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配套讲义:计算题题型专练(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8525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配套讲义:计算题题型专练(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配套讲义:计算题题型专练(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配套讲义:计算题题型专练(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配套讲义:计算题题型专练(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计算题满分攻略(一)细心审题做到一“读”二“思”三“析”物理计算题历来是高考拉分题,试题综合性强,涉及物理过程较多,所给物理情境较复杂,物理模型较模糊甚至很隐蔽,运用的物理规律也较多,对考生的各项能力要求很高,为了在物理计算题上得到理想的分值,应做到细心审题、用心析题、规范答题。1读题“读题”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最直接方法,一定要全面、细心,读题时不要急于求解,对题中关键的词语要多加思考,搞清其含义,对特殊字、句、条件要用着重号加以标注;要重点看清题目中括号内的附加条件及题目给出的图形及图像等。2思题“思题”就是默读试题,是物理信息内化的过程,它能解决漏看、错看等问题。边读题边思索、边联想,以

2、弄清题目中所涉及的现象和过程,排除干扰因素,充分挖掘隐含条件。3析题“析题”就是在“思题”获取一定信息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信息,准确、全面、快速思考,要对研究对象的各个运动过程进行剖析,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景,确定每一个过程对应的物理模型、规律及各过程间的联系。(20分)(全国卷)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37(sin 37)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

3、擦因数1减小为,B、C间的动摩擦因数2减小为0.5,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 s末,B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2保持不变。已知A开始运动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27 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图1(1)在02 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2)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教你审题规范解答规范解答答题规则与技巧(1)在02 s时间内A的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371N1ma1(2分)N1mgcos 37(1分)联立并代入已知条件得:a13 m/s2(1分)在02 s时间内B的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mgsin 372

4、N21N1ma2(2分)N2N1mgcos 37(1分)联立并代入已知条件得a21 m/s2(1分)(2)在t12 s时,设A和B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v1a1t16 m/s(1分)v2a2t12 m/s(1分)tt1时。设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此时A与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同理可得a16 m/s2(1分)a22 m/s2(1分)B做减速运动。设经过时间t2,B的速度减为零,则有v2a2t20(1分)联立式得t21 s(1分)在t1t2时间内,A相对于B运动的距离为s12 m27 m(2分)此后B静止,A继续在B上滑动。设再经过时间t3后A离开B,则有ls(v1a1t2)t3a1t

5、(2分)可得t31 s(另一解不合题意,舍去)(1分)设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为t总,有t总t1t2t34 s。(1分)答案(1)3 m/s21 m/s2(2)4 s1.规范受力示意图,有效帮助解题分别对石堆A和石板B进行受力分析,严格画出其受力示意图,画图要求清晰、规范,这样有助于分析问题和规范列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规范列式,符合物理规律解题所列的每一个公式都要有物理依据,符合物理规律,要与原始规律公式的具体形式一致,不要写移项变形的公式。如本题中式、式不得写成mgsin 371N1ma10,mgsin 372N2ma20。3.不同物理量需用不同符号,不可混淆本题中t2 s前后A、B的加速度不同,因此t2 s后A、B的加速度用a1和a2表示,若仍用a1、a2表示t2 s后A与B的加速度,则扣除的6分。4.必要文字说明,解题思路清晰明了本题物体A、B的运动过程分为三段:t2 s前、t2 s后至B速度减为零,B静止后A在B上的运动。解题中应说明分析的是哪个过程、运动状态如何,这样解题过程清晰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