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末 查漏补缺提能增分西方模式VS斯大林模式VS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1.(2019哈尔滨三中模拟)撒切尔夫人和里根两位领导人都抨击福利国家,认为这是一种昂贵的、浪费的、家长制的和官僚主义的制度,破坏了个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由此可知()A政府对私人企业将增税和加强管制B政府干预补充市场经济C凯恩斯经济学一直在与时俱进D福利支出过大阻碍经济增长解析:选D根据材料“抨击福利国家”“昂贵的、浪费的”“破坏了个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可知,福利国家制度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经济的增长,故D项正确;针对福利国家制度带来的弊端,资本主义国家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大规
2、模减税,削减福利开支,故A、B两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凯恩斯经济学的失灵,故C项错误。2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认为:直至1970年以前,绝大部分的工业生产,始终不出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之门。“若打开世界工业化地图来看,30年代后期的唯一改变,是苏联五年计划的实施。”上述“改变”是指苏联()A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国民经济B通过农业集体化推动工业现代化C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实现工业化D推动凯恩斯主义在国际社会传播解析:选C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推行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国民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农业集体化的相关信息,不能体现农业集体化推动工业现代化,故B项错误;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3、,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故C项正确;凯恩斯主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故D项错误。31985年1月,国家物价局和国家物资局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出售和购买“计划外”的产品,即国有企业在计划内的所需生产资料和产品按国家调拨价供应,超出计划内的所需生产资料和产品则按照市场价格从市场购买或在市场出售。此规定()A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废止B表明国有企业发展面临困境C客观上促进了民营企业发展D表明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解析:选C根据材料“国有企业在计划内的所需生产资料和产品按国家调拨价供应”可知,计划经济仍然在实行,故A项错误;“国有企业发展面临困境”在材料中无法
4、体现,故B项排除;材料表明国家“允许企业按市场价出售和购买计划外的产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计划外”的产品可以由民营企业供应或购买,因此这些规定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故C项正确;材料只能说明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有所扩大,并不能反映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故D项排除。深化提能世界主要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西方模式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工业化道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农业制度资本主义大农场集体化农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土地
5、流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A经济特区的建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解析:选B经济特区建立与安徽农村的探索无关,故A项错误;安徽小岗村农民“贴着身家性命”分田单干,揭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故B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央倡导的,不存在“贴着身家性命”,故C项错误;土地改革运动没有违背中央精神,不存在“贴着身家性命”,故D项错误。5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第一次将家庭农场作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
6、之一提出,随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一政策的影响是()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B促进农业向保障功能转变C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D不利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解析:选C题干材料中关于农村改革,是为改变农村土地经营方式,故A项错误;农业是基础性产业,故B项错误;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故C项正确;推动农村改革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故D项错误。深化提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组织经营,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土地流转是家庭联
7、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它不是古代私有土地的自由买卖,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变革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经济改革新方向:土地流转1背景(1)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城乡差距拉大,农村人口转移,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散化经营不适应农业规模化发展。2内涵: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3形式: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VS现代中国的对外开放6.下表反映的是中国近代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188719
8、36年),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国民收入就业人口年份1887193618871936农业(%)69.6264.5080.0075.52工业和服务业(%)30.3835.5020.0024.48A.外国侵略延缓了近代化进程B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D对工业文明进行着适应与抗争解析:选D由材料可知,近代工业在缓慢发展,但不能得出外国的侵略延缓了近代化进程的结论,排除A项;从材料可以看出从事农业的比重在减少,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在增加,但不能直接得出B项结论,排除;材料中的工业并不仅仅指民族工业,也包括外资在华企业等,因此表格数据并不能反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根
9、据材料可知,近代产业结构在逐渐发生变化,近代工业在缓慢发展,但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自然经济的解体非常缓慢,这体现了近代中国对工业文明的适应与抗争,D项正确。7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保定的雄县、容城县、安新县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其意义比肩深圳、浦东。下列关于雄安新区说法错误的是()A优势在于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B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C该新区高新技术基础雄厚D燕赵大地又一个“春天的故事”解析:选C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它处于京津冀腹地,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但该地区高新技术相对落后,故选
10、C项。深化提能比较认识现代中国对外开放与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现代中国对外开放近代中国对外开放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时代到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中国遭受侵略特点平等互利,合作双赢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张,中国被奴役、被剥削性质国家之间正常的经济交往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内容中国主动引进来、走出去,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中国被动开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结果推动了中国经济进步、社会发展,也推进了中国国内改革事业中国丧失了部分主权,经济被掠夺,社会动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内进步事业影响大大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
11、程,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出现,但是中国却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倾销地和投资场所唯物史观角度计划经济体制8.如图漫画光有钱买不了东西,导致漫画所示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我国()A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B工业经济发展缓慢C遭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D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解析:选A通过漫画所显示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可知当时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生产关系超过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故A项正确;粮票是用来买生活用品的,与工业发展没有关系,故
12、B项错误;遭遇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会导致生活用品的短缺,与漫画意思相反,故C项错误;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生活用品的短缺,与漫画意思相反,故D项错误。91953年,中央为解决干部问题规定了统一调配、重点配备、大胆提拔的原则。至1957年,统一分配的范围从大专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到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工人。全行业公私合营时,对原私营企业的职工也采取包下来的方针。由此形成的“铁饭碗”劳动体制()A提高地方和企业积极性B有利于巩固新中国政权C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D为工业化培养大量人才解析:选C实行统一调配、重点配备、大胆提拔的原则,容易形成机制和人员的固定化,不利于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故A项错误
13、;材料体现的是对企业和地方的人员分配的原则和体制,与巩固新中国政权不符,故B项错误;结合1953年中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三大改造,逐渐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故材料中对企业和地方人员分配的原则和体制是适应国家发展需要而制定的,故C项正确;为工业化培养人才是教育改革的作用,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深化提能辩证看待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1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1)奠定了新中国经济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中央政府得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大批重点工业项目、兴修了大量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2)对工业发展的贡献:计划经济体制的
14、施行,使中国有限的资源得以集中,用以有计划地投资工农业项目,经过近30年的艰辛努力,中国实现了初步工业化,建立起了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3)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农民由原来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形式逐渐转变为集体占有生产资料,集体共同生产,劳动产品共同分配的集体化生产方式。(4)基本建立全民就业和社会福利保障体系。通过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社会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资源进行整体优化配置,实现了社会资源效用的最大化。这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社会分散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集中、有目的地使用上,避免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2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作用(1)在资源配置
15、方面的副作用:计划经济体制在经历了施行的初期和社会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的高速发展期后,体制僵化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在自上而下、垂直管理的行政体制和平均主义分配制度的共同作用下,体制僵化的弊端造成的资源配置错乱、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情况越发严重。(2)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将政府横亘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造成产销、供需之间的彻底脱节,致使经济增长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低下,长期得不到提高的问题。同时,政府使用生产资料的权力也为其带来了负责保障民众基本生活的义务,在生产力发展受阻后,政府的财政和物资负担日益沉重。考法(一)纵向贯通视角考“中国的矿业政策”为何考理论实践:围绕“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
16、、任务的新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分析新发展理念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意义以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的实践指导意义。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指在现有立法已经承认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新设土地经营权。实践和经验证明,“三权分置”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时政热点:“一带一路”是我国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融入并引领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共建开放包容的利益共同体,中国人口政策调整及其社会影响,大气环境治理与低碳发展,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等。这都体现了大的家国情怀,是高考命题的首选素材。考什么从古到今国家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新
17、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及其经验教训;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生产关系的调整及其经验教训;过渡时期的阶段特征及政治、经济、外交、文化之间的关系;全面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举措及其成就。必备知识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洋务企业、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政策、“一五”计划和工业化建设、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流转;五年计划、计划经济体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典例(2017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
18、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材料二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
19、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析题要全面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雍正时期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清政府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分析。第二小问,雍正年间矿业政策实行的原因根据材料“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并联系当时的经济政策分析;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实行的原因结合列强的经济侵略、
20、洋务运动的开展及煤铁的重要性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矿产资源的勘探是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特别缺乏的资源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概括。第二小问,从对矿业发展、“一五”计划及国家工业体系建立等的影响分析。答题要规范(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2分)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2分)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6分)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5分)(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
21、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5分)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5分)考法(二)横向关联视角考“中西城市化(工业化)的比较”为何考历史借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体制从建立到变革,已经走过60余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回首经济体制的历史变迁, 总结其间的经验教训,对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热点:1978年至今,中国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也开启了社会体制改革的序幕。目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
22、第一次社会转型完成之后,中国进入了第二次社会转型,各种社会改革的复杂局面开始逐步显现,进入各项改革事业的攻坚阶段。社会快速转型期出现的社会巨大变化发生在中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这些变化在速度、广度、深度、难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考什么西方代议制与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比较,认识中国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及西方民主政治发展演变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国际格局风云变迁对中国内政外交尤其是大国外交的影响;联系西方和苏联工业化道路,比较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探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败得失;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联系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和体制的调整;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认识新中国
23、科技成就。必备知识英、美、法、德民主政治的建立、社会主义特色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国际格局三次变迁、新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两次工业革命、斯大林模式、一五计划及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改革开放;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第三次科技革命、新中国“科教兴国”战略及科技成就。典例(2016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新华文摘2015年第18期材料二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
24、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下图是农村城镇化的两种成功模式。(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现象对农村的影响。(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时代背景。(6分)(3)结合图中场景,分别指出农村城镇化两种建设模式的特点及制度因素。(6分)(4)综上,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4分)析题要
25、全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概括提炼答案。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沿海和条约口岸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条约口岸”“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第(3)问,特点要注意观察图片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制度因素要结合土地制度方面的不同回答。第(4)问,要注意综合上述材料从推动因素、城市化道路等方面回答。答题要规范(1
26、)工业的发展。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城市兴起,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6分)(2)沿海和条约口岸贸易繁忙;政府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西方势力侵入,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6分)(3)天津华明镇模式:集中建设,政府主导;土地公有。瑞士小村镇模式:相对分散,个性化;土地私有。(6分)(4)城市化是个过程,有阶段性;工商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建设道路是多样化的。(4分)热点聚焦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源泉。同时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增进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维系国
27、家统一。因此习近平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典例(2015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年份法定假日天数节假日1950199520002008元旦1111春节3333劳动节1131国庆节2233星期日1111星期六111清明节1端午节1中秋节1表中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12分)本题是信息提炼类阐释题,分析时应把握以下三步。第一步,化大为小,发现问题,找准适合自己论证的角度;第二步,由表及里,联系所学,思考问题背后蕴含的历史依据;第三步
28、,亮明论点,组织论据,规范作答。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可结合材料中1950年、1995年、2000年和2008年四个年份节假日的天数得出观点: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可结合材料中传统节假日设立的数量:1950年5个、1995年6个、2000年6个和2008年9个,得出观点:从2008年开始成为法定节假日的传统节日增多。三、从求异思维求新的角度可结合1950年和1995年春节都是3天和国庆节都是2天,到2000年除春节继续3天外,国庆节增加到3天,劳动节也出现3天假期,以及2008年国庆节3天假期固定化得出观点:法定节假日小长假出现和增多。一、主流观点角度人人
29、笔下有,我比他人亮一点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2分)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4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2分)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2分)政府更加注重民生。(2分)点评数字的变化是人们最容易也是最关注的变化,同时从日常学习生活的节假日中,我们也可以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天数越来越多了,根据材料归纳出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不仅符合主流认识,而且符合常规思维。二、唯物史观角度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趋势:从2008年开始成为法定节假日的传统节日增多。(2分)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2
30、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2分)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2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分)增进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2分)点评在经济全球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创新,对于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一主流价值观的高度归纳出材料反映的节假日变化趋势,不仅体现了信息提取的深度和高度,也彰显了考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三、求异思维角度人人笔下无,我比他人新一点趋势:法定节假日小长假出现和增多。(2分)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2分)人民生活
31、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2分)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2分)政府更加注重民生,长假期的安排可以有利于满足人民探亲访友,长途旅行等的需要。(4分)点评假期天数增加和传统节假日的增多如果比较容易从材料概括得出的话,那么法定节假日小长假的出现和增多,就需要从材料诸多数字中慧眼识别了,因为2000年的长假比1950年和1995年,明显增加了劳动节和国庆节假期时间,但单独看2008年劳动节的时间却是减少了,所以这一趋势必须要考生从大趋势的视角才能得出,也更能体现考生求异思维的创新能力,获得阅卷老师的高分。专题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在
32、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过程中,采取了“不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这样做的目的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C实现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既定目标D借鉴近代企业合理化的管理模式解析:选C根据材料“不打烂旧机构”、“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生产,需要稳定企业原来的生产秩序,故C项正确;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生于1953195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B项是三大改造的目的,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借鉴近代企业合理化的管理模式,而是强调新中国需要稳定企业原来的生产秩序,恢复和发展经济,排除D
33、项。2(2019洛阳期中)1960年9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淮河以南直到珠江流域地区,应当维持平均每人每年原粮三百六十斤,遭灾的地方应当更低些;淮河以北地区口粮标准应当压低到平均每人每年原粮三百斤左右,东北等一部分严寒地区可以稍高一点。这种普遍降低口粮标准的指示意在()A最大限度地缓解经济困难压力B优先满足重工业发展的需要C解决自然灾害带来的市场压力D为恢复农业提供充足劳动力解析:选A19591961年中国遭遇三年严重经济困难,这种普遍降低口粮标准的指示意在最大限度地缓解经济困难压力,故A项正确;材料的指示意在缓解经济困难压力,与满足重工业发展的需要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粮食供应的压力主要
34、是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导致的,故C项错误;材料的指示不利于提供充足劳动力,故D项错误。3(2019洛阳期中)下表是“一五”计划时期主要轻工业产量指标。这表明“一五”计划时期()产品名称1952年产量1957年计划产量增长百分比(%)棉纱361.8万吨500万吨138棉布11 163.4万匹16 372.1万匹147食用植物油72.4万吨155.2万吨214面粉299万吨467万吨156盐346万吨593.2万吨171A.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势头良好B经济建设侧重于改善民生C政府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左”倾冒进思想已开始滋生解析:选C材料只反映出轻工业部门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其
35、他方面的表现,看不出侧重于改善民生,故B项错误;材料轻工业产量指标的提高有利于改善民生,政府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C项正确;政府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左”倾冒进思想无关,故D项错误。4(2019邯郸摸底)下表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分配情况。据表可知当时我国()项目总计工业农业水利林业运输邮电贸易银行物资仓储文化教育卫生城市建设其他总额(亿元)427.49248.532.6982.112.830.816.04.6比重(%)10058.27.619.23.07.23.71.1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注重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C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重点D工业总产
36、值已经超过农业解析:选C“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表格中工业建设投资所占比例高达58.2%,说明当时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点,故C项正确;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不符合表格主旨,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出优先发展工业,农业等其他部门发展明显不协调,故B项错误;表格说明的是基本建设的投入,并不能说明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农业,故D项错误。5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这是对我国主要矛盾
37、的正确认识B这表明人民对于经济落后的现状极为不满C这一论断得到了认可并长期执行D这一论断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析:选A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为了解决主要矛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故A项正确;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并提出解决办法,没有涉及人民的表现态度,无法推断出人民对于经济落后的现状极为不满,排除B项;中共八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未能长期贯彻执行,排除C项;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的主要矛
38、盾,并提出了解决方法,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D项。6(2019成都二诊)1959年至1961年,中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到了60年代中期,一些地方却出现了猪肉积压、销售困难的情况,甚至出现以“爱国”的名义动员人们买肉、向单位职工进行摊派的现象。这表明()A经济政策调整促进经济良性发展B计划经济下生产与市场需求错位C城镇职工生活已经达到富足水准D物资供应紧张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解析:选B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分配由政府计划决定,而刚刚经历过严重经济困难的人们无法承担和消化计划的生产量,导致材料中猪肉积压的情况出现,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D三项与史实不符,
39、排除。7下图是1954年漫画家韦启美创作的幻想变成现实。该漫画表明()A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B农业合作社适应了农村发展的需要C人民公社有效集中了农业生产资源D国有经济较个体经济优势更加明显解析:选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生产合作社将生产资料集中起来,有利于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适应了农村发展的需要,故B项正确;“社”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国家正在推行三大改造,并不是土地改革,排除A项;人民公社是在1958年才出现的,排除C项;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集体经济,并不是国有经济,排除D项。8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
40、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中央制定这一政策是为了()A打破“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B减轻农民负担C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D改革经济体制解析:选C1962年,中共中央开始在农村进行经济调整,意在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C项正确;1962年只是调整而未打破“大锅饭”,A项排除;材料是调整经济而非减轻农民负担,B项排除;材料并非改革经济体制,D项排除。91984年10月,中国国家计委(计划经济委员会)指出:“企业可以根据原材料、能源的可能和市场需要自行安排生产和销售,努力完成国家计划。”这项规定的出台表明()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B城市经
41、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国家给企业以一定的自主权利D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充满活力解析:选C“企业可以自行安排生产和销售,努力完成国家计划”,这说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企业生产自主权,故C项正确;1984年,计划仍然在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标志是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趋于僵化。1020世纪80年代,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一次谈话中肯定了“包字进城,一包则灵”的现象。这是因为“包字进城”的做法()A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C促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D发展
42、了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国有企业改革。从题干信息“包字进城,一包则灵”可知是城市国企改革,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从而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故B项错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促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包字进城,一包则灵”,与乡镇企业无关,故D项错误。11如图反映了中国市场化指数的变化情况。图中19921997年我国市场化指数迅速提高,这主要得益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公有制主体地位得到改变C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D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解析:选D1984年以后,城市经
43、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19921997年”不符,故A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主体未变,故B项错误;到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与“19921997年”不符,故C项错误;“19921997年”,市场经济体制是在“逐步确立”,故D项正确。12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解析:选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从安徽开始的,与广东和福建不符,故A项错误;19
44、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确定以广东和福建两省为基础建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故B项正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故C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开始于1984年,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小康”是中国人追求的一种良好的社会状态。诗经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表达了不堪周厉王暴政的国人对安逸、自由生活的祈求。礼记礼运篇则将“小康”描述为“天下为家”“礼义以为纪”的社会状态。后人在语言的演化中逐渐赋予“小康”以小有资产、足以自安的含义。近代以来,康有为将传统的“三世
45、说”和“乱国、小康、大同”来比附西方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一方面提出经小康之世臻于大同的理想,另一方面又指出“今方为据乱之世,只能言小康,不能言大同,言则陷天下于洪水猛兽”。摘编自孙力“小康”含义之历史变迁材料二1979年,邓小平把过去提出的“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称为“开了大口”,很难顺利完成。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小康之家”的概念。后来,邓小平进一步对小康社会作了阐释:“雄心壮志太大了不行,要实事求是。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1987年,以建设小康社会为主线,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正式形成。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历程,基本上按照邓小平的
46、战略设想和总体规划进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总体小康水平已经基本实现,为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摘编自肖贵清、李永进邓小平小康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人追求的“小康”状态的内涵,并分析康有为政治主张的特点。(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提出“小康之家”目标的背景并分析其意义。(1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国人对安逸、自由生活的祈求”“天下为家”“礼义以为纪”等信息进行归纳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康有为将来比附西方”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康有为思想的特
47、点来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思想路线的确立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借鉴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开创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新思路等方面回答。答案:(1)内涵:生活比较安宁自由;“天下为家”的礼治社会;家境相对宽裕。特点: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循序渐进;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以“中西汇通”来冲破“中体西用”。(2)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传统文化的
48、借鉴。意义: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创新;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古今中外的历史都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也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道路可以引导所有民族实现发展振兴;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生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运用中外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中的一个观点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史实准确。)(12分)解析:从材料中可以找出三个观点
49、,任选一个观点进行探讨即可,如:观点一,照搬别人的模式无法实现民族发展振兴;观点二,民族发展振兴的道路需要不断调整;观点三,民族的发展振兴要走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答案:示例一观点:照搬别人的模式无法实现民族发展振兴。论证: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学习欧美模式,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但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民主共和名存实亡,中华民族未能实现民族振兴。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走“城市中心”道路,脱离了中国革命实际,导致革命力量遭到沉重打击。由此可见,照搬别人的模式无法实现民族发展振兴。示例二观点:民族
50、发展振兴的道路需要不断调整。论证:19291933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放弃了完全由市场调节的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国家全面干预的方式,使得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走俄国“城市中心”道路使革命力量遭遇沉重打击。毛泽东调整了革命道路,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由此可见,民族发展振兴的道路需要不断调整。示例三观点:民族的发展振兴要走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论证: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从照搬苏联模式到逐渐探索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巨大成就。由此可见,民族的发展振兴要走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