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章末综合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80514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章末综合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章末综合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章末综合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章末综合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章末综合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章末综合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章末综合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章末综合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章末综合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章末综合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章末综合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章末综合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章末综合测评(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图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的对比。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A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耕地B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C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D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2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A耕地后备不足B水资源浪费严重C人均土地面积少D缺水问题突出1A2.D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的水资源远远少于南方地区,但土地资源和耕地较南方更为丰富,而人口数量南方多于北方。根据图表所示,a资源南方

2、远多于北方,故a为水资源。b、d资源北方多于南方,c资源南方较多于北方,结合选项可知,a为水资源,b为土地资源,c为人口,d为耕地。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由于北方水少,耕地多,农业用水量大,容易造成水资源短缺,缺水问题突出。顺口溜:“外面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据此完成34题。3顺口溜描述的现象是()A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B地表整体下沉C耕地分散D耕地面积扩大4下列措施可以解决顺口溜描述现象的是()A退耕还林B退宅还耕C土地复垦D修筑梯田3A4.B第3题,顺口溜描述的是“空心村”现象,它会导致农村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第4题,退耕还林是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主要措施;土地复

3、垦是解决土地塌陷的主要措施;修筑梯田是解决缓坡开垦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的主要措施。5造成许多国家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有()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长环境污染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不足ABCDD造成目前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不仅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下图为世界农产品交易中地区间虚拟水资源的流动图(单位:109m3/a),读图,回答67题。6虚拟水资源流入量最多的地区是()AABBCCDD7图中信息表明()AD地区虚拟水资

4、源进口多的原因是干旱缺水BC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的原因是农产品总产量少C总体上说,通过国际间农产品的交易可以节省水资源D虚拟水资源都是从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出口到生产效率低的国家6D7.C第6题,从图中数据可知,D地区虚拟水流入量最多。第7题,D为欧洲西部,不存在干旱缺水的情况;C地区虚拟水进口多是由于人口多,农产品需求量大;从总体上说,通过国际间农产品的交易可以节省水资源。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20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Water and climate change”(水与气候变化)。据此回答89题。8我国工农业生产受缺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

5、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华北地区9针对上题我国工农业生产受缺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有()跨流域调水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水价,强化节水意识缩小工农业生产规模,减少耗水量科学种田,实施节水灌溉技术改造自然,实施人工降雨ABCD8D9.A第8题,华北地区降水较少,径流量小,水资源缺乏,再加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因而严重缺水;西北地区虽然降水更少,水资源不足,但工农业规模小,耗水量小,故不是受缺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第9题,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等都是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有效措施。读下面的漫画,回答1011题。10关于漫画中反映出的问题的叙述

6、,正确的有()少数热带国家缺水,其他地区不缺水人口增长速度快、淡水资源有限的中东和非洲缺水问题最突出人口增长的速度快,而淡水的消耗量逐渐减少人口的持续增加,使世界淡水消耗量高速增长,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不断下降水资源危机是引发政治冲突的重要因素水资源危机不仅包括淡水供应量的不足,还包括很多人不能拥有干净的饮用水,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危机ABCD11关于漫画背景资源的利用,正确的说法是()A虽然在不断循环更新,但其数量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B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是可替代的资源D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水源主要来自其主体10C11.A第10题,由漫画信息可知反映

7、出的问题为全球性水危机。理解全球性水危机,要从空间分布、人均占有量及人均消耗量、水量与水质、淡水冲突等多方面加以全面、深入地理解。第11题,水循环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但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数量是有限的,不合理利用会导致水资源短缺。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据此回答1213题。12下列关于能源消耗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耗普遍较低B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和人均消耗量都很低C目前全球能源的年消耗

8、量仍在增长,但全世界所用的能源大部分来自可再生能源D从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看,发展中国家应负有更大的责任13下列采矿过程中的哪一环节能造成水污染()采掘运输废矿石堆放表土剥离ABCD12A13.D第12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耗水平差异很大。发达国家耗能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耗能普遍较低,因此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发达国家应负有更大的责任;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很大,但人均耗能水平很低,还不到世界人均能耗的1/3。目前,全世界所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第13题,采掘过程中为了防止起尘,常采用喷水压尘的方法,容易污染地下水;废弃的矿石或尾砂中含铝、砷、铅、铁等

9、,其可溶性成分被雨水淋溶后析出进入附近水体,造成水污染。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回答1415题。14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定上升15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大气污染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ABCD14C15.A第14题,由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可知,19002100

1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第15题,该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秸秆为主,易产生大气污染;秸秆被大量燃烧不能以有机肥的形式返还农田,易使土壤肥力下降。2016年12月,神华宁煤工厂建成并试车成功,生产出了高品质的柴油、石脑油、蜡等产品,一举使我国进入到少数掌握煤制油工业化技术的国家行列,并使我国煤制油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据此回答第16题。16我国启动“煤变油”战略的重要意义表现为()我国的煤炭资源大量过剩,“煤变油”战略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减少我国对国际市场中石油的依赖程度缓解我国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ABCDB“煤变油”可以减少煤炭在

11、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部分替代石油可以减少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缓解煤炭运输对铁路的压力。17下列煤炭开发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采煤导致地下采空区地面塌陷B堆积如山的煤矸石自燃C煤炭运输中的粉尘污染D火电站造成的空气污染A煤炭开发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B、C、D三项是煤炭在开发利用中造成的大气污染,只有A项是煤炭在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破坏。18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措施有()提高经济效益,开发富矿、丢弃贫矿发展技术、降低利用矿物的品位发挥重点优势,只采主矿,丢弃伴生矿增加矿产资源的类型ABCDD对于非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应节约利用、综合利用以

12、及寻找其他替代品,只采富矿、丢弃贫矿,只采主矿、丢弃伴生矿的做法是对矿产资源的浪费,是不合理的。19我国许多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衡的。下列工程中,能直接解决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的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希望工程ABCDA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南水北调都是跨区域调配资源工程,而希望工程是一项教育公益工程。20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解决()A资源分布地区不均衡的问题B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问题C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D资源科学利用不够的问题A对资源短缺的地区来说,资源的合理开发、调配,对平衡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缓解区域自然资源短缺起到重大作用。被称作“大西洲”的亚特兰蒂斯是一个传说中

13、拥有高度文明的古代城市,在12 000年前就已沉入海底。然而目前,法国一个匿名的“海底科学小组”声称,他们在中美洲加勒比海的海底下无意中发现了一块貌似城市遗址的巨大海床,这座“海底古城”中遍布着纵横交错的“街道”和各种形态各异的“建筑”,而它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神秘消失的“大西洲”。据此完成2122题。21到这座“海底古城”考察的科学家面临怎样的环境()狂风巨浪黑暗低温A BC D22“海底古城”能保存这么长的时间,得益于海底()低温温度变化平缓空间开阔水流缓慢A BC D21B22.D第21题,狂风、巨浪发生在海面。第22题,古城得以保存,是因为侵蚀作用小;温度变化平缓意味着物体热胀冷缩微弱,水

14、流缓慢意味着流水作用微弱,这些均可使古城得以保存。23在滩涂围垦农田时应注意的问题是()A水土流失问题 B土地沙化问题C土地盐渍化问题 D石漠化问题C沿海地区土壤中的盐分含量相对较高,有些在沿海滩涂围垦的农田因缺乏淡水浇灌而出现盐渍化问题。24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海洋运输要素的是()A码头B船舶C航道D定位系统D海洋运输包括海港码头、运输船舶和海上航道等要素。25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近代才出现的海洋交通与通讯方式的是()A海底光缆B海底隧道C远洋航行D海底管道C远洋航行早在几百年前就已实现。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2019年6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土地日。2

15、019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为“严格保护耕地 节约集约用地”。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央提出的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的总体要求。材料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材料三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图。(1)材料二中,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的是_(“A”或“B”)线,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2)要解决材料三中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2分)(3)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2分)(4)据以上材料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3分)(5)为保护耕地,我国制定了_的基本国策,为使土地供求关系向良性循环转

16、变,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在解题时要注意运用对比分析、综合分析及逆推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如下:答案(1)B人口的快速增长;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占用不少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2)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养结合)。(3)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4)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介于世界平均水平与警戒线之间;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5)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措施:确保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

17、防止耕地污染;提高耕种积极性;加强农业科技应用。27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我国水资源分布图(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2分)(2)分析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最主要的自然原因。(3分)(3)多水带地区也时常受到水资源紧张的困扰,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4)我国经济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_带,原因是什么?(3分)解析第(1)题,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一致。第(2)题,由于我国是季风气候,深受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位于非季风区的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第(3)题,多水带缺水主要是人为污染所导致的。

18、第(4)题,我国水资源过渡带,人口众多,工农业比较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供给不足。答案(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2)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属干旱、半干旱地区。(3)水污染严重。(4)过渡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材料一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8月,中国原油进口量达3.68亿吨,同比增长12.1%。材料二一般认为,当一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20%30%时,就面临较高风险。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已突破60%。我国将在未来510年遭遇“石油安全”问题,1020年这一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材料三中国石油供需演变图。材料四我国进口原油

19、中的8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航运通道进口的,而一些大国一直染指并试图控制马六甲海峡。国内专家提出了从缅甸修一条输油管道到昆明的计划,该路径比我国传统方式通过马六甲海峡至少能减少1 200千米的路程,而且要安全得多。(1)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原因是什么?(3分)(2)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原因是什么?(3分)(3)简述修建中缅石油通道对云南经济的影响。(3分)(4)综合分析新世纪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选择。(5分)解析第(1)题,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而我国仍然以煤炭为主,主要是因为煤炭在我国储量丰富,开发利用难度较小,利用方便且便于运输。第(2)题,主要从我国目前自

20、身的生产量和需求量两方面回答。第(3)题,管道的建设会促进该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会促进该地经济的发展。第(4)题,结合材料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分析(回答合理即可)。答案(1)储量丰富,开发利用难度较小,利用方便且便于运输。(2)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已探明储量有限,生产量小;国内石油消费增长加快,供需矛盾越来越大。(3)促进云南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强了我国边境贸易的发展,促进中缅贸易通道的形成,促进云南及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扩大西南地区的国际、国内影响,加强本地的对外联系,促进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4)进口地区多元化;增加战略石油储备;

21、石油市场国际化,参与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竞争;节能和提高效益,发展多种形式的替代能源;加强石油的勘探等。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下图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材料二日本能源安全状况(1973年2000年)1973年2000年能源进口依赖率(%)89.481.0石油消费比重(%)77.453.0进口中东石油占进口石油比重(%)7982材料三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和美国对中东石油的垄断使得日本开始重视从其他地区进口石油。日本如果能够争到铺设通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那么俄罗斯每天向日本出口100万桶石油,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就可以降到65%。(1)从材料一可看出,2030年后天然气

22、的消费比重将超过石油,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2)材料三是针对日本的什么能源安全问题而做出的努力?(4分)(3)读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地理角度思考我国可以从日本能源安全状况的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和理解能力,及解决能源短缺所采取的措施。从材料一图中可以看出2000年以后,木材、煤炭、石油的消费比重下降,天然气、核能、太阳能的消费比重上升,并且大致在20002030年期间,石油的消费比重最高,2030年之后,天然气消费比重超过石油而居首位。其原因是天然气相比石油,对环境的污染较轻。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日本能源进口依赖率较高,石油消费比重2000年和1973年相比较比重下降;进口石油主要从中东地区进口,说明日本能源短缺,主要依赖进口,并且进口渠道单一。材料三说明了日本为拓宽进口渠道,争取铺设通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我国石油进口依赖程度也不断升高,参照日本的经验,我国应该对外开拓石油进口渠道,使能源来源多元化,对内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答案(1)石油对环境污染较重,而天然气对环境污染较轻。(2)石油进口渠道单一。(3)能源来源多元化;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