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比较鉴赏题”跟踪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8090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比较鉴赏题”跟踪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比较鉴赏题”跟踪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比较鉴赏题”跟踪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比较鉴赏题”跟踪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比较鉴赏题”跟踪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古诗歌比较鉴赏题”跟踪检测1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2)题。(9分)州桥王安石州桥踏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觉遥。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州桥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注州桥:位于汴梁(今河南开封),本诗为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回想旧游汴京时所作。山椒:山顶。指在王安石金陵住宅不远处的钟山。哀湍:指山间发出凄切声音流得很快的溪流。州桥:与王诗所咏为同一座桥。此诗是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诗人奉命出使金国经过当时被金占领的汴京时所作。(1)下列对两首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诗先写州桥踏月,思念家乡,后写在家乡赏月,

2、因再次听到生民哭声而忆及汴京。B王诗中两次写到州桥和溪流,时空转换,交叉渲染,写出了人事的变迁和情感的变化。C范诗通过两个典型细节“等”“询”,将强烈感情浓缩于此,真切而炽热,撼人心灵。D范诗末句用一个“真”字作结,真切地写出了金国占领区“父老”的哀怨、思念与失望。解析:选AA项,“因再次听到生民哭声”错误,由上一句诗中的“哀湍”(指山间发出凄切声音流得很快的溪流)可知,此处的“旧呜咽”是指想象中家乡的溪水的声音。(2)这两首诗虽内容各异,但都体现了一个“思”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中“思”的异同。(6分)答:解析:王安石州桥这首诗是其晚年回忆往昔的作品,抒写了州桥夜景和自己的感受,表面

3、上是消遣之作,其实抒发的是深沉、含蓄的爱国之情。范成大的州桥为诗人过汴京时所作,作者以白描手法,撷取了一个特写镜头,表现了沦陷区人民盼望光复的殷切心情,隐晦地流露了作者对议和不战政策的不满,全诗用朴素的语言把遗民盼望王师北返的急切而又失望的心情刻画得极为真实感人。参考答案:同:两首诗都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思考,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异:王诗先写自己在京时对家乡的思念,后写晚年回到家乡后对京都的思念以及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回想,虚实结合,感情丰富深沉;范诗主要写中原父老的故国之思,暗含了自己的亡国之痛,隐晦地流露出对议和政策的不满。州桥当年我在州桥上散步赏月,遥想金陵的钟山;山中凄

4、切急速的泉水声,似乎近在耳畔。今天我在金陵,听着呜咽的泉水潺潺;看着明月,又想起在州桥赏月的那晚。州桥州桥南北的天街之上,中原父老伫足南望,他们年年盼望王师返回。 哭不成声,强忍泪水询问使者:什么时候真有我们朝廷的军队过来?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9分)除夜唐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注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鹄家宅在南昌东胡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举进士,屡试落第。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

5、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屠苏:药酒名。(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来诗首句“事关休戚已成空”既交代了后面“愁”的所有原因,也奠定全诗愁苦的情感基调。B王诗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既紧扣了诗的标题“元日”,又渲染了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C王诗用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D同为辞旧迎新,两首诗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却不同。来诗愁苦,王诗喜悦,这与他们的境遇有关。解析:选AA项,分析有误。联系全诗看,来诗首句“事关休戚已成空”,指不管欢乐和忧愁、幸福与祸患都是空的,明确写出了事已成空的愁苦之情。“万里

6、相思一夜中”,是远离故土的思念之情。“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是从晚上愁到天亮,憔悴的人看到春风更添思念,是写愁的深重。“事关休戚已成空”并未交代出后面“愁”的所有原因。故选项A中“交代了后面愁的所有原因”是曲解文意。(2)来诗的结句与王诗的承句都写到了“春风”,两句诗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解析:来诗结句“又将憔悴见春风”中“春风”是新春之景,“憔悴”,联系上文看,是因“万里相思一夜中”,“又将憔悴见春风”是借乐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抒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王诗的承句“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联系注释看,是药酒名。该句意思是“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

7、饮屠苏美酒”。从景和情关系上看,是以乐景写乐情,通过新年热闹的场景抒发了作者愉快的心情。通过以上可知,二诗都是借景抒情,不同的是,第一首诗是以乐景写哀情,第二首诗是以乐景写乐情。结合表现的诗人的情感,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参考答案:(相同点)这两句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不同点)“又将憔悴见春风”是借乐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春风”来抒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春风送暖入屠苏”则是以乐景写乐情,通过写新年的第一天,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全家老小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的热闹场景,抒发了作者的自信和愉快之情。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9分)惜牡丹花白居易惆怅阶

8、前红牡丹,晚来惟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思黯南墅赏牡丹刘禹锡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注思黯南墅,牛僧孺的别墅。增城,古代神话中的地名,传说昆仑山上有增城九重,是西王母所居。(1)下列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首诗同写牡丹,但一“惜”一“赞”,情感态度同中有异,异中有同。B白居易的“夜惜衰红把火看”与古人的“秉烛夜游”有着相同的意趣。C刘禹锡的“天教晚发赛诸花”为牡丹虽艳冠群芳却较晚开放而鸣不平。D两首诗都写庭院里的牡丹,但白诗从细小处落笔,刘诗则强调整体感观。解析:选CC项,过度解读,无“鸣不平”之意。这句

9、诗的意思是“上天让你暮春开花,赛过其他花朵”,是赞美牡丹花的美艳盖过其他花朵,并非为它“鸣不平”。(2)两首诗都以虚写称妙,试从“虚”的角度对两首诗进行分析。(6分)答:解析:“虚”指不写眼前所见,而写回忆、想象等情景。白诗中,“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通过设想明天风会吹落牡丹,诗人连夜举火赏花,来表达对暮春时节,牡丹凋零的怜惜之情,表达惜春、惜花之意。而刘禹锡写牡丹更是完全没有正面描写,首二句叙写诗人偶遇牡丹之喜,末二句叹赏其色泽之佳,却没有直接描写牡丹的姿态、色泽,而是通过相遇时的惊喜,想象花开在“增城”神仙境界的梦幻环境,花开时“倾城”,使人们惊艳无比,以及牡丹晚发艳压群芳的描

10、写,侧面烘托出牡丹的艳丽丰姿,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参考答案:白诗的“明朝风起应吹尽”是虚写,借助想象设想明天的风会吹尽落花,美丽的花朵随时都会遭到风雨的摧残,表达惜花之情。刘诗整首都是虚写,诗人初次见到牡丹花,恍惚进入仙境,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出牡丹的倾城之色,表达了对牡丹花的喜爱之情。惜牡丹花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候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料想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了怜悯之心,拿着火把来看牡丹花。思黯南墅赏牡丹在人世间怎会遇见牡丹这样漂亮的花,花开重瓣,层层叠叠如同西天王母九重的增城。有如此倾国倾城的好颜色,上天应

11、该让你晚点开放与诸花争艳!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9分)长城胡曾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长城汪遵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胡诗认为,古尧舜时代本来就是一个太平盛世的年代。B汪诗说,秦朝的长城固若金汤,北方外敌都不敢越过临洮。C汪诗用万里长城“连云际”与“三尺高”的尧殿台阶作了对比。D两首诗都是咏史诗,语言浅显,笔锋犀利,富于深意,风格独特。解析:选AA项,“古尧舜时代本来就是一个太平盛世的年代”理解错误,应为“效法尧舜以礼治天下自然就能达

12、到天下太平”。(2)两首诗都是以“长城”为题,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6分)答:解析:胡诗结合诗句“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认为“秦始皇修长城使苍生受苦,他不知道最终祸乱起于国内,白白建造防范外族的万里长城了”,分析出“秦亡是因百姓受苦,祸起萧墙,不是外族入侵所致”。汪诗结合诗句“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认为“再强大的军事武力,也远远不如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空前强盛烜赫一时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尧庭舜阶相提并论”,分析出“秦亡是因为武力治国,未实行仁义道德,不能与有仁德的尧舜相提并论”。参考答案:(同)都指出了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借古讽今,以秦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异)汪诗认为秦亡的原因是武力治国,未实行仁义道德,不能与有仁德的尧舜相提并论。胡诗指出秦亡是因百姓受苦,祸起萧墙,不是外族入侵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