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政权的对峙考纲清单(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国民革命运动。(2)国共政权的对峙: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经过时间口号中心主力影响第一阶段5月4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北京学生第二阶段6月5日起上海工人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知识拓展巴黎和会与中国山东问题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要求收回山东权益,却被操纵会议的英、法、美转让给日本,激起中国
2、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1922年,美、英不愿看到日本在中国势力的扩大,转而支持中国与日本在华盛顿会议期间签订协定,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并赎回胶济铁路。(3)结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5)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李大钊、陈独秀开始进行建党活动。(2)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3)内容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
3、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中央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4)影响: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辨析比较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纲,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为目标。它基本上照搬苏联经验,是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革命纲领,后来被称为党的“最高纲领”。中共二大在正确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把反帝、反封建、反军阀,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制定出“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它实际上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纲领。3国民革命运动(1)兴起国共合作背景: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实
4、现: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2)高潮北伐战争对象: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过程:1926年开始北伐,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结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3)失败原因:列强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表现: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误区警示国民革命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而不是马克思主义。新三民主义并不等于三大政策,前者是纲领
5、与目标,后者是方法与手段。(2)国民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3)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民革命失败了。二、国共政权的对峙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在南昌发动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6、3土地革命(1)方针确定: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2)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3)意义: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4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开始: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开始长征,初期处于危险中。(3)转折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内容: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影响: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
7、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胜利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5)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概念阐释井冈山精神与长征精神(1)井冈山精神: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灵魂;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核心;艰苦奋斗、勇于胜利是基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根本。(2)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1五四运动取得了完全胜利。_答
8、案“完全”表述错误,是初步胜利。2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_答案“统治基础”未被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被推翻。3遵义会议清算了“左”倾错误。_答案“清算”表述错误。遵义会议只是纠正了在组织上和军事上的错误,纠正思想路线的错误是在延安整风时期。考点一从五四运动到国民革命 概念解读与五四运动、国民革命相关的历史概念1北洋军阀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
9、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从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持续16年,又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年)两阶段。2民主主义革命3“左”倾与右倾(1)“左”倾:是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如王明的“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等。(2)右倾:是保守主义、机会主义,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如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3)“左”倾和右倾都是主观主义。因此,既要反“左”,也要反右。 获取材料信息理解五四运动的影响材料我们要知道,在
10、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做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摘编自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要求:根据材料分析五四运动对公车上书运动的超越指什么?试答:_答案五四
11、运动规模更大,社会基础更广泛,影响更大。连线高考五四运动的影响(2018江苏高考,9)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点拨材料中的时间是“1920年”,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根据材料中世界劳动者“要求待遇”“要求管理权”,说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工人运动正在结合。答案A认知深化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
12、的影响(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反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的社会运动,新式知识精英群体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列强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要求予以满足的做法使接受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终于忍无可忍,最终以火山爆发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倡
13、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变革,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及了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文化改造命题。 提炼材料观点正确认识国民革命材料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观点思考方向历史结
14、论角度1对国民革命性质的认识角度2对国民革命特点的认识(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是在新三民主义指导下的有更广泛群众基础的、有明确反帝目标的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角度3对国民革命目标的认识答案角度1:国民革命是国共合作领导的人民大革命。角度3:国民革命的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建立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认知深化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1)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2)群众基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多个阶级的统一战线。(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4)革命军队:组建正规的新式革命军队,并进行了规模
15、空前的北伐战争。考点二国共十年对峙 概念解读与国共十年对峙相关的历史概念1土地革命又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指的是国民大革命),是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打地主、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2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1)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是坚定信念、矢志不移,井冈山精神的基石是依靠群众、艰苦奋斗。(2)长征精神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运用材料论证问题“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探索材料一中国仍属于以农
16、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利用危机时刻在反动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摘编自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要求:分析材料一,概括其观点并加以论证。试答:_连线高考学会从材料中寻找论据高考中的小论文设问要论证问题,论据可以紧扣论题从所学知识中概括,这是常用的方法。除此之外,试题提供的材料中,往往有很多历史信息,可以作为论据论证所拟定的论题。例如上题中,社会性质、经济状况、力量对比等信息均可以作为论据。答案观点: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论证: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地经
17、济发展不平衡,经济交通落后,资本主义发展薄弱,工人阶级尽管有发展,但与反动势力相比,力量太弱小了。从历史经验教训来看,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后,曾领导工人运动,但惨遭镇压,证明无产阶级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必须联合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共同斗争。国民革命中,国共两党合作取得重大革命成果,但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导致大革命失败。此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三次起义,攻打中心城市均失败。综上所述,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材料二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利用危机时刻在反动统治
18、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要求:分析材料二,论证中国选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试答:_答案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对中国分而治之;中国各地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落后;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多数,敌人在农村的统治力量薄弱;城市敌人力量强大。认知深化1工农武装割据的含义及历史意义(1)含义:工农武装割据是指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包括三个方面: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核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根据地是革命基地。(2)历史意义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实践基础,开辟
19、了新的革命道路。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工农武装割据政权属于工农民主政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雏形,为在中国建立真正统一的人民共和国积累了经验。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1)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右倾错误“八七会议”的正确决策;“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3)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瑞金陕北。(4)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外战”:19271936年内战1937年国共合作抗战。考点综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对革命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1)革命
20、纲领:1921年中共一大纲领脱离中国国情,1922年中共二大依据中国国情(社会性质、革命对象、革命任务),制定最低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革命力量:从工人运动高潮的失败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1924年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迎来国民革命的高潮。(3)革命领导: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独立领导革命。南昌起义标志着共产党独立领导军队和革命的开始。(4)革命道路:1927年三大起义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照搬苏联革命“城市中心论”的局限,毛泽东
21、把马列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5)纠正错误: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独立自主解决了内部矛盾,1936年胜利完成长征。(6)主要矛盾: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协调国内阶级矛盾,抓主要矛盾一致对外,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上不断走向成熟。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探索的特点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全面抗日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从农村
22、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到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适时调整土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1(2017江苏高考,8)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A人民的迫切愿望 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C知识分子的共识 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疑难突破本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概念或史实识记不清。误选C项和D项的考生不清楚“知识分子”和“全体国民”与“
23、人民”的区别。本题中的“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不包括革命的对象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的北洋军阀及其背后的支持者,而“知识分子”和“全体国民”中肯定有一部分人依附于北洋军阀及其背后的支持者。误选B项的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对史实了解不清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政府于1925年成立于广州晚于材料信息中的1922年。答案A解析中共机关刊物向导是无产阶级的机关报,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说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人民的迫切愿望,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讲的是中共的主张,并不代表国民政府,故B项错误。中共机关刊物代表的是工人阶级的观点,不是知识分子的共识,故C项错误。中共机关刊
24、物代表的是工人阶级的观点,不是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故D项错误。2(2015江苏高考,9)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它们的历史作用是()A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D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误区警示本题有56%的考生误选A项,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对题干中的时间提示语理解有误,“20世纪初期”指20世纪前三十年,中国同盟会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都属于20世纪初期的历史事件。一些考生错误地认为只有1905年才是20世纪初期,而1919年、1920年不是20世纪初期。二是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不全面,忽略了法国巴黎、北京、济南等
25、信息,未能深入查找图中标注地点所隐含的信息的共同之处。三是对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政党的有关知识的掌握比较粗糙。在历史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培养准确、全面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夯实基础知识同等重要。答案B解析图片中的“某类组织”应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故B项正确。其他各项与共产党早期组织无关,时间上也不相符。3(2018课标全国,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26、)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答案C解析C对:题干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通过这些争论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A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发生在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之后。B错:材料说的是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与欧美社会制度没有关系。D错:“消除”一词说法错误。4(2015课标全国,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
27、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答案D解析题干“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等信息,说明此时地方军阀正在混战,从而判断为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选D项。A、B、C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5(2016课标全国,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
28、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核心价值:道路认同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当前正带领中国人民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带领中国人民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题干材料反映出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农业发展,米价便宜。这种状况的出现,是由于中共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农民积极性提高所致。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30年”可知当时处于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赢得了农民的支持,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因而出现了粮食增产现象,故A项正确;其他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1五四运动爆发时,孙中山马上作出反应,对运
29、动给予极大声援和支持,具体表现有:发挥上海民国日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竭力营救被捕的爱国师生和工人;推动和指导五四运动在上海的展开;支持学生的爱国斗争,对五四运动给予肯定和赞许。这反映了孙中山()A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B对人民群众的认识变化C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D表明了彻底的反帝决心答案B解析由材料“孙中山马上作出反应,对运动给予极大声援和支持”“支持学生的爱国斗争,对五四运动给予肯定和赞许”可知孙中山在五四运动的过程中看到了民众力量的伟大,故选B项;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工人阶级,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新三民主义提出明确的反帝革命目标,排除D项。2(2020苏州月考)杜威评价
30、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时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四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可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该事件促成()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清政府迅速垮台C革命领导阶级变化 D抗日战争的兴起答案C解析“十四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C项;太平天国运动跟青年学生无关,排除A项;五四运动时期清政府已经不存在了,排除B项;抗日战争爆发于1931年,排除D项。3下图为1927年创作的漫画革命歌声(画中字:锄列强,倒军阀,灭尽世上压迫人!)该漫画
31、反映了()A北伐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B列强支持下军阀割据混战C农民运动配合革命军北伐D中共武装反抗美蒋新军阀答案C解析由材料“锄列强,倒军阀,灭尽世上压迫人”可知农民对北伐战争的支持,故选C项;北伐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排除A项;材料强调北伐战争而非军阀混战,排除B项;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排除D项。4中共机关报政治生活载:“(1925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这主要得益于()A中国国民党的正确领导B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推动C北伐战争的强有力支援D国民党在一大后迅速发
32、展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得国民革命运动推动了北方国民党组织的改造,并发展了党员,取得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项正确。5(2019扬州模考)历史地图反映了人类一定历史时期自然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及其变化,它能够将难以表达的含义转为直观的信息。观察下图,结论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B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决策由错误走向正确C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D中国革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御侮答案C解析国民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遵义会议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最高决策的拨乱反正,其仅仅是图示反映的一部分,故B项错误;红军长征使得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故C项正确;七七事变之后中国革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御侮,不符合材料题意,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