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荷塘月色朱自清教学目的整体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教学重点领悟作者在写景时抒发的感情,学习语言。教学难点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学习本文的修辞方法。复习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提问所学过的朱自清的作品及其写作风格。教法、教具讲读法、讨论法、投影仪、微机、录音机。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課件1。(幻灯片1:附后)面向全体同学询问: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什么?作者是誰?同学们集体回答:荷塘月色朱自清。提问学生:大家熟悉作者朱自清吗?学过他的什么文章?课外读过他的什么作品?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它是什么体裁的?(让同学们进
2、行简单的讨论,然后找同学来回答。)播放课件2(幻灯片2:附后)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江苏东海县人。主要作品有: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是他散文中的名篇。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著作有朱自清全集。教师总结同学们在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散文春、匆匆、背影等。(找一位同学读一遍作者简介)大家印象极深的作品应该是背影,为什么呢?因为它注入了作者的真实感情。朱自清以写散文见长,此篇是以记人为主的散文,而我们今天所学的荷塘月色是以什么为主呢?(让同学们集体回答)(教师提示:从题目可以看出来。)此
3、文是以写景为主的,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佳作。进入新课:(35分钟)播放課件3。(幻灯片3:附后)请同学们先对本文整体思路有个初步认识。思路图解 一、前往荷塘,交代缘起。荷 二、来到荷塘, 小径散步,勾勒轮廓。 抒写感受,独白铺垫。 荷叶、荷花(静态描写)塘 月下荷塘 荷香、荷波(动态描写) (清丽柔美) 流水(虚写映衬) 月光(下面描写) 荷 荷塘月色 树影(反面描写)月 三 、 塘 (朦胧和谐) 月色(静物动写) 月 近景:树隙、树色、树姿(静态描写) 色 荷塘四周 远景:树梢、蝉声、蛙声(以动衬静)色 四、 离开荷塘 忆江南(理想) 归家门(现实)朗诵欣赏:(用录音机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朗
4、诵者:孙道临)让同学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全文的感情基调。学生讨论:文章描写了哪些景色?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播放課件4。(幻灯片4:附后)(针对同学讨论情况总结。)教师总结:荷塘月色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这里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夜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作者描写荷塘月色和月色荷塘之所以成功,又在于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叠字、通感(通感修辞手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要作为重点讲清楚。)等修辞手法。荷塘月色又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借月色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既有淡淡的忧愁,
5、又有淡淡的喜悦。本文的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在如此迷人的良宵美景中,作者为何情绪那么低调,只是淡淡的喜悦还有淡淡的忧愁呢?这就需要同学们了解写作背景。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这年正是大革命失败之际,蒋介石叛变了革命,独裁代替了民主,黑暗代替了光明。此时朱自清也因此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想“超然”,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他“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这种矛盾心情的反映。先让同学们阅读一遍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生词。教师板书:蓊蓊郁郁、袅娜、风致、脉脉、没精打采、倩影、弥望、斑驳、丰姿。请一位同学给以上字詞注
6、音,然后让同学们进行纠正、补充。让同学们齐读以上字词。要求在课下掌握这些词语解释的意义。课堂小结:(5分钟)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作者,写作背景,对课文进行了整体的感知,初步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后作业:1、 解释字词。2、 熟读课文,并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3、 本文的“文眼”、“感情基调”、“线索”各是什么?第二课时复习提问:(5分钟)首先检查学生对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找学生读出生字、生词)然后让学生整体感知和理解课文。抽查背诵情况。进入新课:(30分钟)学生讨论:本文的“文眼”是什么?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先分别提问几个学生,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提示。)教师总结:“文
7、眼”是读者透过它来探视文章主题思想的窗户,本文的“文眼”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现实和社会的不满、苦闷、彷徨,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一时无法解脱的矛盾状态。这一句透出了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因而也就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同学们可以感觉到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低沉的。全文是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的。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由文章的开头顺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从“心里颇不宁静”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来荷塘,来到“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里,得到了暂时的逍遥。作者既交代了游荷塘的缘由,又描述了荷
8、塘的大体轮廓,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出下文。(请同学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教师纠正。)名段诵读:分别找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是如何体现的?找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学生讨论:这是课文的中心部分,这三段分别写了哪些景色?找出文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找出含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解释。(先提问讨论情况。)教师点悟:第四段描写月下的荷塘,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观察角度由近及远,由上而下,运用了比喻、通感、叠字等修辞手法,由静到动地进行描写。全段没有提及月光,但景物都是在淡淡的月光下体现出的独有的特色。第五段着力写月色
9、,又处处不忘荷塘。因为月光是单调的,直接写不便展开,所以作者借“清雾”、“叶子”、“灌木”、“树影”写出来,加之运用了比喻、通感、叠字、对比等修辞手法,创造出了一种朦胧、素雅、柔和的意境。第六段写荷塘四周,近树浓抺,远山轻描,随意点染,完成了一幅完整的荷塘月色图。针对同学们会把“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缈茫的歌声似的”理解成“比喻”,来分析通感。“通感”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要作为重点来掌握。播放課件5。(幻灯片5:附后)修辞知识:通感:通感又名“移觉”它是用形象的语言,把一种感官的感觉移到另一感官上,达到用多种感觉来描写同一对象的目的。这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的彼此相通的
10、描写,往往把很抽象的事物描绘得更加丰富、可感。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学生讨论:运用“通感”有什么好处?它与比喻有什么区别?课文中运用“通感”这种修辞手法的句子有哪些?(先找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通感用来描写同一事物,可以把抽象的事物描写得更加形象生动,使读者感受更深,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营造出一种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享受。它们的区别有两点:1、比喻是在同一感觉器官下进行描写;而通感是通过多种感觉来描写。2、比喻重在“喻”;而通感重在“感”。(课文中运用通感修辞手法的句子请大家一起来读。)学生讨论:请同学分析作
11、者在游荷塘时为什么感情始终是低落的?为什么又想起采莲的事情?教师总结:由作者的情绪决定了荷塘景色全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但作者毕竟不能真正超然。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一股愁思袭上心头,不禁发出慨叹,“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宁静的心情又纷然。接着他又想起采莲的事,从六朝的风流的季节,忆起梁代的采莲赋,想起西洲曲,勾起了乡思,“到底惦着江南了”。然而,“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文章紧紧围绕着“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的感情基调,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完成了月夜下游荷塘的描写,结构非常完整。知识拓展:采莲赋译文:漂亮的少男、美貌的少女,心心
12、相印采莲去。船头慢慢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本课总结:(10分钟)总结全文,指出课文的重点内容:文章的线索,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生字和生词,修辞知识,文章的语言特色等。艺术特色:播放課件6。(幻灯片6:附后)1、情景交融。2、语言准确、秀丽、朴素,比喻形象生动。3、叠音词和通感的运用。课后作业:播放課件7。(幻灯片7:附后)1、本文的“文眼”是什么?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2、荷塘月色景物描写
13、与感情抒发有什么特点?3、作者在文章结尾引用西洲曲中的诗句,目的是什么?4、你对比喻、通感、拟人几种修辞方法的作用是否有了更深入的领会?课后思考:1、 本次课在讲授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对重点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2、 充分利用高新手段,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不仅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而且充实了课堂,寓教于乐,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营造了一种艺术氛围,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 3、 课前准备比较充分,教学内容比较熟练。时间安排合理,教学环节紧凑,过渡比较自然。4、 注意了知识纵向和横向的联系,重点突出。5、 应注意精讲多练,课堂上多融进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6、 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