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79598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通识教育在当下有重要的意义。经典阅读是通识教育常见的一种形式,从表面看,经典阅读对于建构学科传统与形成对基本问题的理解有很大帮助。但从更深层次看,经典文本实际上往往包含了一些对于比较重要的人性问题的共同思考。例如莎士比亚和柏拉图的经典文本虽然相隔很长时间,在历史环境和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有重大差异,但相隔几百年、并且文化背景与欧洲迥异的中国当代阅读者同样会产生共鸣。这种经验对于理解不同的思想与文化,甚至对于思考我们今天的生存处境来说都非常重要。阅读

2、者会意识到,在今天遭遇的特定历史社会处境中的许多经历,可能是人类文明在不同处境下不断遭遇的共同困境,以前的各种智慧、制度与思想的努力都与此有关。在此基础上,学习者会对理解今天人类的各种处境有一个更深入的文明视野,这对于现代中国来说更为重要。我们知道,中华文明传统在近代遭到很强的质疑,而且新来的文明传统直到今天还与中国人的生活有很多隔膜之处,现代中国的文明处境在今天是未定的。这才需要通识教育给我们在面临今天的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所有问题时提供一个更大的视野,使专门化甚至琐碎的学术研究与大的问题能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另外,经典阅读并非高高在上,它同样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联。以经典阅读为主的通识

3、教育,能够提供一个将个人日常生活经验与文明背后的传统问题连通起来的交汇点。这是通识教育更大的意义,但它只能落实在非常具体的文本阅读与文本问题的研究上。经典中的某一文本之所以费解,既有可能是文字不通或具体论证的环节难以把握,但也有可能是读者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个问题不明白。一个文明没有能力让人类的智慧和学习者的生活发生关系,是这个文明本身的弱点。在中国,过去一度对其文明的道理与生活的关系相当认同,但到了近代,不少人认为是因为太相信了传统中的道理,以至于没法在现代社会中幸存下来,所以慢慢会把原来文明中建立的读书、智慧和生活的关系给斩断了。所以现代中国得找到办法把它们重新联系起来,这种联系的方式,无论在

4、学术上,还是在教育中,都需要许多尝试和探索。通识教育的努力,特别是通过深入到经典这个层面的努力,有助于实现这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学科对经典阅读的看法可能并不一致。经典阅读的通识教育方式,人文学科的同学可能比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更习惯。研究科学史的学者常说,成熟的科学都是能忘记祖先的,比如今天研究物理学的很少会去读亚里士多德和牛顿,研究几何学的也很少会去读欧几里得。总的来说,自然科学是围绕最新的学术研究文献建立的学科体系,教科书与专业研究文献成为阅读的主体。通识教育在理科要怎么做?可能还需要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一起来探索。 (摘编自李猛经典阅读、通识教育与美好生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

5、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当代读者对柏拉图等人的作品产生共鸣的根本原因是,这些作品表达了对较为重要的人性问题的共识。B以经典阅读为主的通识教育定能让人们找到日常生活与传统文明的关联,从而形成更深入的文明视野。C一些经典文本难以理解,并非都是源于经典自身的文字和论证,也和读者对日常生活的理解程度有关。D有些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不习惯经典阅读的通识教育方式,他们主张阅读教科书和专业文献,反对阅读经典。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分析了经典阅读与通识教育的关系,强调经典阅读在当代社会仍有现实意义,具 有启发性。B文章第二段指出,面对中国文明现状我们需要借助通识教

6、育来扩大文明视野,这增加了论述的针对性。C最后一段就不同学科对经典阅读的看法进行了具体的对比分析,提出了理科如何开展通识教育的问题。D文章结构清晰,从理解人类处境、扩大认知视野、关联生活与传统等角度探讨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今天遭遇到的一些困境,有可能在人类文明不同处境下也出现过,阅读经典或许能让我们找到解决之道。B中国文明自身也存在着弱点,这导致相信传统的中国人无法适应现代生活,以致产生对中国文明的怀疑。C深入到经典阅读层面的通识教育,有助于人们恢复读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国家的文明。D阅读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的经典哲学著作,对于理

7、解西方思想和文化、思考我们的生存处境会有一些帮助。(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2分)材料一: 今天,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遴选部分高校开展试点。2020 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据悉,“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

8、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据了解,在计划起步阶段,教育部将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其中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相关高校可向教育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

9、、专业和规模。 据悉,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叶雨婷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 材料二: 强基计划最突出的一点就是

10、已经跳出招生的狭隘范畴,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要,贯通国家急需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两阶段。在这一点上,强基计划显然比原来的自主招生站位更高。 限定于基础学科专业:强基计划更着眼于国家对战略人才的需要,而不仅仅是高校个体的需要。自主招生的初衷就是为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开辟一条特别通道。高考分数录取有点像招收十项全能选手,著名高校更是需要每科都强或者没有短板。但是对于那些有某些专长的学生来说,高考显然不够科学合理,甚至会埋没这些专门人才,于是,自主招生政策推出了。但长期以来,自主招生政策更着眼于招生,这部分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获得的更多是降分照顾,而在其就读专业上并没有过多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

11、自主招生的出发点。 新出台的强基计划则完全聚焦于基础学科。基础学科人才的强弱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有着基础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日前,华为负责人任正非就多次谈到,华为能在 5G 等关键通信技术上取得突破,主要就是靠华为的“700 多位数学家,800 多位物理学家以及 120 位化学家”。近年,华为从全球大规模引进了基础科学领域的一流人才,为华为在关键技术上的领先奠定了重要基础。日前,科技部联合教育部等部委还专门出台了加强数学科学研究的专门文件,目的也在此。此次强基计划明确限定了招生专业,以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为主,也是响应国家号召,从培养国家急需人才的角度出发。正因为此,入围强基计划

12、的考生基本上都需要在其擅长的领域从事基础学科学习,而不是把个人专长作为一个进入名校的跳板,转而就读其他热门应用专业,比如金融。 限定于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缩小招生数量,强调拔尖创新人才从选拔到培养的整个贯通培养,而不仅仅是招生。 新的强基计划鼓励支持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并与原有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统筹考虑,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同时也鼓励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国家重点技术攻关单位吸纳这些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研究,探索建立一种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也正是基于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基计划第一批试点高校限定在部分“一

13、流大学”建设高校,这和过去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 90 余所高校数量相比,显然有大幅缩减。但作为一项重大改革的起步阶段,从小范围开始试点是非常积极稳妥的,也体现了高等教育为国选材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摘编自中国教育部官网,陈志文“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 材料三: 1 月 15 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即“强基计划”。 这也意味着本轮以义务教育阶段坚决减负、新高考改革这一首一尾相向而行、共同驱动的教育综合改革,完成了又一项标志性的顶层设计,整体架构更为清晰,导向更为明确。 其政策要点有三:一是从 2020年起,原有的高校自主招生方式彻底终结。二是业

14、已探索多年的综合评价录取方式得以保留,但在细节流程上做了重大调整。三是该计划初步试点的范围限制在国家“双一流计 划”中的部分“一流高校”,后续走向及开放性值得进一步观察。 应该说,改革走到这一步是漫长教育链条传导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逻辑自身的演进使然。大学怎么招生,说到底还是指挥棒,小学、初高中的教育改革结果,还是要落实在高招中。上游搞素质教育,就要减少耗费在题海战术中的低水平重复性劳动。中游的高中阶段,就必须建立完备的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为每个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的全面发展情况画像。那么,在下游的大学招生和录取环节有所呼应,建立配套的制度支撑,显然是有必要的。 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是十余

15、年来在大学招生改革探索的两条路径。应当承认,两个探索方向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但也像文件所说的出现了“招生学科过于宽泛、重点不集中、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个别高校考核评价不够科学规范、个别考生提供不真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问题,这些偏向需要纠正。 如何泼掉洗澡水的同时保住孩子?在教育部本轮出台的文件中明确规定: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这意味着高考成绩在综合评价录取中的比重回升,高校对学生的“合法”选择权的比重有所回落,其实是一次“再平衡”。 取消“自主招生”,不是“倒退”,在以空间换时间、循序渐进地协同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联动发展,在素质教育开弓没有回头箭之后,再以招录政策改革的组合拳反向打通

16、“最后一公里”的梗阻。 强基计划就是改革的 2.0,用来巩固基于高考成绩的、公平公正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改革成果。(摘编自“澎湃新闻”,强基计划:用改革巩固高考改革的成果)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强基计划取代了原先的高校自主招生,只限于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B.“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首先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试点。 C.材料二在材料一基础上,分析了“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的区别,指出“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完全不同。D.材料三认为“强基计划”是本轮教育综合改革所完成

17、的又一项标志性的顶层设计,分析角度与材料二非常相似。5.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强基计划从选拔定位、试点学校范围、招生专业、报考条件到入围高校考核方式、录取方式及培养模式等,进行了系统性重塑。” B.“强基计划是高校人才选拔培养迎来的又一重大变革,作为新高考在新时代的新突破,集中体现了新高考的改革方向。” C.“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 D.“强基计划取消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积极探索建立基于能力考查的笔试、面试,增强选才的科学性。” 6.“强基计划”取代“自主招生”,会产

18、生哪些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5分)老汉的升旗仪式江岸市晚报记者黄豫光跟随驴友骑行到黄泥湾,在一个农家小院前停了下来。他注意到,小院外面竖立一根高高的旗杆,顶端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小院的主人是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老黄对老大爷说:“这里既然挂着国旗,就应该是单位吧,但我看这里不像单位,所以停下来问问情况。”老大爷说:“你说的不错,这里并不是什么单位,是我的家。”“那么,”老黄斟酌了一下,迟疑地问,“您家门口为什么要挂国旗呢?”老大爷反问:“难道不允许吗?”“不是不允许,我是觉得好奇。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原因吧?”“说来话长,三言两语也跟你说不清楚。

19、你不是还要赶路吗?你的同伴都走得不见影儿了。”老黄掏出手机,拨通了以后说:“你们别等我了,我想在这里做个采访,完了自己回去。”收了手机,老黄对老大爷说:“我不赶路了,想陪您聊聊天。”老大爷说:“那就进屋坐吧。我泡壶茶,咱俩慢慢聊。”老黄跟在老大爷身后进了屋,在桌子前坐下。老大爷拿出一把茶壶,沏上茶,倒在两个茶杯里,递一杯给老黄,自己也在桌子旁边坐下来。茶水袅娜地飘散着淡淡的清香,弥漫在两个人中间。老黄啜了一口茶,感觉茶水虽有些苦涩,但口鼻生香。这种茶应该是农村人自己采摘自己炒制的粗茶,但是没有农药和化肥的污染,绝对是绿色食品。老大爷慢悠悠地呷了一口茶,打开了话匣子。原来,这位老大爷名叫王宝柱,

20、有一手好厨艺,年轻的时候,响应县政府号召,跟随劳务输出建筑队,陆续到亚非一些国家务工,给建筑队做饭。后来年龄大了,才安心在家养老。儿子和儿媳在竹园镇开饭馆,老伴去照看孙子,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不是不想去给儿子打下手,而是他每天早晨要在家门口升国旗,所以坚持留在了农村。最后那次回国的时候,他在北京下了飞机,专程去天安门广场看了一次升国旗仪式,看得热泪盈眶。他当即从北京买了一面国旗带回黄泥湾。回来的当天,他就去自留山上砍了一棵高大溜直的杉树,剁去树枝,刮掉树皮,用砂纸将树干打磨得圆润光滑,固定在院子外面。这就是他的旗杆。在杉树的顶端,用尼龙绳挽个活结,在下面一拉绳子,国旗就能顺顺当当升上去。自

21、从那天早上六点钟他一个人升了国旗,这十多年来,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雨雪风霜,他从未间断过。为了升国旗,他哪儿也不去了,每天只有升了国旗,他才觉得踏实,整个人浑身就有劲儿了。他记不住更换了多少条尼龙绳,更换了多少面国旗,他只记得,每天早晨六点钟,他要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地升国旗。王大爷最后说:“一个人只有到了外国,才强烈感觉到自己是中国人。有时候特别想家,有时候受了外国人欺侮,我就到中国驻外大使馆去看国旗。虽然我从没进过大使馆,更没向大使馆求助过,但大使馆门口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在国外那么多年,国旗在我心里比什么都亲切。这也是我要在家门口升国旗的原因。”不知不觉间,两个人聊到了太阳

22、西沉。满天的晚霞笼罩着整个村庄。王大爷站起来说:“我得去收国旗了。”老黄看着他解下旗杆上的绳子,轻轻拉动着,国旗徐徐降了下来。王大爷将国旗叠好,抱在怀里,进了屋。老黄说:“大爷,我能不能在您家借宿一晚?明天早上,我想看您升国旗。”王大爷说:“只要你不嫌我们农村条件不好,没问题。”第二天一大早,老黄还沉浸在梦乡里,就被王大爷唤醒了。王大爷说:“你不是要看我升国旗吗?”老黄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起来了。东部山顶上霞光万道,太阳即将喷薄而出。随着一阵激越的国歌声响起,王大爷手脚麻利地在绳子的一端挂上国旗,轻轻一抖,国旗迎风展开,他慢慢拉动绳子的另一端,国旗冉冉升起来。当国旗在旗杆顶端高高飘扬时,一轮明亮

23、的太阳出现在了东部山顶上,国歌声戛然而止。一直不停按着相机快门的老黄不由自主地忘记了拍照,注视着在晨曦中招展的国旗,注视着一脸庄严的王大爷,行着注目礼。他暗自给自己的这组新闻图片取好了名字,叫作“深山里,一位老汉的升旗仪式”。(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国旗”,情节为“发现国旗聊国旗收国旗升国旗”,暗线则是王大爷内心情感的变化。B一个住在乡村的农民老大爷却在院子里竖起旗杆,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每天坚持升国旗,这表现了普通百姓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C“只要你不嫌我们农村条件不好,没问题”,王大爷的这句话既在情节上起着过渡作

24、用,同时也表现了王大爷谦卑而好客的形象特点。D“东部山顶上霞光万道,太阳即将喷薄而出”,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祥和庄严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又具有浓厚的象征意味。8文中画线部分突出描写了老大爷邀老黄进屋,与老黄沏茶对饮的情节,非常细腻,请结合作品分析其作用。(6分)9有评论家评论江岸的这篇小说营造出了黄泥湾浓郁的时代气息,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19分)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能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不妄交游。族子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

25、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元载忌之,出为常州刺史。岁旱,民多死徙。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宿贼张度踞阳羡西山,累年吏讨不克。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乃大起学校,堂上画孝友传示诸生,人人知劝。以治行进光禄大夫。人为刻石颂德。苏州方清因岁凶,诱饥民为盗,积数万,依黟、歙间,阻山自防,东南厌苦。诏李光弼分兵讨之。会平卢行军司马许杲恃功,擅留上元,有窥江、吴意。朝廷以创残重起兵,即拜栖筠浙西都团练观察使,使图之。栖筠至,张设武备,遣辩士厚赍金币抵杲军赏劳,使士歆爱,夺其谋。杲惧,悉众度江,掠楚、泗而溃。以功进御史大夫。则又增学庐,表宿儒河南褚冲、吴何员等,拜为师,

26、身执经问义。远迩趋慕,至徒数百人。元载当国久,益恣横。栖筠素方挺,无所屈。时华原尉侯莫陈怤以优补长安尉,当参台。栖筠询其劳,怤色动,不能对,乃自言为徐浩、杜济、薛邕所引,非真优也。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宝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栖筠并劾之。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贬。帝欲相栖筠,惮载辄止。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栖筠见帝猗违不断,亦内忧愤。卒,年五十八,自为墓志。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献。(选自新唐书李栖筠传,有删改)【注】侯莫陈怤:人名。侯莫陈是三字复姓。台:御史台,官署名。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

27、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货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栖筠/并劾之/B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货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栖筠并劾之/C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货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栖筠并劾之/D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货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栖筠并劾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文中指幼年丧父。“鳏寡孤独”中的“孤也”是这个意思。“孤”还可以作为古代帝王的自称,如“孤家” “孤王”。B关中,即“四关之内”,这

28、四个关口分别是东函谷关、西大散关、南武关、北萧关。自郑国渠修好以后,关中就成了物产丰饶的沃野之地。C出,指京官外调。文中指把李栖筠调到常州任刺史。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两句中的“出”都是此意。D谥,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栖筠心系百姓,不畏豪族。豪门大族拦截郑、白二渠上游的水修建水磨,大量占有农业用水,李栖筠请求朝廷拆毁这些水磨,为老百姓谋取福利。B李栖筠重视教育,关心后学。他曾大力修建学校,使学生

29、知道自我勉励,并虚心拜有学问的人为师,吸引了远近不同地方的读书人来求学。C李栖筠文武兼通,治政有方。他为百姓修整水利,从而战胜了旱灾饥荒;在对付许杲时,既加强军备,又施以妙计,使得许部后来不战而溃散。D李栖筠方正刚直,处事公正。兼任御史大夫时,虽然元载把持国政,但李栖筠仍弹劾并使皇帝重罚了受元载重用的徐浩、杜济、薛邕、侯莫陈怤等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岁旱,民多死徙。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5分)(2)帝欲相栖筠,惮载辄止。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5分) (二)课内文言检测(共2小题,6分)14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相如度秦王

30、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C而君幸于赵王 则幸得脱矣D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15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皆为陛下所成就A验之以事,合契神明B子卿尚复谁为乎?C见犯乃死,重负国D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三)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9分)望蓟门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注】蓟城:唐朝的边疆重镇。投笔吏:指汉人班超,曾投笔从戎,终以功封侯。请长缨:指汉代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

31、之阙下。”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临燕台,游目纵观,听见军营之中吹笳击鼓,“惊”字表现了他此时的心潮澎湃。B颔联描写注重整体与细节相结合,先整体描写寒光、曙色,再以细节“危旌”点缀,画面生动。C颈联前句写前方烽火连天,表现出征战的激烈;后句写蓟城背山靠海,暗示了此地防守的牢固。D本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类似,通过写大雪表现边地苦寒,重点突出了将士征战的艰辛。17.批点唐诗正声言:“全诗充满壮健之气。”请结合全诗分析本诗的“壮健之气”。(6分)(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强调要把国家的事情放在前,而

32、把个人的私事放在后的句子是: , 。(2)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表现廉颇忠于国事勇于改错的语言描写的句子是: , 。(3)劝学中强调反思重要性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近来,5G热度逐步_。5G,又被称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如果说3G让人们跨入了互联网门槛,能够在网络上随心所欲地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4G_了互联网应用的繁荣,即时消息、网上购物、网上支付、在线视频和在线游戏等应用层出不穷;那么,5G则带来了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全景视频、虚拟现实等都将不再是电影里的虚构。5G网络具有速率极高,容量极

33、大和时延极低三个特征,()。5G牵动着许多企业的神经,足以改变移动通信产业的_,甚至关乎国家利益,如此举足轻重,因而,许多国家包括各大科技公司在纷纷占领先机,抢抓制高点,力争成为5G引领者。我国自成立“IMT2020推进组”以来,5G建设持续快速推进,目前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试验网,而华为的多项关键技术已被采纳为5G国际核心标准,中国成为_的5G领跑者。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回暖 诱发 布局名不虚传B攀升 诱发 格局 当之无愧C回暖 刺激 布局 名不虚传D攀升 刺激 格局 当之无愧 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用户可以获得光纤般的接入速率

34、,多场景的一致服务,“零”时延使用,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B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用户可以获得“零”时延使用体验,多场景的一致服务,光纤般的接入速率C可为用户提供光纤般的接入速率,多场景的一致服务,“零”时延使用体验,实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愿景D可为用户提供光纤般的接入速率,“零”时延使用体验,多场景的一致服务,信息随心而至,万物触手可及。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许多国家和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在抢抓先机,占领制高点,力争成为5G引领者。B许多国家包括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在占领先机,抢抓制高点,力争成为5G引领者。C许多国家和各大科技公司在纷纷占领先机,抢抓

35、制高点,力争成为5G引领者。D许多国家包括各大科技公司在纷纷抢抓先机,占领制高点,力争成为5G引领者。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地固定下来。只要经济基础不变,即使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_。此外,民俗的传承往往还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_,民俗就不会失去传承的思想基础。同时,民俗具有变异性。民俗的稳定性是相对的,_,没有变异的民俗文化是不存在的。五写作(60分)23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新年伊始,习主席2021年新年贺词引发广大师生热烈反响,习主席用“202

36、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总结了这过去的2020年。这一年,我们风雨同舟,砥砺前行;这一年,我们艰难显勇毅,磨砺得玉成。这一年,人们提及最多的词语是:团结抗疫、最美逆行、全面脱贫、乡村振兴,绿水青山、嫦娥五号、人类命运共同体、平凡伟大、感动感恩、后浪奔涌、读书意义。看完以上材料,回望我们一起走过的2020年,你一定会有所思、有所感。请你以自身经历或所见所闻为内容,结合自己的思考,以“经历与感悟:回首2020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有文体特征,情感真挚,体现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和时代精神;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C A.根据原文“

37、但从更深层次看,经典文本实际上往往包含了一些对于比较重要的人性问题的共同思考”可知,是“共同思考”不是“共识”。B.原文的表述是“以经典阅读为主的通识教育,能够提供一个将个人日常生活经验与文明背后的传统问题连通起来的交汇点”,选项的表述是“定能”,太过绝对。D.原文“经典阅读的通识教育方式,人文学科的同学可能比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更习惯”“自然科学是围绕最新的学术研究文献建立的学科体系,教科书与专业研究文献成为阅读的主体”,“反对阅读经典”属于无中生有。2.C 原文是“不同学科对经典阅读的看法可能并不一致”,且并没有针对各个领域进行具体的对比分析。3.B “中国文明自身也存在着弱点,以致产生对中

38、国文明的怀疑”错误。4.B A.“只限于”歪曲文意,原文为“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完全不同”表述绝对,综合材料二内容可知,强基计划在实施的目标、试点的高校、面向的学生方面存在重合。.“分析角度与材料二非常相似”概括错误,材料三的分析着眼于教育逻辑的自身演进规律,与材料二明显不同。 5.A A.信息指出了“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的本质不同,最能支撑“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这一论点。 6.(1)强基计划更多参考高考成绩,使高校选拔录取过程更加公平;(2)强基计划强调拔尖创新人才从选拔到培养的整个贯通培养,有利于人才成长;(3)强基计划聚焦

39、基础学科,有利于提升中国科研实力,突破关键技术7A 暗线的判断有误,小说中的暗线是记者老黄的情感变化。8 情节方面,使得小说上下文连贯更合理,因为“说来话长”,所以要沏茶对饮来谈;人物方面,塑造了王大爷礼貌待客、质朴可亲的形象;沏茶对饮营造了主客之间安宁祥和、轻松和谐的谈话氛围,使得小说内容更为丰富、有韵味。 9选材上,作者借记者老黄随驴友骑行的所见所闻,将故事发生的地点聚焦在黄泥湾的一个农家小院,折射驴友乡村游的时代现象;情节上,作者借王大爷年轻时响应县政府号召,跟随劳务输出建筑队到亚非一些国家务工,折射农村向国外劳务输出的社会现实;主题上,作者借主人公王大爷年轻时在国外打工把对家乡的思念化

40、为对国旗、对国家的一种热爱和信仰,折射出普通百姓自发的朴素而真挚的爱国情怀。10.B 根据前文,明确句中的“济”是指杜济,“邕”是指薛邕,“京兆”“吏部侍郎”皆为官职名,“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为并列句,二者中间应断开,由此排除C、D两项。再根据语境中三人与元载的关系可知,“载所厚”的对象为“三人”,而“栖筠”为“并劾之”的主语,故“栖筠”前应断开,排除A项。11C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出”指的是“在国外”。12D 由原文可知,受元载重用的是徐浩、杜济、薛邕三人,并无侯莫陈怤。13(1)常州这一年遭遇旱灾,老百姓多因饥饿而死在迁移(或:逃荒的)路上。栖筠为百姓疏通渠道,分引长江之水灌溉

41、农田,于是当年取得大丰收。(“死徙”的省略“于”:在;浚渠:疏通渠道;大稔:取得大丰收。每点各 1 分。大意 2分)(2)帝想任命栖筠为丞相,但因为惧怕元载就此作罢。然而有要晋升任用的人,皇帝都暗中向李栖筠询求意见,栖筠的意见也多有补助。(相:以为相;惮:害怕;密访:暗中咨询。每点各 1分。大意 2分)【参考译文】李栖筠,字贞一,世代都是赵人。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他有高远的气度,为人庄重少言,体格高大形貌与众不同。他喜欢读书,大多数书籍都能通晓。他写的文章,简明流畅,切中要害。他不胡乱结交朋友。同族人经常称赞他有辅佐君主的才能,士人大多仰慕他。关中地区过去依靠郑国渠灌溉农田,但豪族贵戚拦截上游水

42、源,修建借水力舂米的水碓以谋取利益,设置了将近百所水碓坊,抢夺了农业用水的十分之七。李栖筠请朝廷彻底拆毁这些水碓(以保障百姓的农田用水)。李栖筠业绩很突出,有宰相般的崇高声望。丞相元载嫉妒他,让他出京担任常州刺史。常州这一年遭遇旱灾,老百姓多因饿而死在迁移(逃荒的)路上。李栖筠为百姓疏通渠道,分引长江之水灌溉农田,于是当年取得大丰收。长期为盗的张度盘踞阳羡县西山这个地方,多年来,官吏征讨都不能取得胜利。到这时李栖筠派遣士卒追捕斩杀了张度。张度的分支余党都被歼灭,乡里安定到连晚上报警吠叫的狗声都没有。于是李栖筠又大力修建学校,学校正堂上绘孝友传给求学的儒生看,人人得到鼓励。他凭着政绩和品行晋升为

43、光禄大夫。百姓为他立碑刻文颂扬其德。苏州方清趁年成不好闹饥荒,诱骗灾民做盗贼,聚集了数万人。盘踞在黟州、歙州之间,凭借高山险阻自我防护,东南百姓厌烦之,并引以为苦。朝廷下诏命令李光弼派兵讨伐叛乱。刚好平卢行军司马许杲依仗军功大,擅自停留在上元(而不配合朝廷的军队),有觊觎江、吴之意。朝廷因为国家在受到创伤残破之后再次起兵征伐,就授予李栖筠浙西都团练观察使的职务,命他谋取许杲。李栖筠到任,大力部署安排武器装备,派遣口才出众的人携带厚重的财物到许杲军营犒劳士兵,让士卒们欢喜,强行破除了许杲的图谋。许杲害怕,率领全部人马渡过长江,抢掠楚、泗,其后溃散。李栖筠凭借功劳大,晋升为御史大夫。他又增设学校,

44、上表推荐年高有声望的儒者河南人褚冲、吴人何员等,拜学官为自己的老师,亲自手执经书问询经意。远近的读书人趋附慕名而来,到了收学徒几百人的地步。元载执掌国政时间长,更加放肆专横。李栖筠向来方正刚直,没有什么屈服的。当时华原尉侯莫陈怤凭着优等考核补任长安尉,应当参拜御史台。李栖筠询问他的功劳,侯莫陈怤脸色大变,不能回答,于是自己承认是被徐浩、杜济、薛邕所引进推荐的,不是真正的优等。当初,徐浩被罢免了岭南节度使官职,把价值数十万钱的贵重而美丽的珠宝送给元载,而杜济当时正担任京兆尹、薛邕任吏部侍郎。这三个人都是元载所亲近重用的,李栖筠一并弹劾这三人。皇帝还没决断,适逢遇到月食,皇帝问栖筠发生月食的原因,

45、李栖筠回答说:“月食显示对犯罪者的惩罚,现在欺瞒陛下包藏私心行事的人没有得到惩罚,上天好像是要以月食警示陛下吧?”由此怤等人都因罪被贬官。皇帝想任命李栖筠为丞相,但因为害怕元载就此作罢。然而有要晋升任用的人,皇帝都暗中向李栖筠询求意见,李栖筠的意见也多有补助。李栖筠见皇帝遇事迟疑不决,也内心忧愁愤懑。去世时,终年五十八岁,自己写好墓志铭。朝廷追赠他吏部尚书的官职,谥号“文献”。14.D D.擅长,善于 A.揣度/衡量 B.道歉/告诉 C.宠爱/侥幸 15.C 16.D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写雪,表现出边地苦寒,进一步突出了战士们在外征战生活的艰辛;而本诗写雪,重点在于表现边塞风光的壮丽雄奇。

46、17.写景的角度:整首诗景色壮丽辽阔。积雪万里,曙光初露,旌旗飘扬,烽火连天,整幅画面雄阔奇丽。情感的角度:诗歌抒发了立功报国的壮志。最后一联借用典故,诗人渴望像终军一样,自动请缨,建功立业。(每点3分。概括1分,分析2分)18.(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9D 第一处空缺没有提到5G遇冷,所以谈不上回暖,应该选择“攀升”。由第二处空缺前后的句子“如果说”“那么,5G则”是在说3G、4G、5G的作用,此处应用“刺激”,“诱发”偏贬义。布局:重在人为的物质实体排布放置,有可调控性、人为操作性的结果

47、或状态。格局:多为某些力量实体相互交往形成的关系对比和体系状态。由句子“5G牵动足以改变”可知,应选择“格局”。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无须感到惭愧。结合“中国成为”“5G领跑者”分析,选用“当之无愧”。20C 根据主语一致,并列短语与前面三个特征照应,由具体功能到宏大愿景的内容逻辑分析,可排除A、B、D三项。21 A “许多国家”和“各大科技公司”不是包含关系,排除B项、D项;“纷纷”应放在“在”之前,排除C项;同时B、C两项中,“抢抓”应与“先机”搭配,“占领”应与“制高点”搭配。22.民俗仍然具有稳定性如果传统观念没有发生巨大变化而其变异性是绝对

48、的23.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材料以习近平2021年新年贺词切入,首先以“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高度概括;然后以两个“这一年这一年”作总结,以“风雨同舟,砥砺前行”“艰难显勇毅,磨砺得玉成”彰显2020年的精神内核;最后给出2020年的11个关键词,对2020年作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考生可以选择这些关键词作为经历与感悟的基点,借此展开对2020年的回望。本题旨在考查考生的价值观,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发展和自身发展,激发国家自信和家国认同意识。材料主体是回首2020,考生要综合材料内容,既要回顾2020年取得的成就,也要展望2021,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确定好结构和文体,要有叙与悟的“碰撞

49、”,做到文体鲜明,情感真挚;广泛使用符合要求的写作素材,选材要突出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和时代精神。【立意】1.回首来时路,开启新征程。2.历史与你共书,春天与你共赴。3.踏旧岁之梯,展未来华章。4.回首2020,我们再出发。5.回首2020我们风雨兼程,展望2021我们砥砺前行。【参考例文】经历与感悟:回首2020年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站在2021,我向祖国和世界送上真诚的祝福,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愿我们的世界和平发展。困厄不忍回望,困厄中的善良与守望已被历史记取。当人的物理位移严重受限,心灵的距离却无限趋近于无。当压力的帕值接近极限,大批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的平凡人坚定地站起。为生命摆渡,与

50、无常对抗,有那么多个时刻,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也有那么多个瞬间,14亿人行动如一人。共情,让我们彼此实现更深的连结;坚韧,让我们共同的意志有更强的耐受性。如果说,过去的一年还有什么是不确定中的确定的话,那就是这些照亮沉重时刻的光。回首2020,我们经历了新冠疫情、南方洪灾、台风灾害,我们在重重难关的阴云后拨云见日。之所以能闯过难关,是因为时代英雄在负重前行。在新冠疫情暴发之际,有钟南山院士奔赴武汉的义不容辞;有李兰娟院士彻夜不休的辛勤工作,更有李文亮医生舍己为人的英勇牺牲。展望青年人,有学木兰挂帅出征的年轻护士,有为追随榜样脚步而报考北大考古系的钟芳蓉。好的榜样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丰富我们的精

51、神世界。新的一年里,一样会有机遇,也会有阴霾。我们应追随时代榜样,携手并进,共克时艰。虽然洪水滔天,虽然疫情如洪,我们的国家也没有停下发展的步伐。第55颗“北斗”成功发射,55颗北斗组成天网,护卫着我们的国家;“奋斗者”号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激励着每一位国人,也惊艳了世界;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球采样并成功在月球起飞返回地球,玉兔二号月球背面成功登陆,刷新着世界的记录;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经济增速已由负转正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砥砺奋进的结果,是每一个中国人对于时代精神的发扬与传承。时代精神引领我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跃进,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目标,勇于追求,用青春书写中国发展建设的奋斗华章。辞旧

52、迎新之际,让我们踏旧岁之基,展未来华章。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曙光就在前方。未来已来。展望新年,第一个百年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定完成;“十三五”圆满完成,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步伐加快,“十四五”规划发展新蓝图符合人民所思所盼。第二个百年目标(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日可待。但美好理想须由奋斗填充,否则就成了空想的“乌托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心怀诗意与奋斗,踏旧岁之基,展未来华章。2021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梦想是民族复兴。我们应一同携起手来,无畏风雨,砥砺前行。踏旧岁之基,在新的历史起点书写中华民族的伟大华章。- 1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