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历史专题:中国近代和现代经济经典精讲题1:阅读下列有关近代中国境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略),从中我们获得的有关中国经济的正确信息是( )第一时期l872一l894年第二时期l8951913年设厂数53463商办资本(千元)469790801资本所占比重9641官办和官商合办设厂数1986资本(千元)1619629469资本所占比重33113A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B官僚资本经济从此逐渐走向消亡C民族资本在社会经济中占支配地位D甲午战后民族资本获得迅速发展题2:下图是上海三兴烟草公司(成立于1924年,位于上海美租界)刊登在1926年10月10日申报上的一则“孙文牌香烟”广告
2、。关于该广告发布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广告反映民族工业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广告发布时孙文已经逝世广告体现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广告反映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对民族工业的推动作用广告反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A B C D题3: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 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这表明他( )A维护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B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C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D停留于中国古代的落后思想题4: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部分情况,该图反映了( )A“一五时期”我国的工业发展非常缓慢B“二五时期
3、”我国的农业比重明显上升C中共八大路线的贯彻使工业比重明显上升D计划经济的实行导致服务业比重基本稳定题5: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中国政府做出这一决策时面临的状况是( )A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开始转向城市、国企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历史终结论”喧嚣C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正在进行一轮姓“资”、姓“社”的争论题6: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再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
4、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C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材料一 中国与西欧人均CDP水平基本变化趋势比较(公元4001998年) 摘编自美: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摘编自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材料三 1921193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平均增长速度()年份日英美法德19211929年30174394
5、7119301937年9927073903 摘自任文侠等日本工业现代化概观材料四 中国在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扬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据材料一,比较并指出A、B、C三个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CDP水平的走势。 (2)分析影响B段中国与西欧人均CDP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3)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计该时期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
6、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CDP下滑的走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4)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西欧人均CDP强劲上扬的共同经验。课后练习详解题1:答案:D解析:考查学生提取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表格可见,1895年后的商办投资和厂数都有较快增长,而官办和官商合办的则增长较为缓慢,所以可见民族资本主义在1895年后得到一次较快的发展。A答案是无法得出的,因表格未体现双半特征,B项也无法得出,因表格中官办企业未至消亡的境地,C项不符合史实。题2: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是1926年。民族工业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是在“一战”期间;“国民经
7、济建设运动”是在19271936年,排除含的选项。题3:答案:C解析:考查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是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结合所学知识,并从题干中的“百万家财者”可判定A项错误,这一方案是保护私有财产的;它并不是太平天国运动革命实践的产物,并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愿望,B项不对;兴银行、衣雇工等,说明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C项正确;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当时的时代潮流的发展是一致的,具有进步性,所以D项说法错误。题4:答案:D解析: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用排除法,前两个五年计划是从1953年至1962年,从一五计划的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及图中数据的变化
8、,可排除A、B两项,前两个五年计划是从1953年至1962年,1958年开始经济建设偏离了八大路线,犯了“左”倾错误,排除C项,从图中看计划经济下的第三产业是比较稳定的,选择D项。题5: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浦东的开发开放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党的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题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故C正确。题7:答案:(1)A段:中西大致保持一致,走势
9、相对平稳,中国略高于西欧。B段:中国稳定不前,西欧超过中国并持续上升。C段:中国总体下降,西欧加速上升。(2)中国:自然经济为主;君主专制统治强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思想文化专制。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工业革命与科技进步;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海外贸易、殖民扩张与掠夺;民主思想发展。(3)特点:中国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增长速度超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原因:近代中国工业产值基数低,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小;落后的社会制度;动荡的社会环境;资本主义列强的掠夺和压制。(4)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加强区域合作,顺应全球化潮流;重视科技创新、理论创新;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等。解析:考察中国和西欧的经济发展状况。第一问考察读图的能力。第二问B段的时间为1300至20时期早期,分析原因时注意比较当时中国和西欧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差异即可。第三问据材料概括特点时注意材料二介绍的是中国的情况;材料三介绍的是西欧的情况;注意中国自身的对比和中西的对比即可。回答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CDP下滑的走势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时,注意从内部和外部因素考虑,内部因素注意到当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状况。第四问找到西欧和中国的共性即可。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