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下期高一年级半期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6页,2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
2、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魏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小农经济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2西周时期,很少有个体脱离宗族的现象,宗族内部一定程度上实行“异居而同财”。春秋时期宗族实体逐步解体,统治者鼓励人们进行商品交换以促进农业生产。由此可知A生产力进步为新的经营方式提供了条件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宗
3、族实体的解体C统治者为增加收入而强制要求民间分家 D宗法制的瓦解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3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中,逐渐形成了规矩,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即当今“规范”一词的原型及原意。这种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一直被延续至今,并体现在当今的各行各业之中。这说明A规矩贯通着整个中国历史 B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C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极深远 D工艺思想渗透着人文精神4西汉时期,大司农桑弘羊为盐铁官营辩护时说,豪强大家“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聚众或至千余人”,易“成奸伪之业”,给国家带来祸患。材料主要反映了A经济控制基于政治安定的考量 B增加收入是盐铁官营的重要目的C大一统是盐铁官营的政治前提 D打击豪
4、强是历代王朝的政治诉求5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古代“城”的产生的历史记述。据此可知“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民保于城,城保于德。”左传襄公七年“城为保民为之也。”谷梁传隐公七年“城者,所以自守也。”墨子七患A最初的“城”具有军事防御性质 B商业发展是“城”产生的主要原因C经济和文化是城市的主要职能 D城市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设计理念6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唐太宗形象的历史叙述和评价: 唐太宗形象 出处 “较汉文,汉武之恢弘,彼多惭德。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 旧唐书 “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 王夫之 这反映出A.历史
5、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 B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确切定论C学者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评价 D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7宋代“不抑兼并”,导致了土地所有权的竞争与垄断,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的局面。这种局面客观上A减少了土地的垦荒面积 B适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C抑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加剧了土地的分散和贫富分化8申报自1873年6月中旬开始通过各地信局招徕通商码头之外的零散订户。声明“不拘多少,数张或十余张均可”至1875年3月,申报更雄心勃勃、大张旗鼓地进京销售报纸,同年3月9日申报头版刊发了进京销售报纸的广告。这说明A采用饥饿营销策略 B具有现代市场意识C推动了广
6、告业发展 D在全国设文化销处9中国历史上对女性审美的地域认知在南宋以前认同黄河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后认同长江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前高大丰硕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南宋以后纤小轻盈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中国古代女性审美认知的地域变化反映出A社会经济区位的变迁 B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各地区审美差异消除 D民族文化已逐渐统一10明朝初年规定,“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但到中后期,佃农不再像以前那样逆来顺受,甚至出现“佃户嚣然动其不义不信之心”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了A工商业发展冲击社会关系 B农业中租佃经济日趋衰落C重农政策提高了农民地位 D传
7、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败落111872年,李鸿章支出一些官款作为启动资金,谕令候补知府朱其昂招集商股,购置轮船,设立轮船招商局。可是,入股者不多,资金缺乏,李鸿章只得向招商局注入大量官款,实行官督商办。李鸿章将这种体制概括为“商为承办,官为维持。”这一体制A使洋务企业垄断中国航运业 B增强了与外轮公司竞争力量C保障私人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D明晰了民用工业的产权归属12下图反映了18671876年中国的棉布进口交易量和交易价格的变化趋势。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中国棉布交易量和交易价格成反比 B列强侵略促使民族工业的诞生C外国棉布在华的竞争优势有所增强 D中国农业迎合国际市场的需要13自女子放足后。适合三寸
8、金莲的弓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代之以布鞋、胶鞋、皮鞋,其中洋式皮鞋尤为京津女子所喜爱。女鞋需求的增多催生出了专门卖女鞋的坤鞋店,1930年代以后逐渐与男鞋合卖,“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这体现了当时A妇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 B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C辛亥革命的影响较为深远 D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新风尚14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收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B从沿海到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51946年1月,申报登载了一则律师
9、代理的离婚启事:“两方愿协议离婚,以后男婚女嫁,各听自由,互不干涉,除已立据各执外,再委登报声明等语。”据此可知,这时的上海A传统婚姻观念已经消除 B政府保护个人民主权利C男女社会地位实现平等 D民众自由法治意识增强16新中国成立之初,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风气治理运动,将“除旧与布新”作为社会风气治理的方向与目标,扫除旧社会的一切污泥浊水,在全国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新社会风气。其主要目的在于A继续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B适应政治经济建设需要C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D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71982年,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大上曾说:“这几年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今后,要
10、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绝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当时A推行市场经济成为党内共识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国家认可 D中央认识到市场的重要作用18“在美洲发现之前,各个国家彼此很少来往。只是在找到通往东印度的新航线和在美洲开辟了对欧洲商业民族有利的广阔活动场所之后,英国才开始越来越把贸易集中在自己手中,这就使其他欧洲国家不得不日益紧密地靠拢。”这反映了A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B欧洲开始走向联合C英国霸主地位的确立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19早在15世纪以前,欧洲与亚洲的中国、印度及东南亚等地就有贸易往来,通过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之手,经陆路从东方辗转输入的商
11、品如香料、樟脑、丝绸等逐年大幅度增长,这严重影响了欧洲商人的利益。这说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西欧国家经济利益的影响C中印往来影响东西方贸易 D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201596年,一个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但是他的船队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8个月。在恶劣的险境下,17名水手中有8人死去。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最终,幸存的船员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从上述事实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 B人性的启蒙迫在眉睫C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 D唯利是图是商人本性2118世纪,大批法国亚麻布和
12、印度棉布服装涌入英格兰。为保护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枢密院和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严禁商人进口亚麻布和棉布,并禁止人们穿进口服装。这一措施A推动英国毛纺织业迅速发展 B客观上吹响工业革命的号角C促进君主立宪制的逐渐确立 D导致英国殖民优势日益丧失22尔麦肯德里克等人认为,18世纪晚期,英国开始迈向消费社会。据此可知,英国进入消费社会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迅猛增长 B社会各阶层收入及消费水平提高C高效便利的交通网络提供了条件 D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资本积累2319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政论家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这主
13、要是因为当时英国A建立了先进的君主立宪制度 B拥有了先进的工业生产能力C占据了优越特殊的地理位置 D遵循了平等的国际贸易分工24下图漫画为美国漫画家约瑟夫克普勒以 1890 年美国参议院讨论制定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又名保护贸易及商业免受非法限制及垄断法)为背景创作的。但是,最后的结局出乎人们的意料: 挤入参议院的大垄断资本家并没能操控得了参议员们,这一法案最后还是通过了。由此可以推知参议院的老板们A垄断组织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 B垄断资本家控制了国家政治生活 C美国三权分立政治模式受到冲击 D垄断组织发展引起严重社会矛盾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14、材料 苎麻曾和丝绸一样,传统上是中国人制衣的纤维原料。在元朝时,棉花事实上取代了苎麻。到1433年,中国的臣民可以用棉花抵税,棉花作物与赋税之间的关联,是政治当局对棉花产业产生兴趣的诸多例证之一。在明朝,棉花生产扩散到了中国的新征服的土地上。劳动力的地理分工已经出现了:北方农民运输原棉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的农民用这些北方运来的以及他们自己种植的原棉生产棉纺织品,其中一些纺织品还会被卖回北方。这类跨区域的贸易非常繁荣,棉布生意甚至达到帝国商业额的四分之一。1750年,中国的棉花产量约15亿磅,大致相当于美国内战前10年棉花产量的总和。到18世纪80年代,西印度群岛和南美的奴隶出产了世界市场上销
15、售的绝大部分棉花。1791年,圣多明各棉花种植园的数量与甘蔗种植园已经几乎相当,其出口到法国的棉花比八年前增长了58%,同时还向英国出口了大量的棉花。西印度群岛和南美出产的棉花因此涌入利物浦、伦敦、勒阿弗尔和巴塞罗那的市场中,实际上促进了机械化纺纱的快速扩张。随着机器纺纱技术在整个欧洲大陆上的传播,更多的非洲人被戴上镣铐,被装进船舱,在太子港被拍卖,被送到遥远的农场,在逼迫下清理土地、锄地、播种、剪枝和收获白色黄金。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中国元明清时期种植和利用棉种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1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末
16、19世纪初世界棉花产业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12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表1 17501980年世界上各国家或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份额(单位:%。世界总量=100%)国家(地区)1750年1800年1860年1900年1928年1953年1980年西方(欧美)182233537774842746578中国32833319762342350日本38352624332991印度/巴基斯坦2451978617191723俄罗斯/苏联5056708853160211其他1571468435192547摘编自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注:1947年后的数据包括分治后
17、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包括冷战期间华约组织国家选择至少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时段进行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运用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李先念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会上作了关于国民经济调整问题的重要讲话。他强调,这次调整的指导思想是:“一定要从自己国家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现代化的中国式的道路”。为此,提出要以调整为中心,坚决地、逐步地把各方面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基本上调整过来,使整个国民经
18、济真正纳入有计划、按比例健康发展的轨道;积极而又稳妥地改革工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体制,充分发挥中央、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继续整顿好现有企业,建立健全良好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通过调整、改革和整顿,大大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更好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国民经济调整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国民经济调整的意义。(7分)半期历史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ADCAACBBAABC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CDBDABCBABD25.(1)特点:政府重
19、视;种植范围不断扩大;棉花成为主要制衣材料;出现劳动力分工(或生产分工);中国是世界棉种植业中心。(7 分) 意义:丰富人们的生活;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棉纺织业的发展;有利于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6 分) (2)变化:棉种植中心由中国转移到美洲;棉纺织业由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棉花产业出现跨国分工;出现大规模的种植园经济。(6 分) 影响: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行;拉大了东西方的差距;助长了奴隶贸易的兴盛;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6 分) 26.示例1:17501900年,两次工业革命提高了欧美制造业产值在全球的比重。(2分)1765年,英国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为工业革命的开端。
20、瓦特改进“万能蒸汽机”,引发了动力革命,使工业布局摆脱了地理条件的限制,促进了英国的机械化、工业化,产生了棉纺、冶金、采矿、铁路等新兴的工业部门。紧接着,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到欧美其他国家。在这一技术革新浪潮中,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欧美其他国家的制造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大幅提高了英国制造业产值在全球的比重。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几个发达国家同时兴起,电力的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成为此次技术革新浪潮的标志,传统的钢铁业也焕发出新的活力。在垄断组织的推动下,欧美一些国家重工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美国、德国崛起成为后起之秀,进一步提高了欧美工业国制造业产值在全世界所占的比重。(8分,每点史论4分)两次工业革
21、命促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率先进行工业化的欧美国家,抢占了先机,其制造业产值在世界范围内所占的比重大幅上升。(2分) 示例2:17501900年,世界殖民体系的日渐形成促使欧美和亚洲的实力易位。(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欧洲列强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亚洲的印度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蒸汽机的改进引发了动力革命,大幅提高了英国的生产力,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其制造业在全球所占的比重大幅提高。为了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相继对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因为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中国工业化的进程较为缓慢,在世界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
2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大幅提高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了欧美工业国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列强发动了试图瓜分中国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对中国的侵略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虽然晚清时期国内兴起了民族工业,但囿于外来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民族工业始终在夹缝中艰难生存,晚清时期的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降低。(8分,每点史论4分)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中,亚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在国际分工中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在世界制造业中的产值占比不断降低。(2分)(“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7.(1)特点: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政府主导;稳步推进;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8 分) (2)意义:有利于经济工作摆脱“左”的束缚;推动十一届三中全会政策的落实;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7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