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信息类文本阅读检测(三)(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74691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信息类文本阅读检测(三)(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信息类文本阅读检测(三)(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信息类文本阅读检测(三)(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信息类文本阅读检测(三)(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信息类文本阅读检测(三)(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信息类文本阅读检测(三)(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信息类文本阅读检测(三)(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信息类文本阅读检测(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家国天下是中华文化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情结。它指涉三种伦理实体: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大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关联着天下之想象。家国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它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无论是作为家人、国人还是作为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中华文化中各种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离不开家国天下的伦理情结。以此观家、观国、观天下,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用这种伦理观看待家国天下,则一切

2、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延展看,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体系的一部分,内蕴着一种走向世界的伦理情结,并由此预设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精神轨迹。共同体的想象是中华文化礼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构成了中华文化将个人命运与共同体整体命运相融贯的伦理型文化特质。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共同体之中。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节选自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材料二:中华民族

3、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公”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老子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管子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他的意思是,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怀,处理到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怀。礼记引录孔子的话“天下为公”。“公”可以理解为公正、公平、合理,强调人与人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相处,要友爱,要互利,要公平。宋代大儒张载则提出“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太平是天下公平基础上的提升。太平有两义: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这中间含有

4、生态平衡之义;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由于“太平”概念视界阔大,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相处,这种友好相处就是没有战争。张载提出的“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最重要意义不在于提出了“太平”的理念,而在于这一理念认为,这种太平不能只是一时的,而应是“万世”的。换句话说,张载要的是永久的太平。这万世的太平、永久的太平如何来?张载提出“开”这一重要理念。既然是“开”就不能靠等,靠恩赐,事实是太平等不来,也没有谁能恩赐。“开”,就是开拓、开发、开创。它需要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智慧,必要时也会有最大的牺牲。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

5、里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节选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材料三: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

6、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

7、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节选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是将“家”和“天下”串联起来的现实的伦理实体,它使得中国人与其所在的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B中华文化的礼治、德治和文明教化植根于历史悠久的共同体想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国人价值观中的伦理自觉。C

8、“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尽管境界不凡,但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愿望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D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引导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解析:选BA项,偷换概念,“它”指的应是“家国天下”;C项,“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错,原文为“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D项,不合文意,“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行不悖,“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强调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它和“公”“太平”相联系的

9、观点。B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是孔子“天下为公”思想的发展提升,“开”字体现了一种积极入世、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C基于中国国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沿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或照搬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都是有局限的。D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造就了中国人共同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解析:选A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强调的是将“天下”和“公”联系在一起,尚未谈及“太平”。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三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A“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B“大河无水小河干”C“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D“治大国若烹小鲜”解析:选D“治大国若烹小鲜”是

10、比喻的说法,只是强调了“治国”这一方面,不能用来说明“家”“国”二者之间的关系。4试简要说明材料二是如何对“天下情怀”展开论证的。(4分)答: 参考答案:先指明“天下情怀”在古代呈现“天下为公”和“天下太平”两种理念形态,分别运用引证法和例证法加以分析论证;后阐发“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通过古今对比,指出其现实意义,提出时代要求。5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践行“家国天下”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 参考答案: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价值观念,积极投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实践;厚植家国情怀,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太平”,抓住机遇,努力创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11、中国梦贡献力量;将传统的家庭伦理原则和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爱国爱家,勇于担当。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材料一:社会认同的发生所依赖的都是特定的事实基础,这类事实基础有当下的,也有过往的,过往的即社会记忆。那些来自过往的社会记忆对社会认同能够产生更为根本和深远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记忆构成了社会认同得以形成的重要事实基础。共同的经历、相似的遭遇、特定的历史时期等,奠定了群体中每一个个体记忆的底色或基调。但是,记忆首先是个体的,是基于个体感知,受个人情感支配的。个体记忆在形成的过程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向群体和社会层面展开,通过记忆的选择和加工,区分出“我群”和“他

12、群”,促成“群体”意义的形成即社会分类,进而实现社会认同。而社会认同感的获得,一方面为个体认同增强了合法性,同时也使群体得以巩固。在微观层面,从社会记忆的个体性出发,我们看到了一条从个体记忆到社会认同的形成路径。相对于宏大统一而又抽象的社会记忆而言,个体记忆的鲜活性、事件性、直观性往往更具冲击力,对认同的形成有着更为直接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在每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新闻媒体再现的宏观历史叙事以及30万死亡人数的数字,是我们对那一段历史共有的社会记忆的一部分,成为民族和国家认同的事实基础。但是当我们看到描述这其中个人经历的文字,或通过口述历史直面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时,那种冲击力往往更为强烈。

13、相对于宏大的社会记忆,个体记忆是微小的,但正是每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记忆最终汇成了整个社会的记忆。需要强调的是,所谓个体记忆,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单纯的脑部记忆,实质上是社会记忆的个体性表现。之所以选择用“个体”这个词,只是为了区别国家或政治意义上权力所建构而生成的社会记忆。对于宏观叙事的社会记忆而言,建构社会认同往往和权力联系在一起。哈布瓦赫认为过去不是被保留而是被重建,即记忆展现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对过去的重现,而是一种满足于当前社会利益的对过去的重建。当下的利益关系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对社会记忆进行着选择和建构。建构社会记忆不是最终目的,社会记忆只是一个中介、一个桥梁。无论是哪方面的“利益关系

14、”,都希望借助对社会记忆的建构来实现对社会中人们思想的某种引导,形成社会认同。值得警惕的是,宏观叙事的社会记忆剥离了个人记忆中过多的个人痕迹,以一种抽象而非具体的面貌呈现,给予了某些蓄谋已久的权力对其操控的空间。如日本右翼势力通过修改教科书,试图为年轻一代建构有悖于历史事实的有关侵华战争的社会记忆。这些受权力摆布被建构出的社会记忆往往有悖于历史事实,但是却可以引导和控制人们的主观判断,形成权力掌握者所期望的社会认同。但社会记忆的建构并不一定都是来自权力等外部力量,有时也可能来自群体本身,不管是为满足外部期望,还是内部需要。如知青回忆录等文字,“苦和困顿”是知青述说以往故事的主旋律,但是后来形成

15、了“青春无悔”这样一个知青主流的记忆模式。知青群体的优良品质、知青生活的意义感,共同建构出了“青春无悔”这样一个知青群体的社会记忆。关于“青春无悔”的社会记忆建构,很难说这是一个来自外部的经由权力操控的结果,更像是一种内源性的、自发性的建构。或者说,知青群体出于肯定自我这一朴素的群体利益诉求,通过叙述、文字和聚会等形式构建出“青春无悔”的社会记忆,从而实现社会认同。(摘编自胡洁基础、生成与建构:从社会记忆到社会认同)材料二:回顾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我们发现,“中华民族”事实上就是一个在无数革命先驱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主权的斗争中显现并逐渐清晰起来的集体

16、身份,是一种为积聚所有社会力量以谋取革命胜利而建构的中国人的“集体的自我身份”,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构建过程与结果。从实际效果来看,抗击外侮和共克时艰,促进了中国不同群体之间原发的亲近和认同,凝聚了空前的社会力量,实现了一个伟大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对这种亲近和认同的记忆,最为集中、最为形象地体现在文艺作品及其所保存、发展和精练化的语言文字当中。不可否认,这种记忆与叙述延续和强化了“我们”之间的认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差异。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有血战台儿庄的悲壮、“北京奥运”开幕式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演出的雄美。对于多民族现代中国来说,“中华民族”这一多族裔交

17、融而成的集体身份,通过国家权力对价值观、象征符号、记忆等诸多东西的创造、培育、更新和保存得以牢固建构;国家则从这一建构过程中获得国民的认同,增强了社会凝聚力。(摘编自闫国疆社会记忆、民族身份与国家认同)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来自过往的社会记忆相比,当下社会发生的特定事实基础对社会认同的形成并不能产生重要的影响。B个体记忆基于个体的感知,受个人情感支配。它向群体和社会层面展开的特点是由社会记忆的底色或基调决定的。C对于“青春无悔”的主流记忆模式的确立,作者倾向于认为是知青群体为自身利益诉求主动去建构的。D材料一中“我群和他群”的概念,与材料二中“我们与他们

18、”的说法,两者含义是相同的。解析:选CA项,“当下社会发生的特定事实基础不能产生重要的影响”错。B项,“向群体和社会层面展开的特点是由社会记忆的底色或基调决定的”错。D项,“我们与他们的说法,与“我群和他群”的概念,都是为区别自己所在群体和其他群体的表达,有相似的地方;但“我们”与“他们”具体指“中华民族”和“外族”,在这一点上含义又有所不同。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没有个体记忆促成社会分类,也就不会有社会认同感的获得,就更没有实现群体巩固的可能性。B国家公祭日的事例启示人们,形成社会认同,不但要重视社会记忆的宣传,而且要重视个人记忆的再现。C宏观叙事的社会记忆

19、是抽象的,虽然这并不必然产生某些蓄谋已久的权力对其操控,但仍应该警惕。D阅读体现中华民族亲近和认同的记忆的文艺作品及其语言文字,利于增强“中华民族”集体身份认同感。解析:选AA项说法过于绝对,“个体记忆促成社会分类”只是形成社会认同感的微观层面的路径,此外还有其他路径。8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材料一第四自然段核心观点的一项是(3分)()A学者王珂表示:“一个利益群体的领导者选择、组织、重述过去,以创造一个群体的共同传统,来诠释该群体的本质及维系群体的凝聚。”B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谓了解,是指接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映。”C德国学

20、者乌尔夫说过:“机构、组织只有不断改变自身,才能实现他们的任务。它们倾向于根据变化的条件调整自己的内容与形式。”D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认为,“人们通常在社会之中才获得他们的记忆。也正是在社会中,他们才能进行回忆、识别并对记忆加以定位”。解析:选A材料一第四段的核心观点是:权力或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会借助对社会记忆的建构来实现对社会中人们思想的引导,形成社会认同。A项,内容符合中心论点的意思。B项,谈的是“了解能促成团体的稳定”。C项,说的是“机构、组织自身的改变”。D项,没有重新建构的意思。9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了社会认同,但侧重点并不一样,请简要说明。(4分)答: 参考答案:材料一侧重从理论上论述

21、社会认同形成的一般规律。材料二侧重从实践层面论述如何建构中国国家认同。10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有关社会记忆和社会认同关系的观点,分析下列社会现象。(6分)清明节全国三分钟默哀鸣笛时刻,一武汉网友驻足解放大道,面对“重启”的家园泪奔,视频被大量转发。“非典时,大家保护我们90后;17年后,我们90后要保护大家。”“90后”的心声收获大量点赞。央视频道推出“抗疫”纪实专区,展示疫情期间的生活现场与真实思考,引发广泛共鸣。答: 参考答案:武汉网友泪奔,是个体记忆鲜活性和冲击力的体现,视频被大量转发说明其影响并形成了社会认同。“90后”的心声体现了担当的社会记忆,符合外部期望和本身需要,收获大量点赞说明实现了社会认同。央视频道推出“抗疫”纪实,是国家层面对人们进行思想引导,形成共同的社会记忆,引发广泛共鸣体现国民认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