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薇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分析采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采薇是一首士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诗歌以一个士卒的口吻,写出了征战之苦,表达强烈的家 园之思,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感人至深。作为诗经里的经典,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 上都堪称后世诗歌的典范。学习采薇,不仅可以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三千年前华夏文明的辉煌,而且对我们的诗歌鉴赏专题之边塞诗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关雎、蒹葭两首名篇,对诗经四言诗的节奏、起兴和重章叠句的手法都有初步的了解。采薇的教学难在学生对诗中人物内心的把握、挖掘,学生体验不够则把握不了、挖掘不深。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把
2、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概括为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遵循“一课一得”的原则,围绕采薇的情感内容实施教学,让学生分析、体会士兵的情感,并学会表达情感的艺术方式,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阅读诗经和其他边塞诗的兴趣。本堂课的核心素养如下:1、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抓关键词句,理解诗歌的内容; 2、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吟咏体验、审美交流等方式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掌握诗中表达情感的艺术方式; 3、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刻体会士兵的家园之思,激发阅读诗经和边塞诗的兴趣。 进而帮助学生获得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反复诵读,体会采薇中士兵的情
3、感和情感表达的方式。难点:引导学生自己体会采薇士兵情感的复杂性,并能激发学生对边塞诗和诗经的阅 读兴趣。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通过多种诵读方式、自主思考与合作交流、小组探究与讨论的方法来学 习。我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引导:用抒情的语言、配图配乐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尝试走进士兵5的内心世界,真正地体会到采薇中士兵的情感。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 PPT 配乐,配图寻找抗战老兵引入背井离乡的话题, 切入诗经.采薇里士兵的归乡之路。看 PPT 图片感受,走进文本以直观的PPT 图片加以配乐,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引入诗歌情境。PPT 展示
4、二、学习目标:1、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抓关键词句,理解诗歌的内容; 2、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吟咏体验、审美交流等方式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掌握诗中表达 情感的艺术方式;3、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刻体会士兵的家园之思,激发阅读诗经和边塞诗的兴趣。 4、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了解学习目标明确课堂目标三、吟咏入诗让我们全班一起齐读全诗,陪士兵踏上他的归乡之路。齐读检测预习,检测学生落实生、难字与否,并初步体会诗歌。四、明情析法(一)家园之思:1、路在我们面前铺展开了,士兵一边采薇,一边吟唱着“曰归曰归”。 这样的吟唱表现了士兵怎样的情感?明确:思乡之情,盼归之心,思归之情切。思考诗歌内容
5、梳理 13 章内容,并学会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来分析、把握思归情感。完成语言的建构。2、同学们快速浏览前三章,回到诗中找一找,是哪些原因引发 了士兵的思归之情?(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注意抓关键词句)明确:“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戍边日久“我戍未定,靡使归聘”:乡音阻隔“不遑启居”“不遑启处”:生活艰苦分析诗歌情感回答分享3、戍边日久、乡音阻隔、生活艰辛,使得士兵思归的心情是那么的强 烈,强烈到倾述不足以表达,所以重复歌咏、反复吟唱,这是我们诗 经里常用的一种手法重章叠句。让我们带着这种浓烈的思乡之情把前三章有感情地朗诵一遍。4、是谁造成了他的痛苦,是谁? 明确:“玁狁”。(二)、卫
6、国之责:(一)、豪情: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45 章,一起来看看这两章描述了怎样的作战场面?明确:雄壮的战马,整齐的军队,精良的武器;军容盛大、军威豪壮、军纪严明。梳理诗歌内容通过描述战争场面,让学生理解 4、5 两章的内容, 并尝试进入诗境,也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2、我们在其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士兵形象? 明确:高昂的斗志、自豪感、爱国情怀。想象进入诗歌画面完成语言的运用。通过引入名人评价,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中积极思考,在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升诗歌奖赏的能力。完成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其他诗歌的引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中情感。(二)、豪情与悲思:这种豪情与思乡情怀矛盾吗?
7、明确:国若不保,何处为家?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把握诗歌情感(三)、归乡之哀: 1、名句鉴赏: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里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 感时伤事,别有深意,不可言喻”,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文学 里记载,谢安曾问:“毛诗何句最佳?”谢玄竟把“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句列为诗经三百篇之首。1、此句为何能得如此之高的评价?小组合作,从手法、意象、情感多方面说说理由。借景抒情:借柳抒发出征时的依依不舍,以大雪纷飞表现内心的悲凉;衬托:春光灿烂反衬离别之痛,以风雪交加衬凯旋之乐。清王夫之评这两句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对比:一春一冬,春光明媚与风
8、雪寒冬; 一往一来,去往戍边与凯旋归来; 一昔一今,物是人非。虚实结合:眼下的大雪纷纷是实写,而昔日去时的柳色青青是虚写,虚实结合。 正如方玉润所言:“回忆往时之风光,杨柳方盛;此日之景象,雨雪霏 霏。一转瞬而时序顿殊”。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思考用心体会2、归乡途中,士兵被思乡之情萦绕的心得以解脱了吗? 明确:没有。回忆了征战经历,思乡之雾萦绕不去当下回家之路,如此漫长而艰难。未来等待我的会是什么?3、拓展阅读: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五、小结升华:这,是一条漫长的路,战争从这里开始,又,在这里结束。一课一得坚持小结通过小结,梳理所学,总结所得。六、课后体验1、赏析下面这首诗,把握诗中的复杂情感。陇西行(其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2、推荐阅读:诗经邶风击鼓拓展阅读培养兴趣,拓展阅读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完成文化传承与理解。教学反思怎样调动学生,以一种跨越古今的情感,去阅读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