿?我不得而知。 我只是,小心翼翼地珍藏我曾经有过的那些感觉,让一百年后的人们羡慕和妒忌。18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所引先人们的快乐的内容。 要求:概括的文字应体现作者选用这个材料的意图。 不超过50个字。(4分)19题目中的“有一些感觉”,是些什么感觉?试联系全文内容写出两种。作者认为是什么原因使它们“正离我们远去”的?(4分)20理解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6分) 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拐了个小小的弯儿?我不得而知。21下列对
23、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开头引述美国中学生的获奖作文,特别突出一个“真”字真的书本,真的上学,真的教室,真的老师,真的同学,用以反衬网络世界的虚假。 B作者选用十多年前编辑要她“将打印稿用手抄到300格的稿子纸头上”这一材料,目的是反衬电脑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C文章将如今不思念远在外国读书的儿子与20年前焦急等待出国读书的丈夫的来信对比,说明随着科技的进步,思念带来的痛苦和喜悦的感觉已经麻木。 D结尾处作者表示要“小心翼翼地珍藏曾经有过的那些感觉”,与开头段故事中“妹妹只有叹气的份儿”构成了呼应。 E作者并不反对科技进步,在她看来,电脑、网络的应用带来了生活的便捷和工作效率
24、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让人们失去了一些美好宝贵的东西。六、(12分)22提取材料的要点,用一句话回答问题。(4分) 有些月收入千余元的年青人,却热衷于买一些顶级品牌的小配件,如领带、皮鞋、皮包等。又一些年轻的白领节衣缩食购买奢侈品,不是出于实用的考虑,而是把它作为“成功人士”、“社会地位”以及“美好生活”的象征。有学者据此认为,“消费主义”已成为不少人生活的主宰。 从以上材料可知,学者之所谓“消费主义”指的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23把下列句子整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写序号)(4分) 任何时候,批评家和作家之间都应该保持必要的距离和警觉。 他们能够永远站在自由和批判的立场上,
25、不断发出自己的真实声音。 它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具有独立思想意识的批评家。 批评是心灵的事业。 创作因此会受到伤害,批评也随之走向没落。 否则,相互之间就会出现过于客气、盲目吹捧和妄加赞美的不良现象。24湖北省名胜众多,黄鹤楼、武当山、三游涧、西塞山、琴台、赤壁每一处名胜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请任选湖北省的两处名胜分别为上下联的写作对象,拟写一副对联。(4分)。七、(60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节日就是一种文化,我们每一次庆祝节日,都是在有意无意中延续这种文化。面对圣诞节和情人节,面对端午节和中秋节,我们学子们的态度却呈现出强烈的反差:重“洋”节而轻“土”节。 请
26、以“土节和洋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武汉2005届高三年级四月调考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一、(18分,每小题3分) 1C(A中“绦”音to;B中“箬”、“偌”音ru;D中“卧”音w) 2B(匐、覆) 3A(“契合”较之于“符合”,更突出两者相合程度之“切”;“诉求”义为诉说理由并提出请求,更符合前句提供的语境;“异化”比较“变化”,带有贬义。) 4C(“自怨自艾”用于悔恨自己的错误。) 5D(A中“他”指代有歧义;B用语累赘,去掉后一个“周星驰电影”;C后一分句主语残缺;若承前以“考试”为主语,又不妥) 6C(“没
27、什么呀,”的逗号“当然可以通融。”的句号应移到后引号之外)二、(12分,每小题3分) 7D(判断依据见第二段倒数1、2、3、5四句) 8B(本项虽为地震的后果,但不会直接引发海啸) 9C(A项依据在第二段第二句,原文为“强烈地震”;B项依据在第四段第一句,原文为“可以对板块的移动作出定量的监测”,“作出过”有误;D项依据在最后一段,原文为“发震断层带”) 10A(B项依据在第四段最后一句,原文为“难以预测”;C项依据在第二段最句一句,不会发生强震并非不会发生地震;D项依据在最后一段,“确定地震发生的时间”有误)三、(12分,每小题3分) 11C(以为利,以为乐) 12D(A前“被”,后“作为”
28、;B前“和”,后“等到”;C前“到”,后“对”) 13C(纯臣:指忠心事主,毫无个人打算的臣子。CD两项都表对太宗的感激,但C项不能表现其忠心事主) 14B(“要求高祖为其举行国葬”错)四、(18分)15(1)2分(句式正确1分,大意正确1分) 3分(“情识之惑”1分,“”1分,大意正确语句通顺1分) (3)3分(“属”1分,“孤幼”1分,大意正确语句通顺1分) 附译文: 李绩,曹州离狐人,本姓徐,起初在李密部下做左武候大将军。李密后来被王世充打败,带领兵众去归降唐朝。李绩仍据有李密原来控制的10个郡。武德二年,李绩对长史郭孝恪说:“魏公李密既已经归顺大唐,这些郡的人口和土地,本是魏公所有,我
29、如果上表献给大唐,那就是乐于主子的失败,来自己居功,以谋求富贵,我感到可耻。现在应该完整地登录州县名称和军人户口,一并报送魏公,由魏公自己来献给朝延,这就是魏公的功劳了,不是很好吗?”于是派使者报送李密。使者刚到长安,唐高祖听说没有表奏,只有报告给李密,感到十分奇怪。使者把李绩的用意奏报,高祖才很高兴地说:“徐绩感故主之德,给故主推功,真是纯臣啊!”任命他做黎州总管,赐姓李氏,把户籍登入宗正寺,封他的父亲李盖为济阴王,李盖坚决辞谢王爵,就改封舒国公,授与散骑常侍的官职。不久加授李绩为右武候大将军。到李密反叛被诛,李绩为他发丧并穿上丧服,具备君臣的礼节,上表请求收葬。高祖就把李密的遗体交给他。于
30、是他大规模地准备仪仗,全军都穿上白色的丧服,将李密安葬在黎阳山;葬礼完毕,才脱去丧服解散,朝廷上下都认为李绩真讲道义。不久,受到窦建德的攻击,李绩被俘,又逃出来回到京师,跟随太宗征讨王世充、窦建德,把他们打败。贞观元年,李绩被任命为并州都督,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大家都说他称职,突厥对他十分畏惧。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隋炀帝不懂得精选贤良、镇抚边境,只去远筑长城,派大批将士屯驻,来防范突厥,见识糊涂,竟到了这种地步。我如今委任李绩镇守并州,就使得突厥畏威远逃,边塞城垣安宁,岂不胜过几千里的长城吗?”后来并州改设大都督府,又任命李绩为长史,加封到英国公。他在并州镇守了16年,召回任命为兵部尚书,兼
31、知政事。李绩有次突然重病,验方上说用胡须烧的灰可以治好,太宗亲自剪下自己的胡须给他和药。李绩叩头出血,哭着谢恩。太宗说:“我这是为社稷打算,不用感谢。”贞观十七年,高宗还在东宫时,调任李绩为太子詹事,追加特进的待遇,仍担任知政事。太宗又曾设宴,宴席上,太宗回头对李绩说:“我想托付年幼的太子,考虑下来没有再比你合适的人选。你过去能不忘李密,如今怎么会做对不起我的事情!”李绩擦着眼泪回话,把自己的手指咬出血来。不一会李绩喝得大醉,太宗把御服盖在他身上。他就是这样地被委任信用。李绩每次行军作战,用兵筹划,临敌应变,都能做得很确当。从贞观以来,李绩奉令讨伐突厥颉利可汗和薛延陀、高丽等,都把他们打得大败
32、而逃。太宗曾说:“李靖、李绩二人,古代的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岂能比得上啊!” 16(6分)(1)上阕:争渡;下阕:夺标。(大意相近即可,答对一个得1分) (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拟(“飞出”)、比喻(“春雷”)、夸张(“直破烟波”“惊退万人”)渲染热烈紧张的气氛。 着力对色彩和声音的描绘。前者如红色的旗帜,绿色的杨柳,白茫茫的烟波,金碧的楼台;后者如赛船的击鼓声和观众的欢呼声。这些都再现了争胜的英雄气概和参加盛会的热烈气氛。(答对一点得2分,就某方面赏析到位可得4分。对渲染热烈紧张气氛写作技巧的赏析,答案不只此两点,如炼宇炼句赏析亦可。) 17(4分)(1)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33、(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3)常在于险远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五、(18分) 18(4分)2155年的学生,(1分)在家中从网络虚拟的环境中求学,(1分)渴望能有我们今天这样真实的学习环境(或氛围,条件等)。(2分) (强调“渴望”之后的归纳,因为这一点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19(4分)望眼欲穿的企盼,家书抵万金的喜悦,久别重逢的幸福等等(或:等待,思念,期盼等)(2分,答对一点得1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快速传递,压缩了时间和空间,从而使人类情感变得单调和迟钝。(2分)。 20(6分)作者对科技的发展导致人类情感的淡漠深感无奈,同时也提醒人们在网络时代更应珍视人间真情。答案要点:
34、“历史的必然”指科技的进步必然导致人类情感的淡漠(2分);“历史拐了一个小小的弯儿”表明科技的进步导致人类情感的淡漠只是暂时现象,人类对真情的追求不会因科技的发展而改变(2分);“我不得而知”兼有“无奈”和“期待”两种情感(2分)。 21(4分)B E(A应是“虚拟”而不是“虚假”,C不是“麻木”而是“淡漠”,D呼应的应是“幸福极了”,与“叹气”呼应的是“羡慕和妒忌”) 六、(12分) 22(4分)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象征意义。(“使用价值”、“象征意义”为答案的关键词) 23(4分)24(4分)把握名胜特点,符合对联要求即可。七、25(60分)参照2004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