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7).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7658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荷塘月色知识与技能1. 通过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分析景物特点,体会散文形散神聚、情景交融的特点。2. 能从语言、手法等方面赏析重点段落。情感态度价值观1. 让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文中情感的变化。2. 感受朱自清散文清新隽永的语言魅力。教学重、难点:语言、手法等方面赏析重点段落,把握作者所写之景,体会写景状物散文 “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手法。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诵读、提问、思考、讨论把握文章情感脉络,体会散文形散神聚、情景交融的特点。2. 通过“学生自主赏析,小组合作探究赏析展示”品味文中的语言美。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游赏线索:让我们一起先

2、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作者的行踪,哪位同学能复述 出作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明确: 家小煤屑路荷塘荷塘四周家(时空顺序的一次夏夜游)(二)把握作者的情感线索本单元学习的是写景状物的散文,这类散文基本上都是抒情的,景为情而设,情感占了- 6 -相当大的比重。文章即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篇,请同学们画出表现作者心情或情感的语句。并想想: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怎样变化的?明确:“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 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落寞、哀愁)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三、再读课文,品读写景段落(一)荷塘与月色之美集体朗读第 46 段。作者看到了

3、一幅月下荷塘的美景,请找出美在哪里,并谈谈美的体现试着从语言(动 词、叠词等)、手法(比喻、通感等)进行赏析。教师先进行赏析示例:【例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两个叠词。“曲曲折折”写出了荷塘的广度,“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运用叠词不但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形象感,而且使文章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学生在原预习基础上修改,小组交流后,向全班展示。 分组讨论:(1)在月下荷塘边明确: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以比喻手法写出其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具有动态美。荷花:“层层的叶子

4、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的样子。拟人手法赋予静物以生命力和感情。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荷花的这些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转向听觉。 “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相似, 更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作“通感”即打通各感官,把具有相似感觉的句子放在一起比喻。荷波:“叶

5、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拟人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荷韵(流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把所见与想象想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此处用来写流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小结:这三段的景色描写是诗意化的描写。荷塘景色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叶是田田的,花是零星的,水是脉脉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从而也产生了“小睡也别有风

6、味”的所谓“恰是到了好处”的意境。(写出了“淡淡的喜悦”。)(2) 抬起头来,作者又在静寂中默赏了荷塘内的月色,参考:A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 点?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缥缈的特点。B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画有“人为”

7、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3) 荷塘四周的月色第 6 自然段,以树为中心对象,还写了远山,灯光、蝉声、蛙声等等月下荷塘四周之景, 烘托出一片宁静之后,让蝉声和蛙声打破宁静。所以我们来思考,文中“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什么意思?明确:这说明苦闷与寂寞的心情,又涌上作者的心头,由之前“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中的“淡淡喜悦”被打破,所以热闹一点也没有感染他,作者由欣赏静静的美

8、的同时,又回到了淡淡的哀愁)实则写出了作者内心淡淡的哀愁。(板书)总结:这部分描写的景色有素淡、朦胧、静谧、和谐的特点(二)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我们现在不难看出,作者笔下之景渗透着“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也不难体会到作者笔下之景均为作者心灵洗涤下的景色,“境由心造”,写景状物类散文中的物象,是倾注了作者的思绪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作者往往把大量笔墨花在对所托物象的外在的形和内在的质的描绘上,以使所托之意有依附。那么,我们来看看,在其他段落作者处理情与景的关系呢? 1.第 2 段中的情与景是如何结合的?明确:缘情写景。情,“颇不宁静”;景,荷塘轮廓、月光和树

9、木。苦闷之情与僻、幽、静的环境特点融为一体。2. 第 3 段中有“这是独处的妙处”,这妙处何在?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学生默读这段内心独白,体会作者此时心境)明确:妙处在于作者认为此时的自己是“自由的人”;表达的是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现实的否定。3. 作者为什么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与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关系?明确:采莲是江南的旧俗,那时那里的人物,开心欢乐,祥和温馨,它正好反衬出作者内心的惆怅郁闷。因此,江南成为了作者的向往之地。文章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的?明 确 : 寂 寞 、 苦 闷 与 彷 徨 让 作 者 “ 心 里 颇 不 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

10、”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 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享受着那无边美好的荷塘月色,但是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自己从淡淡的喜悦中被拉回到了现实。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总结:作者将自己的心情始终与景物描写结合起来,景随情变,情随景移,将情感寄托在对景物的描摹上,使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种特有的情景相融的意境美。四、拓展阅读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绿 春 匆匆五、课后作业选读一篇上述文章,运用今天学习的鉴赏方法,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板书设计:景情小煤屑路僻、幽、静淡淡的哀伤、渐得平静月下的荷塘荷塘的月色幽静安宁淡淡喜悦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荷塘四周渐失宁静江南采莲图(幻想之景)不平静家不平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