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展示幻灯)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 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 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 “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二、作者简介郁达夫
2、,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在个人的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 美追求上,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文学。”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 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
3、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81931 年 9 月 18 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 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 年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的优美散文故都的秋1945 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 1952 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为革命烈士三、课题释义“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 定了描写的内容,题目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结合,明确而又深沉。四、理清思路,划分段落(1) 真正写故都秋的在什么地方?(3-11 段)(2)
4、学生齐读 1、2 自然段,思考:这段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的故都的秋的?请具体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这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并用江南之秋的慢、湿、淡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3) 默读 3-11 自然段,作者描绘了哪几幅故都秋景的画面,试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明确:秋晨图(清晨静观)、秋槐图(落蕊轻扫)、秋蝉图(秋蝉残鸣)、秋雨图(秋雨话凉)、 秋果图(佳日秋果)(4)读第 12 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明确:中心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
5、引起深沉,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5) 结尾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手法?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明确:A.13 自然段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以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来衬托衬托故都的秋,而第自然段以南国之秋“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的的特点来衬托衬托故都的秋, 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B. 第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第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和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6) 划分层次段落总起(1-2)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分写(3
6、-12)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总括(13-14)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 情。(7) 本文文眼是什么?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文眼作用:结构上,提纲挈领,总起全文。内容上,为全文定下了浓重的抒情基调。清,静:是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和总结,也是作者的内心感受;悲凉:本指消极低落的情感, 此处用来形容故都之秋的特征,把自然界的客观色彩和内心的主观色彩统一起来了。第二课时一、研读“秋晨图”(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思考:作者十余年不逢北国之秋,他怀念北国的什么呢?明确:
7、陶然亭:幽静;芦花:朴素。柳条:平淡。虫唱:有野趣。夜月、钟声:宁静而幽远。故都之美超越了都市的喧嚣,更具乡野的宁静和自然的境界,表现出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2) 秋晨图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特点?明确:破屋:陈旧、沧桑;浓茶:虽苦,味甘。天色:纯净而高远 ;“漏下来的日光” 地上光影的斑驳,清淡,宁静;“细数”静对“见出作者内心的清闲,潜意识中或许还有点落寞。牵牛花,更显出作者主观的喜好:蓝色,宁静而淡远;白色,纯净而雅洁。紫黑色虽 然清冷,却又沉重了点;淡红色尽管淡,但毕竟又鲜艳了些。牵牛花所处的环境, “破壁腰”残破寥落, “几根秋草”显示出生命的衰败。(3) 这幅画面的景物
8、怎样体现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呢?明确:“天色”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朝荣)的花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 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 “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 “秋草”体现了“悲凉”。(4) 小结:清晨小院静坐,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身看牵牛,耳中闻鸽声,绘声绘色, 有动有静,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让人感到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喧嚣、浮躁、郁闷的心绪在这样的氛围中得以净化和升华。二、研读“秋槐图”(1) 作者写秋槐,运用了哪些感官去感悟?视觉:像花而又不是花、铺得满地、扫帚的丝纹 听觉:声音也没有嗅觉:气味也没有 触觉:极微细极柔软感觉
9、:细腻、清闲、落寞、深沉(2) 这幅画面的景物怎样体现出故都秋的“ 清”“静”“悲凉”的特点呢?静”“铺得满地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感觉”;“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3) 小结: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描写,如果不是感觉极其精致的艺术家,谁会留意这些呢?有了这种感觉,对于生命的消亡就有了独到的深邃的理解。当作者细细地感知槐树的落蕊的时候,一叶而知秋,引发的是对生命流逝与日渐衰老的落寞与悲凉感, 或许, 这就是秋天“深沉的地方”吧三、分析其余三幅图画,说说哪些方面体
10、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1.秋蝉图:(1) 解读“蝉”这一意象作者笔下的秋蝉衰弱的残声唤起了关于生命漂泊与衰亡的感喟。而且,这北国的秋蝉,还因 为树多屋低的缘故而到处都能听到它们的啼唱,而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市井小民所 熟知,体现了作者审美趣味中生活化、平民化的一面。(2) 哪些方面体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静处处蝉鸣声;悲凉秋蝉衰弱的蝉声2. 秋雨图:(1) 为何要写都市闲人?一般来说,都市生活的节奏是紧张的,身在都市而“闲”的人,就显出了一种情调,尽管他们是些没有多少身份和地位的平民,不一定有多少高雅的文化修养,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 对生活的那一份淡然而悠远
11、的态度,却为高雅的文化人所欣赏。(2) 为何突出闲人们的答话?因为它触动了自己内心隐秘的伤痛:天气转凉,一年将近,人到中年,光阴几何,尘满面, 鬓如霜,一切还在飘零之中。字里行间透出的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秋风秋雨、凉意萧疏的氛围中。(3) 哪些方面体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清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静息列索落的雨声;悲凉凉风、雨后话秋凉的“都市 闲人”3. 秋果图:清果实成熟的八九月;悲凉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世界4. 小结:作者主要从秋声、秋色和秋味三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地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色,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品其韵,如入其境。第三课时一、合作讨论(1)
12、 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和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 么上述秋景的描绘,是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呢?提示: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没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点,都“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作者正是依据这“缘情写景”的手法, 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而这“情”就是文章不散的“神”。(2) 课文中议论的作用是什么?明确: 本段从对故都的秋的记叙深化到议论,这是散文特有的从“形”到
13、“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同时创造出 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在增添了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旨意暗合。(3)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 驼。(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而上句中的比喻又是从哪个角度入手的呢?)提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人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 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
14、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昧悠长,明了于胸。二、把握主旨(1) 感情基调是颂秋?悲秋?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 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一尝”;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 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 三分之一的零头。”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 颂
15、秋的。(2) 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郁达夫,三岁丧父。17 岁 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 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此文写于 1934 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不也有哀愁吗?(3) 小结主旨: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念故 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三、课堂小结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的变化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景使人感伤。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将故都的秋色和个人心中的悲凉巧妙融合,温婉地表达了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及落寞情怀。在选 景时,作者以情驭景,情寓景中,做到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的完美融合,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四、作业 点金训练五;板书故 都 的 秋以 情 驭 景画面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佳日秋果秋色碧空白中带黄蓝朵青布淡绿微黄清秋声鸽声帚声蝉声衰弱风雨声人声静秋味悲凉以景显情一切景语皆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