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7852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B卷)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I卷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活性。上述事实能够说明A.组成细胞和病毒的化学成分相同B.细胞和病毒具有相同的结构C.病毒必须以依赖于活细胞才能生存D.细胞和病毒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具有活性【答案】D 【考点定位】 【名师点睛】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代谢缓慢的细胞内结合水的含量高于自由水 B.水在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能分解生成02C.彻底水解一条十三肽

2、需消耗13个水分子 D.有氧呼吸中水既是原料也是产物【答案】D 【解析】代谢缓慢的细胞结合水的比例升高,但是自由水含量仍然远远高于结合水,A错误;水在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能分解生成02,B错误;彻底水解一条十三肽需消耗12个水分子,C错误;有氧呼吸中水既是第二阶段的原料,也是第三阶段的产物,D正确。【考点定位】细胞中的水 【名师点睛】水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形式自由水结合水定义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含量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功能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参与生化反应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是细胞结构的重要

3、组成成分联系自由水和结合水能够随新陈代谢的进行而相互转化3. 下面有关元素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其次是OB.组成人体细胞中核酸的单体有4种C.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由2种元素组成D.与核酸相比,蛋白质特有的元素是N【答案】C 【考点定位】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4.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胆固醇是构成一切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C.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丧失D.RNA与DNA的分子都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答案】C 【解析】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植物细胞膜没有胆

4、固醇,A错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B错误;组成蛋白质的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当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表明其空间结构被破坏,所以其特定功能也发生改变,C正确;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考点定位】组成细胞化合物 【名师点睛】(1)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2)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

5、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5.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图,下列有关说法的A.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B.的排列方式与细胞内、外环境有关C.图中是静止不动的D.不同细胞膜上的种类与数量不同【答案】C 【考点定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6. 右图为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为核膜,具有透择透过性B.为核仁,与核糖体形成有关C.为染色质,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可呈现不同形态D.为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在核、质之

6、间自由进出的通道【答案】 D【考点定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1)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DNA携带遗传信息,并通过复制由亲代传给子代,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2)细胞核控制着物质合成、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使生物体能够进行正常的细胞代谢DNA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决定生物的性状。7. 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相同B.无机离子进出细胞不一定消耗能量C.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的一定是生物大分子D.需要载体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就是主动运输【答案】B 【解析】同一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

7、可能不同,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分别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A错误;无机离子进出细胞不一定消耗能量,如神经传导过程中的离子通道,B正确;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的不一定是生物大分子,如性激素、神经递质等,C错误;协助扩散也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错误。【考点定位】物质的跨膜运输 【名师点睛】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跨膜运输和非跨膜运输,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分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非跨膜运输包括胞吐和胞吞,依赖于膜的流动性;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与细胞膜上的磷脂和蛋白质有关。 8. “获得细胞蛋白质详图”是2005年全球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科学家揭示出了电压控制的钾通道

8、。这些通道是负责钾离子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它们在神经和肌肉细胞上的作用,与 晶体管在计算机中的作用一样。这一成果从另一侧面证明了细胞膜具有A.维持细胞形态的功能 B.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功能C.参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功能 D.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答案】 D【考点定位】细胞膜的功能 【名师点睛】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9. 下图曲线显示在一定pH范围内,酶A和酶B所催化的反应速率。下列选项的是A.该实验中,温度应保持恒定且适宜B.实验过程中,先加入底物、调节PH,再加入酶C.PH=5时,酶A和酶B催化的反应速率基本相等D.pH=6时,酶A

9、的肽键被破坏【答案】D 【考点定位】探究酶影响的活性的因素 【名师点睛】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10. 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其它条件不变且适宜),单位时间02吸收量和02产生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的A.光照强度为a时,细胞中

10、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B.光照强度为b时,呼吸作用强度是光合作用强度的二倍C.光照强度为c、d时,该细胞能积累有机物D.光照强度为d时,细胞需吸收2个单位的二氧化碳【答案】D 【解析】光照强度为a时,没有消耗氧气,所以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A错误;b点氧气的产生量是3,说明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为2.8;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是3,说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并且呼吸作用强度是光合作用强度的二倍多的关系,B错误;光照强度为c、d时,没有二氧化碳的释放,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细胞能积累有机物,C正确;光照强度为d时,细胞需吸收8

11、-6=2个单位的二氧化碳,D正确。【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名师点睛】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来自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细胞外吸收的二氧化碳;净光合作用=实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11. 油菜果实发育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果皮的光合作用。图甲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油菜果实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变化,图乙表示油菜种子中储存有机物含量的变化。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第24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小于第12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B.第36天后果皮逐渐变黄与叶绿素含量减少有关C.第36天,种子内含量最高的有机物可用斐林试剂检测D.图示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该有机物由可溶性糖和淀粉转化而来【答案】C 【考点定位

1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12. 如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过程中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C.分裂过程中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D.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先消失后重现【答案】 B【考点定位】无丝分裂 【名师点睛】无丝分裂是指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早期,球形的细胞核和核仁都伸长然后细胞核进一步伸长呈哑铃形,中央部分狭细在无丝分裂中,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和染色体复制的规律性变化染色质也要进行复制,并且细胞要增大。 13.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室腔内的血浆B. 口腔内的消化液C.肠道内的水分D.肾小囊

13、中的原尿【答案】A【解析】血浆属于内环境的主要成分之一,A正确;口腔内的消化液位于消化道,而消化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B错误;肠道内的水分属于人体外环境,C错误;肾小囊中的原尿属于人体外环境,D错误。【考点定位】内环境的成分 【名师点睛】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4. 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图中A、B、C代表体液,、代表结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和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B.过敏可能导致C液减少C.A中C02浓度低于C中C02浓度D.丙酮酸

14、可在C液中被氧化分解【答案】C 【考点定位】人体内环境 【名师点睛】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的关系:a、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毛细血管壁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b、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组织液,组织液中的一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经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c、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流入血浆。 15. 目前PM2.5已成为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合理的是A.PM2.5可以进入人体内环境,如肺泡B.颗粒物中的酸性物质进入人

15、体血液会导致血浆pH明显下降C.PM2.5有可能成为过敏原,诱发过敏反应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条件反射【答案】C 【解析】肺泡不属于人体内环境,A错误;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所以颗粒物中的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会导致血浆pH明显下降,B错误;PM2.5有可能成为过敏原,诱发过敏反应,C正确;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D错误。【考点定位】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16.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HCO3-、HPO42-等离子可以维持血浆pH恒定不变B.细胞内外的Na+、K+呈不平衡分布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内环境的变化

16、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答案】 A【考点定位】内环境稳态【名师点睛】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现代观点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细胞代谢正常进行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7. 右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甲、乙为两个电流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a点,甲、乙各发生两次偏转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C.在b点施加适宜强度的刺激,该点膜外电位变化为“负正”D.在e点施加适宜强度的刺激,a、b、c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17、【答案】A 【解析】在a点施加一定强度的刺激,会引发局部电流,使乙电流表左接触点先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偏转;当局部电流流过后,左接触点恢复外正内负,右接触点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再次偏转,共偏转两次;甲电流表基本同理,共偏转两次,A正确;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共有3个完整突触,d所在的神经元向右侧的突触没有突触后膜,B错误;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使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即该点膜外电位变化为“正负”,C错误;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 a、b点不会测到电位变化,但是c处有,D错误。【考点定位】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18.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均具有两重性B.植物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

18、输C.一种植物细胞膜表面只有一种激素的受体D.植物激素不参与植物细胞代谢【答案】 D【考点定位】植物激素 【名师点睛】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一样,不参直接与细胞代谢,只是对细胞代谢起调节作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过程受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较高浓度条件下起抑制作用,较低浓度条件下起促进作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不能倒过来。19. 某课题组为了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遗传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应,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分别喷施到5个不同突变体(生长速

19、率相对值分别为1.2、1.4、1.6、1.8、2.0)矮生豌豆幼苗上,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赤霉素引起植株增高与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有关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生长速率的突变体和喷施的试剂种类C.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体外喷施赤霉素能明显促进矮生豌豆的生长D.生长速率越慢的品种,两种激素的作用效应越不显著【答案】D 【解析】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使植株长高,A正确;分析题干可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遗传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应,实验方法是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分别喷施到5个不同突变体的矮生豌豆幼苗上,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生长速率的突变体,喷施的不同试剂种类,B

20、正确;分析题图中的曲线可知,喷施赤霉素能能明显促进矮生豌豆的生长,C正确;生长速率越慢的品种,对赤霉素生长反应越显著,D错误。【考点定位】植物激素的作用【名师点睛】激素的作用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不起催化作用,不提供能量,只是给细胞传递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是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生长素和赤霉素都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生长素促进作用具有两重性。20. 下列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不同,对插条生根的影响不同B.可用插条生根的平均数量或平均长度作为实验因变量观察指标C.为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实验所用插条不能带有芽或幼叶 D.进行正式实验前不需

21、做预实验【答案】B 【考点定位】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21. 右图表示生态系统中某一种群的种群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t2时种群数量约是t1时种群数量的2倍C.与t2时相比,t1时该种群种内斗争更激烈D.在t1t2时间,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答案】C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变化 【名师点睛】 22. 右图所示为某一草原上野兔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栖息空间是影响cd段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B.限制cd段种群数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是野兔不再适应环境C.b点时野兔种群对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D.ab段老年个

22、体所占比例大于cd段老年个体所占比例【答案】A 【解析】栖息空间是有限的,加剧了野兔的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这是是影响cd段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A正确;cd段野兔种群数量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范围内波动,所以野兔是适应环境的,B错误;b点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所以野兔种群对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C错误;ab段种群增长率较高,说明幼年个体的比例较高,cd段种群增长率为0,说明老年个体与幼年个体的比例相当,D错误。【考点定位】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名师点睛】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原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也会增加。 (2)特点:种

23、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 种群增长率变化,种群数量由0K/2时,增长率逐渐增大;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由K/2K时,增长率不断降低;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为0。2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细菌都只能作为分解者B.从结构上看,所有生产者都具有叶绿体C.不同种消费者之间可能不止一种种间关系D.营养级高的消费者的种群数量一定少于营养级低的消费者【答案】C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组成成分 24. 某年夏天,江苏太湖爆发严重的蓝藻污染事件,造成太湖水域大量水生生物死亡,无锡全城自来水被污染。后经过整治,太湖水质

24、大有好转。下列有关叙述的是A.严格控制污染源是恢复太湖水质的有效措施B.周边地区污水排放是造成太湖蓝藻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C.大量水生生物的死亡加重了水体污染,属于负反馈调节D.随着太湖水质的好转,太湖内物种丰富度有所增加【答案】C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稳定性【名师点睛】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藻类爆发,覆盖整个湖面,而使水草因缺少光而死亡;水草死亡腐烂,水质变坏引起水生动物以及鱼类的死亡,导致水体进一步恶化。25. 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

25、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 kg体重,约消耗植物的重量是A. 10 kgB. 28 kgC. 100 kgD. 280 kg【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写出三条食物链:植物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0.5(1/2)千克,消耗0.50.1=5千克植物;植物羊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0.25(1/4)千克,消耗0.250.10.1=25千克植物;植物植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0.25(1/4)千克,消耗0.250.10.10.1=250千克植物。所以人要增重1千克,共消耗植物280千克,故选D。【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能

26、量流动 【名师点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根据能量传递效率按食物链的比例进行相关计算。 26. 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菌的实验操作中,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A.选取表层土样制备土壤浸出液B.取土样的铁铲和装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均需灭菌C.用添加了尿素作为氮源的肉汤培养基分离细菌D.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用于计数【答案】C 【考点定位】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菌的实验【名师点睛】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27. 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温度、pH值是固定化酶活性的重要

27、限制因素B.利用包埋法固定化细胞时,包埋材料需具有较好的透水、透气性C.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D.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对酶活性的影响更小【答案】C 【解析】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A正确;利用包埋法固定化细胞时,包埋材料需具有较好的透水、透气性,B正确;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时,糖类除了作为反应底物外,还为酵母菌提供碳源,C错误;固定化细胞内的酶有细胞膜的保护,所以比固定化酶对酶活性的影响更小,D正确。【考点定位】制备固定化细胞和固定化酶【名师点睛】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的比较: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种类一种一系列酶制作方法吸附法、交联法、包

28、埋法吸附法、包埋法是否需要营养物质否是缺点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反应物不宜与酶接近,尤其是大分子物质,反应效率下降优点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可以反复利用成本低,操28. 利用PCR技术可以快速扩增特定基因,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需要加入解旋酶使模板DNA序列解旋B.需要不断加入作为引物的核苷酸序列C.反应需要的DNA聚合酶必须不断的加进反应体系中D.反应必须在相对稳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答案】B 【考点定位】PCR技术 【名师点睛】PCR技术的相关知识: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2、原理:DNA复制;3、前提条

29、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4、过程: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中温延伸:合成子链。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29. 科研人员研究了马铃薯茎尖外植体大小对幼苗的成苗率和脱毒率的影响,结果如右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培育脱毒苗所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全能性B.培育脱毒苗的过程中涉及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C.实验结果表明脱毒率与成苗率呈正相关D.生产上培养脱毒苗时茎尖的适宜大小为0.27mm左右【答案】 C【考点定位】植物组织培养 【名师点睛】植物组织培养的注意事项:(1)接种时应注意的事项:接种室要消毒

30、;无菌操作;接种时要防止交叉污染;接种完立刻盖好瓶口;(2)外植体接种前,需要将接种室、接种箱灭菌和对外植体消毒的操作:接种前一天,将接种室的四个角落用甲醛溶液和高锰酸钾熏蒸;接种前1小时,在接种室内用喷雾器喷洒来苏水;桌椅也用来苏水擦拭;接种箱内用甲醛溶液和高锰酸钾熏蒸将灭菌室和接种箱内用紫外灯灭菌;接种前,操作者用肥皂清洗双手,擦干,再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用次氯酸钠溶液将外植体消毒。30.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相关叙述中的是A.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B.通过生态工程可以明显提高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C.“无废弃物农业”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的重要应用D.发展沼气工程对节省林木

31、和保护植被具有重要意义【答案】 B【解析】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生态工程,A正确;通过生态工程可以明显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是不能提高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B错误;中国农民实施的“无废弃物农业”所包含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物质的循环再生原理,C正确;发展沼气工程可减少燃料的燃烧,对节省林木和保护植被具有重要意义,D正确。【考点定位】生态工程 第I I卷本卷共2个小题,共40分。31. (20分)为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一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目的是_,任氏液的渗透压

32、与青蛙细胞外液渗透压应保持_。(2)若在图中a点给予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可引起用腓肠肌收缩,这种收缩反应能不能叫反射?_,理由是_(2分)(3)刺激坐骨神经上a点,突触前膜会释放_(填物质名称),突触前膜释放该物质的方式为_。(4)神经一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该物质可导致肌肉_(填“松驰”或“痉挛”),理由是_。【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1)保持标本活性 相等(或等渗) (2)不能 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没有完整的反射弧(2分)(3)神经递质 胞吐(4)痉挛 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及时失活,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2分,

33、其他合理答案给分)【解析】(1)任氏液可以保持标本活性,其成分中含有的NaHCO3、NaH2PO4是弱酸强碱盐,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显碱性,在碱性较强的条件下显酸性,进而维持PH的相对平衡;组织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任氏液模拟的是神经细胞生活的组织液,因此任氏液的渗透压与青蛙细胞外液渗透压应保持相等。【考点定位】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兴奋的产生和传导途径 32. (20分)2016年2月,中、美两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PYL9蛋白(一种提高植物抗旱性的蛋白),利用转基因技术让水稻自身产生大量PYL9蛋白,可显著提高其抗旱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的抗旱机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种叫脱落酸的植物激素。

34、干旱环境中水稻老叶内脱落酸的含量_(填“增加”或“减少”),老叶的衰老与脱落,将节省的水分和养料转移到幼叶和芽中,提高了幼叶和芽的存活率。(2)研究发现,PYL9蛋白是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种脱落酸受体,老叶细胞膜上的PYL蛋白可以与_识别并结合,引发老叶的衰老与脱落。(3)已知PYL9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培育转基因抗旱水稻可用_法来获得PYL9基因,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上除了含PYL9基因、标记基因、复制原点等序列外,还必须含有_等调控PYL9基因表达的序列。(4)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水稻细胞最适宜的方法是_,导入目的基因的重组细胞可通过_技术培育成完整植株。(5)检测水稻细胞是否含有PYL9基因常用的

35、方法是_,该方法常用的分子工具是_,检测水稻细胞中是否存在PYL9蛋白,在分子水平上采用的方法是_。【答案】(每空1分,共10分)(1)增加 加速(或加速、促进等合理答案) (2)脱落酸(3)人工合成 启动子、终止子(缺一不可) (4)农杆菌转化发 植物组织培养(5)DNA分子杂交 DNA分子探针 抗原一抗体杂交(2)PYL9蛋白是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种脱落酸受体,可以被老叶细胞膜上的PYL蛋白识别并结合,从而引发老叶的衰老与脱落。(5)检测水稻细胞是否含有PYL9基因常用的方法是DNA分子杂交法,需要用到DNA分子探针;检测水稻细胞中是否存在PYL9蛋白,在分子水平上采用的方法是抗原-抗体杂交。【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