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8318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南省保山市2019年普通高中毕业生市级统一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毛笔羊毫真伪B. 造纸的主要原料是纤维素和大量低聚糖C.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是减少雾霾发生的有效措施D. 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塑料,实现“碳循环”,可有效减少“白色污染”【答案】B【解析】【详解】A项、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假的羊毫是化学纤维,所以用灼烧法可鉴别毛笔羊毫的真伪,故A正确;B项、造纸的原料是木材,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是多糖,低聚糖不能用于造纸,故B错误;C项、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减

2、少化石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是减少雾霾发生的有效措施,故C正确;D项、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可以在自然界中自行分解为小分子化合物,用以替代聚乙烯等塑料,实现“碳循环”,可减少“白色污染”,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把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等为解答的关键。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100,pH=1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个数为1013NAB. 氧原子总数为0.2NA的CO2和NO2的混合气体,其体积为2.24LC. 常温下,5.6g铁分别与足量氯气和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均为0.3NAD.

3、100g46%乙醇溶液中所含OH数目为7NA【答案】D【解析】【详解】A项、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由水电离的H+个数,故A错误;B项、没有明确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混合气体体积,故B错误;C项、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目,故C错误;D项、100g46%乙醇溶液中,乙醇质量为46g,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OH的物质的量为1mol,水的质量为54g,物质的量为3mol,含有OH的物质的量为23mol=6mol,溶液中所含OH共7mol,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及应用,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明

4、确浓度计算需知道溶液体积、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物质结构是解题关键。3.自然界中的许多植物中含有醛,其中有些具有特殊香味,可作为植物香料使用,例如桂皮含肉桂醛(CH=CHCHO),杏仁含苯甲醛(CH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肉桂醛,苯甲醛都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聚合反应B. 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肉桂醛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C. 肉桂醛和苯甲醛互为同系物D. 苯甲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内【答案】C【解析】【分析】肉桂醛属于芳香化合物,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醛基,能表现烯烃和醛的性质,苯甲醛属于芳香化合物,官能团为醛基,能表现醛的性质,两者官能团不同,

5、结构不相似。【详解】A项、肉桂醛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反应,含醛基可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H可发生取代反应;苯甲醛含醛基可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H可发生取代反应,苯甲醛在放置过程中会发生聚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故A正确;B项、含-CHO的物质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则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肉桂醛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故B正确;C项、肉桂醛含碳碳双键,而苯甲醛不含,结构不相似,则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D项、苯甲醛分子中含有苯环和醛基,无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内,故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

6、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4.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C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与其他各层电子总数之和相等,A和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D的质子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A、B、C、D能形成的含氧酸中,D的含氧酸酸性最强B. 简单离子半径;BCDC. 四种元索均能与氢元素形成共价键D. 在一定条件下A的单质能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A原子的最外层电了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则A为C元素;C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与其他各层电子总数之和相等,则C为S元素;由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可知D

7、为Cl元素;由A和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D的质子序数可知,B的原子序数为(176)=11,则B为Na元素。【详解】A项、B为Na元素,金属元素不能形成含氧酸,Cl元素的含氧酸中既有弱酸又有强酸,次氯酸的酸性比硫酸弱,故A错误;B项、B、C、D均为第三周期元素,硫离子半径最大,钠离子半径最小,故C错误;C项、Na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氢化钠,氢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只有离子键,故C错误;D项、碳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推断元素、利用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来分析解答问题是解答关键。5.下列实验中,现象及结论都正确,且二者之间有

8、因果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详解】A项、5ml0.1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完全反应,需要12.5mL 0.1mol/L草酸或6.25mL 0.2mol/L草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过量,溶液颜色变浅,不会出现褪色,故A错误;B项、铁粉过量,溶液中不存在三价铁离子,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不会变红色,故B错误;C项、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表面生成一层熔点很高的氧化膜,其内部的铝熔点较低,故内部的铝熔化而不滴落,故C错误;D项、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和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碳酸氢钠溶液红色更深,说明碳酸氢钠水解程度大于醋酸钠,碳酸氢钠水解常数大于醋酸钠,

9、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6.中国科学家用蘸墨汁书写后的纸张作为空气电极,设计并组装了轻型、柔性、能折叠的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甲,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放电时,纸张中的纤维素作为锂电池的负极B. 充电时,若阳极放出1molO2,则有4mol e回到电源正极C. 开关K闭合给锂电池充电,X对应充电电极上的反应为Li+e=LiD. 放电时,Li+由正极经过有机电解质溶液移向负极【答案】C【解析】【分析】可充电锂空气电池放电时,活泼的锂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

10、e= Li+,纸张中的石墨作锂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Li+2e-=Li2O2,电解质里的Li+离子由负极移向正极;开关K闭合给锂电池充电,电池负极接电源的负极,充电时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详解】A项、可充电锂空气电池放电时,纸张中的石墨作锂电池的正极,故A错误;B项、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2O2-2e-=O2+2Li+,若阳极放出1molO2,则有2mol e回到电源正极,故B错误;C项、开关K闭合给锂电池充电,电池负极X接锂电池的负极,X对应充电电极为阴极,阴极上的反应式为Li+e=Li,故C正确;D项、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Li+由负极经过有机电解质溶液移向

11、正极,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涉及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掌握电极的判断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是解答关键。7.25时,下列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将a molL1CH3COOH与b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溶液pH为7,则a与b的关系:abB. 浓度相同的NH4Cl;CH3COONH4;NH4HSO4。三种溶液中的c(NH4+):C. 将相同浓度的氨水与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c(NH4+)c(Cl)c(H+)c(OH)D. pH相等的四种溶液a.CH3COONa;b.C6H5ONa;c

12、. NaHCO3;d.NaOH。其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dba (7). ac (8). 0.06mol/(Lmin) (9). 450 (10). ad【解析】【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计算H1,再由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计算键能;2)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随温度的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又使平衡体系中CO的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相同温度下,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压强改变不影响其平衡移动,反应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

13、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故增大压强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3)根据题给图象分析可知,T2先达到平衡,则T2T1;依据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标志判断;建立三段式,由三段式计算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依据反应特征判断。【详解】(1) 根据盖斯定律:-=可得,故H1=H2-H3=-58kJmol-1-(+41kJmol-1)=-99kJmol-1,由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可得-99kJmol-1=(1076kJmol-1+2436kJmol-1)-(3x+343+465)kJmol-1,解得x=413 kJmol-1,故答案为:413;(2)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

14、,随温度的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又使平衡体系中CO的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相同温度下,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压强改变不影响其平衡移动,反应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故增大压强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故压强P3P2P1,故答案为: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P3P2P1;的正反应为气体总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而反应为气体总

15、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的影响,因此增大压强时,CO的转化率提高;(3)根据题给图象分析可知,T2先达到平衡,则T2T1,由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则K1K,故答案为:;a. 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容器中压强不变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正确;b.甲醇和水蒸气均为生成物,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甲醇和水蒸气的体积比均保持不变,故错误;c.v正(H2)=3v逆(CH3OH)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正确;d.2个C=0断裂代表正反应速率,6个HH断裂也代表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

16、态,故错误;故选ac,故答案为:ac;若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H2的转化率为90%,由此建立如下三段式:CO2 (g)+3H2 (g)CH3OH(g)+H2O(g)起(mol/L) 0.5 1 0 0变(mol/L) 0.3 0.9 0.3 0.3平(mol/L) 0.2 0.1 0.3 0.3则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5min=0.06mol/(Lmin),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c(CH3OH)c(H2O)/c(CO2)c3(H2)= 0.3 mol/L0.3 mol/L/(0.2mol/L)(0.1mol/L)3=450;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增大压强,平衡右移

17、,甲醇产率增大;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平衡不移动,甲醇产率不变;恒容充入He,各物质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甲醇产率不变;按原比例再充入CO2和H2,相当于增大压强增大压强,平衡右移,甲醇产率增大,故选ad,故答案为:0.06mol/(Lmin);450;a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综合应用,涉及了盖斯定律和键能计算、化学平衡图象、化学平衡移动、平衡常数等,侧重考查分析能力,注意化学平衡常数的理解、图像的分析、三段式计算是解答关键。11.碳是形成单质和化合物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有独特的性质和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C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达式为_。(2)碳元素是组成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元

18、素。1828年,化学家维勒首次用加热的方法将无机物氰酸铵NH4(OCN)转化为有机物尿素,开启了人造有机物的大门。氰酸铵中阳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有机物M()在一定条件下生成N()沸点:M_N(填“大于”或“小于”)。M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不同杂化类型的碳原子数之比为_。(3)碳的有机物常作为金属有机化合物的配体,如EDTA(乙二胺四乙酸)。EDTA与Ca2+形成的配离子如图所示。该配离子的配位数是_,配体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_。(4)石墨晶体由层状石墨“分子”按ABAB方式堆积而成,如图所示,图中用实线标出了石墨的一个六方晶胞。石墨中C原子上未参与杂化的所有p轨道相互平行且重叠,使p轨道中

19、的电子可在整个碳原子平面中运动而导电。六方氮化硼(BN)与石墨晶体结构类似,硼原子和氮原子交替相连,而六方BN却无法导电,其原因是_。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石墨一种晶胞结构和部分晶胞参数如图。a.原子坐标参数描述的是晶胞内原子间的相对位置。石墨晶胞中碳原子A、B的坐标参数分别为A(0,0,0)、B(0,1,),则C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b. 晶胞参数用以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已知石墨晶胞底边长为acm,层间距为 d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石墨的密度为_gcm3(写出表达式即可)【答案】 (1). (2). 正四面体 (3). 小于 (4). sp2、sp3杂化 (5). 72 (6).

20、 6 (7). sp2和sp3杂化 (8). 氮的电负性较大,相互平行且重叠p轨道(或大兀键)上的电子在很大程度上被定域在氮的周围,不能自由流动 (9). (10). 【解析】【分析】(1)碳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2;(2) 氰酸铵中阳离子为NH4+离子;对结构相似的有机物,其分子量越大沸点就越高;M中含有C-C、苯环以及C=O;(3)由图可知,EDTA与Ca2+形成的配离子中为Ca2+中心离子,EDTA中N、O原子与Ca2+之间形成配位键;EDTA中含有饱和碳原子和COO;(4)由于N和B的电负性相差较大;a.由B点坐标可得,a=1,d=1/2,所以C点坐标为(1,1,1/2);b.

21、由石墨的晶胞结构得晶胞中C原子的数量为1+21/2+81/8+41/4=4,晶胞体积为2daasin60=。【详解】(1)碳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2,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其价电子原子轨道表示式为,故答案为:;(2) 氰酸铵中阳离子为NH4+离子,NH4+离子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数为0,故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故答案为:正四面体;对结构相似的有机物,其分子量越大沸点就越高,所以沸点M小于N,故答案为:小于;因为M中含有C-C、苯环以及COO,所以M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sp3杂化,两种杂化方式的碳原子比例为:(6+1):2=7:2,故答案为:sp

22、2和sp3杂化;7:2;(3)由图可知,EDTA与Ca2+形成的配离子中为Ca2+中心离子,EDTA中N、O原子与Ca2+之间形成配位键,Ca2+的配位数为6;EDTA中含有饱和碳原子和COO,故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sp3杂化,故答案为:6;sp2和sp3杂化;(4)由于N和B的电负性相差较大,在六方氮化硼晶体中相互平行且重叠p轨道(或大兀键)上的电子在很大程度上被定域在N原子的周围,不能自由流动,故不能导电,故答案为:氮的电负性较大,相互平行且重叠p轨道(或大兀键)上的电子在很大程度上被定域在氮的周围,不能自由流动; a.由B点坐标可得,a=1,d=1/2,所以C点坐标为(1,1,1/

23、2),故答案为:(1,1,1/2);b. 由石墨的晶胞结构得晶胞中C原子的数量为1+21/2+81/8+41/4=4,晶胞体积为2daasin60=,则石墨的密度为,故答案为:。【点睛】杂化类型的判断可以根据分子结构式进行推断,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未参与成键)中心原子形成的键个数;根据分子的空间构型推断杂化方式:只要分子构型为直线形的,中心原子均为sp杂化,同理,只要中心原子是sp杂化的,分子构型均为直线形;只要分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的,中心原子均为sp2杂化;只要分子中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中心原子均是sp3杂化;V形分子的判断需要借助孤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是1的中心原子是sp2杂

24、化,孤电子对数是2的中心原子是sp3杂化。12.石油裂解气用途广泛,可用于合成各种橡胶和医药中间体。利用石油裂解气合成CR橡胶和医药中间体K的路线如图:已知:I.氯代烃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3,氯的质量分数约为62.8%,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21;.(1)A的顺式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D的系统名称是_。(2)反应的条件是_,依次写出和的反应类型:_、_。(3)写出FG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G还能与其他醇类发生反应,写出G与乙二醇发生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写出比G多2个碳原子的同系物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6)已知双键上的氢原子很难发生取代反应。以A为起

25、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B_。合成路线流程图示如:【答案】 (1). (2). 1,3-二氯丙烷 (3). NaOH溶液,(加热) (4). 加聚反应 (5). 取代反应 (6). OHCCH2CHO+4Ag(NH3)2OHNH4OOCCH2COONH4+2H2O+4Ag+6NH3 (7). (8). 、 (9). 【解析】【分析】根据流程图,1,3-丁二烯与溴发生1,4加成,生成A,A为1,4-二溴-2-丁烯();与氢气加成后生成1,4-二溴丁烷();由氯代烃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3,氯的质量分数约为62.8%,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21可知D的分子式为C3H6Cl2,依据流程结构简

26、式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则E为;在铜作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加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OHCCH2CHO,则F为OHCCH2CHO;OHCCH2CHO发生银镜反应后,酸化得到HOOCCH2COOH,则G为HOOCCH2COOH;HOOCCH2COOH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H2OOCCH2COOCH2CH3,则H为CH3CH2OOCCH2COOCH2CH3,CH3CH2OOCCH2COOCH2CH3与发生信息反应生成, 进一步反应生成K()。【详解】(1)A为1,4-二溴-2-丁烯(),存在顺式和反式异构体,顺式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D的结

27、构简式为,其名称为1,3-二氯丙烷,故答案为:;1,3-二氯丙烷;(2)反应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反应为2氯1,3丁二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CR橡胶,反应为CH3CH2OOCCH2COOCH2CH3与在甲醇钠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故答案为:NaOH溶液,(加热);加聚反应;取代反应;(3)FG过程中第一步反应为OHCCH2CHO发生银镜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HCCH2CHO+4Ag(NH3)2OHNH4OOCCH2COONH4+2H2O+4Ag+6NH3,故答案为:OHCCH2CHO+4Ag(NH3)2OHNH4OOCCH2COONH4+2H2O+4Ag+6NH3;(4)G

28、为HOOCCH2COOH,一定条件下HOOCCH2COOH与乙二醇发生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OCOCH2COOCH2CH2OH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OOCCH2COOHnHOCH2CH2OHHOCOCH2COOCH2CH2OH(2n1) H2O,故答案为:nHOOCCH2COOHnHOCH2CH2OHHOCOCH2COOCH2CH2OH(2n1) H2O;(5)G为HOOCCH2COOH,比G多2个碳原子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为、,故答案为:、;(6)A为,B为;以A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B,由于已知双键上的氢原子很难发生取代反应,首先将有机物A中的溴原子水解为羟基,再与氯化氢加成

29、生成,然后将羟基消去即可,故合成路线为:,故答案为:。【点睛】有机物的结构、性质、转化、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学方程式和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书写及物质转化流程图的书写是有机化学学习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掌握常见的有机代表物的性质、各类官能团的性质、化学反应类型、物质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与各类官能团的数目关系,充分利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以反应类型为突破口,以物质类别判断为核心进行思考。经常在一系列推导关系中有部分物质已知,这些已知物往往成为思维“分散”的联结点。可以由原料结合反应条件正向推导产物,也可以从产物结合条件逆向推导原料,也可以从中间产物出发向两侧推导,审题时要抓住基础知识,结合新信息进行分析、联想、对照、迁移应用、参照反应条件推出结论。解题的关键是要熟悉烃的各种衍生物间的转化关系,不仅要注意物质官能团的衍变,还要注意同时伴随的分子中碳、氢、氧、卤素原子数目以及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衍变,这种数量、质量的改变往往成为解题的突破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