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81047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分值 150分 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卷 阅读题一、 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呈现井喷之势,形成了特殊时期的“抗疫文艺”现象。 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

2、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深入观察和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和显著成效,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故事;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味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因此,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国本,即一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创作歪风邪气,书写和记录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

3、的人民战争,彰显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精神,为国家抗疫奉献艺术力量。人本,即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波及面广,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艺术触角须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入,才可能发现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隔离在家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尤其是对逝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抗疫文艺”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做到知民情、解民

4、忧、纾民怨、暖民心,凝聚起全民族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磅礴力量。事本,即以客观事实为本,真实反映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实。这次疫情影响之广前所未有。艺术的深度书写需要广泛采信、明白就里,许多事情尚在过程之中,切不可捕风捉影、罔顾事实、不求甚解。没有现场感,就难有艺术真实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写道:“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抗疫文艺”创作需要宏大的真理叙事与细微的客观描述完美结合,以一部部具体抗疫作品,反映整个国家和全体中华儿女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风貌。离开或曲解甚至为

5、了所谓艺术虚构而挑战真实底线,这不是“抗疫文艺”的内涵规定性和美学基本要求,是难以做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的。文本,即以文艺作品为本。目前“抗疫文艺”出现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缘于创作者在疫情暴发特别是居家隔离之后,急于通过艺术创作尽快进入防控阻击战之中,表达创作者情系疫区、加油鼓劲的强烈愿望和关切之情。这种激情澎湃的创作现象与阶段,一般来看,在灾难到来之初都会经历。在持续和沉淀阶段,却需要理性思考和艺术思维的贯通。一场灾难对人民生命财产、经济社会发展的破坏及其给人们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极其深重的。灾难题材的特殊性,隐含着书写方式的独特性。需要艺术家对灾

6、难本身的突发性、破坏性、震荡性等展开综合性系统性观察,对人类抗击灾难的信心和意志予以思考,对人类在与灾难的抗争中所体现出的自救互救、防控阻击的伟力和精神进行表现,把笔触深入到民众生活状态之中,深入到人性的各种表现情势之中,深入到家国关系与民族命运之中。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出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期待“抗疫文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涌现出更多生动反映抗疫一线感人事迹、书写中华民族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屈服的恢宏史诗。 选自李明泉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

7、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是因为他们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精神。B. 作者认为,要想进行“抗疫文艺”创作,需要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C. “抗疫文艺”扎根于现实生活,其创作必须客观描述、真实反映,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客观事实有丝毫改动,否则就是罔顾事实。D. 在灾难刚刚来临的时候,文艺工作者因急于抗击灾难而创作的作品,会存在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8、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主体部分则运用并列结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发出呼吁。B.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了文艺创作会对社会和国家产生巨大影响。抗疫文艺宣传中国精神更是证明了这一点。C. 文章从政策倾向、创作核心、创作原则、创作使命四个角度为提高“抗疫文艺”书写水平指明了发展之路,论证有理有据,说服力强。D. 第段引用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从反面论证了抗疫文艺创作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本,否则就会失去艺术感染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抗疫文艺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心百姓利益,在作品中融入生命关怀和人性美善,才能发挥文艺作品

9、特有的感染力和影响力。B. 艺术创作既需要以客观事实为本,书写符合生活的真实,也要遵循文艺创作的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酌奇”“玩华”。C.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和群众心理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抗疫文艺创作不应只停留在表象书写上,更应进行深度思考,创作出优质作品。D. 灾难题材与其他题材的艺术创作不同,它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如在抗疫创作中,只有将个体感受融入到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中国北京开幕。会议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

10、主题,共商亚洲文明发展之道,共话亚洲合作共赢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节选如下:我们看到,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应对这些挑战,既需要经济的力量、科技的力量,也离不开文化的力量、文明的力量。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促进亚洲乃至世界各国文明加强平等对话、交流互鉴、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新平台。我们认为,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包容互鉴,在历史的启迪和现实的昭示中,以多样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和谐共生超越

11、文明冲突,以交融共享超越文明隔阂,以繁荣共进超越文明固化,共同谱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华章。(摘选自人民日报)材料二: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要想实现这几句话,还要走很长的路,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比如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也就是各种文明教化的人,不仅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异民族文化的“优劣”,断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

12、,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古脑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摘选自“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材料三:喜马拉雅共识机构创始人、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高级国际研究员龙安志表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正当其时,抗击了西方逆全球

13、化风潮的兴起,迎合亚洲经济体转型契机。“虽然亚洲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但加强共识后,能够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好。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等国可以通过金融、科技、环保领域的合作,践行经济可持续发展。”他说,“在文明交互加深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领域合作将更容易。”此次大会还吸引了亚洲以外国家的参与。对此,龙安志说,与古代丝绸之路一样,沿线经贸文化往来的受益方就不仅限于亚洲。“随着大会的开展,相信会有更多国家关注,但最重要的是,亚洲各国立足自身的根基,在平等尊重,求同存异的认识下做好自己的事情。”(摘选自经济参考报)材料四:新加坡海峽时报报道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除了分论坛之外,还包括亚洲文化

14、嘉年华、亚洲文明周等一系列活动,囊括了各色美食节、电影节等活动,将促进亚洲文明合作。阿富汗“ToloNews”电视台报道说,在北京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促进不同文明之同的和谐共生”。印度教徒报报道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推动相互理解和知识共享,有助于解决今天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近几年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摘选自参考消息)4.下列关于“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相关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举行的时代背景。B.“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达成的共识,为各国文明对话交流提

15、供了平台,能解决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C.“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成功召开,是对西方破坏全球化进程的有力回击,并迎合了亚洲经济体转型的契机。D.“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参与者不只是亚洲国家,还包括亚洲以外的国家,他们也会成为经贸文化往来的受益方。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化力量、文明力量与经济力量、科技力量,在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B.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容易产生“妄自菲薄”、“闭关排外”等倾向,是因为他们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C.外媒对“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大会期间活动丰富,促进了不同文明

16、之间的交流互鉴。D.亚洲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但只要加强交流,就能够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好,逐步消除隔阂与差距。6.请结合材料,概括“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的时代意义。(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不平的镜子契诃夫我和我的妻子走进客厅里。那儿弥漫着霉气和潮气。房间已经有整整一个世纪不见亮光,等到我们点上烛火,照亮四壁,就有几百万只大老鼠和小耗子往四下里逃窜。我们关上身后的房门,可是房间里仍然有风,吹拂墙角上堆着的一叠叠纸张。亮光落在那些纸上,我们就看见了古老的信纸和中世纪的画片。墙壁由于年陈日久而变成绿色,上面挂着我家祖先的肖像。

17、我们的脚步声响遍整个房子。我咳嗽一声,就有回声来接应我,这类回声从前也接应过我家祖先发出的响声呢房外风声呼啸和哀叫。壁炉的烟囱里似乎有人在哭,哭声响着绝望的单调。大颗的雨点敲打乌黑昏暗的窗子,敲打声惹得人满心愁闷。“啊,祖宗呀,祖宗!”我说,意味深长地叹气。“假使我是作家,那么我瞧着这些肖像,就会写出篇幅很大的长篇小说来。要知道,这些老人当初每一个都年轻过,每一个男的或者女的都有过爱情故事而且是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呀!比方说,看一看这个老太婆吧,她是我的曾祖母。这个毫不俊俏、其貌不扬的女人,却有过极其有趣的故事。你看见了吗?”我问妻子说,“你看见挂在那边墙角上的镜子了吗?”我就对妻子指着一面大镜子

18、,它配着乌黑的铜框,挂在墙角上我曾祖母的肖像旁边。“这面镜子有点邪气:它生生把我的曾祖母毁了。她花很大的一笔钱买下它,一直到死都没有离开过它。她黑夜白日地照这面镜子,一刻也不停,甚至吃饭喝水也要照。每次上床睡觉,她都带着它,放在床上。她临终要求把镜子跟她一块儿放进棺材里。她的心愿没有实现,因为棺材里装不下那么大的镜子。”“她是个风骚的女人吧?”我的妻子问。“就算是吧。然而,难道她就没有别的镜子?为什么她单单非常喜欢这面镜子,却不喜欢别的镜子呢?莫非她就没有更好点的镜子?不,不,亲爱的,这当中包藏着一宗吓人的秘密呢。据人们传说,这面镜子里有个魔鬼作祟,偏巧曾祖母又喜爱魔鬼。当然,这些话都是胡扯,

19、可是,毫无疑问,这面配着铜框的镜子具有神秘的力量。”我拂掉镜面上的灰尘,照一照,扬声大笑。原来这面镜子不平整,把我的脸相往四下里扯歪,鼻子跑到左边面颊上,下巴变成两个,而且溜到旁边去了。“我曾祖母的爱好可真是奇怪!”我说。我的妻子迟疑不决地走到镜子跟前,也照了一下,顿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她脸色煞白,四肢发抖,大叫一声。烛台从她手里掉下来,在地板上滚一阵,蜡烛灭了。黑暗包围了我们。我立刻听见一件沉重的东西掉在地板上:原来妻子倒在地上,人事不知了。风哀叫得越发凄厉,大老鼠开始奔跑,小耗子在纸堆里弄得纸张沙沙响。等到一扇百叶窗从窗口脱落,掉下去,我的头发就根根直竖起来,不住颤动。月亮在窗外出现了我

20、抱起我的妻子,迅速离开了祖宗的住所。她一直到第二天傍晚才醒过来。“镜子!把镜子拿给我!”她醒过来以后说,“镜子在哪儿?”这以后她有整整一个星期不喝水,不吃东西,不睡觉,老是要求把那面镜子拿给她。她痛哭,扯着脑袋上的头发,在床上翻来覆去。医生说她可能会死于精力衰竭,她的情况极其危险,我这才勉强克制恐惧,来到祖宗的住所,从那儿取来曾祖母的镜子拿给她。她一看见它,就快乐得哈哈大笑,然后抓住它,吻它,目不转睛地瞅着它。如今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她却还是在照那面镜子,一会儿也不肯离开它。“难道这就是我吗?”她小声说,脸上除了泛起红晕以外,还现出幸福和痴迷的神情。“对,这就是我!大家都说谎,只有这面镜子例外!

21、人们都说谎,我的丈夫也说谎!啊,要是我早点看见我自己,要是我早知道我实际上是什么模样,那我就不会嫁给这个人!他配不上我!我的脚旁边应当匍匐着最漂亮和最高贵的骑士才对!”有一次我站在妻子身后,无意中看了一下镜子,这才揭开可怕的秘密。我看见镜子里有一个女人,相貌艳丽夺目,我生平从没见过这样的美人。这是大自然的奇迹,融合了美丽、优雅和端庄。然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我那难看、笨拙的妻子在镜子里却显得这么漂亮?这是什么缘故?这是因为不平的镜子把我妻子难看的脸往四下里扯歪,脸容经过这样的变动,说来也凑巧,倒变得漂亮了。负乘负等于正嘛。现在我俩,我和妻子,坐在镜子跟前,眼巴巴地瞧着它,一刻也不放松:我

22、的鼻子跑到左边面颊上,下巴变成了两个,而且溜到旁边去了;然而我妻子的脸却妩媚迷人,我心里猛然生出疯狂而着魔的热情。“哈哈哈!”我狂笑着。我的妻子却在小声说话,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我多么美啊!”(选自契诃夫小说选,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记叙了“我”和妻子在老祖宗住所的客厅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人物虽少,故事虽简单,但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B曾祖母的镜子“有点邪气”,这“邪气”就是下文所说的“神秘的力量”,即镜面不平整,会改变人的形象,正是镜子这“神秘的力量”让曾祖母和“我”的妻子喜欢上了它。C“我”的妻子第一次照

23、镜子之所以“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昏倒在地,是因为她在镜子里看到了“我”变形的可怕的脸和自己的从来没有注意到的美丽动人的脸。D“我”的曾祖母和妻子两个女人都痴迷那面神奇的镜子,因为那面镜子不说谎,让她们看到了自己的真实模样,给予了她们自信和幸福。8 “我”的妻子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9 文中画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刘统勋,字延清,山东诸城人。雍正二年进士。擢左都御史。疏言:“大学士张延玉历事三朝,遭逢极盛,然晚节当慎,责备恒多。张氏登仕版者,有张廷璐等十

24、九人,今未能遽议裁汰,惟稍抑其迁除之路,所以保全之也。”疏入,上谕曰:“朕思张延玉若果擅作威福,统勋必不敢为此奏。至职掌太多,如有可减,候朕裁定。”寻命以统勋疏宣示延臣。十三年,命按山东赈务,并勘河道。时运河盛涨,统勋请浚聊城引河,分运河水注海。德州哨马营、东平戴村二坝,皆改令低,沂州江枫口二坝,俟秋后培高,俾水有所泄。十八年,以江南坝决,命往按。疏言河员亏帑误工,诏夺河督高斌职,穷治侵帑诸吏。统勋岁出按事,如陕西按西安将军都赉侵饷,如归化城按将军保德等侵帑,如江西按巡抚阿思哈受赇,皆论如律。其视杨桥漫工也,河吏以刍茭不给为辞月余事未集统勋微行见大小车载当茭凡数百辆皆弛装困卧有泣者问之则主者索

25、贿未遂置而不收也 即令缚主者至,数其罪,将斩之。巡抚以下为固请,乃杖而荷校以徇,薪刍一夕收立尽。逾月工遂竟。户部疏论诸行省州县仓库多空缺,上欲尽罢州县吏不职者,而以笔帖式等官代之。召统勋谕意,且曰:“朕思之三日矣,汝意云何?”统勋默不言。上诘责,统勋徐曰:“圣聪思至三日,臣昏耄,诚不敢遽对,容退而熟审之。”翌日入对,顿首言曰:“州县治百姓者也,当使身为百姓者为之。”语未竟,上曰:“然。”事遂寝。三十八年十一月,卒。谥文正。上临其丧,见其俭素,为之恸。回跸至乾清门,流涕谓诸臣曰:“联失一股肱!”(节选自清史稿列传第八十九)注荷校:颈上戴枷。笔帖式:指清代官府中低级文书官员、执掌部院衙门的 文书档

26、案的官员。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河吏以刍茭不给为辞月余/事未集/统勋微行/见大小车载刍茭凡数百辆/皆弛装困卧/有泣者问之/则主者索贿未遂/置而不收也/B.河吏以刍茭不给为辞/月余事未集/统勋微行/见大小车载刍茭凡数百辆/皆弛装困卧/有泣者问之/则主者索贿未遂/置而不收也/C.河吏以刍茭不给为辞/月余事未集/统勋微行/见大小车载刍茭凡数百辆/皆弛装困卧/有泣者/问之则主者索贿未遂/置而不收也/D.河吏以刍茭不给为辞月余/事未集/统勋微行/见大小车载刍茭凡数百辆/皆弛装困卧/有泣者/问之则主者索贿未遂/置而不收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

27、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字:人的表字。在本名外所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另一个名字,如诸葛亮字孔明。B. 朕:古代第一人称代词“我”, 它从秦始皇时代开始成为帝王的自称之词,沿用至清。C.帑: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金帛钱财,文中的“侵帑”意思是侵吞贪污国家的资金。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有褒贬等意义的称号。12.下列对原文有 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刘统勋敢于直谏。张廷玉位高权重,其家族中做官的有十九人,刘统勋升任为左都御史后就上疏提出批评,他的做法得到了皇帝的认可。B.刘统勋善于治水。他勘察山东河道,看到运

28、河水大涨之状,就提出了疏浚支流分水人海的策略,并责令对堤坝改低或增高,措施得当。C.刘统勋执法严格。他对克扣军饷的都贲、侵吞公款的保德等依法治罪;对索贿的河吏,即使有巡抚以下求情,也予以杖打并让其戴枷示众。D.刘统勋见识高卓。皇帝想让笔帖式替换不称职的州县更,他先以沉默表示反对,后来以理开导,认为州县吏的事务应当让老百姓去做。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未能遽议裁汰,惟稍抑其迁除之路,所以保全之也。(2) 圣聪思至三日,臣昏老,诚不敢遗对,容退而熟审之。(二) 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贺新郎九日刘克庄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

29、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注牛山:齐景公登上牛山想到终有一死而凄凉落泪。南朝狂客:孟嘉。晋孟嘉为桓温参军,尝于重阳节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14.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风雨交加环境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事、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B. “白发书生”是作者自指,作者落泪既是为神州残破沉沦伤心洒泪,也是联想到齐景公牛山落泪

30、,想到自己生命终将逝去而滴泪。C. “少年”三句遥接“老眼平生”,折笔追叙少年时代的豪兴与才情。但是目前却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了如今的家国之恨。D. 作者最后目送飞鸿北去,抒发对故土的思恋。“日西匿”暗指南宋国势危殆,振兴无望。以天际广漠之景物作结,与首句呼应,意余言外。15. 诗人主要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自己的家国情怀?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共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李白在蜀道难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有奇险的风光。诗人用“ _ , _ ”两句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2)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

31、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_ ,_ 。(3) 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基本相同。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历代的文学作品,与其说是艺术实践,倒不如说是“审美人格”的构建。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为人熟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时所作,作者借月夜孤鸿既表现了内心深处的幽独、寂寥,也表达了_、蔑视流俗的心境。(),使艺术追求与人格信仰完美地融合。如果没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则无法呈现这种审美人格。魏晋风度能永远地让人铭记,这和那个时期人物磊落坦荡的心胸_。王羲之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世说新语记载,郗太傅派人向王丞相家求女

32、婿,王家男儿们个个表现矜持。唯有王羲之“坦腹卧,如不闻”,却获郗太尉赞赏,把女儿嫁给他,这也是“_”一词的来源。它启示我们,生活的境遇无论如何呈现出生命状态的本真,表现出磊落坦荡的心胸,也许会达到高出俗流的人格。交流出智慧是一条颠覆不破的真理。曹植喜欢结交文士,喜欢与这些文士高谈诗词歌赋,他虽未成为一代帝王,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个更为艺术更具审美情怀的姿态,其洛神赋白马篇都是后世_的佳作。“盛唐之音”的形成也如此。因此,思想交流与对话的展开离不开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这种文化境遇也更有助于推动审美人格的建构。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论生活的境遇如何,呈现

33、出本真的生命状态,表现出磊落坦荡的心胸,也许会拥有高出俗流的人格。B生活的境遇无论如何,呈现出本真的生命状态,表现出磊落坦荡的心胸,也许会获得高出俗流的人格。C生活的境遇无论如何,如能呈现生命状态的本真,表现出心胸的磊落坦荡,就能形成高出俗流的人格。D无论生活的境遇如何,呈现出本真的生命状态,表现出磊落坦荡的心胸,也许会达到高出俗流的人格。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可以说,有了作者本真高洁的人格追求,才有旨趣淡远、含蓄蕴藉的艺术B可以说,作者不如意的生活境遇和作者本真高洁的人格水乳交融在创作中C艺术追求上的旨趣淡远、含蓄蕴藉与人格上追求的本真高洁交融在创作中D

34、人格上追求的本真高洁与艺术追求上的旨趣淡远、含蓄蕴藉交融在创作中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孤高自许息息相关乘龙快婿琅琅上口B孤芳自赏休戚相关东床快婿琅琅上口C孤高自许息息相关东床快婿脍炙人口D孤芳自赏休戚相关乘龙快婿脍炙人口20. 下文是为父亲举办个人画展的小王给著名画家李先生的一份邀请函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分)李先生,明天请您到舍下一坐,我会把令尊的墨宝悉数捧出,让您批评指正。明天七点敬请您在寒舍恭候,我们将到您家接您,真诚期待您的拜访。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35、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_。睡眠充足有利于身心健康,劳累一天之后,好好睡上一觉,身心都得到放松,又能精神十足地迎接新的一天。相较于人体其他器官,_,因为良好的睡眠可以让大脑对当天接收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删除无用的部分,进行自我更新。_,比如影响食欲、情绪、决策力,造成免疫系统受损,导致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等。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缺乏睡眠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有关。四、 作文(60分)颜回是孔子的杰出弟子,他终生贫困,并不幸早逝。按照世俗的看法,颜回的一生是不幸而凄惨的。但是我们看到的颜回却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虽居陋巷,箪食瓢饮,内心世界却充盈着无比的快乐。这就是历

36、史上有名的“孔颜之乐”,留给后人的问题是,高度的精神修养是否能够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或者说,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心的幸福感究竟源自何处?对此你一定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1. D 2. B 3. D1.A“是因为他们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精神”错误,不是因为文艺工作者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而是要想深化“抗疫文化”书写,作品本身需要具备中国美学精神。故A错误。B“要想进行“抗疫文艺”创作,需要从国本、人本

37、、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错误,原文第二段是说“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不是进行“抗疫文艺”创作,而是深化“抗疫文艺”书写。故B错误。C“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客观事实有丝毫改动”错,太过绝对。故C错误。D正确。故选D。2.B“强调了文艺创作会对社会和国家产生巨大影响。抗疫文艺宣传中国精神更是证明了这一点”错误,“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段首,本段强调的是国家政策和社会对文艺创作的影响。故B错误。ACD正确。3.D“只有将个体感受融入到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38、表述错误,以偏概全。故 D错误。ABC正确。故选D。4B(3 分)【解析:B 项“能解决今天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错,说法太绝对,原文是“有助于解决今天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故选B】5D(3 分)【解析:D 项“逐步消除隔阂与差距”错,原文是“在文明交互加深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领域合作将更容易”,只是说实现经济领域合作将更容易,并不是逐步消除隔阂与差距。故选D】6参考答案:为各国间文明对话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各国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抗击逆全球化风潮。迎合亚洲经济体转型契机,有助于经济领域的合作。(每点2 分,共6 分)7.答案:B解析:A项,小说的

39、主人公是“我”,应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不是“我”和妻子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C项,妻子第一次照镜子之所以“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昏倒在地”,主要是因为她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从来没有注意到的美丽动人的脸。D项,正好说反,她们看到的是变形后的美丽模样,表现了她们爱慕虚荣、心理变态,陶醉于虚假的美丽中不能自拔。8.解析:这是一道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题目,小说通常从正面和侧面塑造人物形象。正面主要是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主要是环境的烘托、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的评价等,在文中找到这些句子进行归纳,可以得出答案。答案:不能正视自我,缺乏自知之明;没有清醒的头脑,思想愚昧,是非不分,容易被生活中

40、的假象所蒙骗和迷惑;爱慕虚荣,心理变态,陶醉于虚假的美丽中不能自拔。9.解析: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风凄厉的哀叫,大老鼠的四处乱窜,小耗子的惊慌,百叶窗掉落,“我”的头发根根直竖、颤动,月亮出现在窗外。联系上文“包藏着一宗吓人的秘密”“这面镜子里有个魔鬼作祟”“这面配着铜框的镜子具有神秘的力量”以及后文交代“我”发现了镜子中的秘密的情节,可以看出,这里的景物描写,让人害怕得头发直竖,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恐惧,照应了前文的情节,推动了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答案:渲染恐怖气氛;烘托“我”内心的恐惧;照应上文情节:镜子中“包藏着一宗吓人的秘密”“这面镜子里有个魔鬼作祟”“这面配着铜框的镜子具有神秘的力量”;

41、暗示了后文“我”无意中发现了镜子的秘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答出三点即可)10. C解析第一处,如果在“月余”后断开,则河吏找借口找了一个多月,不合常情,而“事未集”没有了状语,由此排除A、D项。第六处,如果在“问之”后面断开,则“问”的主语是“泣者”,亦不合理,同时“之”也不知道是指代什么了,由此排除小、B项。11. B 解析不仅相同或相近,也可相反,如韩愈字退之。12. D 解析错在“认为州县吏的事务应当让老百姓去做”。原文“当使身为百姓者为之”是说州县吏应该从老百姓中选拔任用。13.(1)如果不能立刻议定裁减淘汰的事,只有渐渐堵住他们的升迁之路,这是用来保全他们的方法。重要词语“遽”

42、(立刻,马上)、“稍”(渐渐)、“所以”(用来的方法) 各1分,句意2分。(2)陛下如此聪慧还思考了三天,我年老而糊涂,确实不敢立刻就回答,请容许我回去之后仔细考虑这件事。重要词语“昏老”(年老而糊涂)、“诚”(确实)、“审”(思考)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刘统勋,字延清,是山东省诸城县人,雍正二年考中进士,被提升左都御史,他上书说:“大学士张廷玉历事三朝,得到了极大恩宠,然而他的晚年应当谨慎,别人对他的责备一直很多。张家人做官的,有张廷璐等十九人。如果不能立刻议定裁减淘汰的事,只有渐渐堵住他们的升迁之路,这是用来保全他们的方法。”奏疏呈上去后,皇帝下诏说:“我想张廷玉如果真的擅自作威作

43、福,刘统勋必定不敢上这样的奏章。至于权职过多的问题,如果确实有可以精简的,等候我来决定。”不久就下令把刘统勋的奏章给朝廷大臣看。十三年,受命巡察山东赈灾事务,同时勘查河道情况。当时运河水猛烈上涨,刘统勋请求疏通聊城支流,分一部分运河水注入大海。德州哨马营、东平戴村两座堤坝,都通过改动让它们变低-一些,沂州江枫口两坝,等到秋后再修高一些,使水能够顺利排泄。十八年,因江南堤坝决口,命令刘统勋前往视察。上书说河道官员亏空府库钱而且延误工期,皇帝下诏撤销了河道总督高斌的职务,深入追究并严厉惩治每个侵吞府库钱财的官吏。刘统勋每年都出京巡察事务,比如在陕西审理西安将军都贲侵吞军饷的事,比如在归化城审理将军

44、保德等人侵吞国家钱财的事,比如在江西审查巡抚阿思哈接受贿赂的事,都依照法律进行了制裁。他去巡视杨桥拖延工期的事,河吏拿牛马的饲料供应不上作为借口,一个多月都没法完工,刘统勋微服出行,见到载着牛马饲料的大小车共有几百辆,赶车的人们都放下行装困惫地卧在那里,其中有哭泣的人,问那人,说的是主管的人索要贿赂没有成功就放着他们的饲料不收。刘统勋立刻命令把主管者绑来,数说其罪过,将要处以死刑,巡抚以下官员非常坚决地为他求情,就施以杖刑并让他颈上戴枷游行示众,柴草饲料一晚上就收完了。过一个月就完工子。户部上疏谈到各行省州县仓库大多亏空,皇帝想把州县不称职的吏员都罢免,而让文书官员去替代他们。皇帝召见刘统勋,

45、告诉他这个意思,并且说:“我想这件事已经三天了,你的意思怎样?”刘统勋沉默不语。皇帝责问他,刘统勋慢慢地说:“ 陛下如此聪慧还思考了三天,我年老而糊涂,确实不敢立刻就回答,请容许我回去之后仔细考虑这件事。”第二天入朝回奏,他叩头说道:“州县之吏是治理百姓的人,应当让出身百姓的人去做。”话还没有说完,皇帝说“对。”这事就停止了。三十八年十一月,去世,谥号为文正。乾隆亲临他的丧礼,看到刘统勋家里俭省朴素的情况,为之大哭。回车到乾清门,流泪对各位大臣说:“我失掉了一位股肱之臣!”14.B 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想到自己生命终将逝去而滴泪”说法错误,作者落泪的原因并没有

46、“想到自己生命终将逝去”的原因。“尽凄凉不向牛山滴”意为:绝不会像曾经登临牛山的古人一样,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悲哀饮泣。故选B。15. 借景抒情(或借助景物描写),开篇描写交织着斜风细雨的暗沉沉的天空,中间描写登楼所见的点点秋色,结尾描写大雁远飞、斜阳西沉,都表达了诗人对神州陷落金人之手的忧愤之情。用典,反用齐景公登牛山为个人生命短暂流泪的典故,表现诗人心忧中原的爱国情怀;化用孟嘉登高帽落的典故,谴责当时文士不顾国家多难,只想效法魏晋风流的狂客行径,表现诗人对国破家亡的现状忧心如焚又无能力为的心情。对比,少年的才华横溢与如今的才气凋尽形成对比,表现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如今的家国之恨;将自

47、己对家国的忧心与当时文人不顾家国现状,仿效魏晋名士的狂放不羁形成对比,表现救国无望的无可奈何。16. (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17. A【解析】B项,语序不当,“生活的境遇”不是“呈现”“表现”的主语,应放在“无论”后面。C项,除“生活的境遇无论如何”语序不当外,“如能就能”说法太绝对,不合逻辑。D项“达到”和“人格”不搭配。18. C【解析】该段主要是谈作家审美人格的建构,根据后文“如果没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则无法呈现这种审美人格”句,A项、D项没强调审美人格,B项没谈到艺术修养、艺术追求,所以答案为C。19

48、. C【解析】孤高自许:指孤特高洁,不流于世俗,并以此称许自己。孤芳自赏: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含贬义。这里应用“孤高自许”。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休戚相关: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这里应用“息息相关”。东床快婿: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乘龙快婿:意思是称意的女婿好比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这里应用“东床快婿”。脍炙人口: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琅琅上口: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这里应用“脍炙人口”。20.答案:“令尊”改为“家父”。“墨宝”改为“画作”。“寒舍”改为“贵

49、府”。“恭候”改为“等候”。“拜访”改为“光临”。“令尊”,敬辞,尊称对方的父亲。此处用来称自己的父亲,不得体,改为“家父”。“墨宝”,指珍贵的书法真迹,也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或画。这里用来称自己父亲的作品,不得体,应改为“画作”。“寒舍”,谦辞,指自己的家,此处用来指对方的家,不得体,应改为“贵府”。“恭候”,敬辞,恭敬地等候。此处用于别人等候自己,不得体,应改为“等候”。“拜访”,指带有敬意访问,此处用来指别人到自己家,不得体,可改为“光临”。21.答案:睡眠对人很重要大脑尤其需要良好的睡眠睡眠不足会损害身心健康22.“孔颜之乐”是一个值得我们挖掘的文化话题,也是一个颇有思辨性的哲学命题。作

50、文题力图打破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屏障,让同学们思考物质匮乏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内心幸福的源泉所在,注重传统文化,倡导思辨色彩。这个材料可以从三个角度出发立意。(1) 探讨高度的精神修养是否能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可以回答“是”,也可以回答“否”,言之成理即可。(2) 思考“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心的幸福感究竟源自何处”,信念、理想、高度的精神修养等都可以成为内心幸福感的源泉。(3) 综合考虑以上两个问题,提出“高度的精神修养可以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成为身陷困厄之人的幸福源泉”等類似的观点。写作时要紧扣“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这一前提,不能脱离这个前提简单地讨论幸福的来源。【评分

51、标准】阅卷时着重于五个方面的评价:审题、文体、思想深度、语言和书写。根据审题情况,得分可以分为以下几档:5060 分:能够紧扣“不幸或匮乏的物质生活”,对身处该境况中内心仍拥有幸福感,做出独立、有深度的归因。4549 分:能够紧扣“不幸或匮乏的物质生活”,对身处该境况中内心仍拥有幸福感,做出较合理的归因。4044 分:考虑到了“不幸或匮乏的物质生活”,但是对幸福感的理解不是很到位,或者归因不是很恰当。3639 分:没有顾及“不幸或匮乏的物质生活”,只是简单谈论幸福的源泉。2636 分以下:如果被判定为文体不明确,或其他不符合作文要求的情况。字数不够的:100 字以内5 分,200 字以内10 分,300 字以内15 分,400 字以内20 分,五百字以内25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