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课时:氯气的生产原理【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氯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2能够说出实验室制氯气的装置中名部分的用途,并比较几种常见气体制取装置的特点和使用条件。3观察并识记氯气与铁、有色布条和NaOH溶液作用的现象,能够用氯气的性质加以解释。4通过探究活动推断氯水中的主要成份,能够正确书写相关的反应方程式。5进一步认识氯气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教学重点】、氯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氯气的制取原理、氯气与NaOH的反应【教学用具】CAI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巩固】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述氯气的工业生产原理和实验现象。、要求学生写出电解食盐水
2、的方程式。【过度】工业上制氯气是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那么实验室又怎么制取氯气呢?请大家看课本页。【阅读理解】自学教材页内容思考下面几个问题。(投影)、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实验室制取氯气装置中有哪几个部分组成?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想一想你学过其他制取气体的装置,并与制取氯气的制取装置进行比较。【板书】氯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实验原理MnO2 + 4HCl(浓) =MnCl2 +2H2O + Cl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归纳整理】根据上面的几个问题提示,去阅读教材,经过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根据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氯元素的化合价由
3、价变为价。、实验室制取氯气装置有个部分组成: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因为氯气有毒,污染空气,不能直接排空,所以要用NaOH溶液吸收。、气体发生装置有以下几种气体l2装置类型使用条件固固加热固液不加热固液加热 点燃【练习巩固】l + NaOH =NH3 + NaCl,通过该反应来制取氨气,应该用哪套实验装置?【学生活动】经过对比讨论,得出应该使用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固体与固体反应,需加热。【教师活动】演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及氯气与Fe、有色面条的实验,让学生根据多媒体打出的观察观察重点进行观察并思考中提出的问题。【观察与思考】观察要点:、氯气的制取实验中,提醒学生注意实验的操作步骤
4、。、氯气与铁反应时,提醒学生注意生成的烟是什么颜色的。、氯气与有色布条反应时,提醒学生注意是哪个布条褪色。为什么、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注意气体颜色的变化。思考:1 棕色的烟是什么物质?2 为什么干燥的面条不会褪色?3 为什么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交流讨论】:学生对所观察到现象及自己对这些现象的解释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最后师生共同完成教材中的表格。写出如下反应方程式:点燃2Fe +3Cl2 =2FeCl3点燃H2+Cl2=2HClNaOHl2 =NaClO + NaCl + H2O说明NaClO的名称是次氯酸钠,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实验实验现象结论实验激烈燃烧,棕褐色
5、烟点燃2Fe +3Cl2 =2FeCl3实验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氯气无漂白性,而氯气与水反应后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实验气体颜色变浅NaOHl2 =NaClO + NaCl + H2O附:板书设计一、氯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实验原理:MnO2 + 4HCl(浓) =MnCl2 +2H2O + Cl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二、氯气的性质、物理性质:黄绿色,有毒、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 点燃2Fe+3Cl2 =2FeCl3 2、与非金属反应 点燃H2+Cl2=2HCl3、与碱反应 2NaOH + Cl2 = NaCl+1O + NaCl + H2O【教学反思
6、】1 氯气的制取反应和与NaOH反应是本节课的难点,其主要原因是这两个反应不能归于初中所学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在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中缺少固着点,它们又是以后所学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的基础。课堂如果能再分析具体些,学生理解会更深刻些。特别是后一个反应,临近下课,草率了事,从学生作业看效果不是太好。下节课要加强检查,让学生都写一遍。在接下来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节可以把这两个反应作为例子进行分析,顺便巩固复习一下。2 归纳与整理对于学生知识的有序化是有帮助的,所以本节课安排了实验室几个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从效果看还是比较明显的。重要是要交给学生一种归纳比较的方法。在这个环节有一个意外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在根据所给条件选择实验装置时,有不少学生认为NaOH是液体。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所看到的NaOH都是溶液状态。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经验,不能以自己的经验代替学生的实验。同时也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经验。3在Cl2 与NaOH 反应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其产物的方法,但暴露出我们的学生不善于质疑和思考的特点,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地私答道生成NaClO,至于为什么会想到是NaClO,没有思考过,说教材就是这样讲,不能进行逻辑推理,所以我们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